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新课标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新课标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新课标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新课标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汉兴之初,汉高祖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3“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5“八荣八耻”树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观的反映和表现,但时代不同,道德观和荣辱观不同,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表述正确的有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a b c d6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9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10.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1.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12.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31902年,浙江乡试,有考生即堂“演说自由民权各种新理,环而听者如蜂屯蚁聚,几将堂前栅栏挤倒。”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科举取士考试内容发生变化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地位 d维新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4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15国学大师章太炎曾作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 他对洪、曾两人的评价着眼于a民族意识是否坚定 b阶级立场是否先进c是否提倡男女平等 d是否弘扬传统文化16陈独秀说:“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从这句话分析,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 a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b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提倡法治代替人治 d用科学思想取代封建思想17“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18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9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这说明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20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 b c d21“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见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22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231873年,多瑙河河畔的维也纳举办世博会时演奏了蓝色多瑙河;2010年,世博会来到上海,开幕式上奏响的新上海协奏曲融入了一首赞美我国江河的乐曲,与蓝色多瑙河相呼应,这首乐曲是a浏阳河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长江之歌2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5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22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2分)(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6分)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8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4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5分)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的建树-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发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地地图,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在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2分)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3分)(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分)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3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2分)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3分)参考答案26. (22分)(1)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或奴隶社会瓦 解,封建社会形成)。(2分)(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答3点即得6分)(3)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4分)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4)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 (答2点即得4分)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答2点即得4分)27(13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