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皮.doc

柴油机新型燃油分配泵结构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全套】【Word+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493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7-05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45
积分
关 键 词:
柴油机 新型 燃油 分配 结构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全套 word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1.选题的目的:人们常常形容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喷油系统则是柴油机的心脏。它的产品质量、装配调整和使用维修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油耗、排放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柴油机的喷油系统是现代柴油机汽车关键的核心系统,也是柴油机汽车维修中技术要求较高和难度较大的项目。随着世界各国对车用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和排放指标的日趋严格 ,柴油机以其低油耗及排放好的突出优点,在许多领域取代了汽油机、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轿车、轻型车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情况更加突出,相应地对柴油机的性能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车用柴油机有较高的性能指标、舒适的运行性能、良好的启动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作为心脏部件的燃油高压喷油泵是改善柴油机性能的关键部件。然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当数分配式燃油泵。分配式燃油泵又有其突出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零部件少、供油均与、怠速稳定及油量调节便利,最重要的是分配泵可以保证柴油机能在高速下平稳运转。

2.选题的意义: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柴油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中,以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最为关键。事实上,在柴油发动机的研究上,我们也在准求着高控制精度、多参数共同作用等几种控制方式。本文就是针对在VE分配泵上实施位置式电控,这样对原供油系统改动较少,开发周期较短。采用电控技术后,将有效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另外采用电控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以及控制对策的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等优点,这更适合我国柴油机发展的基本情况。

3.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分配泵的研究只停留在对某一些机械部件做一个简单的改进,并且只是从理论上实现了对油泵电子控制,还没有推出成型的电控油泵。对一些资料的分析看来,大部分技术人员们所论证的都是他们的一种想法,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物。吉林大学一位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电控系统的软件这一部分,他是以第二代电控喷油泵VP37为控制对象,对电控系统的设计、功能扩展及应用算法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国外,当前较为先进的电控喷油泵是由德国Bosch(博世)公司生产的,它采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供油量,泵端压力为100MPa,利用高压油管中形成的压力波效应,可使嘴端的喷油压力达到180MPa。供油提前角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并能控制供油速率和预喷射。这种泵的液压效率达到了充分优化的水平,即使装用这种泵的发动机功率比装用常规分配泵的发动机功率提高了许多,但是其驱动扭矩峰值却仍在相同水平上。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

1.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基于车用高速柴油机VE分配式喷油泵电控化的设计成果。其供油量的控制机构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式控制,而是利用一个步进电机取而代之,驾驶员的“加、减油”信号是通过油门踏板上的一个位移传感器感知传递给柴油机的ECU,ECU根据这个信息,向步进电机发出一个控制信号,使步进电机控制油量调节套筒向着增加或减少油量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对供油量的控制。油泵的喷油提前器是由一个比例电磁铁作为执行元件,它会根据ECU的控制信号来实现对供油提前角的调节。另外,油泵的调速器也采取了电控化,曲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不断地将转速信号传递给ECU,ECU会将这个信号与当前喷油量下的最大转速相比较,若出现了超速,ECU会对喷油量的步进电机发出一个干预信号,使其适当的减少供油量,从而实现了调速功能。最后就是对分配泵各个部件及附属元件的设计和选择。

2.主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式分配泵尽管相对柱塞泵较为简单,喷油量均匀,但其始终存在着机械机构的弊病,那就是结构复杂,控制不精确。本设计旨在克服机械机构的不利因素,利用电子系统控制分配泵的供油量,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简单,控制更为精确。

3.主要理论:本文主要应用电子控制理论,结合力学、机械设计等方面知识,把整个分配泵组建成一个多方反馈控制系统。

4.主要方法:实物设计、三维建模、力学仿真

5.论文框架:本文是以VE型分配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械式分配泵的缺点,并结合电子控制原理将复杂的分配泵的结构简单化,使其控制更为精确。而其对该设计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使结构更为合理。根据以上写作的总体思路,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分配泵机械部分各个元件的设计,使各部件在工作时能保证相应的强度要求,并能实现顺利的装配;

第三部分是应用CATIA对各运动部件建模,并作运动和受力分析,以验证设计结果,保证各部件在极限载荷及极限应力下安全运行;

第四部分就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它包括供油量的调节,供油提前角的调节以及调速器等,使系统能适时地、精确地控制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

第五部分是总结,主要针对设计结果做一个概括性的论述及预期一下应用前景。

6.技术路线:






三、研究进度

第1周~第2周(3.1~3.14):  毕业实习;

第3周~第4周(3.15~3.29):  分析资料,整理原始数据,对分配泵进行总体结构设计;

第5周~第6周(3.30~4.13):  分配泵机械部分运动部件的设计、校核;

第7周~第8周(4.14~4.28):  绘制零件图,泵体的设计及附属零件的选择;

第9周~第10周(4.29~5.13): 应用CATIA建模,做运动和受力分析,形成并整理数据;

第11周~第12周(5.14~5.28):根据原始数据设计供油量控制装置,选择步进电机,

按分配泵要求对调速器结构及电路进行设计;

第13周~第14周(5.29~6.12):设计供油提前角调节器电路及结构,绘制装配图;

第15周~第16周(6.12~6.26):检查前面的设计过程及数据,书写说明书;

第17周: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家瑞.汽车构造[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云山,钟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第1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盛选禹,盛选军.CATIA V5运动和力学分析实例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姜浩哲,宗志斌,沈志彬. VE分配泵端面凸轮设计软件模块的应用[J].现代车用动力,2003,4:30~35.

[5] 张煜盛,徐建新等. 共轨燃油系统高压油泵设计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5,2(26):1~5.

[6] 吴晓冬,殷晨波,姜涛. 虚拟设计在柴油机VE型分配泵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08,4(25):68~70.

[7] 江冰.VE型分配泵的结构特点及其电控化[J].太原大学学报,2001,2(4):52~54.

[8] 李国岫. VE型分配式喷油泵电子控制的研究[J]. 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9,(2):45~50.

[9] 于秀敏,李学民,张建锐,高跃. 柴油机分配泵电控系统的标定[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4(3):342~347.

[10]张欣,李国岫,王磊,程昌圻. 汽车用高速柴油机分配泵电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0,13(2):116~119.

[11] 罗世民,温任林. VE分配泵供油正时控制电磁阀的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6,35(5):30~33.

[12] 王九如,陆献忠,龚笑舞. 电控分配泵喷油提前角控制新方法[J]. 国际车用柴油机技术研讨会,2001,2:197~207.

[13] 温任林,顾志华,张毅,宗志斌. 电控式VE分配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1,19(4):365~368.

[14] 李学民. 分配泵电控系统的开发及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汽车学院,2005.


内容简介:
中文题目: 柴油机新型燃油分配泵结构设计 外文题目: THE EW STRUCTRUAL DESIGN OF DIESEL DISTRIBUTION PUMPS 毕业设计(论文)共 58 页(外文文献及译文 17 页) 图纸共 5 张 完成日期 2010 年 6 月 答辩日期 2010 年 6 月 nts目录 1 绪言 . 1 1.1 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途径 和方法 . 1 1.2 国外电控分配泵的发展现状 . 2 1.3 国内电控分配泵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 3 2 分配泵机械设计 . 5 2.1 柱塞的设计 . 5 2.1.1 柱塞直径 及行程的确定 . 6 2.1.2 柱塞其他尺寸及材料 . 7 2.2 凸轮盘的设计 . 7 2.2.1 缓冲段设计 . 8 2.2.2 基本段设计 . 9 2.2.3 凸轮盘的校核 . 11 2.3 柱塞复位弹簧 的设计 . 12 2.3.1 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 12 2.3.2 弹簧钢丝直径 . 12 2.3.3 弹簧的变形计算 . 13 2.3.4 承受变载荷弹簧的强 度验算 . 13 2.3.5 弹簧的震动计算 . 14 2.4 传动轴 直径 的确定 . 14 2.5 泵体壁厚 . 16 2.6 高压燃油泵泄漏与密封 . 17 nts3 分配泵零件的力学仿真 分析 . 18 3.1 分配泵的虚拟设计 . 18 3.2 运动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 18 3.3 零件的虚拟装配 . 22 4 分配泵电子控制部分设计 . 24 4.1 电控 VE 分配泵的工作原理 . 24 4.1.1 机构与特点 . 24 4.1.2 工作原理 . 25 4.1.3 控制原理 . 25 4.1.4 喷油量控制 . 26 4.2 步进电机的选取 . 27 4.2.1 步进电机的选取原则 . 28 4.2.2 步进电机的参数计算 . 28 4.3 正时电磁铁的设 计 . 31 4.3.1 电控分配泵正时原理 . 31 4.3.2 电磁铁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 32 4.3.3 电磁铁参数的计算 . 33 4.4 调速电磁铁的选择 . 35 4.4.1 电子调速的过程 . 35 4.4.2 调速电磁铁的选择 . 36 4.5 ECU 的选择 . 36 5 技术与经济性分析 . 37 nts5.1 技术背景 . 37 5.2 技术创新 . 37 5.3 实用新型内容 . 37 5.4 经济性分析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柴油机新型燃油分配泵结构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全套】【Word+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938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