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doc_第1页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doc_第2页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doc_第3页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doc_第4页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其中,第17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822小题为“阅读”;第23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10分)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因思杜陵梦, 。(商山早行温庭筠) ,野渡无人在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风多杂鼓声。(从军行杨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郦道元)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艾青)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西北边塞,秋风萧瑟,长烟落日,词人范仲淹面对此景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既有怀念家乡亲人的愁思,又有深沉的忧国爱国之情。 B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表达了诗人坚持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C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写诗人兵败被俘,面对强敌,他舍生取义。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感叹。 D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生机勃勃景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4分)在与书相约的日子里,我总是在(ru)智与激情中荡漾,让心灵涤尽铅华。记得还在牙牙学语之时,古诗词便已浸润了我幼小的心灵;稍大以后,那些清词丽句常常能勾起我五彩斑(ln)的梦;走进中学,深刻感受到灵魂在读书中升华。我时常徜徉于书本的花园中,跨越时间鸿沟,体味人类精神史上的一次次辉煌。 ( ) ( ) (ru) (ln) (三)语言语言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0分】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分)中国成语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原创电视节目,也是继2013年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大型文化类原创节目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比,中国成语大会在保留相似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自开播以来,这个节目凭借它积极的文化情怀,是广大观众备受欢迎的。修改后的句子: 5.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张华是你的同学,在近期模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你发现他信心不足,还有畏惧困难的情绪。请你写一段安慰和鼓励他的话,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请至少使用一个成语,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含标点符号不超过8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当看到这只可恶的畜生竟完完全全是个人的样子时,我恐惧得简直无法形容。它的脸又扁又宽,塌鼻子,厚嘴唇,大嘴巴,但与人的这些差别在所有野蛮民族的人身上都是很常见的,因为野蛮人总让他们的小孩子趴在地上,或者把他们背在背上,孩子的脸贴着母亲的肩膀擦来擦去,面部轮廊也就变了形。“耶胡”的前爪除了指甲长,手掌粗糙,颜色棕黄,手背长毛之外,和我的手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脚也有同样的相似之处,差别也同手的一样。我心里非常明白这一点,因为我的脚上穿着鞋和袜子。身上其他各处也都相同,只是它多毛,颜色也不一样,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讲到。6.请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内。(2分)选文出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著作 ,这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 海底两万里 人和动物的区别B.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看到与自己相似的耶胡时的恐惧惊讶的心情C. 海底两万里 海上历险之后的景象D. 格列佛游记 马对耶胡和格列佛的厌恶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手掌粗糙”是后补短语,“又扁又宽”是并列短语。B. “当看到这只可恶的畜生竟完完全全是个人的样子时,我恐惧得简直无法形容。”这句话中,“当看到这只可恶的畜生竟完完全全是个人的样子时”充当的句子成分是状语。C. “我心里非常明白这一点,因为我的脚上穿着鞋和袜子”一句中,“因为”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D. “非常”是副词;“轮廓”是名词。二、阅读【本题满分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故事两则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张玄:字祖希,东晋时人。 王建武:既王 ,东晋时人。曾任建武将军。 范豫章:即范宁,东晋时人。曾任豫章太守。 敛衽:整理衣襟,表示郑重的态度。苦譬:竭力说明。 褚(ch)公:字季野,曾任将军、都督、征讨大都督等职。 估客:行商。 出:多,超员。彷徨:散步。伧父(cng f):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 修刺:古时拜访别人用来通报的拜帖,类似现在名片。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后遇于范豫章许 许:处所,地方B王孰视良久 孰:仔细C公东出 东:东方D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故:旧的,原来的9下列句子中,“因”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张因正坐敛衽A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C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D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10下列句子中,与“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求石兽于水中 (河中石兽)B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C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二章)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范宁认为张玄深不可测,责备王建武没有认真和张玄交谈。B张玄是吴中读书人的佼佼者,所以自始至终态度傲慢。C褚季野开始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D沈充得知褚季野投宿牛屋,为起初自己态度不恭敬而赔礼道歉。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2分) (2)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2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6分】安得静心有洞天马祖云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作画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同理。正如古人所说:“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心灵的平静。身处一个行色匆匆的时代,有人不安,坐卧不宁;有人随俗,与世浮沉;有人惶恐,患得患失。原因就在于失了静心。越是在缤纷变幻的社会里,倘若越能善养静气,超然于物外,让焦虑的心平和洒脱,使发热的头脑安然冷静。那么,必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在喧闹和是非之中做到豁然超俗,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烦恼的事情。“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成事的宁静。一个人在他心境安宁、心无旁骛时,才会使心力、灵感、潜能得到最佳发挥。当他孜孜以求时,方才有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勾践因有卧薪尝胆的默默坚守,才有重整山河的辉煌;司马迁因有忍辱负重的默默砥砺,才有厚重汪洋的华章; 。静源于心,心必有志。古人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说:志向不确立、犹如没有舵的船,没有缰绳的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对今人言,志就是信念。只有信念不改变,才能够凝神气定,才能够静下心来。当诱惑和逆境如疾风袭来时,只见草木扶摇,我似泰山不动。安得静心有洞天,如此,定会进入别有情境的一方“洞天”。(原文有删改)13作者第段为什么从齐白石由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写起?(2分) 14认真阅读第段,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事例。(2分) 15.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第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0分】从铜镜到回射器中国古代的铜镜有两种:一种是凹面镜,用来聚焦日光取火,也称阳燧;另一种是凸面镜,用来照人。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燧,铜镜也,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根据物理光学原理,我们知道,对于凹面镜,物体在镜子的焦距以外,物体的像是倒着的;如果物体在焦距以内,则会得到比实物微大的正像。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凹面镜的原理,那为什么他们要把照人的镜子做成凸面镜呢?这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凸镜的视野比较大。用平面镜照人,人必须站在镜子正前方才能照见;如果站得偏离正前方,照镜子的人在镜子中就看不到自己,看到的只是旁边的景物。凸镜的视野比较宽,照镜人即便稍微偏离镜子的正前方,也可以在镜子中看见自己。其次,凸镜中的像比实物小,这样一来,小镜子也可以看到比较大的场景。我们知道,要在平面镜中看清一个人的全身,镜子必须要做得很大才行,至少得有半人高;如果要看清楚照镜人的面孔,镜子也要做得有半张面孔大。古时候,铜是仅次于金和银的贵重金属。所以,在铸镜时,为了节约铜的使用量,同时又要使镜子能照见面孔或全身,把镜子做成凸镜,显然是更经济的一种选择。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不管是平面镜、凸镜,还是凹镜,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照镜子时,人得站在镜子正前方。有没有一种镜子允许人对镜子有比较大的偏离,而且还能照见人呢?也就是说,不管光线从什么角度射来,镜子都能够把光线沿着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去。答案是肯定的,这种镜子被称为回射镜。如右图所示。把3个平面镜相互垂直地黏结到一起,形成一个角锥。这个镜子的角锥就是一个回射镜。人只要站在角锥内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见自己完整的镜像。也就是说,处于角锥内部的任何一束光线,经过角锥反射后,会沿着平行于入射方向的方向反射回来。回射镜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平面镜的交线不容易做得十分精密,照出的人影上往往有几道线,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使它们照人,而是用回射镜把光线反射回去。这种装置一般被称为回射器,也称逆反射器。通常自行车尾部都装置一个小的用塑料做的回射器。它是由许多小格组成的,每一小格都是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这样,在自行车后面行驶的汽车,不管它们的相对位置怎样,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车灯,很远就发现前面的自行车。回射器使用得是很广泛的,在高速公路上采用了各种回射器做的路标,可以节约大量的路灯能量。利用回射器还可以进行各种精密的距离测量。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把一架回射器放置在月亮上,后来从地球上向回射器发射激光,再从地球上接受回射的光。通过测量光线通过的时间,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而如果用平面镜,那么放在月亮上的角度误差就要求非常高,否则从地球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就会回不到地球上,或者回到不方便的地方。现在用回射器,就没有放置精度的问题了。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镜子的功能,是对光线进行简单的反射;回射器的功能是将光线从哪里来再送回哪里去。(选自百科知识,原文有删改。)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的内容。(2分) 17.假如把右图(汽车上的反光镜)插入文中,你认为应该放在哪段文字中合适?选好位置后,请你接着那段文字,让右图作为文中举的一个例子,写一段简要的说明性的文字。(80字以内)(4分) 18. 请指出第段画线部分采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分析其作用(4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父爱,在我的名字里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父亲没进过一天学堂,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造成了他长年阴沉着的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为此,我时常想,也许就因为这种应验现象,才使得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所以,就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得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也只是应付性地写一下“钱已收到,勿挂念”等类似的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嚼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小侄子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一口,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馍上一片血红,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解的事,说他就在铺开纸,提笔欲写时,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小子还念这么多书,记性也太差了,叫-金翔!”“金祥!”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着一边将我的名字写成了“金祥”。“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着,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然后讷讷地告诉他:“我这一辈子就认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说,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被对父亲的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选自散文选刊,原文有删改。)19文章围绕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主要写了4件事,请结合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出其余的2件事。(4分) 段落内容概括事件: 事件:父亲对我严加管教,我却因此对父亲产生误解而恨他。事件:父亲因为我考上大学而大办酒席,我却不屑一顾地离开家。事件:2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义无反顾”和“黯然神伤”的具体含义。(4分)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具体含义: 21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3分) 22文中“父亲”的形象非常感人,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市北区2016年度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九年级语文(二)参考答案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 【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请将下列诗文所缺内容补充完整(10分)1.(10分)月有阴晴圆缺凫雁满回塘春潮带雨晚来急芳草萋萋鹦鹉洲雪暗凋旗画略无阙处何当共剪西窗烛赢得生前身后名野芳发而幽香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评分标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2C(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chng d 睿 斓4答案示例:自开播以来,这个节目凭借它积极的文化情怀,备受广大观受欢迎(是备受广大观众欢迎的)。5评分标准:表达安慰的意思1分,鼓励的话1分,成语使用得当1分,语言紧扣中心表述合理,不超过80字1分。答案示例:张华,成绩起伏很正常,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你一定听说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有信心,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锲而不舍,学习成绩定会越来越好。6B7A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8C 9A 10A 11B12(1)范宁骑马报告给张玄,张玄于是重整装束来到王建武那里。(2)褚公与沈充喝酒吃菜,言谈脸色没有奇异的样子,就像没事一样。(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6分】13由齐白石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写起,有力地证明了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作画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同理,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2分)14答案示例:曹雪芹因有十年呕心的默默耕耘,才为后人留下不朽名著。(2分)15对句子的理解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答案示例: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