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 5.doc_第1页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 5.doc_第2页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 5.doc_第3页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 5.doc_第4页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 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攻案例试题(5)一、案例某热力隧道工程,管线敷设方式采用暗挖工艺,承包方A将工程的一段分包给不具备安全施工资格的B单位,在B单位施工过程中,B单位未根据土层松散、不稳的情况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且不听承包方A派驻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三人死亡。问题承包方与分包方责任如何划分?分析按照规定,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此案例应从承包方应审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应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方下令停工整改以及分包方应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责任,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二、案例某建筑司承接了旧城区市政排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工程。2001年9月19日,在给管沟进行人工清槽时,由于未执行安全技术规范,造成长约10m的沟壁坍塌,5名在沟底作业的民工被埋压,经抢救4人脱险,1人死亡。经事故调查,在该项目工程施工中,严重违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开挖的沟槽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放坡或支护;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实用性,导致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无章可循,冒险蛮干;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失察,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造成事故发生。问题(1)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2)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如何分类?(3)何谓职业伤害事故?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可分为哪几类?(4)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容要满足一个框架和三个承诺的要求,分别指什么?分析(1)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沟槽没有放坡,没有进行支护,且沟上沿堆土未达到安全距离,沟壁受侧压力作用倒塌。未履行劳务用工管理职责,对施工人员未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不力,制定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事故隐患。(2)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3)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6类。(4)一个框架:提供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指标的框架。三个承诺是:遵行法律、法规的承诺;遵循可持续改进的承诺;坚持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的承诺。三、案例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计划对确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膨润土,采购部门审查了供应商的产品三证和产品试验报告,决定立即向一个供应商进货,以供施工急用。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单位已圆满完成的多个大型填埋场的经验,认为无需再作施工技术交底,在收到膨润土材料后,立即令各施工队按图开展施工作业,对本场地土与膨润土掺量的最佳配合比采用上一个同类工程的配合比。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了分层压实。因当时质检人员少,施工面大,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每两层检验一次压实度。但填埋场投入使用后的渗漏检验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发生了渗滤液渗漏现象。问题:1)项目经理部在复测以及小桥与桥头路改造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2)项目经理部在膨润土采购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技术交底、配合比确定和压实度检验问题上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解析与参考答案:1)项目部对设计资料进行现场复测并将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告设计方并进行协商,做得对但还不够,至少还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在接到补充设计图和资料后,项目部未向本公司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并获批准,也未得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即自行开工的做法是错误的。2)项目经理按质量计划,对确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的做法对;但只审查了产品的三证是不够的,还应请监理工程师对膨润土取样、检验或见证取样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货。3)项目经理部以过去的经验为准,未对全体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又无书面交底材料,便组织填埋场施工作业是错误的。4)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配合比确定和压实度检验问题上存在以下问题:膨润土的掺量以及“最佳配合比”是采用其他工程的数值,因此本工程的压实度检验结果有虚假现象,即检测中实测密度没有与自身的最佳密度比。已知场地土质不均匀,不同压实度与同一个虚拟的“最佳密度”比,则可能出现一部分土层的实际压实度不足的情况。项目技术负责人擅自同意隔一层测一层压实度,造成大批压实情况漏测,质量控制未做到“同步检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题基本上是个质量管理类的案例题,只用到了最佳配合比和压实度两个常识性的专业概念,它的难度并不高。四、案例某项目部中标承建某项道路工程。其中道路基层结构为150mm厚石灰土和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工期为2004年5月15日开工,2005年4月30日完工。(1)在石灰土基层施工时,发现在消解后的石灰中仍含有较多未消解的生石灰块;便派人用25mm的方孔筛将其过筛。(2)将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二层施工,每层200mm厚。为保证压实度,施工员将现有的3台12t压路机全部调换成15t三轮压路机。(3)配合完工日期的要求,项目部将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按流水节拍安排施工。这两项工序定在2004年8月10日12月25日完成。问题:(1)上述项目部的3项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作评论并简述正确处理方法。(2)简述石灰土内掺加集料的作用及最大粒径的要求。(3)石灰土应养生几天?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含量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解析与参考答案:这是一道典型的技术类案例题,需要考生牢记相关的技术数据,与背景资料中给出的已(1)对上述做法的评论如下:第一项做法不妥。在筛除未消解的生石灰块时,应使用10mm方孔筛,不能使用25mm方孔筛。孔眼过大,不能保证质量。第二项做法不妥。施工员虽然有保证压实度的意识,但l5t压路机仍不能满足2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要求,应换成1820t的压路机。第三项仍有不妥。应考虑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对施工温度的要求:施工期间最低气温在5以上,并且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在-3-5天气到来之前0.51.0月完成。项目部将最后完成日期安排在12月25日,气温偏低不符合要求,应参照历年大气气温资料,将最迟完成日期提前,满足上述两项施工工序对气温的要求。(2)石灰土内可以掺加集料。其作用是可提高强度和减少裂缝。掺加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0.6倍的石灰土层的厚度。(3)石灰土应养生7天。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含量不宜超过6。五、案例某公司中标承建中压燃气管线工程,管径DN300,长26km,合同价3600万元。管道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地质勘察未探明的废弃砖沟,经现场监理口头同意,施工项目部组织人员、机具及时清除了砖沟,进行换填级配碎石处理,使工程增加了合同外的工程量。项目部就此向发包方提出计量支付,遭到计量工程师的拒绝。监理在工程检查中发现:现场正在焊接作业的2名焊工是公司临时增援人员,均已在公司总部从事管理岗位半年以上;管道准备连接施焊的数个坡口处有油渍等杂物,检查后向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问题:1.指出项目部处理废弃砖沟在程序上不妥当之处,写出正确程序。2.简述计量工程师拒绝此项计量支付的理由。3.两名新增焊工是否符合上岗条件?为什么?4.管道连接施焊的坡口处应如何处理方能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解析与参考答案:1项目部在处理废弃砖沟前,仅取得现场监理口头同意是不妥当的。应将废弃砖沟充分暴露,并将情况报告给监理、发包方和设计方,让他们决定处理方案并出具书面的任务变更单,项目部根据任务变更单编制施工方案,报上一级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技术负责人书面批准,然后报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后方可处理;处理过程中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工作量签证。2计量工程师拒绝此项计量支付的理由为项目部拿不出处理废弃砖沟的任务变更单、经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工作量签证。3不符合。根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3-2005)中的规定,凡中断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的焊工在正式复焊前,应重新参加焊工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4管道连接施焊的坡口处应清除油污渍和氧化皮,方能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六、案例背景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200m)和一段长220m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m)。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进度计划见下图。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由于业主提供的原有地下供水管和光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与实际不符,导致供水管和光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问题:1计算工程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指出节点顺序即可)。2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3补充项目部向企业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的内容。解析与参考答案:这是一道进度管理类案例题,应当结合考试指导书中2K320050章的内容加以思考。1工程总工期为120天。关键路线为1-2-4-8-12-13-14。2事件1将延长总工期9天。由于该事件责任在业主,项目部可获延期9天。事件2对总工期没影响,因其不在关键线路上。项目部不能获得延期,因为该事件的责任在项目部,且改造路面施工不是关键工作。3项目部向企业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尚需补充的内容一般有:(1)实际施工进度图及简要说明;(2)施工图纸提供进度;(3)材料物资、构配件供应进度;(4)劳务记录及预测;(5)日历计划;(6)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7)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8)解决问题的措施;(9)计划调整意见。其中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和1、7、8、9项是必备内容,其余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编入。七、案例背景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23m,桥下净高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并经过验审产品三证后立即进货。搭设支架模板后,在主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局部失稳坍塌,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的安全事故,并造成5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1事故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只对支架有过详细的强度验算;2调查组也发现项目部有符合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的质量计划及其采购计划;3调查组只查到该工程的设计技术交底书面资料;4调查组查实了事故事实后,确定了该安全事故的等级,以便下一步做出处理意见;5在事故调查完毕后,项目总工变更了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立即组织恢复施工。问题:1项目部对支架的验算工作是否完整?为什么?2项目部的采购活动中有哪些对与错?3项目部只有设计技术交底资料,说明什么?4该事故等级应如何划定?5发生事故后,项目部采取的恢复施工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解析參考答案:1对支架只作强度验算,不全面,还应作稳定验算和刚度验算。(参见考试指导书中2K320173掌握橋梁工程模板支架搭設及拆除安全措施的相關論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