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辛亥革命教案.doc_第1页
20,8.辛亥革命教案.doc_第2页
20,8.辛亥革命教案.doc_第3页
20,8.辛亥革命教案.doc_第4页
20,8.辛亥革命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阳市珥陵初级中学教学案一体稿(讨论搞) 校训:学会做人课题8.辛亥革命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方法目标:掌握收集史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培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3.情感目标:学习孙中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探索,立志奋斗,不的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设计核心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教学思路设计(通过哪些师生活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终达成学生掌握方法核心目标)集备部分预习及提问(5分钟)预习导学学生提问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1、政治条件:_签订后,中国_ _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_ _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 _ 发展,_ _力量不断壮大;3、思想武器:_思想的传播;4、组织基础:_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 时间:_年地点:_政治纲领: _ ,_ 、_ 、_ 机关刊物:民报性质:近代中国_ 统一的_革命政党。二、爆发:武昌起义_ _ 年 _月 _ 日三、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成立概况:时间: _ _ 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_ _ _ _ 的宪法。 意义:具有 _ _ _ _ 的进步意义。四历史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 _ _革命。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 _ _,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_ _的权利;从此_ _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丰碑; 2、推翻了“ _ _ ”,客观上沉重地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_ _ _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学习研讨、巩固拓展(30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方法提炼多媒体播放国庆60周年阅年式的精彩片段,生谈观生感。通过这次阅兵式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是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学了历史就知道,100多年前的中国是不是这个样子?生回答(略)那时的中国多灾多难,充满了耻辱和艰辛。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实走近历史.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开始拿起武装进行斗争,并于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1、小组交流: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分析三民主义出示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和三民主义的内容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这两段材料,分析出它们之产的联系。并评一评三民主义。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于反清的武装斗争中,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发展。不久,一场规模壮大的武装起义在武昌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武昌起义。4、合作交流,探讨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四件大事。5、议一议:阅读材料,并在小组间讨论,根据材料评价辛亥革命。师交流评价历史事物的一般方法:性质+积极影响(历史功绩)+消极影响(局限性)6、各所已见;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说说理由。7、课堂小结:生齐读谈感受列举近代以来的四次侵华战争,及其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斗争和探索。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与旧中国形成强烈对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体会中国的发展强大来之不易。完成预习感知学生分别从组织准备,思想理论准备,军事准备三个方面在小组间交流。学生观看视频武昌起义片段,结合课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概括出这四件大事:(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被推翻,3、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历史功绩有哪些,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交流后做出回答,教师要适当地引导,与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分析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生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中山创建革命党,兴中同盟新主张。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大旗扬。辛亥革命意义深,民主共和入人心。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找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信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一个完整地认识,体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小组合作(5分钟)探究一、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探究二、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您同意哪种观点?请阐明理由。教师巡回指导,课后记录发现的主要问题当堂检测(5分钟)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2、.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3.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结束共和观念的深入民主平等的趋势民族团结的重要( )A B C D7.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