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桃花源记基础导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1)xin( )来问讯 (2)便yo( )还家 (3)yun( )溪行 (4)xn( )病终 (5)欣然gu( )往 (6)后su( )无问津者 2.写出加点字的古义及今义。(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4)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5)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6)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任写一句): (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3)“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4)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5)文中突出村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问 所 从 来 (2)后 遂 无 问 津 者(3)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能力提升6.按要求填空。(1)理解文章,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归隐田园, 安贫乐道。(2)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场所,在我国四大名著中也各有一处这样的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明是何人居住?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路荒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注释】肆:致力。艺:种植。靡:没有。暖:遮蔽。俎豆:祭器。(1)给下列各字注音。稷( ) 靡( ) 吠( ) 俎( ) 孺( ) 怡( )(2)解释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义。憩( ) 荫( ) 纵( ) 斑白( )(3)翻译下列两句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的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一致?(5)节录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结合注释疏通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二)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x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苏轼和桃源诗序)(1)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 。(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 )饮其水皆寿。 ( )或至百二三十岁。 (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 )(3)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答案:1.(1)咸 全、都 (2)要 同“邀”邀请 (3)缘 沿着 (4)寻 不久 (5)规 计划 (6)遂 于是,就2.(1)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2)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3)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4)像这样 这样 (5)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指色彩)鲜艳美丽 指食物味道好、浓3.d 4.(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1)问/所从来 (2)后遂/无/问津者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6.(1)秦时祖先,避战乱, 晋朝后人,居陋室, (2)诸葛亮的卧龙庐; 孙悟空住的花果山; 梁山好汉住的梁山泊; 林黛玉等人住的大观园7.(一)(1)j m fi z r y (2)休息 树荫 纵情 指老人 (3)春天养的蚕吐出长长的丝,秋天庄稼成熟收割而没有国家的赋税。 孩子们纵情地放声歌唱,老人们欢快地到处游玩。 (4)与课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达了一致的意思。 (5)这些诗句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