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拔高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拔高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拔高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拔高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拔高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单元拔高 两大热考命题主线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单元针对练 两大热考命题主线 古代中国儒学政治地位的演变 主线一 知识主线 1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强调民贵君轻 提倡放宽刑罚 减轻赋税 虽有一定进步性 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 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 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 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 秦朝时期 法家独尊 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 非议郡县制 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3 西汉时期 确立正统地位 儒家思想 独尊 汉初黄老 无为 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 增添了 君权神授 和 大一统 等内容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 因而儒学获得 独尊 地位 4 宋明时期 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 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 道挑战的同时 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 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 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 明清之际 儒家思想遭批判 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大兴文字狱的高压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 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真题优练 1 2015 山东高考 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 开封 内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 以上材料反映了宋代怎样的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与理学兴起发展有何联系 新思路 答案 答案现象 城中 市 打破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 娱乐场所 酒楼等服务场所大量出现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奢侈享乐风气盛行 传统儒学礼仪受冲击 联系 出于重塑儒学独尊的社会地位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理学应时而生 2 如要研讨理学的发展影响因素 除以上材料外 你还能想到哪些因素 新思路 答案社会背景 唐末 五代时期的长期分裂混乱 使传统伦理道德遭到极大破坏 统治者需借重理学稳定社会秩序 思想文化背景 佛教 道教传播 冲击了儒学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时代学风 宋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学者敢于疑经改经 独立思考 讲求义理的风气为理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答案 总结提升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1 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 2 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和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 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对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 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主线二 知识主线 真题优练2 2015 江苏高考 景帝时 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 相如既奏大人之颂 天子大悦 飘飘有凌云之气 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 朝夕论思 日月献纳 成帝时 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 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 为统治者 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 为阅读者 铺陈气势 解析答案 解析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 汉武帝时期 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汉初 无为而治 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 故c项理解不正确 符合题意 答案c 总结提升明清之际影响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因素 返回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考向1社会热点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有 举贤才 之语 韩非子有 因能授官 之说 墨子称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 他们主张 a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中三人主张按能选官 都没有涉及平等 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 故b项错误 从 举贤才 因能授官 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 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 故c项正确 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 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向百姓普及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2史学方法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学界一般认为 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西晋傅咸作 纸赋 肯定纸的意义b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c 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d 明代 天工开物 中记载的造纸工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西晋在西汉之后 故西晋的记载不是最能证明西汉出现纸的史料 故a项错误 结合历史考据理论可知 最有说服力的史料是当时的实物 故b项正确 蔡伦是东汉人 故不是最能证明西汉出现纸的史实 故c项错误 结合考据理论可知 d项不是最能证明西汉出现纸的史料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3主流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北宋张载提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的人生理想 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呼吁 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b 提倡知行合一c 构建新儒学体系d 重建伦理秩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张载提出理想在于为天地 生民 万世等 顾炎武为天下呼吁 这都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故a项正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只提供了二者的理想 与构建儒学体系理想和伦理秩序关系不大 故c d项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4史学方法 社会史观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葛兆光在 中国思想史 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 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 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 作者认为 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朱熹重视理学原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理学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符合材料关键句的意思 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理学的生活化而非政治化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的哲学化 故d项错误 答案c 考向5唯物史观 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粟贵伤末 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 不能使贱 上禁止勿贵 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 不能使贵 上禁止勿贱 而怀金者不售 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 和所学史实可知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故选a项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6学术前沿 审视董仲舒新儒学的社会影响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儒学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但据 汉书 董仲舒传 记载 董仲舒 中废为中大夫 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 于是下仲舒吏 当死 诏赦之 最后 去位归居 以修学著书为事 他的命运说明在汉武帝时期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b 皇权与儒学之间存在隔阂c 儒学的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d 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君权与相权矛盾之争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故a项错误 材料中更多的是董仲舒个人地位的变化 与皇权无关联 故b项错误 从董仲舒个人命运的变化 能够看出儒学地位并非想象中的崇高 故c项正确 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在材料中看不出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7史学方法 竹简的史料价值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 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以下记载中强调教育民众的是 a 民以君为心 君以民为体 b 凡动民必顺民心 民心有恒 求其永 c 富而贫贱 则民欲其富之大也 贵而能让 则民欲其贵之上也 d 乐也者 圣人之所乐也 而可以善民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d项的大意是 乐是圣人所喜欢的 它可以使民心向善 深刻地感动人心 使民风习俗改变 强调了音乐对民众的教化作用 因此d项正确 a b c项体现了重视百姓的民本思想 没有强调教育民众 因此不选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8全球史观 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变化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学派 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 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 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d 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分析材料并联系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等内容思考 其影响主要是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故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9中外比较 古代中外思想家的共同智慧孔子曾说 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 道德是永存的 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由此可见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 崇德尚群b 济世爱民c 诚实守信d 礼法并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解析由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可以看出孔子是崇尚道德的 由 道德是永存的 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可以看出普卢塔克也是崇尚道德的 故a项正确 济世爱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b项错误 诚实守信与材料无关 故c项错误 礼法并施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向10历史趋势 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据材料一 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 不得照搬照抄原文 解析答案 解析第 1 问材料每一项对应一条内容 简单概括即可 第一条强调淡泊明志说明注重道德修养 第二条强调忠孝 第三条强调勤俭持家 第四条强调为官清廉 不能贪污腐败 第五条强调耕读传家 答案思想 重视道德修养 灌输忠孝观念 提倡节俭治家 为官切勿贪腐 重视耕读传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解析第 2 问结合历史背景 从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传统习俗等方面考虑 答案因素 专制统治 科举制度 小农经济 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材料二在家训形式上此期 晚清 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 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 另外 并没有诸如家诫 家范 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 近来时事日坏 都由人才不佳 人才日少 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 科举 者多 留心本原之学者少 试看近时人才 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 八股愈做得入格 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 示文儿 一信中说 年来国事日非 受人凌辱之原因 莫外乎不谙世事 默守陈法 藏身于文字之间 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 商业较重于文字 窥各国之强盛 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 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 据材料二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解析第 3 问晚清家书的创新从材料中总结 从第一段可看出 以家书为主要形式 另外 并没有诸如家诫 家范 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从左宗棠的话语中可以分析出晚清强调经世致用思想 反对传统的八股取士制度 从李鸿章的言语中可看出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和关注世界文明以及其中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 答案形式上革新 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 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 内容上革新 强调经世致用 反对八股取士 重视工商业发展 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4 综上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 解析第 4 问评价类问题注重两面性 注重 扬弃 创新性的继承传统思想 答案对待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发展创新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答案 返回 单元针对练 一 选择题1 司马迁在 史记 孔子世家 中写到 孔子作 春秋 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 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 之义行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 春秋 的政治目的是 a 鉴古讽今 怀念上古之风b 主张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c 针砭时弊 提供王者之道d 维护周礼 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据材料 春秋 之义行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推行 春秋 之义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而非怀念上古之风 故a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强调为政以德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孔子提供王者之道 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 春秋 之义行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 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故d项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以德就列 以官服事 以劳殿赏 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 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 a 孔子b 庄子c 韩非子d 墨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 以德行来安排职位 按官职从事于职事 按功劳 的大小 决定赏赐 的多少 衡量功劳 的大小 而分配俸禄 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 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 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 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 这句话体现了墨子 尚贤 的主张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有研究表明 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 荀子思想色彩 但在北宋熙宁七年 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 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 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 自此 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 这反映了 a 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 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 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 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由材料 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 可知荀子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故a项错误 封建伦理道德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统治者一直都重视伦理道德 而不是从宋朝开始重视 故b项错误 宋朝时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 故c项错误 由材料 宋神宗封孟轲为邹国公 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 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 可知孟子的地位日渐提高 故d项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春秋繁露 中写道 正朔 服色之改 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 人心之动也 二者离而复合 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b 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c 借助天意来宣扬 大一统 和加强君权d 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在西汉中期 诸侯王国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 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大一统的局面 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提出 大一统 思想 故c项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 善念存时 即是天理 物无善恶 因而无需 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 王阳明 a 反对穷理格物b 教人明辨善恶c 主张静心无为d 阐发禅宗学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依据材料 善念存时 即是天理 物无善恶 因而无需 为善去恶 可知天理存在于人心 所以没有必要格物致知 故a项正确 依据材料 物无善恶 因而无需 为善去恶 可知并未教人明辨善恶 而是认为 物无善恶 故b项错误 王阳明是理学家 静心无为是道家主张 而且材料中也不能反映 故c项错误 禅宗强调当下的体验 但材料中认为天理在人的心中 无需体验 故d项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某学者在 中国思想史 中论述理学时说 思想成为原则 而原则又成为规则 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 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 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 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 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c 主张实现世俗化 生活化d 教诲民众遵循 三纲五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阐明了理学思想是怎样成为民众生活常识的 并没有提及 先有理而后有物 的观点 故a项错误 材料中也没有提及 存天理 灭人欲 的观点 故b项错误 材料中提及理学思想成为民众生活常识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理学思想实现世俗化 生活化的过程 故c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 三纲五常 思想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葛兆光先生指出 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 被描绘成 启蒙思潮 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 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 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 a 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b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 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d 维新派的 托古改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是指在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故a项错误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与题干中 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 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 等信息相符 故b项正确 中体西用 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 文化 制度为根基 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 故c项错误 托古改制 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 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 其目的是借 古圣 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二千年以来无议论 非无议论也 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 此其所以无议论也 二千年以来无是非 非无是非也 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 此其所以无是非也 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 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b 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c 作者否定君权的主张d 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李贽思想的本质并没有脱离儒学思想的范畴 故a项错误 李贽为明朝中后期的人物 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君权的否定 故c项错误 题干中的材料主要体现出了作者对孔子思想的怀疑 故d项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 新的历史条件 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中国明末清初之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受到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的影响 第一 西学东渐传过来的主要是科技文化 第二 明清之际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所以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宋代路振的 九国志 记载 唐哀帝时 十世纪 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 今江西南昌 发机飞火 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 火药促进了 地理大发现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宋代才出现突火枪 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唐末已经出现 发机飞火 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故b项正确 材料与 地理大发现 和欧洲无关 故c 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 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 的历史论文 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红楼梦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西游记 皇帝轮流做 只教他搬出去 将天宫让与我 便罢了 三国演义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乎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 体现了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 与宋明理学主张相违背 故 错误 体现了对封建帝王的批判 与宋明理学忠君爱国思想相违背 故 错误 体现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是对宋明理学的诠释 没有违背 故正确 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 总之 古代中国在宋以前 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 宗教的 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 成为日常人生的 下列分别体现 宋以前 与 宋兴以来 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 彩陶画与汉赋b 话本与小说c 唐诗与风俗画d 楚辞与文人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彩陶画与汉赋都是宋以前的 不符合题意 故a项错误 话本与小说都是宋兴以来 故b项错误 唐诗属于宋以前 由于对文学水平要求较高 底层百姓很难真正参与其中 因而是属于贵族的 而风俗画展现社会风俗 反映大众生活 故c项正确 文人画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也不符合大众民间生活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说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 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 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 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从此 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 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 理学于宋代兴起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 习近平在柬埔寨参加了孔子文化学校的揭牌仪式 目前 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 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答案仁 或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2 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