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1页
赤壁赋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2页
赤壁赋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3页
赤壁赋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4页
赤壁赋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 我们来见识一位特别的人 1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投资理财 2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 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 归隐田园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实则等于充军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特别的事 3 苏轼 4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 今四川省 眉山人父苏洵 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 世称 三苏 5 苏洵对苏轼 苏辙的教育竭尽全力 他鼓励儿子要像 轼 一样 登高望远 积极上进 又要像 辙 一样为人忠厚 处事稳妥 6 三苏坟 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苏辙兄弟的墓冢 现在的三苏坟陵园为清代修建 围墙 大殿 飨堂 碑刻 石雕造像及墓冢均保存完好 7 8 政治生涯 20岁中进士 他一直希望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可是他的政治思想相对保守 宋神宗时 王安石当政 行新法 他虽也主张改革 但不同意王安石的变革 因而既与王安石的变法派有矛盾 又和司马光的保守派相抵触 外加他为人讲究风节操守 故仕途曲折 历尽磨难 9 政治生涯 苏轼先后受到贬谪不断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 使他有感而发 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散文 10 政治生涯 11 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八月 苏轼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见 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 指控他诽谤朝廷 苏轼因而被捕 关押在御史台狱 在狱一百多天 史称 乌台诗案 御史台称乌台 12 政治生涯 13 这里说的赤壁 在现在的湖北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 是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 因为形状很像鼻子 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 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 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特别的寄寓之所 赤壁 14 三咏赤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词 赋 15 政治生涯 16 17 18 为了纪念苏轼筑堤 便把这条堤叫做 苏堤 苏堤春晓 更成了西湖十景之一 19 政治生涯 20 政治生涯 众所周知 苏轼一生历五朝 分别是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列表说明如下 21 22 回首页 23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受到儒 释 道三家的影响 但他并未固执于任何一家 而是兼收并蓄 各有取舍 从而形成了他复杂的思想和性格 大体说来 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 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 他又以释 道二家超然物外 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 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 不悲观 不颓唐 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4 儒 积极入世 忧国忧民 平生倾慕贾谊 佛 精通佛理 不计得失 常与僧人来往 道 好学老庄 齐万物 一死生 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 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 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 苏轼却能峰回路转 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特别的精神世界 25 苏轼的文学主张 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 务令文字华实相副 期于适用 文字上 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要敢于创新 不要 使人同己 出新意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26 旷世奇才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 黄 庭坚 米 沛 蔡 襄 绘画 朱竹 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 提出写文章要如 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27 苏轼的诗 现存2700首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 也有反映民生疾苦 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 尤长于比喻 成就最高的是写景诗和理趣诗 28 苏轼的诗 写景诗中比较有名的是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湖楼醉书 理趣诗 借景寓理 最有名的是 题西林壁 此外还有品诗 题画 鉴赏书画的诗 其中最有名的是 惠崇春江晚景 29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在世 到这里 又到那里 偶然留下一些痕迹 你觉得像是什么 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 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 正是偶然的事 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 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 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 人又疲劳 驴子也累得直叫 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前四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 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 后四句照应 怀旧 诗题 以叙事之笔 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 全诗动荡明快 意境恣逸 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雪泥鸿爪是汉语成语 读音xu n h ngzh o 意思是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自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30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31 32 题 惠崇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3 苏轼的词 1 词和音乐的分离 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生命 2 词的诗化 34 3 词境的扩大 4 个性分明 苏轼的词 35 苏轼的词 现存苏词362首代表作有 定风波 水调歌头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蝶恋花 36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37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8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39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0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41 苏轼的散文 苏轼主张文道并重的文学思想 强调 有为而作 他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化 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42 叙事记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 这些散文常常熔议论 描写和抒情于一炉 在文体上 不拘常格 勇于创新 代表作 石钟山记 苏轼的散文 43 苏轼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 但更多地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 因而青出于蓝胜于蓝 代表作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的散文 44 苏轼的书法 擅长行书 楷书其书法风格自成一家 丰腴跌宕 天真浩瀚 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自云 我书造意本无法 45 苏轼楷书 46 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47 前赤壁赋 卷纸本行楷书23 9X25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8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 兰亭集序 49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 祭侄稿 50 善画竹石 主张 神似 同王维 提倡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苏轼的绘画 竹石图卷 51 苏轼的绘画 木石图卷 古木竹石图手卷 52 苏轼对后世影响 苏轼体现了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 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 进退自如 宠辱不惊 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53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 是新派的画家 是伟大的书法家 是酿酒的实验者 是工程师 是假道学的反对者 是瑜珈术的修炼者 是佛教徒 是士大夫 是皇帝的秘书 是饮酒成癖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 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诗人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 神 鬼 人 苏东坡传 54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 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 而中秋 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 其他便都 余词尽废 他一戏墨 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 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 他一好吃 就传出 东坡肉 东坡饼 诸类佳肴 他一穿戴 就使 东坡帽 东坡屐 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 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 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 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方方 喜欢苏东坡 节选 55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 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56 赤壁赋 57 何为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 讲求声律 押韵 对比等形式 有辞赋 骈赋 律赋 文赋等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 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有三个特点 一 语句上以四 六字句为主 并追求骈偶 二 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有多种形式 骚赋 汉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特别的文体 赋 58 文赋之美 以文为赋主客对话 以客衬主换韵自由 疏密相间骈散结合 错落有致 特别的文赋 59 翻译课文 一 壬戍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为 望 十六日为 既望 属客 劝客人饮酒 属 通 嘱 引申为劝酒明月之诗 指 诗经 陈风 月出 窈窕之章 指 月出 篇中 月出皎兮 一章 壬戌年的秋天 七月十七日 我与客人泛舟在赤壁下的江面游览 这时清风徐来 江上风平浪静 举起酒杯一边向客人敬酒 一边朗诵 明月 的诗篇 吟起 窈窕 的篇章 60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少焉 过了一会儿 斗牛 星座名 斗宿和牛宿白露 白茫茫的水气纵 任凭一苇 喻指苇叶似的小船如 往浩浩乎 广大的样子冯 通 凭 靠 依托虚 太虚 指天空御 驾御遗世 脱离尘世羽化 道教称成仙为羽化 认为成仙后可以飞升 过一会儿 月亮从东山升起 在斗 牛星之间徘徊着 白茫茫的水气笼罩江面 水光与天色连成一片 任凭这一苇叶似的小舟随意飘荡 浮在宽广无边的江面上 觉得像在浩浩荡荡的太空中驾风飞行 却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 又觉得像是飘飘悠悠的离开了人世而无牵无挂 飞升到仙境一般 61 一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 七月十六日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 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 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 劝客人同饮 朗颂 月出 诗 吟唱 窈窕 一章 一会儿 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 徘徊在斗宿 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 与天相连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 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 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 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飘飘然 又象脱离尘世 无牵无挂 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62 1 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 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景 皓月当空 碧水万顷 月光朦胧 清风徐徐 景象澄沏 如梦境一般 情 乐 舒畅飘逸 飘飘欲仙 超然物外 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 63 乐在何处 一 良辰 七月既望 二 美景 1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2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3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4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三 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64 2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 畅饮美酒 咏诗诵文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 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 处境相当困难 居然有如此雅兴 夜游赤壁 表现了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 反映了他超然物外 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65 二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于是 在这个时候桂棹 桂树做的棹兰桨 木兰树做的桨空明 指映照着月色的清澈透明的江水溯 逆流而上流光 指江面上随波浮动的月光渺渺 悠远美人 指内心所思慕的贤人 这时喝酒喝得极为快乐 我就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歌词道 桂木做的棹啊 兰木做的桨 划开清澈见底的江水 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怀啊 多么悠远 我所思慕的贤人啊 好似远在天的另一方 66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倚歌 指按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和 伴奏呜呜 象声词 常指凄凉的音调舞 使 起舞泣 使 之泣嫠妇 寡妇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 便按歌曲节拍应和起来 萧声呜呜的 好像在哀怨 又像在眷恋 好像在哭泣 又像在申诉 余音悠长委婉 就像细丝一样将断未绝 这萧声仿佛使潜藏在深涧中的蛟龙听了起舞 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67 二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这时候 喝着酒儿 心里十分快乐 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唱道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 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 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 眺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 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箫声呜咽 象含怨象思慕 象抽泣 象低诉 吹完后 余音悠长 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 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 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68 1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 悲从何来 1 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 触景生情 见茫茫月色江水 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 在 扣舷而歌 中 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 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69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 离骚 香草美人 1 高洁的品质2 圣明的君主3 美好的理想 70 2 词中的 美人 指什么 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 指所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 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71 3 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 作者借助夸张 想象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 真切 72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3 三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愀然 形容神色严肃或忧愁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襟 端正地坐着西 向西东 向东缪 通 缭 盘绕苍苍 深青色困 击溃我忧伤得变了脸色 整好了衣襟 严肃地端坐着 问那个客人道 为什么吹得这样悲凉呢 客人回答道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这不就是曹孟德的诗句吗 向西可望到夏口 向东可望到武昌 山和水相互缭绕 树木茂密 一片苍翠 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瑜击溃的地方吗 74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方 当舳舻 指战船酾酒 斟酒横槊 横持着长矛当他攻破荆州 夺得江陵 顺流东下的时候战舰千里相接 旌旗遮天蔽日 面对大江酌酒豪饮 横握长矛吟诗时 那本是一代了不起的英雄啊 可是如今在什么地方呢 75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侣 友 意动用法 以鱼虾为侣 以麋鹿为友匏樽 用匏做的酒器 匏 葫芦的一种蜉蝣 一种昆虫 生命短促 只能活几个小时何况我与你在江边和沙洲上捕鱼砍柴 以鱼虾为伴侣 以麋鹿为朋友 驾着像一张叶子似的小舟 举起葫芦似的酒器互相敬酒 人生像蜉蝣一样短暂地寄托在天地之间 像大海里一粒小米那样渺小 76 三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我有些忧伤 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 问那客人说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客人回答说 月光明亮星星稀少 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 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 向西望是夏口 向东望是武昌 这儿山水环绕 草木茂盛苍翠 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当他占取荆州 攻下江陵 顺江东下的时候 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 临江饮酒 横握着长矛吟诗 本是一时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 以鱼虾为伴侣 以麋鹿为朋友 驾着一只小船 举杯互相劝酒 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 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 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 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 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 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77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挟 持 带 这里指偕同抱 环绕长终 长存始终骤得 迅速得到 轻易得到托遗响于悲风 把洞箫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哀叹我辈的生命瞬息即逝 羡慕长江流水奔腾不息 我只想着挽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中遨游 环绕着明月直到永远 但是知道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幻想 所以只好借秋风里箫声来表达此时心中的忧伤 78 感受鉴赏 第三段 1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了什么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对 客 的回答 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79 为何而悲 80 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81 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 82 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83 情怀阐发 对比 古今人物 曹操 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当年何等英雄 而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比喻 人生短暂 感触生悲 蜉蝣 天地 粟 沧海 哀 吾生 羡 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 不可乎骤得 84 古往今来 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1 曹操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2 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3 许浑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4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5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85 2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 景 理结合在一起的 主问客答 古人事迹 现实人生 孟德遗诗 孟德遗迹 渔樵江渚 蜉蝣天地 安在哉 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悲之缘由 第三段 写景 议论 抒情 86 第三段通过 客曰 由眼前的 江水 明月 想到曹操 周瑜两个英雄人物 是写景 再由他们的 而今安在哉 揭示人生短促之 悲 是议论 引出曹操 周瑜 更加见己身之渺小 自然生出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的感慨 是抒情 87 四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斯 这 指水彼 那 指月卒 最终盖 假若曾 表示强调 有 竟然 的意思自 如果 88 我说 客人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 江水总是这样长流不息 可是它始终没有流尽 月亮总是那样的有圆有缺 可是他到底不会增减 要是从它变化的一面来看 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可能保持不变 要是从它不变的一面来看 那么万物和人类都是不会消失的啊 你又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呢 89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且 况且苟 假若造物者 指天 指大自然无尽藏 佛家语 意谓无穷无尽的宝藏 90 况且天地之间 万物各有主 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 即使一丝一毫也无法占有 只有那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 耳朵听到的便成了悦耳的声音 眼睛看到了便成了悦目的颜色 拿它无人禁止 享用它也用不完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啊 这就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美景和快乐 91 四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对客人说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 水象这样不断流去 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 月亮时圆缺 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原来 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 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 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 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再说那天地之间 万物各有主宰者 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 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 与山间的明月 耳朵听它 听到的便是声音 眼睛看它 看到的便是色彩 得到它没有人禁止 享用它没有竭尽 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 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92 第四段 1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93 2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 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 从 变 与 不变 的角度 借水的流逝 月的盈虚 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 总在变化 人类代代相承 有时永恒的 2 物个有主 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 僭越之心 3 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 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94 3 讨论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 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 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 而适应现实 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但也有负面因素 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反映了他的坦荡 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 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95 积极进取 直面人生听任天命 随遇而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启示 96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启示 面对逆境 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胸怀放宽广一些 97 五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洗盏更酌 洗净酒杯 重新饮酒核 果品相与 相互枕藉 交错地枕靠着躺在一起既 已经客人听后高兴的笑了起来 于是洗过酒杯 重新饮酒 直到菜肴果品统统吃光了 杯盘也杂乱的放着 大家你靠着我 我挨着你睡在船上 不知不觉东方的天色已经发白了 98 第五段 1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 喜 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 身心释然 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酣睡 99 2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 贬滴黄州 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 既不寂寞也不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100 七月既望泛舟清风徐来举酒属客少焉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农历十六日漂浮慢慢地致意 引申为劝酒一会儿 短时间斗宿和牛宿白茫茫的水汽任凭 去 往越过 旷远的样子 点拨字词 10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浩浩 水大的样子 乎 形容词词尾 不译 冯 通 凭 依靠 虚 天空 御 驾 所 动词 遗世独立 遗 抛弃 世 世事 独 独自 立 本意为 站立 引申为 存在 倚歌而和之 倚 依 循着 和 应和 缕 细丝 所 字结构 的地方 或东西等 如 所如 所止 102 舞 泣 使动用法 使 起舞 使 哭泣 正襟危坐 正 使 正 整理 襟 衣襟 危 端正 正直 何为其然也 何为 宾语前置 为何 其 代指前文的萧声 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