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整合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doc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整合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doc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整合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doc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整合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整合,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放【摘要】近些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关于学生自残和自杀事件的新闻,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无疑是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最为理想的阵地,作为品德老师,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仔细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有利的教育资源,让生命教育之花绚丽绽放。【关键词】思想品德 挖掘 生命教育 整合 前言: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神圣而美好的字眼!说起生命,我们就能联想到春天里努力破土而出的青青小草,枝头新抽出的嫩叶,破壳而出的小黄鸡、小黄鸭,呱呱坠地的小娃娃和蹦跳跳跳的孩子们生命是如此可贵,因而关爱生命,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成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迷失了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各类惨痛事件在全国各地学校频繁发生,甚至在一些中小学里也出现多起学生自杀和自残事件,这些事件都赤裸裸地暴露了我国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因而,倡导生命教育也成了必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把人培养成人的重任,我们有责任更是有义务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要把生命教育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和生命的可贵,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挖掘教材资源 让生命教育之花常开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反应学生的需要,生命教育在品德教学中时时可见,且都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如远离伤害,直面灾害,学会自我保护,热爱和平等。所以它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理想品德阵地。然而相对于其他科目品德教材里的文字内容少,图片较多,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我们老师总觉得如果按课本内容上的话基本上一单元两节课就能解决,所以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总是挖空心思去网上找材料给课堂增量,而对教材上的资源弃之不用。这种做法虽然值得赞许,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自身增加了工作量。实际上,只要我们能用心挖掘并有效合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的话,也可以实现我们的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1、 巧用教材中的图例打开品德与社会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里基本是以贴近儿童生活的照片为主,以卡通图片为辅,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这些图片富有童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令人倍感亲切。这些图片虽然是静态的,但是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或是一件事情的片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这些图片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进行反思和感悟。另外,教材里的图片虽多而且具有连贯性,但教师可以不面面俱到,选择我们所需要的图片进行重新组合,刺激儿童的感官和思维。如关于毒品,一般人认为毒品貌似和小学生的生活并不相关,学生脑海中关于毒品的印象也只是偶尔从电视剧或电影里听说,所以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向“白色恶魔”说不这一课时,对课文进行了重新组合:我先利用一组图片给学生看了罂粟花,但是不告诉学生花名,学生边看边发出阵阵类似于“好美”的赞叹声,接着再让学生看扫描镜中的三张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引发学生探究:为什么图片中的人物这么痛苦凄惨?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图片旁边的文字后得出总结:毒品。接着教师指出,罂粟有着美丽的外观,但却有着祸害生命的内质。并以此为线展开对毒品的认识。通过对比,还有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感受到了毒品的可怕,学生纷纷表示要坚决抵制毒品,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2、 妙用教材中的留白翻看品德与社会教材,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两页就会出现一些空白,这些空白,也就是教材中所谓的留白。这些留白的形式多为说说写写画画,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及对话生命的重要载体。教材留白体现了新课程学生与教材对话的理念,蕴含着多重意义。留白拓展了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进行心灵碰撞的园地,让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倾听,而是有更多的思考和表现。对于留白,有些可以让学生写写,有些也可以只让学生进行口头讨论交流,有些也可以让他们画一画,还有些也可以让他们贴上自己从课外寻找到的资料。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留白,精心组织,对我们在品德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课时,让学生体会了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然后让学生思考书上第八页下面的一道让学生与那些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对话的题目。我跟学生说他们也可以对身边有这些不良习惯的亲人或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三分钟的沉默思索,让我想不到的是全班42人竟然有近一半同学举手。A同学:“我爸爸很喜欢抽烟,几乎一天能抽掉半包烟。因为抽烟的关系,他每天咳嗽,牙齿都黄了。我很担心他,虽然我和妈妈都劝过他戒烟,可他就是不听。我想对爸爸说:爸爸,抽烟真的对身体不好,赶快戒烟吧,烟里面有那么多有害的东西,你看你都咳嗽得那么厉害了,不要让我和妈妈为你担心了。”B同学:“我爸爸虽然不抽烟,但是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每天吃晚饭他都要去小店买两瓶啤酒,说是没酒饭都吃不下。虽然我爸爸没喝醉过,但是我知道了酗酒的危害,我今天回家后一定会好好劝劝我爸爸,让他戒酒。”C同学:“我爸爸在跑船,我妈妈一个人带我。最近我妈妈喜欢上玩温岭同城游里的打麻将。只要有空她都会上网去玩一玩,而且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连饭都忘了烧,我这一星期的晚饭三天里有两天是在快餐店吃的。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再玩了,你看你都为了玩这个忘了我了,而且对眼睛也不好啊。”这看似不起眼的课后留白,却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使学生的思想、心灵同频共振,让他们获得了情感的共鸣,达到了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并能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取向的教学目标,在无形之中渗透了生命教育。二、整合教育资源 让生命教育之花常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单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学科肯定是力量微薄的,还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地融合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专职老师几乎没有,基本都是由语文、数学或班主任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品德学科与其他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1、 与学科整合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能够和其他学科产生纵向联系。我们教师如能用心整合其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因素,也可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翻倍。比如在学习品德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感悟,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可以出示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生命 生命这篇抒情小短文,让学生集体朗读,特别是当读到文章结尾:“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无需更多言语,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朗读中自然升华。又如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都包含着热爱生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刚好和六年级下册品德的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的主题不谋而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了这一单元后说说他们所熟知的关于和平的故事,学生必然会与已学过的这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语文教材中的故事自然能够脱口而出。当然,除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品德与社会也可与数学、美术、英语等学科进行整合,只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处处都是素材。2、 与班队融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因种种原因,基本上是主课老师兼任,而班主任就成了这支兼任队伍里的主力军。班队课是学生的群体活动课,也是班主任必须承担起的课程,它不像语文、数学等有规定的内容,这就为品德能够与班队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后,我开展了一次让我们学会保护自己的主题班队课,在这次班队课上,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知识竞答、保护措施示范及讨论总结等加深了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对品德单元内容的一次拓展,也是一次有效的生命教育。又如,近年来小学生溺水死亡的案例层出不穷,再加上最近火灾等的高发,所以全国各个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我们老师天天在学生耳边唠叨安全安全,但是收效不高。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班队这个载体,以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直面灾害为基础,以现实案例为蓝本,对学生进行一场生命安全教育,相信效果会比单靠我们的一张嘴要好得多。3、与生活契合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不应拘泥于课堂,拘泥于课本。要与生活接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生活世界感觉、体验、领悟并取得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可见生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契合生活并回归生活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提高珍惜生命的觉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在教学成长的脚步后,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护蛋行动”,即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鸡蛋作为一个生命体,寸步不离地保护一天,如果蛋碎,则意味着护蛋失败,同时在护蛋的过程中,学生要记录在照顾它的过程中的亲身感受。虽然这个活动对现在而言已经不算新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活动屡试不爽,学生在护蛋的过程中体会到当母亲的艰辛,懂得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当然,除了“护蛋行动”,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种植花草、喂养动物,从而知道生命成长的不易,在喂养过程中,感受生命受损乃至凋零的痛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把儿童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生活,让他们的生命意识在实践中得以提升。结束语: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丰富而繁杂;生命教育是项长盛而不衰的工程,系统而持久。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更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殊性,让生命教育为我们年轻的生命注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