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石雕.doc_第1页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石雕.doc_第2页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石雕.doc_第3页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石雕.doc_第4页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石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惠安石雕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影响团队名称:鹰隼队 团队成员: 辛剑军,张建新,周德健,黄金銮,许剑飞,陈曦 指导教师: 林凡 林燕青 关于惠安石雕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 影响的调查1 概况 1.1 起讫时间:2010.8.12010.8.7 1.2调查区域: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腾辉、隆发等石雕厂 1.3 调查背景:为了更快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内许多工业都只是片面的追求眼前利益,而对环境的破坏都是视而不见,走了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很大的报复,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不能透支,所以又开始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开始致力于环境保护。我调查的地方正是我从小生活的家乡,并且深知石雕产业对我们这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石雕使惠安脱贫致富,但是现在人们只是注意到眼前的利益,却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 1.4 调查的方式:采访,查阅报刊书籍,查找网络资源 1.5 调查目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石雕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对环境方面的影响,让大家更能清楚石雕的制作是有利也是有弊的,更希望在开采的同时能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化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某真正的幸福。 1.6 区域概况: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此外,石雕产业还是惠安的支柱产业。惠安每年有无数的佛像和石雕艺术品从厦门港口远渡重洋,“远嫁”他乡,这为当地经济带来非常可观的利益。但是,石雕工艺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废水和石粉泥,污染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1.7 总体计划: 1.7.1 调查石雕的种类及基本情况【12天】 1.7.2 调查石雕厂分布图及基本情况【12天】 1.7.3 调查石雕厂的废物处理等基本情况【1天】 1.7.4 调查石雕厂周边环境及基本概况【12天】 1.8 相关名词: 1.8.1 影雕:以表面磨光的本地产玉昌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材料,以各种型号的微雕钢针,边对照照片边细细琢凿,靠着钻点的大小、深浅、疏密的有机结合,区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 1.8.2沉雕:又称“水磨沉花”,是在自然生态较光滑的岩石上或建筑构件如门楹、石柱、壁堵等表面,描绘图像,然后雕凿凹入,利用阴影产生立体感。多数是摩崖字匾、碑刻文字及楹联等。 1.8.3 微雕:其特点在于微小,是传统工艺精巧手法的延续。其作品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细似发丝,有的在小如果核的石块上镂空雕花,更显得巧夺天工。近年又出现一些以抽象手法设计的室内摆设的小型工艺品。 1.8.4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半立体图像。如建筑物装饰于壁堵上的花鸟人物、山水风光,以及寺庙里的盘龙石柱等雕刻。根据雕刻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浮雕是与建筑实用结合最密切的工艺,随着纪念性建筑工程的增多,且更讲究艺术装饰美化,浮雕的使用也更广泛,技艺也更精巧。2 详细日志2.1 日志【1】 2.1.1 调查时间:8.18.2 2.1.2 调查地点:惠安崇武 2.1.3 调查主题:石雕种类和基本信息采集 2.1.4 主要内容 1 石雕分类:圆雕、浮雕(包括透雕)、线雕、沉雕、影雕(包括彩雕)五大类上千个品种 2 生产状况: 2010年整年崇武石雕生产状况及市场情况 圆雕 浮雕 线雕 沉雕 浮雕 产量 约120万 约140万 约160万 约120万 约150万市场需求 约118万 约139万 约157万 约117万 约150万应用范围以寿山石、佛像为主各类环境的装饰多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的装饰多数是摩崖字匾、碑刻文字及楹联等应用范围较广销售方向 主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亚洲各大市场2.2 日志【2】 2.2.1 调查时间:8.38.4 2.2.2 调查地点:崇武石雕厂 2.2.3 调查主题:崇武石雕厂分布图及基本状况 2.2.4 主要内容 1 石雕厂数量:25家 2 占地规模:平均为2亩 3 主要上市类型:石业、雕塑为主 4 基本概况:石雕厂主要分布在公路两旁,便于运输。储石量一般在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占地多为原来是良田,由于近年石雕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促使很多人转向石业行业。 5 影响: 5.1 首先是个人致富的好方法,但成本高。 5.2 为当地提供工作岗位如手工雕刻、机械雕刻、运输等。 5.3 促进当地手工艺术产业的发展,有竞争才有动力。 5.4 营业期间由于车辆较多,占道厉害,影响行人。此外,噪音影响颇大。 6 石雕厂大致分布图2.3 日志【3】 2.3.1 调查时间:8.5 2.3.2 调查地点:崇武腾辉、隆发等几家石雕厂 2.3.3 调查主题:石雕厂的废物处理等基本情况 2.2.4 主要内容 1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石粉泥,废水,石屑等2 工艺流程:选料布局打坯戳坯放洞镂雕精刻修光配垫装垫打光上蜡成品3 基本概况:在石雕作品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粉尘、石渣和废水污染,同时夹杂着噪音污染。当石粉尘和废水融合,就形成石粉泥。石粉泥一旦硬化,就很难清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对于石渣和石屑,就如同鸡肋一样,食指无味,弃之可惜,很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4 石雕废弃物的危害: 石灰粉: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易造成结石性疾病。 石灰泥:白泥呈碱性,PH值在9-12之间,有较强的腐蚀性。石粉泥的填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石灰石资源,同时石粉泥中的杂质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渗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无法饮用和灌溉,土地无法耕种,给周围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5 石雕废弃物处理:石粉尘石粉泥石屑、石渣废水处理方案采取湿式作业通过机器设备混合石渣等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制成混凝土骨料、高强度砖等。石粉泥经研磨、干燥(自用部分无需干燥)生产轻质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使用回收,混合石粉泥等废弃物,制成混凝土骨料、高强度砖等工业产品采取循环用水,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仅靠普通清水用来冷却开采和加工工具就可以了, 既使排出废水,也都是达标6 废料回收用途举例: 石灰乳和砂浆 土木工程 石灰稳定土 硅酸盐制品石灰粉 治疗下肢溃疡 医药 治疗头癣 治疗烧烫伤 2.4 日志【4】 2.4.1 调查时间:8.68.7 2.4.2 调查地点:崇武几家石雕厂附近 2.4.3 调查主题:石雕厂周边环境及基本概况 2.2.4 主要内容1 石雕厂排放的污水:污水虽经过处理才排放,但排放出来的水中矿质含量还是超标,且这部分水流经附近居民的农田,容易造成土质硬化,破坏农作物生长。尤其是夏天,我们可以发现到农田山堆积着或多或少的石粉石屑。此外,还有一部分水排经下水道,经日积月累,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2 石雕厂周边的空气:由于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灰尘(尤其是起风时),虽然生产过程中采用湿式作业,但仍有漏网之鱼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平时出门都得带口罩)。 3 石雕厂周边的交通状况:石雕厂大都建在公路两旁,而且各大厂家都拥有不少的运输工具,尤其在石雕厂运作期间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对居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此外,运输过程排出的车尾气,成漫天乌黑,对行人影响很大。4 石雕厂的噪音污染:众所周知,打磨刻画都会产生不小的噪音,虽然石雕厂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尤其如果石雕厂有加夜班,那更对居民的作息带来破坏。 5 附近居民对石雕厂的看法(生态环境方面)5.1长期的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硬化增加,影响家中水井的水质和田地中的庄稼的生长。 5.2 由于噪音污染等原因,造成居民房屋受损和健康方面等影响。而且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率高。 5.3 起风或是车辆经过时带起风尘,翻天灰尘,严重影响生活(反应最为强烈)。3 总结从小生活在这里,我见证了石雕产业的发展(后期呵呵),石雕对惠安的影响每个当地居民都知道,可以说是没有石雕就没有现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惠安。惠安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现存的石雕作品可以追溯到诏代。宋代兴建的、与赵州桥并列为“中国四大著名古桥”的洛阳万安桥(俗称洛阳桥),就在惠安县境内,桥上至今留存有人神塑像,用沧桑剥蚀的画面向人们诉说着惠安石雕悠长的历史传承。在民国年间,惠安石雕有过崭露头角的机会,南京中山陵、广州黄花岗烈士陵,还有在我国台湾影响极大的台北龙山寺的花岗石建筑和雕塑,均出自惠安石匠之手。上世纪50年代初,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厦门集美兴建的“鳌园”内,有一样可谓举世无双的景观:650件青石雕,讲述了从中国古代传说到近现代史的几百个历史故事,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鳌园”后来成为陈嘉庚的陵寝地,由精美的石雕演绎的中国历史,迄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之后,又有500名惠安石匠北上首都,参加北京的十大建筑。这些凝固的历史,让惠安的优质石材和惠安艺匠的精湛技艺大放异彩。这是惠安石雕的又一次耀眼的辉煌。然而这些短暂的辉煌,对于惠安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供奉、一种奢侈的荣耀、一种可引以为豪的记忆,与他们的生活、甚至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人们普遍还在为温饱过度操劳的时候,高雅而昂贵的石雕距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太远。在惠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石匠,但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惠安几乎所有的民居都是“火柴盒”状的建筑:把大石头劈成两米来长、来尺来宽的石板,一块块垒起来便是墙,一块块铺过去便是房顶。精砺的石墙上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拐角处尖利的石棱,连牲口都得小心避让。小小的窗户窄窄的门,泥土地面阴暗而潮湿。多少身怀绝技的石匠们就住在这样的“标准民居”里,三餐主食是用榨过薯粉后的红薯渣熬的糊糊。贫穷如同坚硬而冰冷的石头,压在他们的生活中。那些年,大多石匠只能外出靠“打石”谋生,一柄石锤,两把石錾,四海飘零。外界对惠安人的评价是:特别能“吃苦耐劳”,中肯的评判中,蕴藏着多省辛酸与无奈。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改观。辉煌也罢,黯淡也罢,都已是昨天。改革开放揭开了惠安石雕史崭新的一页。如今,惠安已经连续10年跻身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行列,传统的石雕工艺的贡献功不可没。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3.58亿元,财政收入11.05亿元,石雕业年产值超过70亿元,其中,出口额占80%,石雕业已成为惠安折重要经济支柱。10余年间,惠安石雕的辐射面越来越大,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源到海南的度假胜地,从黄土高坡上的黄帝陵、兵马俑陈列馆到风光如画的鼓浪屿,从北京中华世纪坛里的精美绝伦影雕组画到我国台湾嘉义玉虚宫气势非凡的200多平方米的九龙壁,可以说,在中华大地以及中华文化余韵所及的海外许多地区,都有惠安石雕的作品存世。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会告诉你这些题材和表现方法以至创作风格各异的艺术精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那就是惠安石雕。同时这也是吸引众多海外华侨台胞和外商在此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说道石雕的好处,那是很多,不过凡事都是两方面的,石雕也带来了一些破坏。在地面以上硬水还在流淌,依然还有为数不少的石粉泥在那堆积,占地都是良田啊,以后要经过多少年才能再变成耕地,这是未知数。道路两边的煤尘有一厘米厚了,车一过,犹如仙境-尘土满天,都是黑的。再说说山石吧,石雕厂的石料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但大多数仍是就地取材。常年的石矿开采,对于山林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破坏,幸好惠安不是地震多发地带,要不然估计那些傍山的石雕厂就要遭殃了,因为开采石矿经常要炸药炸,这对土质的改变影响颇大。总之这些影响有的是暂时的,但是有些确实长期的、悠久的,即便石雕厂关闭,也不会消失。而对于石雕所带来的破坏,虽然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但仍有不足之处,我建议将石雕厂聚集在人烟较少的区域,同时在那些区域加强绿化力度,多植些个头较大的树,而且修建公路,方便运输。对于松动的土质,也应加强绿化,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文件,严禁炸山,石雕厂所需石料均采用外来引进,政府适当给予优惠政策。纵观石雕对惠安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想利终大于弊,我坚信惠安石雕将和惠安女一样,在与困难、压力的抗争中,自信而坚定地走向未来。4参考文献4.1 /view/145540.htm 百度百科网4.2/blog/#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