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读文,掌握书信形式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学习写回信。2.抓住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难点:抓住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羡慕”的意思;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课后两句中“终于”在语气及表意上的差异与作用。2、抓住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3、写一封回信,汇报读信后的启示和感受,注意书信形式与格式,注意对象,说话得体。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并读通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复习书信的基本形式。3、理清文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前置性学习:1、认真读课题,学习生字,读准字音,掌握七彩词语。2、朗读课文:(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划出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查字典、词典,弄懂不理解字词的意思;(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3、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学习书信的格式,知道有哪几部分组成,理清课文脉络。5、搜集巴金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照片导入,激发情感1、(出示巴金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巴金)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指名介绍资料,可涉及到课后作家卡片)是啊,他就是我国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巴金爷爷的给家乡孩子的信。2、板书全课题,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这篇课文是一封信。追问:写过信吗?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分为五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预设2:这封信是写给家乡孩子的。你还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呢?(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谈了哪些内容?)3、过渡: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交流前置性作业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疑问。2、交流前置性作业:小组汇报七彩词语。词语掌握了,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这封信共有几个自然段?(6自然段)哪个小组来汇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个自然段巴金讲了什么?我们小组讨论了刚才的疑问:从结尾的署名,我知道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写的。巴金为何写信?他爱孩子们,孩子们写信给了他,感到很温暖,就回信给他们。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引导体会爱的情感。信中写了哪些内容?预设1:孩子们的信给巴老带来了温暖。预设2: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他带病写了回信,代替与孩子们见面。预设3:他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预设4:他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十分珍惜每分每秒,最后对孩子们提出希望。先指答几个同学,再指名整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出示填空:巴金爷爷在信中写到_。3、是的,以上就是这封信的正文,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1:我从1991年5月15日知道了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间。这就是写信的日期,同学们,这是书信的格式之一,写完内容后,要在右下角写上日期,日期的上面是写信人的署名。预设2:称呼:我从亲爱的同学们知道了巴金爷爷很爱孩子们。预设3:祝福语:我真诚地嘱咐你们。三、小结课文,设置疑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了巴金爷爷写给孩子的信,复习了信的基本格式有组成,知道了巴金爷爷在信中对孩子们谈了很多,体会到他对孩子们深深的爱。那么,巴金爷爷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封信、在信中他还说了哪些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指导写字1、出示四个生字,重点指导“羡”:上下结构,“羊”字头,“竖”不出头,下面是“次”。2、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3、做习字册的生字部分。五、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上的词语部分,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2、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课后两句中“终于”在语气及表意上的差异与作用。2、体会重点语段“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等的深刻含义。3、掌握书信基本形式和书写格式,学写一封回信。前置性学习:课前思考:巴金爷爷给孩子们谈的这些问题中,哪个场面或句子让你深受感动?你又是怎样理解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追述巴金信念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18课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老作家巴金的真诚情怀。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在信中谈了哪些问题呢?(指答:克服困难写回信、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珍惜时间等。)二、走进文本,读“信”感悟情感1、围绕这些内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哪一个场面使你深受感动?(出示话题)2、话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一个场面或者句子使你深受感动,从中你又看出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写一写批注,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1)学生自由读信的正文部分。(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 3、大堂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巴金爷爷?A、扣词、想象巴金爷爷的提笔困难,从而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1)交流:预设:“千金重”:巴金爷爷身体不好。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轻如鸿毛)想像一下巴金爷爷当时提起笔来的艰难。追问:千金重的仅仅是那支笔吗?还有什么?(千金情谊)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2)指导朗读:一支笔在手中有千斤重,巴金爷爷感觉多累呀!我们应该用什么样语速来读“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语速平缓,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指读,评读。过渡:既然巴金爷爷写字如此困难,为何还要写回信呢?(a.不想让孩子们失望、b.感谢孩子们给他带来温暖)a.不想让孩子们失望虽然巴金爷爷有病,写字有困难,但是他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终于在体力与精力不支的情况下,还坚持给家乡孩子写回信,真是不容易啊!追问:“终于”一词你体会到什么?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在巴金的心里,是多么多么(引读)可见,多么多么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你也能来说一说吗?出示说话练习: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 ,多么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 ,多么 。再次出示“多么”句,怎样读,就能读出巴金爷爷的对孩子深深的爱呢?(用亲切的语气读)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正在给一大群孩子讲故事呢!巴金爷爷真是一个爱孩子的人! 板书:爱b.感谢孩子们给他带来温暖预设:温暖。理解“温暖”:巴金爷爷为何感到温暖?一大堆40封信,孩子们写了一大堆信,这封信让巴金感觉仿佛有40个同学站在他面前“争先恐后、闹个不停”,让巴金爷爷觉得“好不热闹”。想象一下,四十个孩子围在巴金爷爷身边叽叽喳喳说什么,怎么做?(指答)所以巴金爷爷感觉“好不热闹”。B、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巴金的谦虚。“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1)交流预设1: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这是巴金爷爷的创作动力,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指答)。预设2:无限。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很深。师:其实,所有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着无限的爱,只有爱才能感动读着,拨动读者的心弦。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你来读一读(指读)。预设3:不是而是:巴金爷爷十分谦虚。 板书:谦虚追问: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2)指导朗读:谦虚的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指读,评读)过渡:同学们,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巴金爷爷的谦虚,课文哪里也能让你感受到巴金爷爷身上这一份谦虚的?C、反义词对比,感受生命的意义。“我今年八十七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1)交流:预设1:反义词:失败成功,“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感受到巴金爷爷的谦虚。追问:平平凡凡走过了一生:巴金爷爷自认为是平平凡凡的,其实他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人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这正如他所说:让生命“开花结果”。预设2:不要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普通人。(反义词:杰出普通)预设3:八十七岁:巴金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还是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不断奉献。预设4:在于不在于:(反义词:奉献享受)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预设5:重新重新:他希望能再活一次,就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为他们奉献,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板书:乐于奉献预设6:“终于”又能看出什么吗?再次指名读。这是巴金老人穷尽一生精力才悟出的深刻道理。这就叫“大智大悟,举重若轻”。(2)指导朗读: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师生对读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过渡:巴金爷爷是这样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所以他说引读“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预设1:句内排比:更多的更多的(4个)巴金爷爷强调了自己可以奉献的有很多。预设2:只有才:这一组关联词说明了要为别人花费他们。预设3:它们:指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预设4:开花:有意义,有价值巴金爷爷就是一个把引读: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5)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雷锋)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老师、科学家、工人、环保工人、清洁工)(6)这些人都是把引读: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对,乐于奉献!这就是生命的意义!D、师生配乐朗读,教会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1)教师过渡: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巴金爷爷还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光阴,还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珍惜时间(2)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生配乐朗读。【这是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开花”的又一次感情读文,通过学生这次读,能够感受到学生的情感已被激发到了高潮,相信学生们也对“生命开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E、依托板书,回整课文。(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春天花满枝头,为人们带来清香。到了秋天,硕果累累,可供人欣赏和品尝。巴金爷爷通过一生的努力,让他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板书:开花结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像巴金爷爷一样,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呢?(指答,评价)(2)是啊,只有乐于奉献、珍惜时间,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我们的生命才能开花结果,同学们,就让我们做一个像巴金爷爷那样的人吧!4、引读、换词让学生直面巴金。1)在信的结尾,巴金爷爷还表达了强烈的羡慕之情。他羡慕我们,他羡慕我们指答,羡慕我们指答,羡慕我们,所以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希望我们,希望我们。(2)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齐声读出这段话,向巴金爷爷立下我们的决心。(出示:我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我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我们的时间,好好的学习吧。希望在我们身上。)师:巴金爷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再次齐声朗读。三、课外拓展,积累巴金名言1同学们,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你记住了哪一句?(指答)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现在,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的事。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