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酸和碱 陕西专用 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如石蕊 酚酞 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变红 变蓝 紫色 不变色或无色 变红 无色 温馨提示 石蕊变色真好看 酸红碱蓝中不变 酚酞遇碱红艳艳 2 填 一定 或 不一定 1 酸溶液 是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是酸溶液 2 碱溶液 显碱性 碱性溶液是碱溶液 3 盐溶液呈中性 呈中性的溶液是盐溶液 3 显酸性的溶液都含有 离子 显碱性的溶液都含有离子 一定 不一定 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氢 氢氧根 4 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 而不是酸碱性溶液 5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 ph范围通常在之间 ph 7的溶液显酸性 ph 酸性越强 ph 7的溶液显中性 ph 7的溶液显碱性 ph 碱性越强 6 测定方法 用蘸取被测液 滴到上 ph试纸显色后与比较可得出溶液的ph 注意 用ph试纸测出的ph一般记整数 为粗略读数 ph 0 14 小于 越小 等于 大于 越大 玻璃棒 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7 通过测定ph 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 人体健康状况 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等 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略显 性 酸雨ph 5 6 胃液的ph 7 洗发液多呈 性 护发素多呈 性 因的环境利于头发的生长 所以使用时先用 后用 二氧化碳 酸 小于 小于 碱 酸 弱酸性 洗发液 护发素 1 硫酸和盐酸的比较 2 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 1 吸水性 故可作 剂 可以干燥 从h2 o2 co2 co nh3中选择 2 强腐蚀性 也称为脱水性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 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3 5 的 若是稀硫酸 是否也要处理 干燥 h2 o2 co2 co 大量水冲洗 碳酸氢钠溶液 是 3 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因而实验室制h2时不用浓硫酸 4 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 中 并用不断搅拌 且不可把 因为水的密度 在浓硫酸上面 溶解 的热量会使水立即沸腾 使硫酸四处飞溅 浓硫酸 水 玻璃棒 水倒入浓硫酸中 小 浮 放出 3 酸的化学性质 酸5条 1 与指示剂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 2 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生成 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原理 3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一般生成 如cuo h2so4 fe2o3 6hcl 4 与碱发生 反应一般生成 反应过程中伴随热量的释放 如 变红 不变色 h2 zn h2so4 znso4 h2 盐和h2o cuso4 h2o 2fecl3 3h2o 中和 盐和h2o naoh hcl nacl h2o或2naoh h2so4 na2so4 2h2o 5 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 如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温馨提示 常见的酸性气体 co2 hcl so2 常见的中性气体 o2 ch4 h2 co 常见的碱性气体 nh3 稀释浓硫酸口诀 酸入水 沿器壁 缓慢倒 不断搅 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naoh ca oh 2 苛性钠 火碱 烧碱 熟石灰 消石灰 白 白 固 易 放出 微 减小 吸收水分 潮解 干燥 co2或hcl 腐蚀 较多的水 硼酸 cao h2o ca oh 2 放出 肥皂 石油 建筑 酸性 2 碱的化学性质 碱4条 1 与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2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 详见实验突破 如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naoh吸收工业尾气so2 检验co2的原理 3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如 4 与盐反应生成 如2naoh cuso4 ca oh 2 na2co3 温馨提示 caco3是白色沉淀 cu oh 2是蓝色沉淀 蓝 红 盐与水 co2 2naoh na2co3 h2o so2 2naoh na2so3 h2o co2 ca oh 2 caco3 h2o 盐与水 ca oh 2 2hcl cacl2 2h2o 新盐和新碱 cu oh 2 na2so4 caco3 2naoh 1 定义 和 作用生成 与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 实质 酸溶液中的 离子和碱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 3 应用 1 改良土壤 如酸性土壤中可加入 填名称 2 处理工厂废水 含有稀硫酸的废水可用来中和 反应的方程式是 3 用于医药 中和胃酸可服用 性药物 被蚊虫叮咬处有蚁酸 hcooh 可涂一些 物质 如 减轻痛痒 酸 碱 盐 水 氢 氢氧根 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ca oh 2 h2so4 caso4 2h2o 碱 碱性 肥皂水 一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方法一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 方法二 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 方法三 加入氢氧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 2naoh co2 na2co3 h2o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na2co3 ca oh 2 caco3 2naoh na2co3 cacl2 2nacl caco3 3 探究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设计 1 原理 取样品加水溶解 逐滴滴入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 若溶液不变色说明全部变质 2 分析 由于naoh和生成的na2co3均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所以不能直接加入指示剂进行鉴别 加入bacl2或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物质为nacl和caco3沉淀或nacl和baco3沉淀 溶液呈中性 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利用该原理可以判断naoh是否完全变质 温馨提示 不能加ca oh 2或ba oh 2与na2co3反应 若加入ca oh 2或ba oh 2 会引入新杂质oh 导致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na2co3 cacl2 2nacl caco3 4 总结提高 氢氧化钠变质是由于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缘故 因此氢氧化钠应 保存 密封 二 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2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的方法 加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 3 探究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设计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 充分搅拌 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钙未完全变质 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全部变质 4 总结提高 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缘故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ca oh 2 co2 caco3 h2o 密封 例 某化学小组用熟石灰配制石灰水时 发现装满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破损 提出问题1 试剂是否变质 猜想 没有变质 成分是氢氧化钙 全部变质 成分是碳酸钙 部分变质 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进行实验1 无色酚酞变红色 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提出问题2 如何测定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2 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测定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加入过量稀盐酸 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 测量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即可计算出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 操作无误 各步反应完全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反思与评价 1 小文同学认为小丽得到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 理由是 2 小文同学用图e所示装置 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力很小 忽略不计 完成测量 注射器除了贮存 加注稀盐酸外 还有的作用是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将a c e中废液倒入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 观察到有沉淀生成 1 同学们将废液过滤并讨论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该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2 经实验确认废液成分 处理后绿色排放 生成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停留在ab中 没有被c吸收 测量体积 氯化钠 解答 进行实验1 可以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有氢氧化钙 只要无色酚酞变红色 就证明有氢氧化钙 用稀盐酸检验是否有碳酸钙 如果有气泡冒出 就证明有碳酸钙 最后根据现象 判断猜想的正误 进行实验2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反思与评价 1 生成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停留在ab中 没有被c吸收 结果有较大的误差 2 注射器除了贮存 加注稀盐酸外 还可以测量体积 交流与讨论 a和e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所以溶液中溶质为hcl和cacl2 c装置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要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所以氢氧化钠一定是过量的 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 a c e中废液倒入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 观察到有沉淀生成 所以盐酸一定被耗尽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所以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 可能有氢氧化钠以及氯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 例1 2016 常德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 以下简称 x汁液 呈紫色 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1 据上表推测 x汁液 填 能 或 不能 作酸碱指示剂 2 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 则肥皂水显 填 酸 碱 或 中 性 ph 填 或 7 3 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 能 碱 ph试纸 解答 1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 x汁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不一样 能作指示剂 2 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 则肥皂水显碱性 ph 7 3 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 例2 2016 长春 如图所示 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 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 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在烧杯中混合 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 上层为有色溶液 此时 利用烧杯中的沉淀 再选择适当的试剂 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 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溶液变蓝 能与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反应 h2so4 bacl2 baso4 2hcl 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向其中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 沉淀仍然存在 解答 1 氢氧化钠过量 溶液呈碱性 石蕊显蓝色 2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是金属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被硫酸反应完后 里面的铁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3 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 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bacl2 baso4 2hcl 4 ab实验中的产物中均含有硫酸根 若与c混合后 沉淀的质量增加且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 则证明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 例3 2016 上海 为研究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 进行如下实验 1 a d中酚酞均变 色 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2 b中溶液的ph 7 填 或 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4 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 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红 hcl naoh nacl h2o caco3 氯化钠 氯化钙 氯化钾 盐酸 解答 1 a d中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2 由实验的过程可知 b溶液中有过量的盐酸 显酸性 溶液的ph 7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 naoh nacl h2o 3 f中的沉淀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的碳酸钙 化学式是caco3 4 由题意可知 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 说明了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不存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和碳酸钾 混合时过量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钾 碳酸钙反应 所以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氯化钙 氯化钾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盐酸 1 2016陕西第15题 2分 室温时 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 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 7d 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 oh so42 h c 2 2016陕西第19 2 题 3分 化学课上 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2 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 再取出时 铜丝表面又变红了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 复分解 3 2013陕西第16 1 题 1分 陕西洛川被称为 苹果之乡 苹果中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苹果酸和维生素c就是其中的两种 1 可用来测定某种苹果汁的酸碱度 ph试纸或ph计 酸度计 4 2013陕西第18 2 3 题 2分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2 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 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 迅速塞紧橡皮塞 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 然后振荡锥形瓶 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 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 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3 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 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 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或酸碱指示剂等 5 2014陕西第20题 5分 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 做了五组实验 分析并回答问题 1 a组试管中都产生h2 若要制得较纯的h2 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或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 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 该现象是红色 或棕红色 固体逐渐减少 溶液变成黄色 3 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hcl nacl h2o或2naoh h2so4 na2so4 2h2o 4 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d 6 2015陕西第22题 7分 如图是甲 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 图中a1 a2 a3 b1 b2 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图中实验 请你与甲 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7 2014陕西第22题 7分 在一次用餐中 同学们对燃料 固体酒精 产生了好奇 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 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 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 氯化钙 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 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 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 按如图实验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此结论 填 合理 或 不合理 2 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 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 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 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合理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3 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分组探究 甲组取烧杯中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 按下图探究 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 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 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 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na2co3 或co32 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拓展应用 要除去部分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打印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子式压力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LED节能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算法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养殖水产品品牌IP形象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专家顾问聘用合同协议书范本7篇
- 2025房屋买卖合同范本(下载)
- 融合教育课件
- 2025年常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南昌教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安财务培训课件
- 2个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贵州事业单位护理专业知识试题和答案
- 1.1《土壤里面有什么》课件 2025-2026学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中国仓库货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海运销售入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