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2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2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2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2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2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1(2013聊城一模)某史学家在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这里的“新集体”是指() a诸侯b奴隶贵族 c士 d商人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故“新集体”不会的指奴隶社会下的贵族和诸侯,排除a、b。题干中评论的是“百家争鸣”的推动者,属思想文化领域与商人无关,排除d。“士”阶层的崛起和扩大,是“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故选c。2(2013中山模拟)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解析:选b。材料的主旨是“清静无为”的思想。这显然是道家思想主张。四个选项中,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他的都不属于道家学派。3(2013温州高三测试)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一学派应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抓住材料中的“俭”“不知别亲疏”。“不知别亲疏”意指不知道区别亲疏,平等相待,即兼爱,因此答案选d。4(2013云浮一模)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引用材料强调严刑酷法有利于规范人的言行,故选d项。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选c。儒学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较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汉代儒学汲取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新儒学;在宋代,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据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指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本题选c项。6(2013济南模拟)“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 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现象分析,属于“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由此分析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李贽对君主专制思想进行了批判。7(原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在临淄稷门附近设立的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各派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材料2:郝铁川在2003年3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今日我们需要的“百家争鸣”并无多少相同之处。第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参与者大都没有学术理念,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争宠”,即“争”君主个人的“宠”。他们贡献的大都是帝王之术、治国之道,这些当然有其历史价值,但却把学术问题简单地政治化了。第二,战国时期的“百家”大都没有容忍不同学术见解的宽阔胸怀。传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七天,就杀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少正卯;孟子破口大骂道家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也”;法家更是“焚书坑儒”。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叫骂”“百家残杀”。请回答:(1)结合材料1分析,稷下学宫的出现有何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2的观点。(3)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举例说明两者的表现及原因。解析:第(1)问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第(2)问,材料的观点是基本否定“百家争鸣”,要正确评价该观点,要结合对“百家争鸣”内容和影响来综合判断;第(3)问,关键是要把握“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含义。答案:(1)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2)材料2几乎完全否定了“百家争鸣”,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看到“百家争鸣”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看到百家思想的精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3)民本思潮的表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荀子重申“舟水之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原因:战国时期,人民遭受战乱之苦和统治者剥削压迫,社会矛盾激化。专制主义的表现:荀子主张“礼法并施”,带有专制主义色彩;李悝、商鞅等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原因:战国时期,集权和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1(2013郑州模拟)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子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解析:选b。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符合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2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a孔子 b荀子c韩非子 d老子解析:选b。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由材料中“隆礼”“重法”两个关键信息,可知该思想家倡导“礼法并举”“王霸统一”,故选择荀子。3(2013徐州一模)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 b仁爱c仁政 d兼爱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从信息“王者欲发政施仁”可以看出孟子强调“仁政”,故选c项。4对漫画思想家的话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三人是儒家思想家b他们的主张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c他们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d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选c。根据三人的观点“民为贵,君为轻”“仁者,爱人”“仁义”等,可得出三人是儒家思想家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可排除b项;根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这一事实可知d项正确,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渐趋崩溃,诸侯割据混战,儒家的“仁”“民贵君轻”等思想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争霸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5下图是一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a法家 b儒家c道家 d墨家解析:选b。此题可用排除法。法家在秦朝受到推崇,a项错误;道家和墨家从来就不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c、d两项错误。故选b项。6(2013临沂质检)“江都相董仲舒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器重)之。”董仲舒“以经术润饰吏事”的表现是()a兼采阴阳五行说,糅合改造儒学b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c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延续道统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以经术润饰吏事”可知董仲舒力图改造利用儒学为政治服务,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正是迎合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b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2:(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3: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解析: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几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命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不同时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命运。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