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幻灯片2 探究活动1 19世纪 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 冒着被惩罚的危险 闯 入东北 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 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 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 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 总数超过1830万 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 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近代史上空前的壮举 当年大批山东人 闯 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经济因素 东北人少地多 森林资源丰富 吸引大批农民迁入 知识归纳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含义 区别 联系以及人口迁移的判断 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含义 区别及联系 2 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 即空间位移 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空间位移 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居住地变更 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 跨省界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 如图 a b c是三个不同地区 人口从b1到a1 a1到b2 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 而从b1到b2 c1到c2 是在区内流动 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时间限度 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 外出购物 旅游 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 游牧民的迁徙 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 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2 国际人口迁移 3 国内人口迁移 强化训练1 读下图 结合国情推断 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b 由城市迁往农村 由农村迁往城市 由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由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对中国国情的理解能力 从图中看出 主要迁出地区是中东部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和城市 主要迁往东北和西部边疆地区 即 两项符合图中情况 当时主要是为了开发边疆和开发矿产资源而进行人口迁移 故不可能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 应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 故 也符合 探究活动2 有两种现象 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 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 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 华侨总想 叶落归根 纷纷回国定居 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留学生不愿回国 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 就业 经济收入等条件 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 华人 华侨归国定居 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 上述两例说明 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 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 拓展延伸表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强化训练2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 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 1 2 题 1 2005 2010年 c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 2010年 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b a 延缓了皖 赣 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 京 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 赣 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 京 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 1 题 主要考查对我国人口最多省份的了解以及对所给材料的正确的领悟 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当 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 广东 四川在我国人口最多省之列 均接近1亿 贵州和上海人口总数远少于四川和广东 迁出和迁入人口数分别少于四川和广东 第 2 题 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 皖 赣 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口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查房
- 造口旁疝预防护理
- 购销合同解除法律流程解析
- 职业安全云平台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合作方案范本 英文
- 一楼楼梯施工方案
-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201及答案解析
- 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
- 免疫治疗的新进展护理
- 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及数据服务运营实施技术方案
- 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绿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申报指南
- 消防工程验收自评报告
- 教育行业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雷暴哮喘治疗方法
- 行政执法工作培训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 合伙开工厂 合同范例
- 比亚迪秦EV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配套表格式教案(全册)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