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理标志食品巡逻.doc_第1页
广东地理标志食品巡逻.doc_第2页
广东地理标志食品巡逻.doc_第3页
广东地理标志食品巡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是历千百年精心浇灌才盛放的艺术之花,历史上汉族几次南迁,带来了北方名窑的先进技术。石湾陶土能耐高温,粘力强,可塑性很高,能塑出飞舞的衣袖、衣带和极细长的线条,所以人物塑造的身形和衣褶具有飘逸流畅的特点。石湾公仔在手法上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强调概括和夸张,重神似,具有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特点。 “德庆贡柑”、“ 德庆砂糖桔” 贡柑原是广东肇庆地区的优稀农家柑桔品种,因其品质特优,过去被列为朝廷贡品而得名。德庆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爽口无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类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中国柑王”。 “德庆砂糖桔”是德庆著名的传统名优产品,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味甜如砂糖,故称之为砂糖桔,它具有果色橙红、果形小巧、皮薄肉脆、清甜可口,风味有口皆碑。 “信宜怀乡鸡” “信宜怀乡鸡”天然放养在山清水媚、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的纯生态环境里,以山中嫩草、蚱蜢、蚁虫以及本地玉米、稻粟为主食,其皮薄骨细、肉味鲜美,食之齿颊留香。“信宜怀乡鸡”有典型的外貌特征:外型呈元宝形,具典型三黄(毛、脚、嘴黄),母鸡头颈细小清秀,飞行主羽翼和尾羽带黑色,部分鸡颈项带“颈链式”黑点;公鸡羽毛鲜艳,头颈背羽毛金黄色,胸腹部羽毛浅黄色,主羽翼、尾羽黑翠有光泽。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原名米仔鸡,因主产地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的杏花镇而得名。杏花鸡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细嫩等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是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三十个鸡品种之一,也是广东“三大名鸡”之一。2008年,封开县杏花鸡饲养量达1600多万只,已成为封开县农业的主导产业。2009年,“封开杏花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得成功注册,标志着封开县杏花鸡产业化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据史册记载,距今已有数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和出口到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声名远扬,家喻户晓,自古就与惠州齐名而享誉中外。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 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产于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的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条索紧结重实、色泽乌褐(或黄褐、灰褐 )润泽;香气清高,持久,各种不同香型具各种不同独特的香气;汤色金黄或橙黄或橙红明亮;滋味甘醇,鲜爽适口,回甘力强,耐冲泡;叶底软亮匀整,带红镶边。 “合水粉葛” “合水粉葛”是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的种植业龙头产品,常年种植面积达15200亩,亩产量达到1500公斤左右,一级葛的比例高达80%90%,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粉葛生产种植基地。该产品有其独特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粉质多、味甘甜、无渣,其淀粉含量(干质计)达55%,蛋白质(干质计)达8%。粉葛生食可以止渴、解酒、降压,粉葛内含“葛根素”(异黄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也可以作汤料或烹饪为各式美味可口的菜肴,食用价值高,深受群众喜爱,远销省、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2010-04-26 15:51:53国内新批5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广东特产进入保护名列 本报讯记者林晓曼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日前新批准5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广东占据过半,3个广东特产进入了保护名列,包括了潮州的凤凰单丛(枞)茶、韶关火山粉葛、云安南盛沙糖桔。据悉,今后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文祠镇等30个镇的茶叶生产者,可以向广东省潮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再报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最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就可以使用“凤凰单丛(枞)茶”标志。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官网上看到,在4月22日发布的关于批准对奉贤黄桃、巴河莲藕、凤凰单丛(枞)茶、火山粉葛、南盛沙糖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这新批的五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地理范围,生产技术过程,质量要求都有细致、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据记者了解,对于进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对其质量技术要求都有严格的规定,以凤凰单丛(枞)茶为例,总局规定,品种必须是国家级茶树良种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另外,立地土壤条件、采摘时间、加工工艺等等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最后的产品理化指标也有量化的标准,如凤凰单丛(枞)茶水必须达到,浸出物含量30,茶多酚16。“进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范了产品,对扩大市场销路有帮助,”一位茶叶经营者告诉记者。据悉,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情况,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有的甚至成倍增长。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对1008个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核准6000多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其中,国内产品1007件,国外1件。广东珠海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养殖业发展中国质量新闻网2011-05-12 07:56:53 本报讯 (农博文)白蕉海鲈作为广东省珠海市名优特产品,一直得到珠海市和斗门区政府的扶持引导和保护。继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近日,白蕉镇因海鲈养殖形成产业链,获得了“中国海鲈之乡”称号。 据悉,斗门区白蕉镇地处珠江口,特有的咸淡结合水质,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海鲈养殖基地。早在2006年和2007年,珠海市水产养殖(淡水)科学技术推广站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白蕉海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和无公害食品白蕉海鲈两个珠海市农业地方标准,完善了标准体系,建立了长效发展机制。通过生态养殖调控技术示范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白蕉海鲈养殖生产能力。 据了解,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提高白蕉海鲈的知名度,促进销售,增加效益,斗门区利用信息化新技术,建设开通了“农渔通”网站。目前,斗门区养殖海鲈面积1000公顷,养殖农户达3000多户,一年上市总产量近3万吨,产品销往青岛、北京、上海等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养殖海鲈也成为农民增收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中国质量报 中国已对117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专门保护 2011年01月13日 01:08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0)【字体:大 小】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刘长忠)记者从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标志交流高峰论坛上获悉,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对117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法国农业部共同举办的2011年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标志交流高峰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在论坛上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鲜为人知到成为著名标志,从数量稀少到种类齐全,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经历了探索、成长、发展等阶段,在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扩大出口、服务三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提升中国特色产品质量水平、塑造中国产品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保护知识产权、扶优扶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孙大伟希望,通过中法、中欧在地理标志保护领域的互信互认,进一步加深合作和交流,并希望茅台酒等知名酒类地理标志产品在法国和欧盟范围内得到有效保护。他提议,在中欧已成功开展的第一批“10+1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试点基础上,加强对已注册成功的产品实施有效保护。同时,尽快启动第二批互认试点,将更多的优质产品纳入保护范围。 据了解,在中国被专门保护的1170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内产品1168个,国外产品2件,产品范围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