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2016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命题: 试卷总分6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最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表中。)1.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重大举措是a实行农奴制改革 b发动十月革命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农业集体化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映。”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3.153年前的元旦,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从这天起,由总统林肯颁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重要法令开始生效了。这个法令是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发表人民宪章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5.右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6.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b史蒂芬孙发电机c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d莱特兄弟内燃机7.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8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伏尔泰(1694-1778)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9右图所示思想主张为下列哪次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10.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项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 b土地法令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11.斯大林说过:“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商业12.1919年1月,27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在5个月的会议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些国家的代表素质不高 b会议主办国有意拉拢这些国家c会议的内容与这些国家毫无关系 d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13.小琳对“罗斯福新政”的“新”产生了疑问。请你给他一个正确的答案a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b对工业的调整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4.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的事件是a国会纵火案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突袭波兰 d德国突袭苏联日军刺杀南京青年 格尔尼卡 法西斯迫害犹太人15右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法西斯的暴行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c欧洲战场的残酷 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16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a慕尼黑阴谋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美国轰炸南联盟1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圩丰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 九年级 历史试题答题纸 20151215 (命题:黄以国 试卷总分6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11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3分,共36分。)18.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3分)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4分)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世界历史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从何时何地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状况?(4分)(2)材料二是谁发表的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意图?他所实行的政策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6分)(3)根据材料三,日本经济危机发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变?(2分)20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凡尔赛和约文本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材料四:见下统计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单位:亿) 统计内容参战国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11940000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请说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2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2分)(2)材料二中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请说明理由。(3分)(3)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3分)(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四统计表我们可以概括出哪些结论?(3分)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ddbcbaca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bddbab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11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3分,共36分。)18、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或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材料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 (每点1分,共3分) 都促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分)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改革封建军制,创建近代化军队。(答出两点即给4分)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答出1点即给1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19(1)1929年 ,美国 (2)罗斯福,实行“新政”,力图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作用: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0题(1)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2)理由:和约惩治、宰割了德国;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规定了大量战争赔款;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法西斯德国以此为借口煽动复仇主义情绪;1939年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