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全部.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全部.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全部.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全部.doc_第4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全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小学数学 二 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一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 8 月 29日信息窗 1 :观看单轮车表演主备人吴桂莲集备人吴桂莲 牟慧萍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主要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先让学生了解相同加数相加就是几个几相加。2.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3.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低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二年级学生此时没有乘法这个概念,而且这个概念的建立比较难,因此,教师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借助实物,对乘法有初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会进行同数连加的计算,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是几个几相加。2、情感与态度体会很多相同加数相加这种方法非常麻烦,让学生急于探求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乘法做铺垫。3、解决问题,教学思考。能与同伴合作,探索加法学习中的规律。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在教学时,不但让学生会由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转变成乘法。还要注意让学生真正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例如: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去探索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形式组织学生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我考虑到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左爱文、张佩龙、李涛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用2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讲完2-3页 ,做完第一题。第二节课把自主练习全部做完。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 学生在做2个相同加数时,往往会把这两个数相乘,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强调。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基础训练随课测评一。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结合日常生活提出简单的乘法问题,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同时,注意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小学数学 二 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一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 8 月 29日信息窗 2 :观看顶杆表演主备人吴桂莲集备人吴桂莲 牟慧萍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连加计算的繁琐性与乘法学习的必要性。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能根据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弄清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会读写乘法算式。(5)学会2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整节课,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在教案的预设中进行,但是从练习的情况来看,发现问题还是不少,如部分学生对乘法结果的由来比较混淆,有的同学甚至会把4乘2算成4加2,因此我们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还是要引导学生考虑加法算式2+2+2+2=8,为了简便,我们把这样的4个2相加表示成乘法4乘2或2乘4,其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有一些比较后进的学生,看了图还是不能正确的写出图中有几个几,我就让他先在图的下面先写好有几个,在每个图的下面都写好数字,然后再来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再来写出几个几。在设计教学时,创设小朋友种“向日葵“这一学生喜欢的生活情景,将“向日葵发芽啦”到“向日葵长高啦”的自然情境自始至终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而且给学生森透了植物学的知识。在练习时,通过讲述“帮助小动物过河”故事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好奇心。使学生情绪高涨,学得轻松有趣。 在设计教学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起探究新知的欲望,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如学习2的乘法口诀时,提供“向日葵发芽啦”到“向日葵长高啦”的自然情境,创造观察、思考、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编出2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二年级学生还比较小,缺乏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找一找2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规律,及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归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我选取了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参与欲,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对口令游戏”、“送信”比赛、“口诀接龙“活动。这些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参与性很高,目的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生在轻松、自然、简单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并运用知识,并记熟乘法口诀。由春天引入,夏天结束,有耕耘就有收获。从向日葵发芽长高开花,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教育。由小组合作“帮助小动物过河”、“摘葵花”比赛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用2课时的时间,第一节课讲完5-6页 ,做完第一题。第二节课把书上的自主练习做完。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口诀几句等,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密。 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 课本第7页的练习。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准备不够充分,图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在讲2的乘法口诀时,我让生看了书上的图,并结合主题图抽出了一幅图(2片叶子),讲乘法的意义;小学数学 二 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一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 9 月 4日信息窗 3 :观看顶碗表演主备人吴桂莲集备人吴桂莲 牟慧萍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自列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帮助学生在“做”中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5)学会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决的基础,在探究3的乘法口诀的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3根小棒摆一个汉字,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编写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一三得三”,也是我的意料之中,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有学生就说是用5的乘法口诀想出来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4的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还采取了以下策略:、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的口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了。、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兴趣高,学习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能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题又有开放题,特别是“填一填”的设计很好,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学活用。、对口令的游戏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用2课时的时间,讲完8-10页 ,做完11页的题。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为什么学生会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呢?课后,我与同学又进行了一次交流,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知识本身的原因。由于乘法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朗读,因此,很容易造成孩子们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二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较差,就片面地增加课外练习,如让孩子抄加法表、减法表、乘法口诀表等等。三是教师教学的原因。有的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为了让学生记熟记牢,对孩子的指导有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倾向。四是评价导向的原因。当学生记得牢、背得熟的时候,有的老师经常提倡孩子们给予表扬。这样的评价虽然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树立学习信心,但也无意识地强化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 基础训练随课测评3。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学习乘法口诀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很长的记忆能力训练的过程。意义识记的基础是理解,机械识记的基础是多次重复。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机械识记占优势,因此在反馈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 二 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二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 9 月 4日信息窗 1 :教室里的角主备人吴桂莲集备人吴桂莲 牟慧萍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主要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先引导学生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这是在一年级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生活中也接触到角,但教学中要避免生活中的角的概念对数学中的角的概念的干扰。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会画直角。2、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经历从“物”到“形”的抽象过程,体会数学上的角是一种图形。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能判断是否是角,找出图形中有几个角,能找出图形中的直角。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1、让学生经历从“物”到“形的抽象过程。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所有本节课通过“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2、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同时通过“找一找”生活中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从学坐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制作成如下画面:把学生已熟悉的正方形延长一组对边成为长方形,在长方形中引一对角线,去掉对角线上面的相邻两边成为三角形,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摔成为一个角。上课开始,教师边播放画面边让学生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播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是学生熟知的图形,学生可顺利回答出来,当画面上出现角时,学生会感到困惑.此时,教师点破课题,学生会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4、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飞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学数学.从实物中观察角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指出红领巾、三角板上的角,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从实物中找角,也可从自己见到的实物中找角.折角活动直接放手让学生折出各式各样的大小不同的角。做活动角时,给学生硬纸条和图钉,学生怎么做都可以.画角时,放手让学生画,画的不好时,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在关键处或学生探究有较大困难时给予必要指导.使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用课时的时间,讲完17-19页 ,做完自主练习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二节课做完书上的自主练习。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做基础训练随课测评一。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要让学生把“形”和“物”分开,让学生经历从“物”到“形”的抽象过程,体会数学上的角是一种图形。 小学数学 二 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二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 9 月 8日信息窗 2 :做角主备人吴桂莲集备人吴桂莲 牟慧萍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利用三角板画直角,会用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特征,使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与钝角。2、情感态度经历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能区分生活中的锐角、直角、钝角。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实际操作与有效观察相结合。新课程倡导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感悟知识的生成。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考虑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要以直角为判断标准,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让学生在角的家族里找出直角。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角,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交流,并给这些角起名字,从而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地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平面图形(几何角),顺应儿童认识的规律。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锐角和钝角概念的判断是以直角为标准,而在活动中又多次涉及直角。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学,我利用练习九的第2题的一个为学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来的直角。让学生感觉又像直角又像钝角,产生争辩。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在矛盾冲突中自然地突破难点。帮助他们对直角做出准确的判断是责无旁贷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锐角和钝角有没有验证的必要”,一方面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学活学巧,另一方面在注重开放性的同时也要遵循数学独特的原则。最后课外延伸让学生应用锐角、直角和钝角设计一副美丽的校园图画,由此加深了孩子们对这三种角的认识,而且又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个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还渗透了数学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用2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讲完21-22页 ,做完自主练习的1。第二课时把课本上的自主练习做完。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 怎样能让学生快速找出锐角和钝角?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三角板。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做基础训练随课测评2。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找锐角和钝角时,关健是要让学生学会要用直角的一条边对齐角的一条边,然后看另一条边是在直角里面的就是锐角,在直角外面的就是钝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三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9月 8 日信息窗 1 :缝沙包主备人牟慧萍集备人牟慧萍 吴桂莲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1. 本课时是在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对6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2. 由于学生对编写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根据解读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可判断是否实现)1、 在15的口诀学习基础上,逐步增大编制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过度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2、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3、 发展初步的而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故事加上时间,地点,为任务配上生动的对话,增加情境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3、逐步增大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要注意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实活动的机会,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细节参考:课前我将准备一个沙包实物,来供学生实际观察沙包的六个面,六块布。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本单元在数算几个6时,我将放手由学生来总结归纳,并板书。教学细节二展开:编口诀,解决问题。同学们非常聪明,凯蒂想请大家帮忙算算,做3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谁愿意帮忙?师:谁愿意试一试?生:用了18块布。师:真棒!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6+6+6=18(块)师:有没有别的算法?生:6x3=18(块)用口诀计算。师:太好了,你用的什么口诀?生:根据得数想的口诀,三六十八。师:这位同学编得真好,你们能不能编出关于6的口诀吗?3.小组交流,归纳口诀。4.根据口诀解决问题:墙上挂了多少个纸鹤?6x2=12(个)口诀:茶几上放了多少个茶杯?6x3+2=18(个)师总结:这节课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掌握得真好。我摸索的小招数1、本课中对于口诀的编制与记忆确有难度,但在熟练背诵口诀的基础上,却往往出现学生列错式子的情况,所以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必须用笔尖点着数,到底是几个,数一行标一个“6”,这样,最后可以直接数是几个“6”,出现马虎错的机会相对少些。2、记住6的口诀特点,有6句,每相邻两句的得数相差6,得数的个位数字都是双数。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共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红点问题,练习1.、2、3.第二课时,解决绿点问题,练习4-13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第一课的教学中,要在老师带动编制第一句和第二句口诀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并板书后面四句口诀,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而且还要设计好运用什么形式引导学生背口诀。关于这两点,我们三人组备课时,一致认为,在教师带动编制前两句后,首先要找班内比较优秀的学生来编制第三句第四句口诀,然后再带动其他相对较弱势的学生来编制来板书,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点引导。关于背口诀的形式,可以分男女组,分座位小组,可以同位两个互相背听检查,师生户对口诀,也可以默背6句口诀等形式。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第一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1-6题第二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59题及你完成了更聪明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相对应编制口诀,难点还是背诵口诀上,所以要在晚上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熟练背诵6句口诀。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三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9月 9 日信息窗 2 :叠纸啪主备人牟慧萍集备人牟慧萍 吴桂莲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1、本单元是在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对7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2、 由于学生对编写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是教学的难点。3、教学目标(根据解读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可判断是否实现)1、学习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其进行乘法运算。2、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在16的口诀学习基础上,逐步增大编制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过度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故事加上时间,地点,为任务配上生动的对话,增加情境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3、逐步增大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要注意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实活动的机会,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细节参考:新授课师:我让同学们准备了7串花生豆,你们准备好了吗?1串串了几个花生豆?教师边举边问:这是几个7?怎样列算式?谁能根据这个算式总结出一句口诀?1、 教师再拿一串,问:这是几个呢?谁来列算式?口诀谁总结?(学生齐答,教师板书)2、 师:那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又是多少呢?(分组讨论,合作编口诀)3、 在幻灯机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4、 齐读口诀。独自记口诀,看谁记得快。二、 拓展练习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声音也很响亮,老师为你们鼓掌。再看老师手里拿了几串花生?(一串)数一数几个?师:谁能来说一下这7个花生里有几个花生豆?(14个),你是怎样得出来的?(二七十四)师:看老师手里又拿了几串花生?(三串),每串有7个花生串,谁能说一下这3串花生有几个花生豆?投影片出示自主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三、 小结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在努力地学习,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收获不少,谁来说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我摸索的小招数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共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红点问题,练习1.、2、3.第二课时,解决绿点问题,练习4-13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第一课的教学中,要在老师带动编制第一句和第二句口诀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并板书后面四句口诀,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而且还要设计好运用什么形式引导学生背口诀。关于这两点,我们三人组备课时,一致认为,在教师带动编制前两句后,首先要找班内比较优秀的学生来编制第三句第四句口诀,然后再带动其他相对较弱势的学生来编制来板书,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点引导。关于背口诀的形式,可以分男女组,分座位小组,可以同位两个互相背听检查,可以默背7句口诀等形式。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第一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1-6题第二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7、8、9及你完成了更聪明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相对应编制口诀,难点还是背诵口诀上,所以要在晚上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得数的规律熟练背诵7句口诀。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三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9月 18日信息窗 3 :学做中国结主备人牟慧萍集备人牟慧萍 吴桂莲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1、本单元是在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对8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2、 由于学生对编写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是教学的难点。3、教学目标(根据解读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可判断是否实现)1、学习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其进行乘法运算。2、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3、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对“倍”的认识,是个重点及难点,要让学生主动理解,然后再练习过程中强化训练。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4、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5、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实践能力,养成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基本数学素养。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故事加上时间,地点,为任务配上生动的对话,增加情境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3、逐步增大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要注意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实活动的机会,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细节参考:1、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要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学生尽情的猜想,自由地回答)2、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要来学习什么手艺艺(引出并板书课题)3、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并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展开1、编儿歌。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我偏了一首儿歌:中国结儿真奇妙,1个结儿8个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着编下去,后小组交流)2、师:同学们算的又快又准,你们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1、 小组合作交流。2、 学生独自记口诀。3、 让记得快的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小窍门,发现了什么规律?4、 肜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对口令,看谁对的又对又快。4、我摸索的小招数学生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和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不太容易记忆。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这节课上,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多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对口诀的理解和掌握。对口诀的记忆,不能单纯的依靠背、读,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给单调的口诀注入了生活的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共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红点问题,练习1.、2、3.第二课时,解决绿点问题,练习4-13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第一课的教学中,要在老师带动编制第一句和第二句口诀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并板书后面四句口诀,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而且还要设计好运用什么形式引导学生背口诀。关于这两点,我们三人组备课时,一致认为,在教师带动编制前两句后,首先要找班内比较优秀的学生来编制第三句第四句口诀,然后再带动其他相对较弱势的学生来编制来板书,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点引导。关于背口诀的形式,可以分男女组,分座位小组,可以同位两个互相背听检查,可以默背6句口诀等形式。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第一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1-4题第二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58题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相对应编制口诀,难点还是背诵口诀上,所以要在晚上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熟练背诵8句口诀。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三单元集备时间2013年9月 20 日信息窗 4 :趣味剪纸主备人牟慧萍集备人牟慧萍 吴桂莲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1、 本单元是在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对9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2、 由于学生对编写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根据解读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可判断是否实现)1、学习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其进行乘法运算。2、能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在1-8口诀学习基础上,逐步增大编制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3、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故事加上时间,地点,为任务配上生动的对话,增加情境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3、逐步增大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要注意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实活动的机会,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细节参考:1、教师出示手中的剪纸,问:一串有多少个红灯笼?(9个)教师继续出示两串,三串剪纸,让学生回答灯笼的个数。2、教师出示表格。串数123456789灯笼个数91827提问:1个9是9,2个9是18,3个9是27,4个9是多少呢?5个9呢你能把表格继续填完整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9的乘法口诀。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编口诀。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你会根据表格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让学生根据表格在书上编出9的乘法口诀。师生核对。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9的乘法口诀都编出来了。大家一起自信、整齐的读一读。边读边思考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2)找规律。先分小组讨论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然后汇报交流。可能会回答:9的口诀有9句;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第一个字从一排到九;一句比一句都大了9;重点让引导学生找出得数的规律,除了第一句,其他各句口诀得数十位和个位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得数的个位是9,8,7,6,1排列的,得数十位是0,1,2,3这样排列的;(3)师生对口诀。我摸索的小招数9的乘法口诀是规律特别突出的一组口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加法规律来记忆口诀,也可以用拳头法记忆9的乘法口诀得数。课时安排(具体至教材的红绿点及对应的自主练习)共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练习1.、4第二课时,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练习2、3及5-9题问题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研讨解决,形成策略)9的乘法口诀,是数量最大的一组,也是积最大最难记的一组,所以要教会学生灵巧记忆,而不是生记硬背,那么利用积的个位数字和十位的和是9的关系,以及手指记忆法来记忆9的口诀得数,所以这两种方法不能等到整理乘法口诀表的时候再教授,而是提到9的口诀教学课时中来进行。作业布置(共同制定课内或课外作业内容,各班统一)第一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1-6题第二课时后作业:基础训练7、8及你完成了更聪明题修改补充(讨论补充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对于9的乘法口诀教学,不能太过着急,因为对部分差生来说,的确是个难点,所以在完成编制口诀后,要尽早教授记忆巧法。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单 元第四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集备时间2013年9月 20 日信息窗 1 :认识平均分主备人牟慧萍集备人牟慧萍 吴桂莲 隋万香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于该信息窗学习的“内容标准”)1.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课标解读(对课程标准的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的含义确定“教什么”)1.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根据解读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可判断是否实现)1、 能自己动手实践,会进行实物平均分2、 明确平均分的意义,知道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3、 体会平均分的实际意义。教学策略(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突破性解决。特别是有经验教师日常教学中长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小”招数。)1、教学背景:这节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