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 第一章 现状概况 一 县域概况 一 地理位置 XX 县地处河北省南部 华北平原南部 地处东 经 114 34 114 54 北纬 37 05 37 16 之间 东 靠巨鹿 平乡 西连邢台 内丘 南依南和 北接 隆尧 县城位于县域西南部 是全县的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 距首都北京 400 公里 距省会石 家庄市 110 公里 距邢台市 20 公里 二 行政区划 XX 县东西最大横距 30 8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23 2 公里 总面积 431 平方公里 全县辖 3 个镇 5 个乡 6 个办事处 195 个自然村 2007 年末总人 口 324 554 人 三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 前 770 年 前 476 年 为晋地 周景王二年 前 543 年 郑羽颉奔晋 晋平公 封其为 XX 大夫 XX 地始有名讳 战国时期 周贞定王十六年 前 453 年 属赵 地 秦始皇时期 前 221 年 前 206 年 县境隶属 巨鹿郡 西汉时期 高祖 刘邦 六年 前 201 年 县 境置 XX 县 张县 治所不详 广乡县 治所不详 三县皆属巨鹿郡 中元六年 前 144 年 析巨鹿郡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 置广平郡 征和二年 前 91 年 改属平干国 五凤 二年 前 56 年 除国为广平郡 辖 XX 县 张县和 广乡县 建平三年 前 4 年 析广平郡置广平国 三县仍属之 东汉更始三年 25 年 废张县 广乡县 建武 十三年 37 年 改隶巨鹿郡 建安十七年 212 年 更隶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年 析魏郡置广平郡 县属之 晋代 265 年 420 年 南县 今巨鹿县 襄 国 今邢台县 南和县并入 XX 县 属广平郡 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年 析 XX 县 复置南 和 襄国 孝昌三年 527 年 析广平郡北部地区 增置北广平郡 县属之 北齐天保元年 550 年 北广平郡 南言县省 入广平郡 天保六年 555 年 XX 县并入南和县 属南和郡 隋代开皇十六年 596 年 析南和复置 XX 县 属邢州 大业三年 607 年 XX 县省入南和县 属 襄国郡 唐武德四年 621 年 析南和县复置 XX 县 治 苑乡城 今县城东北十八里 属邢州 不久徒于今 治 天宝元年 742 年 罢邢州为巨鹿郡 县属之 至德二年 757 年 罢巨鹿郡复置邢州 县属之 五代 907 960 县仍属邢州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年 XX 县省入南和县委 为镇 元佑元年 1086 年 析南和县复置 XX 县 宣和元年 1119 年 邢州升为信德府 县属之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3 南宋建炎三年 金天会七年 1129 年 降信德 府为邢州 县属之 南宋景定三年 蒙古世祖三年 1262 年 升 邢州为顺德府 辖 XX 县 景定五年 1264 年 XX 县省入邢台县 至大三年 1310 年 复置 XX 县 顺德府该为顺德路 县属之 明代 1368 1644 年 XX 县属京师顺德府管辖 清代 1644 1911 年 县属顺德府 民国 2 年 1913 年 县属直隶冀南道 民国 3 年 1914 年 冀南道改名为大名道 县属河北省 第十三督察区 即尧山区 1938 年 1 月 隶属冀南区 1941 年 8 月 属晋 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 1945 年抗日战争后 县属冀南区四专区 1948 年 9 月 属华北行政区冀 南区四专区 1949 年 8 月 XX 县划属邢台专区 1958 年 4 月 28 日 撤消邢台专区 XX 县划归邯郸 专区 同年 12 月 XX 县并入巨鹿县 1961 年 5 月 复置邢台专区 同年 7 月复置 XX 县 含南和 属 邢台专区管辖 1962 年 3 月 XX 县 南和分设 1970 年邢台专区该称邢台地区 县属之 1993 年 地市合并 归邢台市管 为市辖县 四 地形地貌 XX 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地处太行山东麓 由 河流 洪水冲积及湖沼沉积而形成 结构类型复杂 地势西高东低 由西南向东北倾降 西部为太行山 冲积平原 土地沙质多 东部历属黑龙港流域 九 河下稍 河道纵横 且低易涝 土壤以粘土为主 XX 县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地下水源丰富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4 XX 县地处 大陆泽宁晋泊低平原区中部 海 拔 20 35 米 境内通过的河流有澧河 马河 沙铭 河 留垒河 牛尾河 滏阳河等 这些河流泥砂淤 积了原先是湖泊的宁晋和大陆泽 区内地势低平 地面起伏小 地下水位浅 部分地方有沼泽化现象 河流虽然较多 因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土地洪涝 和盐碱化灾害严重 五 气象水文 XX 县属于东部季风型 南温带气候亚温润区 也称暖湿半干旱一年两熟亚区 具有大陆性季风显 著和四季分明之特点 春季光照充足 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气象灾害频繁 秋季前期雨多 后 期天高气爽 冬季寒冷 雨雪稀少 年平均日照时 数为 2 440 小时 年平均气温 12 8 最热月为 7 月 月平均气温 26 4 最冷月为 1 月 月平均气 温 3 5 极端最高气温 42 极端最低气温 22 0 年平均无霜期为 197 天 冬季冻土层深度 11 46 厘米 年平均降水量为 485 7 毫米 年平均 蒸发量为 1 869 7 毫米 全年中 冬半年以偏北风 占优势 夏半年以偏南风最多 六 自然资源 1 土地 全县土地总面积 658 424 1 亩 其中农业用地 507 655 6 亩 非农业用地 82 421 7 亩 未被利用 土地 68 346 8 亩 2003 年全县耕地面积 456 611 亩 2 地表水 地表水包括自产水 降水 和客水 河流 由 于两者受大气降水的制约 亦不稳定 据统计 县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5 内自产水年平均径流量为 0 134 亿立方米 客水径 流量为 3 622 亿立方米 地表水径流总量为 3 756 亿立方米 平水年 P 50 为 2 5835 亿立方米 枯水年 P 75 为 0 7519 亿立方米 自产水径流 主要集中在 7 9 月份 占年径流总量的 69 以上 常以沥涝出现 客水径流 1985 年前平水年地表水 实际利用量为 0 083 亿立方米 1986 年至 1990 年 河道干涸 客水停止径流 径流县内的河流 除留 垒河 牛尾河一般年份有少量水可灌溉外 其他均 系汛期泄洪涝的季节性河流 澧 河 南北澧河 由南向北 经过骆庄村西 流经大陆泽 称为南澧河 到邢家湾进入宁晋泊地 带称之为北澧河 洺 河 由南向北 经过骆庄村东流经大陆泽 在邢家湾以南汇入澧河 顺水河 由西南方向流入 经西固城流经大陆 泽与南澧河汇合 牛尾河 由西南方向流经 XX 县县城北侧向东北 至邢家湾汇入北澧河 进入宁晋平原区 留垒河 由南向北经辛店镇西进入大陆泽与洺 河相汇流入澧河 滏阳河 有东南蛇形穿过辛店镇 经天口 沿 大陆泽东侧边缘地带 至邢家湾汇入北澧河 3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浅层淡水 县内地下水的整 体流向 自西向东运动 北部在低水位期出现一个 下降漏斗 是宁晋 柏乡 隆尧漏斗向南的延伸部 分 其面积 5 6 月份低水位期为 49 725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11 5 9 月高水位期为 39 75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6 平方公里 占 9 2 逐步由季节性漏斗响常年漏斗 发展 地下水的埋深规律是 又四周向中间变浅 陆泽洼地地下水埋深 3 米 泽西 泽东两区水位埋 深大于 8 米 北部漏斗区水位埋深 6 18 米 浅层淡水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冲积扇末端和湖 洼平原 以及滏东冲积平原的部分地区 浅层淡水 总面积 392 平方公里 占总土地面积的 90 9 地 下水可开采量多年平均为 0 655 亿立方米 按水的供需平衡计算 全县农业 工副业 和 人畜生活用水 年需水 0 9608 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 需水 0 9098 亿立方米 工副业需水 0 019 亿立方米 人 畜生活用水 0 032 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 平水年为 0 738 亿立方米 实际年平均开采 0 8778 与立方米 超采 0 2228 立方米至多 由于近些年持 续干旱 客水停流 地下水下降尤为严重 县内地下水 既有溶滤潜水 又有河水混入 水质普遍较好 4 林业 全县森林覆盖率 11 7 林地总面积 7 56 万 亩 其中防护林 1 54 万亩 用材林 1 92 万亩 村 镇林木用地 2 56 万亩 苗圃用地 0 1 万亩 果树 1 5 万亩 七 自然灾害 据资料统计 公元前 221 年至 1990 年的 2 211 年中 XX 县共发生旱灾 131 次 其中大旱 包括特 旱 46 次 平均 16 87 年出现一次 发生干旱 26 年 其中初夏旱有 7 年 伏旱有 11 年 秋旱有 8 年 XX 县历史上水涝较多 俗称 九河下稍 自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7 公元前 85 年至 1990 年的 2 075 年之中 共发生水 涝灾害 171 次 其中重灾 113 次 平均 12 7 年发生 一次 自公元 2 年至 1990 年的 1989 年之中 XX 县境 内发生虫灾 88 次 其中重灾 26 次 平均 22 6 年出 现一次 自 1956 年至 1990 年 XX 县共发生风灾 6 次 雹灾 9 次 XX 县境内属多震区 从 765 年至 1896 年的 1 132 年中 据不完全统计 发生地震 34 次 建国 后 自 1966 1990 年 共发生 2 5 级以上地震 121 次 其中 1966 年 3 月 8 日的隆尧 6 8 级地震和同年 3 月 22 日的宁晋 7 2 级地震 波及 XX 县境内 15 人死亡 375 人受伤 大面积房屋倒塌 八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007 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势头 全 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17 6 亿元 同比增长 9 4 其中第一产业 5 6 亿元 第二产业 6 2 亿元 第三 产业 5 8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 7 568 万元 同比增 长 57 4 民营企业营业收入 增加值 上交税金 分别达到 32 6 亿元 9 47 亿元 5 040 万元 同比 分别增长 14 14 和 71 4 全县职工平均工资 14 610 元 同比增长 8 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 955 元 同比增长 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 140 180 万元 全县实际利用外资 53 万美元 二 县城概况 XX 县县城是在唐至德二年旧治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座落在县境西南部 是全县的政治 经济 文 化 交通 信息中心 现状建成区面积 5 37 平方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8 公里 人口 5 80 万人 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 110 公 里 距邢台市 20 公里 第二章 历年总体规划的回顾及城 市建设现状 一 1986 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 1986 年 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 XX 县政府组 织编制了 XX 县县城总体规划 此版规划的要点 是 1 县城性质 全县政治 经济 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 以充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9 分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为主 以纺织 机械制造为辅的平原城镇 2 规划期限 近期 1986 1990 年 远期 1986 2000 年 3 县城规模 近期人口规模为 1 4 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 1 45 平方公里 人均占地 104 平方米 远期人口规模为 2 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 1 92 平方公里 人均占地 96 平方米 4 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北至物资局 南至南环路 东至马家庄 西至 西环路 5 用地布局 县城规划建设用地主要向北和东北方向发展 在县城东部 沿 XX 辛公路布置工业区 生活区在城 区西部 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通济街 大街 新兴 路和光明街 开辟西环 北环 南环及东环作为过境道路 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县城 拓宽北街和大街 疏通中 街和建行街 县城道路红线按 15 米 20 米 30 米 三种形式控制 86 版总规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 规划符合当时 实际情况 对 XX 县县城的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 导作用 自规划实施起至 1997 年 XX 县县城建设 基本依据 86 版规划实施 旧城区初步完成了通济大街和大街市场的建设 工程 沿西环 邢德公路 XX 辛公路两侧进行了 部分建设 主要建设项目为公共设施和工业企业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0 县城内改建了县医院 建设了县政府 县委等公共 设施 建起了一些多层建筑 改善了县城风貌 方 便了群众生活 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县城的迅速发展 86 版总规已经无法再 适应当时县城发展的需要 表现在 1 86 版总规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 法 颁布之前完成的 由于规划法在城市用地划分 规划内容 规划深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 明确的 规定 此版规划已经无法继续指导县城的城市建设 和规划管理 2 86 版总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编制的 与 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城市性质 发生改变 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不能满足当时县城 发展的需要 3 86 版总规未进行城镇体系的规划工作 二 1992 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 1992 年底 XX 县建环局委托河 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 XX 县县城总体 规划 使 XX 县的城镇建设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邢 台地市合并后 XX 县建环局再次委托河北省城乡规 划设计研究院对原规划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补充和 完善 并于 1998 年 5 月底完成了成果 经上级政府 批准 开始实施 此版总规的规划期限为近期 1993 2000 年 远 期 1993 2010 年 主要规划编制要点如下 1 城市性质和规模 县城性质 XX 县县城是全县的政治 经济 文 化中心 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化工及机械加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1 工为主的县域中心城镇 县城人口规模 近期 3 5 万人 远期 6 万人 县城用地规模 近期控制在 416 68 公顷 人均 119 05 平方米 远期控制在 596 88 公顷 人均 99 48 平方米 2 总体布局结构 县城用地以向西向北发展为主 适当向东发展 县城布局结构为 依托旧城 发展新区 进行 集中式布局 居住用地向西向北发展 工业用地向 东向北集中发展 XX 辛路为东西向轴线 联系工业 区与居住区 公共设施主要分布在 XX 辛路两侧和旧 城中心地带 3 居住用地规划 在现状基础上 在旧城西 北 南各发展一片 住宅建设应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县城内还要严禁 建设平房 旧城要逐步改造建设多层住宅 在改造 现状 XX 县中学和 XX 城镇中学基础上 在县城北部 规划一处中学 小学加增至 5 所 居住用地总面积 185 4 公顷 人均 30 91 平方 米 4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 行政办公用地 以现状为主 适当增加行政 办公用地 提倡建设综合办公楼 禁止建设平房大 院式办工区 用地总面积 24 16 公顷 2 商业金融用地 主要沿光明街 文庙街 通 济街 大街 新兴路两侧布置 在新兴路北侧建设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2 综合市场一处 同时建设南部和西部商业中心 用 地总面积 40 47 公顷 3 文化娱乐用地 改造现状影剧院 文化馆 形成市级文化娱乐中心 在西北部 公园南建设图 书馆 展览馆等文化娱乐设施 在旧城南建设青少 年活动中心 用地总面积 3 75 公顷 4 体育设施用地 在西外环路与新兴路交叉口 东北建设体育中心 占地 5 58 公顷 内设体育馆 体育场和游泳池等体育设施 5 医疗卫生用地 改造现状县医院 县中心医 院和妇幼保健站 在县城西北部建设一处综合医院 使县城总床位达到 500 张 用地总面积 4 52 公顷 6 教育科研用地 保留现状职教中心 并在此 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研设施 用地总面积 25 20 公顷 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 103 68 公顷 人均 17 28 平方米 5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集中布置于县城东北部 以一 二类工业为主 现状县城内有污染的企业要逐步搬 迁至工业区内 工业用地总面积 115 60 公顷 人均 19 27 平方米 仓储区布置在 XX 辛公路北部 工业区与居住区 之间 仓储用地总面积 15 37 公顷 人均 2 56 平方 米 6 绿地规划 城区绿地均衡布置 点 线 面有机结合 提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3 高绿化覆盖率 重点搞好公共绿地和街道绿地建设 规划一处高标准的综合性公园 几处小区级公 园和街头绿地 建设工业区防护林带 其宽度不低 于 20 米 绿化用地总面积 54 63 公顷 人均 9 11 平方米 其中公共绿地用地 43 05 公顷 人均 7 18 平方米 92 版总规确定的城市性质 规模 空间结构和 发展方向基本符合当时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态势 92 版总规确定的城市结构体系基本完整 功能 分区基本明确 对 XX 县县城区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 导作用 几年来城区发展很快 基本做到了依据规 划进行建设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 县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当时的发展条件来看 上版总体规划所确定 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基本准确 人口规模和用地 规模基本切合实际 城区布局结构较好地结合了 XX 县的城市特点 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环境的 变化 上版总体规划的众多方面已不能再适应城市 发展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以下 9 个问题上 1 城市规模有待调整 XX 县目前执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 和用地规模偏低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速 度 原定规模必须及时调整 从而在国家推进城镇 化进程的大政方针指导下 有效推进 XX 县的城镇化 进程 2 如何与邢台对接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4 随着邢台地区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区道 路交通系统发展迅速 城市建设向郊区迅速蔓延 加之现代化交通工具与交通组织方式的发展 XX 县 与邢台间的人员 物资 信息交流更为紧密 邢台 市 2008 2020 版总规远景规划更是将 XX 县作为邢台 的卫星城来看待 XX 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 最为重 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更为积极和科学的与邢台进 行城市建设和功能的对接 抓住机遇 提升 XX 县的 区域地位 作为邢台地区资源整合和对外展示的一 个重要着力点 对区域功能进行补充和提升 3 如何利用好高铁站 京广高铁将于 2012 年 6 月全线通车 邢台高铁 站设于邢台市区与 XX 县城区之间 距 XX 县西外环 仅 4 公里 距京珠高速邢台出入口仅 0 6 公里 高 铁站的建设将极大的拉动 XX 县的经济发展 XX 县 的城市建设 也必须考虑到高铁的影响 进行积极 的应对和必要的调整 4 县城内部道路网有待调整 县城交通没有形成便捷的交通格网 内外交通 干扰过大 不利于今后的大发展 城区道路用地紧 张 道路宽度普遍过窄 缺乏静态交通设施 随着 外围交通条件的改善 县城路网体系急需调整 5 行政中心迁址带动用地布局调整 新的行政中心选址于人民大街北侧 中山路东 侧 并将在人民大街形成未来的行政办公轴 促进 新城区的各项建设 提高综合开发效益的目标 6 城市用地发展暴露弊端 增加了规划管理难 度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5 县城已经发展到中山路以西 对外交通穿越市 区 城市功能混杂 城市发展缓慢 功能单一 部 分工业区未能有效与居住区隔离 土地集约利用效 益偏低 没有形成合理的组团式布局 不符合生态 城市建设的目标 7 居住用地缺乏统筹规划 工业用地布局欠妥 城市建设中 零星开发建设的住宅组团比例较 大 配套项目不齐全 档次偏低 不利于土地的升 值 难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新版总体规划修 编的同时 应及早将其规划建设纳入城区全盘考虑 避免其自行盲目建设 抑制城市合理拓展 城区工 业用地与其它用地混杂 既影响环境和景观 又没 有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在价值 不利于城市组团式 生长 8 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新区公共设施建设 滞后 城区给水 排水 燃气 供暖 停车场等基础 设施缺乏或不完善 部分多层住宅顶层给水水压过 低 排水系统未做到雨污分流 部分建筑供暖达不 到规定要求 室温过低 新区市政设施 绿地 文 化娱乐等公益项目 未能提前或同步建设 发挥不 出 生地 变 熟地 的效应 基础设施建设对新 区建设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9 城区绿地面积过少 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目前较大的公共绿地只有政府前面的一小块绿 地 绿地尤其是公共绿地面积过小 城市环保问题 突出 部分地段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和处理 堆放问题严重 影响了城市市容和生态环境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6 第三章 规划修编的背景和重点 一 规划修编的动因 1 县城的城市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2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有待调整 3 京广高铁线已经开工建设 需要新一版总规 调整部分相关用地的性质 形成更合理的城市结构 4 旧城功能密度过大 新区开发急需新一版规 划进行指导 5 工业区布局不合理 有待调整 6 对外交通道路与内部道路干扰严重 内部道 路网需要调整 7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7 8 城市特色平淡 规划建设对城市周边环境结 合利用很不够 生态保护力度不够 城市形象不够 突出 城市品牌不够鲜明 二 规划修编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建设部颁布的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 规划编制办 法实施细则 以及 城镇 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3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2001 2010 4 河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导则 5 河北省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审批导则 6 河北省规划设计电子成果技术规范与标准 7 邢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其他有关法规 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各专项 规划 9 XX 县县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资 料 三 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坚持规划要促进生产力发展 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以生态环境为基础 创造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 科学地驾驭好城市 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提高 XX 县县城市发展竞争力落实合理的发展空间 1 坚持区域一体化的思想 把 XX 县放在邢台 市乃至河北省范围内统一布局 结合邢台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思路 充分考虑 XX 县在其中的地位和作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8 用 2 坚持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生态环境 的营造应占居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 依此原则 XX 县 县城工业区的安排应重点考虑其内容 性质与位置 3 城市用地布局中应重点考虑城市近期建设与 远景发展的结合 按照时空顺序合理计划发展时序 4 结合城市建设 创造新的发展前景 塑造特 色城市景观 5 强化规划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好的规划必 须体现在实际建设和城市管制中 6 加速城市发展与保护耕地 可持续发展相结 合 四 规划期限 近期 2011 2020 年 远期 2020 2030 年 五 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XX 县县域行政区划范 围 共 8 个乡镇 6 个办事处 总面积 431 平方公 里 县城规划控制区范围 现 XX 城镇和章固办事处 的全部村街及大屯乡的十里亭 庙上 西许花和东 许花 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 由县规划主管部门行使规划管理权 对规划区 范围里的所有建设行为执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19 六 本次规划的重点 1 合理确定县城发展的总目标和县城的城市性 质 2 调整县城发展规模 发展方向 优化用地布 局结构 3 结合县城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 加强 绿化 改善环境 树立形象 4 调整县城工业布局 解决环境污染和对城市 景观的破坏问题 5 调整县城对外交通格局 疏导内外交通干扰 加强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 6 调整完善县城道路系统 加强城区各部分之 间的联系 7 提高县城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0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 XX 县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一 经济发展概况 XX 县 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7 84 亿元 同 比增长 15 1 一产 二产 三产分别完成 5 24 亿元 6 83 亿元 5 77 亿元 增长 6 8 27 3 15 4 财政收入完成 7568 万元 增 长 57 4 增速高于全市 36 个百分点 位居全市第 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 840 元 农民 人均收入达 3 955 元 二 有利条件 1 XX 县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 北距省会石家 庄 110 公里 东北距北京和天津 400 公里 南距邯 郸 郑州分别为 60 和 300 公里 西距邢台不足 20 公里 具有邢台近郊或卫星城的特点 邢台 2008 2020 版总规远景规划中将 XX 县定位为 XX 城新区 但行政区划尚未调整 XX 县西邻京广铁路 京广高 速铁路客运专线 107 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 邢德 XX 广 内邢公路从县境交汇通过 对外交通条件便 利 2 XX 县是个农业高产县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占有粮食水平大大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 XX 县已经突破了自给自足的传统 农业格局 畜禽养殖业都有较大发展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1 3 XX 县的工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形成了机 械 化工 造纸 冶金 建材 汽摩配件 油脂加 工和烟花火药八大行业 工业产值在全县经济中的 所占比重较大 4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XX 县的基础产 业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和完善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 善 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5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 XX 县将借此机遇促 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集聚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加 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6 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 的兴起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途径 为 XX 县飞跃 提供了可能 三 制约因素 1 XX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但不是一个农业强 县 XX 县拥有高产农业 但基本上不拥有高效农业 2 XX 县的工业化已经起飞 但经济并不发达 工业产值的比重虽然较大 但工业企业的规模较小 档次较低 尚未最终脱离农村副业的形态 已经形 成的独立工业企业 还带有工场手工业的某些特性 3 XX 县的交通通讯业虽然比较发达 但流通 业规模不大 大量产品仍靠个体商贩运销 4 XX 县矿产资源十分短缺 制约了经济发展 5 XX 县农业人口众多 农业生产条件差 城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2 镇化水平不高 6 可持续发展 XX 务艰巨 长期以来 由于人 口的不断增长 形成了人多资源少的状况 加之生 产水平落后 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利用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破坏 已影响到经济和社 会的持续发展 四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XX 县正处于一个工业化 城市化起步阶段 十一五 及今后一段时期内 XX 县经济建设的初 步设想是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 保持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科学合理安排好国民经济与 社会发展 物质产品生产与流通 工业化与城市化 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发展关系 积极构筑面向国 内外两个市场 富有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和县域经济的新框架 力争使 XX 县经济实现跨越式 发展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在 发展格局上 强化第一产业向开放型 创汇型方向 发展 推进第二产业上水平 上规模 增效益 加 快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交通运输 商贸流通 房地 产开发等高层次产业走向集团化发展 二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一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1 明确主要经济结构体系 首先 XX 县要充分挖掘自身内部的潜在需求 把提升内需和满足内需作为重要手段 提升自身竞 争实力 其次 XX 县必须明确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 完善自身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开拓内外市场 加 强区域协作 寻求资金 人才 技术等方面的外部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3 支持 积极发展区域主导高科技产业的上下游产业 链 形成区域产业战略联盟 2 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 XX 县的经济发展要在努力整合挖掘内部潜力的 同时 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 努力拓展集聚 与辐射影响范围 提高产业的技术和文化附加值 利用高铁 高速等交通优势 整合邢台品牌资源 做大做强太阳能等高技术产品市场 做好地方营销 成为邢台地区乃至河北南部地区的高科技产品对外 商贸窗口 从实质上扩大辐射范围 3 保持一二三产联动 XX 县目前的产业发展是以一产为基础 二产为 支撑 未来 XX 县要以三产为主要动力进行产业拓展 注重一二三产之间的联动 理顺各自的产业发展链 增加高附加值部分的比重 相互渗透 提高开放度 形成高效互动的产业矩阵 4 完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 积极动员社会各界 把 经济建设作为全县的工作重点 为产业发展提供良 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的金融 保险 财会 法 律 策划等三产行业 为生产者提供良好的产业服 务 强化职业培训和教育 改善生活条件 通过 走出去 请进来 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尽快解 决高级人才不足的局面 5 强化创新理念 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努力寻求体制创新 以改革为动力 以改革促发展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各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积极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4 利用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等外部力量 开拓技术创 新源头 通过产学研结合 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 企业的生产力 设立专科学校或技工学校 为企业 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 6 推进城镇化进程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以城镇化动力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 完善城镇功能 扩大城镇规模 提高城镇素质 增 强城镇实力 协调好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资 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以县城 中心镇和工业 园区建设为切入点 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集 聚 切实改变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的现状 克服城乡 二元结构造成的弊端 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与有效利用 努力实现城乡经济 社会 文化的 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 二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XX 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初步形成布 局合理 功能配套的城镇体系 保持国民经济总量 较快增长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起比较完善 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 形成国内 外开放型经济格局 全县整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 2011 2013 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控制在 12 左右 2010 年达到 30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 100 元 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 20 46 34 2 2013 2020 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控制在 10 左右 2020 年达到 80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5 22 500 元 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 12 48 40 三 第一产业发展思路 优化第一产业结构 发挥农牧业优势 发展城 郊型农业 促进农业与旅游 休闲 观光业结合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推广规模化生产 商业化经营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竞争能力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在此过程中注重在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支持下推广经 济效益高 品质高 有特色的农业品种 大力发展 特色养殖业 进行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与 农产品加工 销售相联系 特别注重产 供 销一 体化的产业链建设 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1 发展特色种植业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 结合下游产业发展需求 调整目前作物比例 发展特色 高效 生态型的作 物种类 在保证必要的粮食产量稳定基础上 扩大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粮食生产中 适应人民生 活水平改善后对于优质杂粮的需求 大力实施 种 子工程 扩大优种统供面积 逐步扩大专用优质小 麦 杂交玉米和杂粮杂豆的生产规模 经济作物中 以扩大规模 增加品种 提高质量为主攻方向 以 创名优和提高效率为目标 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 基地化生产的产业格局 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 的比例 提高种植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2 发展高效养殖业 要重点优化养殖结构 抓好良种繁育和特种养 殖 壮大群体规模 实现产销连接 进一步落实帮 扶政策 着力培养一批龙头养殖大户 尽快形成 小群体 大规模 的养殖格局 要切实抓好以旧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6 周等为重点的畜牧养殖基地 通过基地和龙头带动 力争使全县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进一步提高畜牧业 在大农业中的比例 3 发展城郊型农业 适应市场需求潮流 在环境生态承载力限度内 把绿色产品开发作为农业中的增长点 积极探索平 原 山区 林区 丘陵岗坡地区 河谷地区等农业 开发的不同模式 挖掘绿色产品源头 充分依托本 地特有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促进林果业 药品业 沙产业 观光农牧业等的迅速崛起 形成有特色的 区域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4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以 科技兴农 为指导思想 积极进行农业科 技的试验开发 大力推广成熟技术 继续实施农牧 作物和畜种的 种子工程 不断对现有作物品种进 行改良 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 率 鼓励开发对农牧产品的新加工利用方式 包括 对现有未利用农牧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 5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要加快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通过 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促使更多的农户 参与产业化经营 重点扶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 行业建设 走生产 加工 销售 增值配套的道路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就近利用区内农业资源 重点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与单位产量 并与农产品精 加工和绿色营销战略相结合 面向大都市居民对农 产品的需求多样化趋势 形成具有统一品牌的系列 农业加工产品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7 四 第二产业发展思路 总体战略 XX 县工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 充分发挥现有产 业基础 集中力量 采取多种手段 加大生产布局 调整力度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和新兴产业的 培育壮大 加快邢湾机械 三里桥工业 西北高科 三大园区的建设 积极发展太阳能 机械 制钉 汽摩配件四大特色行业 培育出一批优势企业 注重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发挥现有工业小 区的规模和群体效应 积极聚集吸引资金 项目和 人才 强化市场调研和分析的作用 开发生产适销 对路的工业产品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探索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加强工业的主导地位 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 太阳能行业 邢台有良好的太阳能利用历史 2008 年邢台被 评为全国第一个 太阳能建筑城 市域内有宁晋晶 龙等单晶硅生产基地 XX 县可依托便捷的客 货运 交通 积极发展太阳能下游产业 进行直接面向应 用的单晶硅二级产品开发 整合邢台的太阳能品牌 优势 建设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节能 绿色产品市 场 形成研发 制造 市场 物流 服务的完整产 业链 2 机械行业 XX 县机械加工是 XX 县的拳头产业 也是河北 省 名 特 优 机械产品 应以技术创新和制度 创新为重点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增强行业自律 充分挖掘该行业的潜力 将其做大做强为富民强县 的产业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8 3 丝钉行业 以龙泉剑 华廷等企业为龙头 通过改进生产 工艺 扩大产出能力 开拓外埠市场 带动行业整 体升级 4 橡塑行业 XX 县橡胶产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在二十 多年时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 逐步形成规模生产格 局 到 2005 年底 全县橡胶企业共 116 家 全部是 股份公司或民营企业 主要产品有 轮胎 密封件 胶管 胶垫 三角带等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部分 出口东南区地区 年产值达到 4 亿元 有力拉动了 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 一乡一业 的趋势 状况 京都轮胎 华密橡胶 山峰橡胶已成为我县 橡胶产业的三大龙头企业 战略措施 1 改善投资环境 扩大招商引资宣传工作的范 围和力度 针对 XX 县的实际情况 应当与国家和省 市的 政策相衔接 努力寻求政策倾斜 对于潜在的投资 项目 在财政 税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 特别注重吸引高科技绿色工业项目的投资 整合邢 台市太阳能产业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大力发 展上下游相关产业链 同时 有效依托业已形成的 企业品牌进行对 XX 县的营销 从而扩大多渠道融资 的可能 需要明确的是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 各个地 区都出台了比较近似的优惠条件来吸引外部投资和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29 各种人才 单纯希冀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是不 够的 必须在相近似的优惠平台上努力实现与区域 和国际的接轨 引进并遵守各种国际 国内经济规 则 遵守信誉 提高效率才是竞争的取胜之道 另 一方面 在吸引投资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避免忽 视内部投资 应当在努力提升内需的基础上 引导 居民投资 置业 2 积极拓展市场 开发新产品 XX 县的工业制品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 必须紧 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做到紧跟市场 甚 至小幅度的领先于市场 从而扩大 XX 县工业产品在 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应组织对内外部市场的调查研 究工作 由政府设立补偿基金对新产品的实验性开 发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 而不是对生产给予补贴 观察市场反映模式 协助确定产品更新换代的方向 如果市场反映较好 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3 吸引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进入 知识 技术和管理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 来越重要 XX 县当地人才不足 要充分利用高速 高铁的交通优势 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优越 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吸引外部 人才 同时 也要加强本地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提 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 4 注重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带动作用 XX 县的经济发展 需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进 行支撑 从目前 XX 县的现状和 XX 县大型企业发展 的趋势来看 特别要注重太阳能相关产业 建材 医疗器械 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要把大集团大 企业作为透视 XX 县发展的窗口 有针对性的扶持与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30 上述产业和企业相关联的产业集群 迅速形成密集 的 有效率的上下游联系 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 济的效应 不同时期发展序列 XX 县第二产业的发展 应当在各个时期有所侧 重 从城市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 间序列考虑 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近期 2008 2010 年 远期 2011 2020 年 XX 县第二产业的发展 应当在各个时期有所侧 重 在每一个时期不仅要充分考虑重点 主导产业 和这个时期发展的增长点 还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 考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维持状态的部门和逐步淡出 国民经济主导体系的部门 这种基于动态发展理念 的产业发展序列评判并不是机械的由时间划分 从 政策执行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这种发展序列本 身应当具有足够的弹性和良好的内在关联性 在实 施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的过程中 应当不断进行发 展绩效评估 在总体思路下小幅修改发展框架 确 保 XX 县第二产业能够持续 稳定 高速增长 五 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第三产业是 XX 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XX 县第 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充分利 用自身的经济区位和周边市场 迅速打造一批产地 批发市场 二是努力发展房地产业 生产者服务业 等现代第三产业 激发并引导市场需求 满足不同 层次的主体 三是要把第三产业作为 XX 县经济发展 的主脉 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从市场发展和政策调控两方面的要求来看 在 改造传统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 XX 县最有条件和最需要发展的第三产业主要有三个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31 行业 即商贸物流业 房地产业和生产者服务业 1 商贸物流业 必须明确商贸和交通运输互为支撑的商贸物流 业是 XX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长期重点 商贸物流业的 发展要以传统的商业 服务业 运输业为基础 加 大发展力度 扩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提升就业 人员素质 逐步实现商贸物流职能与城市等级的匹 配 商贸物流业发展过程中 在发展现有商贸中心 地功能基础上 要积极依托新市场扩大传统商贸中 心的影响 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 这样 一方面可以活跃地方经济 加强区际之间的物资与 信息交流 另一方面又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加速农村人口本地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其中特别注 意利用交通区位优势 挖掘 XX 县的集散功能 打造 环邢商贸物流中心 2 房地产业 目前 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中 已经明确提出 将房地产业 特别是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 长点之一 从 XX 县发展现状来看 房地产市场还处 于起步阶段 隐形集团购买比例较高 因此 在规 划期内 XX 县应当把房地产业作为实现城市扩展 体现城市形象 舒缓城市居住压力的重要手段 利 用房地产业发展改变目前影响经济发展的 厂区小 社会 现象 拉动区域内部需求的扩张 就产业内部而言 首先要注重住宅产业的发展 把住宅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通 过有效地组织住宅建设 引导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 展 其次可以选择在工业项目投资比较多的情况下 与本地建筑行业合作经营工业房地产项目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32 3 生产者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 性行业 也是投资软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XX 县应 积极拓展并提升生产者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 挖掘其对于三次产业的促动 并选择金融 保险 咨询 广告和信息服务等产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的 主要支撑 第五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一 县域镇村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 现状特征 XX 县县域总面积 431 平方公里 全县辖 3 个镇 5 个乡 195 个自然村 2007 年末总人口 324 554 人 详情如表 5 1 1 县城总体规划 2011 2030 说明书 33 表 5 1 1 XX 县各乡镇基本概况 2007 年 乡 镇 总人口 人 面 积 km2 非农 人口 人 人口 密度 人 km2 XX 城镇 540795619419965 邢 家湾镇 40225859831437 辛 店镇 33442356780955 大 屯乡 4605768772677 永 福庄乡 3173149752647 天 口乡 4470636638631 西 固城乡 3894263539618 骆 庄乡 3128639363802 合 计 32455443177842752 从城镇形态上看 XX 县现状城镇格局由县城 2 个建制镇以及 5 个一般乡镇组成 因为 XX 县镇已 直接从城镇形态上纳入县城现状建成区 用地上不 作为独立的 小城镇 来规划 因此 XX 县共拥 有 8 个城镇空间形态单元 XX 县域城镇基本上都是从过去的行政中心 集 镇发展而来 城镇间除隶属关系垂直领导的纵向联 系外 彼此缺少横向联系 表现为各城镇的性质相 近 产业结构雷同 分工不明确 缺乏特色 城镇 职能千篇一律 各自的地方优势和特长没有得到充 分发挥 城镇内部的产业结构构成也不合理 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