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因“文”制宜 让智慧在笔尖绽放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设计探析【摘要】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练笔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有效地开辟阅读与作文的通道,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现实不少阅读课堂中出现了价值缺失的“练笔热”,使得课堂练笔成为阅读教学的“点缀”、“噱头”,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从聚焦文本精妙点,模仿范式;探寻文本发散点,丰盈内涵;挖掘文本生长点,创意表达三方面进行随文练笔的设计探索,力求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文练笔审视:价值缺失 阅读教学的“练笔热”误入藕花深处语文姓“语”,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上至全国名师,下到一线教师,都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一时间,阅读教学中掀起了一股“随文练笔”的热潮。在实践中,很多老师都有了把读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意识,但我们也看到有些教师对课堂练笔缺乏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导致语文课上对练笔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为了练笔而练笔,导致内容重复,情感不能提升,陷入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误区一:漫无目的“假练笔”有些老师对文本缺乏全面的思考、深刻的领会,课堂练笔漫无目的或内容杂沓。如一教师在新型玻璃一课后,设计的练笔是:你们还能发明什么样的玻璃?请学生想象着写一写。这样的练笔虽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但却几乎脱离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科普叙述”更无从谈起,练笔的效果自然大为失色。这是教师的把握失准,目的性不明确,导致了学生的发明只顾求“离奇怪异”。这样的课堂练笔设计,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更没有实效性的提升,只是为练笔而练笔的“假练笔”。误区二:千人一面“空练笔”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的公开课或者是观摩课经常会安排这样的环节:在学生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总会安排这样的练笔,如学完了给予树,让学生代那个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写感恩卡。学完去年的树,让学生写: 你有什么话想对鸟儿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于是,我们的学生挤出一些言不由衷、空洞的、口号式的话,这样千篇一律的随文练笔,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也无法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更生不出妙笔之花。误区三:浮光掠影“浅练笔”学生在深入感悟体会文本的真正价值取向之后才能够自然流露自己的情感。学生若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吸收,是不可能准确精彩表达的。曾经听一位老师执教珍珠泉,朗读完描写珍珠泉特点的句子后,马上让学生进入句子的仿写,学生的反馈就是:公园的花真多啊,多得让你数不过来;公园的河真清啊,清得能看到底。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相同句式的认识留于表层造成,所以呈现的结果也只是只学其形未学其神,学生无法深层具体地描写。这样的练笔没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功效发挥,只是“虚晃一枪”,听之任之的“浅练笔”。实践:潜心会文 扣准读写结合点返璞归真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读写关系的最好说明,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阅读教学中设计巧妙练笔,能有效地开辟阅读与作文的通道,激发兴趣,化整为零,降低坡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写作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做有心人,准确把握教材,深入解读本文,抓住读写着力点,让阅读与练笔良性互动。一、聚焦文本精妙点 模仿范式学以致用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练笔”最重要的形式。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例子”中的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表达条理的清晰有序、谋篇布局的巧妙精致这些都是学生语言的生长点,上课时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积累、模仿,既习得表达形式,又提升情感体悟,一举多得。1、揣摩句段 探文笔之妙中年级主要加强句子和片段的练习,如果句段练习扎实了,作文何愁无血无肉、平淡乏味呢?怎样把句段练习扎扎实实地训练起来,这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实践,借鉴文本不同句式、段式的结构特点,并融会贯通,懂得运用,从而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如花钟一课,这篇课文中描写花开了的语言特别生动。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教学时,把“感受花开的不同方式”这一环节作为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后,紧抓省略号,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运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其他花的开放方式。又如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一课,文本中对话形式丰富,有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或没有提示语直接引语的四种对话形式,本文主要通过不同的对话形式表达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特点。于是笔者抓住这一文本段式特点,设计这样的小练笔:暑假很快过去了,罗伯特一家要走了。告别时,查理与杰西依依不舍,查理有许多话想对杰西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双手紧握着杰西,对她说:“杰西,我会做个好汉的。”“你会的,我从来就相信。” 查理听了杰西的话,又会怎么说呢?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多种语言形式学写他们的对话。这样在学习课文表达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的作文水平其实就处决于教师是否指导得法,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始训练,在平时的课堂练笔时,只要关注细节,用心指导,扎实训练,孩子的作文水平就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2、感悟立意 学表达之法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立意新颖独到,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意义、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更要关注它所显现的表达方法,及时举一反三,迁移和运用。如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本文借物喻人,语言朴素,但感人至深。叶老对作者的谆谆教导使他受用终身,难以忘怀,作者赞美叶老犹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绿得深厚而优美,绿得极富生命力,并一直生长和传承。教学时,教师可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就可指导学生练笔,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来歌颂令你敬佩的人。学生分别写了“那群辛勤的小蜜蜂”、“那支小小的粉笔”等文章。学生由小蜜蜂想到了园艺工人,由粉笔联想到教育战线上耕耘的老师。这些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通过练笔,学生确确实实地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习得了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这样,长此以往,才能扎实地为学生铺好书面表达的基石,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3、鉴赏篇章 悟谋篇之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关注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引领学生诵读梳理,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对于中段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如三年级下册珍珠泉,此文的篇章结构非常地匠心独具,值得借鉴。一、交代珍珠泉的地理位置。二、写了周边环境及介绍泉水特点。三、具体描写水泡的有趣美丽。四、赞美珍珠泉,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生动形象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笔下的珍珠泉真是美奂美轮,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所以笔者以此文的行文结构来让学生学习有条理地介绍,指导写东辉阁,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们笔下的精彩语段:东辉阁坐落在浙江台州温岭市中心瓦屿山公园西山头,那里树木茂盛,风景优美,是游人休闲和凭栏远眺市区全景的好地方。山上树很密,草很绿,花很艳,小鸟更是不计其数。每级台阶旁都有大理石砌成的精美石墩,还有一盏盏形似花瓣的路灯如列队般地站立在石级两边,正欢迎我们呢!站在瓦屿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雄伟的东辉阁耸立在山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十分耀眼。东辉阁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有四个棱角,每个棱角上都挂有一个铃铛。每当微风吹来,就会响起一阵悦耳动听的铃铛声,美妙极了。经过如此借鉴模仿,本来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比较难写的家乡景物,在孩子的笔下也生动、立体、形象起来了,而且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景物描写特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探寻文本发散点 丰盈内涵无中生有教师在钻研语文教材时总能发现文本的作者或有意或无意留着“空白”,没有写明却引人入胜召唤读者去想象,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个性化填补,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又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情感浸入文本中去,定会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1、填补空白情节化无为有文本是催生想象的肥沃土壤。我们要巧妙地抓住课文空白处,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鼓励他们大胆创编,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中,小男孩是怎样捉到灰雀的?灰雀在他手里怎样?后来又是怎么放了的?文章并没有详写,我就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写具体。再如蜜蜂一课,法布尔在试验中作者放飞了20只蜜蜂,但飞回来的只有17只,还没飞回来的那三只蜜蜂,它们最终会回来吗?一路上会遇见什么情况,会看见什么风景呢?请你展开想象,把它们的奇遇写下来吧。把文本中没有出现的情节,通过想象补足了画面,使学生在文与道之间架起了一道生活化的桥梁。文本的内涵通过学、思、写,变得更生动、深刻。2、扩充精典词语化虚为实阅读教学中都重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学生往往就浮想联翩,精彩不断。阅读文本语言,如果能够走进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如有一位教师在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抓住课文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重点词语作了有意义的课堂练笔。先让学生抓住这两个词,想象一下孔子从曲阜到洛阳一路上的艰辛,再把想到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从学生的练笔中,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辞辛苦地去拜老子为师的样子得以复现,可见孔子是多么的求知若渴呀!在开放的心境中,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自然流泻,提升了学生与文本人物情感的共鸣,又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达成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契合。3、续编悬念结尾化腐为奇很多课文结尾都留有悬念,余意未尽,这些“余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留心挖掘这些“余意”,为学生创造课堂练笔的机会,创造性地续编故事内容。如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一课,结尾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先明的对比,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让学生联系全文续写故事。又如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在学生理解、感悟文章运用描写表情的词语表达了小木偶的人物特征。教师再出示描写不同表情的词语引导学生积累,并拓展练笔:小木偶有了会哭,会笑等表情,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请学生选用描写表情的词语续编童话故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此时的练笔好像就给同学们找到了宣泄情感的喷射口,所以人人想写,越写越感人。三、挖掘文本生长点 创意表达标新立异文本内容的创生,是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语言积累,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做进一步的升华,以丰富感受,深化理解,满足内心表现欲望的一种读写训练形式。1、改头换面式另辟蹊径在阅读教学中,相同的文本内容,改写体裁,变换角度,改变角色,进行读写训练,既能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散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改编成一首秋天的赞歌,有了比较,又贴近生活,学生写起来就兴趣盎然。也可把古诗改写成散文的训练。例如,可将春日改写成一篇写泗水河边美丽春光的文章。再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中让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 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防盗玻璃。 我的作用可大了,有了我,你在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在银行、珠宝店等地方可是备受欢迎的, 为许多的人解除了后顾之忧呀。 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 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 ”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变换改写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地创造表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2、环环相扣式推波助澜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要独具慧眼,找到本文中最具语言张力和震撼力的一处文字,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读写融合,让学生的灵性在这样的练笔里飞扬起来。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检阅一文时,在学习到博莱克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时,让学生适时练笔:想象拄着拐杖的他是如何进行训练,才有了检阅时的出色表现。有学生这样写道:烈日炎炎下,博莱克拄着拐杖艰难地练习着,他早已汗流浃背,又热又累又渴,真想一屁股坐下来,痛痛快快地喝个够。可是,想想自己要参加检阅了,顿时全身又充满了力量。于是,他快速地喝了几口水,又继续认真地练了起来。练笔到此,课堂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练笔:其他同学在平时的训练中又是如何帮助博莱克,才有了检阅时的出色表现。一个学生这样写:好几次,博莱克都因动作迟缓,影响整个队伍训练,他眼里噙满泪水,深深自责起来。队员们纷纷跑到他的面前,拍拍他的肩膀,拉起博莱克的手,说:“博莱克,没关系的,你已经很棒了,慢慢来,来,起来,我们扶着你一起练吧。”博莱克哽咽地说不出一句话。这样的练笔设计既是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语文文字,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是在引领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丰满人物的外在形象。如此环环相扣式的练笔,使读和写于无痕中相辅相成。3、建构序列式循序渐进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拔节,而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学生只了解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运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们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恰好是采用主题单元编写,这样的编排为从读到写,突出整合,建构序列化的练笔提供有力的保证。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主题是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如果就在习作课上一次性指导景物描写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形成一个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外引流管的护理
- 消防监控室半年度工作总结
- 幼师岗位培训心态
- 辽宁省大连市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食堂员工防疫培训
- 副职领导年度工作总结
- 2026届惠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朔州市名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示范教学课件
- 鸿蒙应用开发案例实战(ArkTS版)(AI助学)(微课版)-课程标准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2025年全国青少禁毒知识竞赛题库(答案+解析)
-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模切机保养管理办法
- 抑郁症病例分析报告
- 男人健康饮食管理方案
-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中学烧伤教学课件
- 雨污分流管道检测与修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瑶族少数民族文化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