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课文复习石榴课内阅读:一、填空1石榴选自 ,作者( )。著名(作家)、(诗人)、( )家、( )、( )、( )家。著名诗集有( )和( )等,写有历史剧( )和( )2作者写“石榴”,意在讴歌_ 。二、阅读回答:1、文章的第1节中( )词表达了对石榴的喜爱。2、文章的第2节是写石榴的( )特点,运用了( )的方法。你找出本节中的一组反义词是( )( )3、文章的第3节是写石榴花的( )、( )、( )的特点。4、文章的第4节主要写的内容( )A骨朵 B玛瑙 C花瓶儿 D奇迹这节中有几个动词用得好你认为是( )、( )、( )、( )。5、文章的第5节中“红玛瑙的花瓶儿”指石榴的( )。“中国式的金罍”是指石榴的( )。“一段妙幻的演艺”是指( )这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B ) A拟人 B比喻 C反问 D对比6、第6节运用了( )修辞手法。解释第6节中的“皓齿”: 品味文章第6段,说说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7、本文主要写了 ,流露了作者对_ 感情。8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B )A记叙、议论相结合 B.借物抒情C语言朴实 D设置悬念9、文中将石榴比作“夏季的心脏”和“夏天的心脏”,它们的含义一样吗?10、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11、句子的理解你看它逐渐翻畿,逐渐从顶端整列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一句写花瓣的匀称,花色的鲜红和花形的精巧。作者不是作静态的客观描写,而是化静为动,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赋予“花”以动态美、典雅美。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看见过吗?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果实的饱满。文中用“忍俊不禁”饱含感情色彩地表现了石榴的自然生长过程,又表现了它美好可爱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现它作为热烈夏季心脏的爽朗、热情、大方。整句具有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效果。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心身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里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特征。4、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海燕一、课文常识了解1、本文作者: ,现代 、 。福建长乐人2、根据课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标“”或“”)(1)文章用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小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勾画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2)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上小的海燕身上。()(3)全文以“乡愁”为行为线索。()3、课文中有两处写到了乡愁,请摘出相关的句子(1) (2) 4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5、选文的记叙顺序是 (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二、阅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 似的尾巴,一对轻快的翅膀, 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 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 地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 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几对,闲散地 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燕子归来寻旧垒。”1、燕子为什么能引起作者淡淡的乡愁呢?2、作者描绘“烂漫无比的春天”时细致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属于什么描写?它突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点?4、文段从哪几个方面对小燕子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燕子归来寻旧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文段详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详写?7、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8、指出画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9、横线处填上原文。 三、阅读8到1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海水是 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 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便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 地从容地在海面上 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圆圈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 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 着了。它们 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岁波上下得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掠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他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1、用一句话概括节的大意。 2、这一自然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海上的燕子和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章的原句回答)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6、这里的第节与上文段的第节相比着力突出海上小燕子的哪一方面特点?7、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8、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然后写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_,写天的_,天上的_,构成一幅_图9、在横线上填上原文10、画线的句子是用的什么修辞手法?3.白鹅一、文学常识: 白鹅选自 ,作者 ,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七年上册学过 原名,丰润,浙江人二、下面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是 ( )A盛馔(zhun) 稻草(do) 猥鄙(b) B篓子(lu) 蹲伏(dn) 叫嚣(xio)C引吭(hng) 冥顽(mng) 愚蠢(y) D分娩(wn) 窥伺(ku) 滋味(z)三、在下面空白处根据所给的拼音填上恰当的字1左(g)_右盼 2刁奸(wi)_鄙3(yo)_头摆尾 4(su)_碎而愉快5(l)_声呵斥 6(p)_不容易7丝毫不(gu)_ 8不(shng)_其烦9小心(y y)_ 10昂胸(t)_肚四、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B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C它(大白鹅)伸长了颈,左顾右盼。D每逢它(大白鹅)吃饭的时候,就躲在篱边窥伺。五、阅读然后回答问题1“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句中的“大鸟”指的是_。2作者根据什么推断这只白鹅是个高傲的动物?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明。4作者在写白鹅的叫声时,将之与_比较,突出它的叫声“_”;与_比较,突出叫声“_”。写它的步态,与_比较,突出白鹅的_。5、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6、“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7、“鹅的步态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容、在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7、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最容易被人抓住)8在白鹅的特点中,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9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附:课文词语、短语奇崛 枯瘠 犀利 丰腴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积伶积俐 劲俊 隽秀 隽逸 憩息 融融泄泄 皎洁 左顾右盼 猥鄙 叫嚣 窥伺 空空如也 蹑手蹑脚 不胜其烦 分娩 岑寂 无可言喻 绮丽 剽悍 束手无策 无济于事 侮蔑 克勤克俭 慷慨 引经据典 指摘 恫吓 驯服 怒不可遏 沮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滂沱 相提并论 无地自容 轻举妄动 堕落 孤僻 不解之缘 腼腆 遏止 跃跃欲试 流连忘返 爱不释手 怡然自乐井然有序 言归于好 水泄不通 踽踽独行 对峙 豁然开朗 花团锦簇 养尊处优 高瞻远瞩 鄙夷 眷顾 津津有味 乐不可支 翩翩起舞 孤苦伶仃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黔驴之技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惟吾德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鲁迅自传一、常识积累1、鲁迅原名,是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本文以为顺序,要记述了自己近50年的生平,其中写了作者_、_、_、_等四方面的情况。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的_历程,从而看到_和_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4、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两条路”是 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2)、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3)、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其他的作品有:中篇小说_,短篇小说_,散文集_,散文诗集_。二、阅读分析 (一)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并概括层意。2文中加粗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时候轻描淡写这件事?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6、文中多次提到“出走”,表达了怎样(二)其时我十八岁-那时我二十九岁 1、将段文字分成三层2、我决意学医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导致我放弃学医的原因是什么?这里可以看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黔之驴(教师用)一、语文常识(1).黔之驴选自_,作者_,字_,_代文学家。(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相对的文体。唐朝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二、理解加点的词船( )载以()入;至( )则( )无可用;蔽( )林间窥( )之;稍( )出近()之以为( )且( )噬己也;益( )习( )其( )声;驴不胜( )怒;蹄( )之虎因( )喜;“技( )止( )此( )耳( );尽( )其肉;乃( )去( )三、说说“之”字的用法放之山下 虎见之 窥之 往来视之 蹄之 计之曰 四、说说这篇课文出现的成语有: ; ; 。写出三个含有“虎”字的成语: ; ; 五、阅读完成练习1、这段文字正面写( 虎 ),侧面写( 驴 )2、这篇课文写虎按( )、( )、( )、( )的顺序来写的。3、“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从(动作)、(叫声 )两个方面写出了虎的凶狠。4、本文的讽刺用意指向社会上的(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5、文章用驴比喻什么样的人?反之用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6、文章怎样表现出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词语。(以为神 慭慭然 大骇 甚恐觉无异能耳 因喜)7、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8、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 )益习其声,又近( )出前后,终不敢搏( )。 9、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 ( )( )( ) 10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 )( )11、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驴子:愚蠢无能;老虎: 机智勇敢11、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无异能;技止此耳。12、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1)从自己和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虎吃的原因。驴啊,若不是你庞大却愚蠢,没有能耐,只会一鸣一蹄,若不是我好事把你运来放到山下,你也不会被吃掉啊!(2)从自己和虎的角度诉说虎吃掉驴的原因。老虎啊,若不是你细心机智精明,做事小心谨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若不是我好事,把驴运来并放到山下,你也不能吃掉驴啊!13、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老虎对驴的认识有个过程,起初害怕那是因为没见过,后来经过细心观察,老虎逐步认清了驴子的真面目,进而轻易地把驴子吃掉。由此可见,老虎做事谨慎、机智勇敢,并非“胆小虎”。)14、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 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15、假如“黔驴”家属把老虎告上了动物法庭,请发挥想象,为老虎作一段辩护辞。.翻译下列句子。(尊敬的法官,驴之死不能够怪我。大家都知道,大自然奉行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象驴这样大而无能的家伙,被吃掉是早晚的事情,我只是在替上天行使他的法则而已。所以,如果一定要有人要为驴之死负责的话,那么,请您宣判上天谋杀罪名成立)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4)蔽林间窥之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5)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一、语文常识(1).黔之驴选自_,作者_,字_,_代文学家。(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相对的文体。唐朝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二、理解加点的词船( )载以()入;至( )则( )无可用;蔽( )林间窥( )之;稍( )出近()之以为( )且( )噬己也;益( )习( )其( )声;驴不胜( )怒;蹄( )之虎因( )喜;“技( )止( )此( )耳( );尽( )其肉;乃( )去( )三、说说“之”字的用法放之山下 虎见之 窥之 往来视之 蹄之 计之曰 四、说说这篇课文出现的成语有: ; ; 。写出三个含有“虎”字的成语: ; ; 五、阅读完成练习1、这段文字正面写( ),侧面写( )2、这篇课文写虎按( )、( )、( )、( )的顺序来写的。3、“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从()、( )两个方面写出了虎的凶狠。4、本文的讽刺用意指向社会上的( )的人物。5、文章用驴比喻什么样的人?反之用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文章怎样表现出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词语。7、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8、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 ( )益习其声,又近( )出前后,终不敢搏( )。 9、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 ( )( )( ) 10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 )( )11、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驴子: ;老虎: 11、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1)从自己和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虎吃的原因。驴啊, _ _你也不会被吃掉啊!(2)从自己和虎的角度诉说虎吃掉驴的原因。老虎啊, _ 你也不能吃掉驴啊!12、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13、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 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14、假如“黔驴”家属把老虎告上了动物法庭,请发挥想象,为老虎作一段辩护辞。.翻译下列句子。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4)蔽林间窥之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5)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陋室铭一、填空、默写1、本文作者()是()著名文学家。2、铭,是指( ),后来成为( ),它的特点是( )。3.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4.全文的主旨句是 。5.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6.突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7.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8.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9.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 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无案牍之劳形(劳: )三、阅读回答问题1、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3、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5、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答:;。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的意图是:以古代名贤自况,进一步突出“德馨”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爱莲说一、 默写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章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8、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9、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 和(牡丹)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1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二、阅读回答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2、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4、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_的品质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6、“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7、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8、作者在文章结尾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请你写出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知音甚少的感慨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同意。菊花因为陶渊明喜爱而传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情怀,注定了菊是花之隐逸者。三、用现代汉语表示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口技一、解释加点词: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术落后 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妇抚儿乳众妙毕备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二、一词多义:乳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妙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绝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坐 口技人坐屏障中 满坐寂然指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一 一时齐发 又一大儿醒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遂与外人间隔是 当是时 问今是何世三、用原文第四段的内容填空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的语句:3、总写失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体酮软胶囊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飞行器液压系统试题解析
- 2025年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际操作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装备)消防设备检查案例分析试题
- 恩那度司他片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基于统计数据可视化的实践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设备操作规程试题
- 2025合同履行争议解决实务
- 2025年护士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安全管理试题
- GB 14536.9-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水阀的特殊要求(包括机械要求)
- 《百团大战》历史课件
-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规范及临床意义课件
- 名贵药材-三七课件
- 国学《弟子规》 课件
- 中山大学2019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蔬菜的联想 |苏少版 (共65张PPT)
- (完整)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 2023新版南农《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整理
- 燕窝知识讲解燕窝品鉴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