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科技企业的机构分立筹划.doc_第1页
某高科技企业的机构分立筹划.doc_第2页
某高科技企业的机构分立筹划.doc_第3页
某高科技企业的机构分立筹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五:内设研发部门还是组建独立研发中心? 某高科技企业的机构分立筹划一、案例背景(一)公司情况。深圳某高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某有限公司于1995年1月投资2,000万港币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预计经营期限为20年。主要经营业务为生产电脑打印机、微型电脑及有关附件,其产品百分之百外销。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自开业以来连续取得赢利,每年应纳税所得额大约在2000万元左右;因已过税收优惠期限,其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4年该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拟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技术项目开发计划两年。科研部门提出技术开发费预算需要资金660万元,第一年预算为300万元,第二年预算为360万元。(二)问题的提出。考虑到未来两年中公司技术开发费用较多,因此企业的资金周转预计会出现一定的困难,造成经营管理上的不便。公司管理层讨论该问题的时候,公司税务顾问提出我国税法中对技术进步企业的鼓励和支持及相关优惠政策,认为可以在税收方面可以作为获得相应的利益和补偿。实际上,国家为了鼓励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编制技术项目开发计划和技术开发费预算时,在不影响企业技术开发效果的前提下,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筹划,合理地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以节约技术开发投入成本。于是,企业会计人员准备通过申报技术开发费的方式节税,但是税务专家认为企业在不影响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作为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接受总公司委托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从而获得较多的加计扣除。那么具体哪种情况更适合企业呢?二、案例解析(一)筹划思路与方法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我们通过比较两种方案各自的涉税清况来比较其优劣。方案一:内部设立研发部门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上一年度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为50万元,企业因技术开发费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第一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300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150万元,可税前扣除额为450万元;第二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360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180万元,则可税前扣除额为540万元。两年累计可税前扣除额为990万元;小于每年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可抵税99033=326.7(万元)。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0324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1996)152号)中,关于盈利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实际发生的费用比上一年度实际发生额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含10),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可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各种所有制的工业企业。方案二:将其技术开发部分立出来,成立独立研发中心,作为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并接受总公司委托进行科研试制。成立独立研发中心,作为企业全资子公司。母公司委托其子公司进行科研试制的技术开发费按照合同价格结算。假设子公司除了收取研究成本外再加收成本的10作为对外转让溢价。则企业因技术开发费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第一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300(1+10)=330(万元),可税前扣除额为330+33050=495(万元);第二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360(1+10)=396(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198万元,则可税前扣除额为594万元。两年累计可税前扣除额为1089万元,可抵税108933%=359.37(万元)政策依据:而对于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能否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949号)作出了规定,技术开发费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包括以下项目: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结论:显然两种筹划方案的抵税情况是有差异的,表现为公司分立前后因开发费差异金额为359.37326.7=32.67(万元)。设立独立核算的研发中心比较节税。(二)结论分析在方案一中,因为企业内部转让只能按成本计价,不存在转让溢价。即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费是固定的,没有调控的空间。因此若研究开发费为X,则企业能享受到的所得税扣除优惠为X+0.5X=1.5X。 在方案二中,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即母公司支付给子公司的委托开发费用必须大于研究成本。若研究开发成本为X,转让溢价为Y,则企业整体能享受到的所得税扣除优惠为1.5(X+Y)Y=1.5X+0.5Y。由此可见,外设科研中心能为企业带来比内设研究开发部多50溢价收入的加计扣除。(三)、案例点评作为财务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纳税的工业企业,只要有进行技术开发的计划,就一定要做好预测工作。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得技术开发费的增长率达到10%以上。同时,在赢利年度多安排技术开发费、亏损年度少安排技术开发费,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扣除,增加企业税后利润。在本案例中,方案二成立独立研发中心作为企业全资子公司必然会发生一些成本,如厂房费用、审计费用、验资费用、工商登记费用等,那么我们把这些因素加入到案例中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根据企业在税收筹划方案基础上做的测算,预计新成立独立研发中心将两年共耗资约8万元,相比而言还是方案二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最终选择了方案二。三、案例延伸思考成立独立研发中心作为企业全资子公司的优越性并不仅仅在此。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19941号)规定: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该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核算能力的独立法人单位,应享受免征两年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1999273号)规定,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该子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并转让,符合营业税免税条件。但需要注意,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取消“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审批”后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825号)的规定,企业要享受该免征营业税的政策必须将纳税人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省级科技主管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