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1).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19 一 选择题1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2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b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4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重视实用技术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 5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苏州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6梁漱溟在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7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侗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8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固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9“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a民主政治发达 b人文思想盛行 c受东方文化影响 d商品经济发达10.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以自主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充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11.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转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生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 12.“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上述“普遍法则”的主要影响是,a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b.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c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13.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b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14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科学发展是启蒙运动的前提 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c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本质 d普及教育是启蒙运动的手段 15.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见下图):“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据此判断,该绘画作品属于什么画派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6.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该论述反映了科学以及自然哲学的新方法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17.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18.有人曾问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戈多究竟指什么?他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因此评论家们作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贝克特的回答反映出 a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歌颂 b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c对人性解放的追求渴望 d对现代文明的苦闷迷惘 19.梁启超说:“吾以为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 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盖以政体之变迁,其现象常为进化的,而国体之变更,其现 象常为革命的,谓革命可以求国利民福,吾未之前闻。”由上述材料所见梁启超的政治观点 是 a.反对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b倡导宪法政治,追求民主自由 c坚决支持君主立宪 d信为国体变迁比政体变迁更重要 20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一文中提出:“五四运动才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到封 建社会的毒,觉悟到挽救危亡,必须民众自己努力更生,而努力更生必从思想教育做起辛亥革命只是政治的革命,五四运动才是思想革命的先声,”“思想革命的先声”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与促进思想解放 b促进了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c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1.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 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22“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 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这段论述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普及,全国各地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在北伐战争影响下,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23.“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24时代杂志曾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25.新中国剐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26.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泰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泰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27.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28. 1600年,因为坚定不移地同罗马教会、神学作斗争,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罗马教会称作“异端”处以火刑。但在此之前,马丁路德同样反对罗马教皇却免遭其难,主要原因在于 a因反对赎罪券和简化宗教仪式而得到人民的拥护 b因向罗马教皇忏悔而获得宽恕 c因主张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而得到德意志诸侯的保护 d因创立了路德教派同罗马教皇分庭抗礼 29. 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是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 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30. 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托拉期法规定:“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这一法案有利于a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改变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c阻止生产资本的集中趋势 d保障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31.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推翻旧政府统治,建立新的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 32.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医生”这个内科专家把这个国家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可是,这个病人康复之后,又在1941年12月7日碰到一场严重意外事故折断了骨头,“新政医生”对这种病完全是外行,于是它就把病人介绍给“胜利医生”这个外科专家。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罗斯福新政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断了美国经济建设进程 d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4分)(2)指出材料二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6分)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4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6分) 3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报发刊词(1903)材料二: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请回答:(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写出两个视角即可)36.(10分)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 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备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迭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6分) (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4分) 37(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963年,新加坡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与马来西亚合并,建立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政府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 材料二:新加坡改革人事记 一、经济: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一、政府机构:成立廉政公署。 三、社会: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政府组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四、教育: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五、法律、习俗: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六、外交:195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加坡改革的成功经验。(4分)答案一、选择题15cabbd 610 cbbbc 1115 daabb 1620 ccdbb 2125 bacbc 2630 bccbd3132 ca 二、非选择题33.(10分)(1)基本内容:任人唯贤,大公无私;诚信和谐,安居乐业;保障健全,社会稳定。(4分)(2)共同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