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_第1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_第2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_第3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_第4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概述 地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的物体,例如房屋、道路等,称为地物。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如山岭、斜坡等,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的测绘是按照“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的。在测区范围内先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点进行地物和地貌测绘。将地面上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符号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这种图称为平面图。既表示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图8-1为1:2000地形图的部分内容。 图8-1 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图上任一段直线长度d与实际相应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比例尺。比例尺有下列两种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表示成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如: (8-1) M为数字比例尺分母。M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一般写成:1:500,1:1000等。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小因图纸伸缩而引起的使用中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为“直线比例尺”。图8-2为1:500的直线比例尺。取 2cm 长度为基本单位,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则从直线比例尺上直接可读得基本单位的1/10,可估读到1/100。 图示比例尺印刷于图纸下方,便于直接用分规在图上量取直线段的水平距离。 图8-2 图示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的使用见flash8-1. flash8-1 图示比例尺的使用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500、1:1000、1:2000、1:5000为大比例尺,其主要适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为中比例尺,它们是国家的基本图,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称1:20万、1:50万、1:100万为小比例尺,由中比例尺缩小编绘。 (三)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人们用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为 0.1mm ,因此在图上量度或实地测图描绘时,只能达到图上 0.1mm 的正确性。因而我们把图上 0.1mm 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根据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对测图和用图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根据测图比例尺,确定量距时的精度。如在测1:500图时,实地量距只需量到 5cm ,因为量得再精细,在图上也无法表示出来。另外,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测图比例尺。如,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 10cm 的细节,则所选用图的比例尺不应小于1/1000。 三、地形图图示 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称为地形图图示。 图8-3所示为图式中摘录的一些1:500、 1:1000和1:2000比例尺的常用的地形图图式。 图8-3 地形图图示 图示符号有三类: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 (一)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符号所表示的,称比例符号(图8-4)。如,房屋、桥梁等。 图8-4 比例符号 某些地物较小,无法按比例缩小绘出,只能用特定符号表示其中心位置,称非比例符号(图8-5)。如图 如 ,独立树、烟囱等。 图8-5 非比例符号对一些带状、狭长地物,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却不能,称半比例符号(图8-6)。如,围墙、铁路等。 图8-6 半比例符号 (二) 地貌符号 常用的为等高线法。对于峭壁、梯田等特殊地形,则用特定符号表示。 (三)注记符号 有些地形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地物或地貌的性质、名称等在图上还需要用文字或数字加以说明,称为注记。如,房屋层次、地名、等高线高程等。 四、等高线 (一)典型地貌的名称 如图8-7: 图8-7 地貌的基本形式凸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为山头,低于四周的凹地是洼地,大的洼地为盆地,山头下来隆起的凸棱,即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为山脊,山脊最高点的连线为山脊线,两山脊之间的凹部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为山谷线,山的侧面为山坡。近于垂直的山坡为峭壁,上部突出、下部凹入的峭壁为悬崖,两山头之间最低处形似马鞍状的位置为鞍部,即两山脊线与两山谷线交会处。 (二) 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闭合曲线。 其原理如Flash8-2: Flash8-2 等高线基本原理 Flash8-1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 同一幅地形图中 应相等。 对于同一比例尺测图,选择等高距过小,会成倍地增加测绘工作量,有时山区中等高线过密还会影响地形图的清晰。因此,基本等高距的选择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及实际地形。一般情况见表8-1。 表8-1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h(单位m) 比例尺 地形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1:500 0.5 0.5 0.5或1.0 1.0 1:1000 0.5 0.5或1.0 1.0 1.0或2.0 1:2000 0.5或1.0 1.0 2.0 2.0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 就是地面坡度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在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为便于读图,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等高线,称计曲线。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显示局部地貌特征时,可按 基本等高距所加绘的等高线,称间曲线,可仅绘出局部,用长虚线表示。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图形。 1. 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如图8-8为山头的等高线。其特点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大于外圈。如图8-9为洼地的等高线。其特点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小于外圈。另外,也可以在等高线上加绘示坡线,如上两图中的短线,其方向指向低处。 图8-8 山头的等高线 图8-9 洼地的等高线2. 山脊、山谷和山坡的等高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如图8-10。各条曲线方向改变处的连接线(图中点划线)即为山脊线(又名分水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如图8-11。各条曲线方向改变处的连线(图中虚线)即为山谷线(又名集水线)。在地区规划及建筑工程设计时,均要考虑到地面的水流方向、分水线、集水线等问题。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在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脊和山谷的两侧为山坡,山坡近似于一个倾斜平面,因此,山坡的等高线近似于一组平行线。 图8-10 山脊的等高线和山脊线 图8-11 山谷的等高线和山谷线 3. 鞍部的等高线 典型的鞍部是在相对的两个山脊和山谷的会聚处(如图8-12中S)。它的等高线特点是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左右两侧是相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组山谷线。鞍部在山区道路的选用中是一个关键点,越岭道路常需经过鞍部。 图8-12 鞍部的等高线 4. 绝壁和悬崖符号 绝壁又称为陡崖,坡度一般大于 。因其等高线较密集,故采用陡崖符号表示如图8-13:在地形图上近乎直立的绝壁,一般用锯齿形的断崖符号表示。 悬崖为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绝壁。其等高线会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如图8-14: 图8-13 绝壁的等高线 图8-14 悬崖的等高线 识别上述典型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方法以后,就基本能认识地形图上复杂的地貌了。如图8-15为某一地区综合地貌及其等高线地形图。 图8-15 综合地貌及其等高线表示(三)阴影等高线 设想用与地平面成45度交角的倾斜光线照射到按等高线制作的台阶形地形模型上,使产生阴影,形成所谓阴影等高线,如图8-16.它的优点是比一般等高线更具有直观的立体感,借助计算机用机助成图方法绘制。 图8-16 阴影等高线 (四)等高线的特性 为了掌握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时的规律性,现将等高线的特性归纳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均相等。 (2)是一条闭合曲线,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必在图外闭合。 (3)只在绝壁或悬崖处才会闭合或相交。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5)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五、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大面积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的分幅分为两类:一类是按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也称国际分幅法;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用于城市大比例尺图的分幅。 (一)地形图的国际分幅法 地形图的国际分幅由国际统一的经线为图的东、西边界,统一规定的纬线为图的南、北边界。为适应计算机管理和检索,1992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92)国家标准,自 1993年7月1日 起实施。 1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从赤道起,向两极每隔纬差 为一横行,依次以拉丁字母A, B, C, ,V表示;由经度 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 为一纵列,依次用1, 2, 3, , 60表示。图8-17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图8-17 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每幅图的编号,先写出横行的代号,再写出纵列的代号。如北京某处的地理坐标为北纬为 、东经 ,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号是J50 。 2. 1:50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50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都由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加密划分而成,编号均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采用代码行列编号方法,如图共十位数码组成。 第一位 第二、三位 第四位 第五、六、七位 第八、九、十位 其中:编号及代码第一位1:100万分幅地形图行号 第二、三位1:100万分幅地形图列号 第四比例尺代码 第五、六、七位图幅行号 第八、九、十位图幅列号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代码及编号示例见表8-2: 表8-2 地形图比例尺代码表 比例尺 1:500000 1;250000 1:100000 1:50000 1:25000 1:10000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 示例 J50B001002 J 50C 003003 J50D010010 J50E017016 J 50F 042002 J 50G 093004 J50H192192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均由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划分而成,分幅的图幅范围、行列数量关系见表8-3: 表8-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关系表 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图幅 范围 经差 纬差 行列 数量 行数 1 2 4 12 24 48 96 192 列数 1 2 4 12 24 48 96 192 (二)地形图的矩形分幅和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以坐标格网线为图框的矩形分幅,图幅大小为 50cm 50cm 、 40cm 40cm 或 50cm 40cm ,每幅图中以 1 0cm 10cm 为基本方格。 常用的正方形分幅法的图幅大小如表8-4所示。 表8-4 正方形分幅法不同比例尺的图幅大小 比例尺 图幅大小(cm) 实地面积(km2) 1:5000图幅内的分幅数 1:5000 4040 4 1 1:2000 5050 1 4 1:1000 5050 0.25 16 1:500 5050 0.0625 64 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