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doc_第1页
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doc_第2页
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doc_第3页
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doc_第4页
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呢?首先要求二胡演奏者熟练地掌握一种正确的演奏方法;其次是要求演奏者内心建立起一种明确的音色概念,也就是说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内心听觉;还有一点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能做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放松。当然要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但主要的是上面三种。正确的二胡演奏方法主要包括正确的演奏姿势、持琴方法、按弦方法、持弓方法、运弓技术等等。笔者认为,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演奏方法,只要我们在演奏二胡时所采用的是一种自然、放松、不费力的演奏方法,并能在二胡上演奏出符合科学振动原理的纯正优美的声音,这就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好的演奏方法。至于在演奏二胡时左、右手的演奏姿势、演奏动作,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每一位演奏者都一样。因为每个人手的大小不一样、肢体的比例也不一样,所以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左、右手的演奏姿势和演奏动作。良好的内心听觉是指演奏者内心对优美纯净的声音要有明确的概念,也就是说演奏者对各种不同的音色,包括同一乐器上所发出的不同音色要有一种毫不含糊的分辨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种对不同音色的细微差别的分辨能力呢?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经常欣赏各类优秀的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的演奏和演唱或他们演奏和演唱的录音,并且要对这些优秀的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演奏和演唱的声音进行经常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分析能力,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内心听觉。在此同时,我们要做到不去听那些发音质量很差的音乐演奏和歌唱,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大家应该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只有这样经常欣赏、分析、比较各类优秀的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演奏和演唱的音乐,我们才能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内心听觉。如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我们就无法在二胡上演奏出真正优美动听的声音。要在演奏中克服任何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紧张,我们必须采用一种科学的演奏方法和训练方法,并且在经过千百次有意识的生理和心理上自然、放松的训练,然后才有可能最终做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下意识的放松。有人认为在二胡上演奏出动人的、恬美纯净的声音需要演奏者具备相当的才能、灵感等方面的素质。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有的二胡演奏者作为个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多大的艺术才能,其艺术修养也并不怎么高,然而他们采用了一套正确的二胡演奏方法,却能在二胡上演奏出迷人的声音而吸引人们,也有一些人虽具有较好的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但是由于他们采用了不适当的二胡演奏方法,虽然他们能非常努力地训练,然而他们却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一事实说明,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和演奏者的个性、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等没有必然的根本的联系的。要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光靠艰苦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演奏者采用了一种正确的演奏方法,并经过长期努力的思考、研究和训练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纯净的声音。能不费力地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大家都知道在二胡上演奏快弓、顿弓、跳弓、滑音等技巧性的音乐,是令人羡慕的,但是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一个接一个优美动听的声音才是二胡演奏中最难做到的。声音通常是要通过乐器才能发出来的,因而人们经常会把自己所演奏的声音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乐器质量的不好。当然乐器质量的不同会使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一把好的二胡上使用错误的演奏方法,发出来的声音绝不会是纯净恬美的乐音。如果采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即使在一把极普通的练习二胡上也可以出乎预料地演奏出美好诱人的声音。因为乐器不是乐器本身在发出声音,而是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才使乐器发出声音的,乐器上发出的声音是演奏者和乐器互相作用的结果。同一把二胡在不同的演奏者手中所发出的声音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一把质量上乘的二胡不会在一位蹩脚的演奏者手中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一位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却能在一把并不名贵的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当我们在讨论二胡的演奏音色,即二胡的发音时,我们所要求的是在二胡上发出纯净恬美的乐音,即以其基音来决定它的音高,以适当数量的泛音及其相对的强度来决定它的音色。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声音的质量是它的基音与泛音的组成数目、频率与相对的强度关系所决定的,泛音能量分布状态的任何变异,都必将导致对发音的纯正产生影响。因此,音的质量取决于该音泛音的分布状态。持续的、具有穿透力的、富有弹性的、优美动听的声音,其使琴弦产生振动所需的能量必定集中在二三个频率上,反之则其能量一定分散得很宽阔。从能量集中的观点出发,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些优秀的歌唱家和器乐演奏家能将他们演唱或演奏的即使音量较小的声音传送到音乐大厅最远的角落,而一些蹩脚的歌唱者和器乐演奏者所演唱或演奏的声音因能量的分散却传音不远。那么,怎样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将能量集中在二三个频率的声波上的纯正优美的声音呢?只有在演奏时采用一种科学的演奏方法,使琴弦产生有规则的、充分自如的振动,这时在二胡上发出的声音才会是纯正优美的,其能量才会集中到基音和二三个频率的泛音上去。所以,演奏者必须采用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方法,并经过长期努力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在二胡上演奏出纯正优美的声音。科学的二胡演奏方法.科学的演奏方法,在动作上应该是轻松和自然的。演奏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使动作尽量地符合生理运动的自然规律。其次是力量的传导要通畅,不能在肘部、腕部有所阻塞或抵消。第三是乐曲需要一分力量,决不用两分,要学会在演奏时“忙中愉闹”,积极地休息,把力量用在必要的地方。 科学的演奏方法,在发音上应该是圆润、流畅和富有弹性的。要做到这一点,主要的是掌握好弓子与弦最佳的压速比例和左手手指对弦恰当的作用力。这个“最佳”和“恰当”是要根据乐曲的特定要求而随时变化的。科学的演奏方法给了演奏者以最大的变化可能性,如果演奏法不够规范,则会带来音乐表现上的障碍。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教科书中,似乎把“放松”作为科学方法的代名词。但放松只是一种概念,在具体的演奏中,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放松并不是松软无力,也不是所有的技巧都需要放松。从原则上来讲,放松就是不浪费力量。它在演奏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取法于自然。我们说的放松并不是肌肉的完全松弛,如:坐时哈腰、驼背,好像比坐姿正直要松弛,但并不自然,也不利于演奏,因此不符合科学放松的原则。科学的放松原则,是指绝不把劲使在不该用的地方,而要将力量集中用在必要的点上,具体举例讲,演奏时两腿放平,两脚着地是符合自然坐态的,但有些演奏者却将左腿高高抬起,以脚尖点地,这部分的力量对演奏没有起到什么辅助的作用,得到的却是不雅观的演奏姿态。又如,演奏时两肩应该自然下垂,这样既轻松、美观,又便于充分利用手臂的重量,但有的演奏者将两肩抬起,浪费了这部分力量不说,还抵消了手臂下沉的重量,且姿态不佳。再如:持琴时在上把位,左大臂与体侧应保持45度角,这是一个最佳的角度,既自然松弛,又利于演奏,可有些演奏者将大臂高抬成近乎90度角,这个抬臂的力量纯属浪费。当把位换至中、下把时,大臂应该随之而下降,与体侧的角度变小,这是自然的,也是正确的,但如果大臂不随之下降,仍保持与体侧45度角,这就属于紧张了。反过来讲,如果在上把位,大臂就下垂,与体侧角度过小,好像是松弛了,但不利于演奏,也不自然,回此也是不正确的。人的手呈半握拳状是最自然松弛的,在按指时能保持最接近半握拳状的手型是符合科学放松原则的,但如果强调用手指尖按弦,而不是用指尖与指面交界肉多处按弦,必然导致手指过度弯曲,只能引起手指紧张、不灵活、发音薄等不良后果。在拉弓时,右大臂过早抬起,或推弓时大臂不能及时收回,使大臂架起,既浪费了抬大臂的力量,又抵消了手臂下沉的重量,还使右半弓的发音难于控制,所以它也是不符合科学放松原则的,但有些二胡技巧非手臂紧张不能奏出,如:伸展按指、飞弓、弯柱法等等,这种为演奏所必须的紧张并非错误。总之,在演奏状态上,包括坐姿、手型、动态等方面,讲放松就一定要把握住自然与必须这两个前提。 2充分利用自然重力,如:二胡演奏中弓子贴弦的力量,就主要来自于手臂下沉的重力,再经过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来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形成弓毛对琴弦的一种斜向压力。在以中强以下力度演奏时,手臂自身的重量已足够提供弓毛贴弦的需要,在用很强的力度演奏时,可以采取身体微微前倾,将部分身体的重量加上,这样也就完全能满足弓子所需的贴弦度,而下需要再依靠肌肉紧张的力量来推压弓子了。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只需虎口一松,手臂就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根本用不着再人为地加什么力量了。再如:在演奏舒展、歌唱性的旋津时,一般运弓较宽,这时演奏者的身体可以随着弓向微微左右摆动,使拉弓时身体的重心偏向右侧,弓子也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轻松地拉出;同样,使推弓时身体的重心偏向左侧,弓子也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轻松地向左运动,等等。总之,在演奏中充分地利用自然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放松技巧。 3充分利用自然惯性。物体运动就必然会带来惯性,能充分地加以利用,它就会成为一直供力到换弓,那么弓子突然地反向运动,就会像全速向前行驶的汽车聚然倒车一样,其惯性非但不能成为助力,相反还要抵消掉等量的有效动能在运弓中手腕所起的缓冲作用。就是用来控制惯生运动的,更有一些弓法技巧,如:抛弓、自然跳弓、同向原位击弓等等,本身就是利用弓子运动的惯性来演奏的,如果不能掌握其规律,是很难运用好这些技巧的。在乐曲中,有不少可以充分利用惯性轻松演奏的地方,就看演奏者能不能巧妙地运用它罢了。 4左手不要强调保持手型。如果我们将正在按弦的手指称为“上班”手指,将暂时离弦的手指称为”下班”手指;那么,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其它的手指如果不呈保留状态。又不处于快速待命的情况下,就都应该松弛成自然弯曲状态,而不要使手指紧张地悬于音位之上。这样,可以使左手得以充分的休息。 5在演奏长音时,弓毛要在发音的瞬间“抓”住琴弦,以奏出音头。这时,右手当然要拿住弓子,给以一定的力量。但当长音发出后,右手就应该随即放松,以能保持琴弦正常地延续振动力度,而不必始终紧紧地抓住弓子不放。此时最好能使右手成为一种下意识状态,即:让右手暂时从意识中消失,至下一个音奏出前,右手再加力准备发音。这样,可以使右手经常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也是放松的方法之一。 6在一个乐句中,井非每个音都是重要的,都需要用力奏出。也如同我们平时讲话。重要的词就需要清楚、有力他讲出来,不重要的词就应该柔和地轻轻一带而过。那么在演奏时也同样要区分乐句中的主音和辅音,根据乐曲情绪的需要,该强调的音符清晰地奏出,而将那些不该强调的音符轻轻地一带而过。这样,既可使音乐生动多变,又大大地减轻了演奏时的劳动强度。 7如有伴奏,要将以伴奏声部为主的乐句或段落的表演权交给伴奏乐器,独奏者则可放松轻奏,既得以休息,又使二胡的音色在再次出现时给人以新鲜感,丰富了乐曲的演奏,一举数得。 8在必须用劲强奏的乐句之前故意放松轻奏,一方面可保存实力,另一方固可与后一乐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演奏的戏剧性,效果非常好。 9即兴调整紧张度。一首乐曲的演奏,总是在时刻不断地变化中进行的,这种受化,并不完全是预先处理好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演奏者在表演时的即兴发挥。越是优秀的演奏家,这种即兴发挥就越是丰富,越是精彩。我们在演奏时,紧张度是需要随着音乐的展开即兴地调整的。这种紧张度包括动作上的和心理上的,当自我感觉稍紧,或一段紧张的音乐过;就要及时地放松;过一段以后,又要适当地紧张一下,就这样在有松有紧、有强有弱、有连有顿、有长有短等各种变化和对比中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这种即兴的变化,是演奏者乐感和经验的具体体现,井没有多少规则可言,有一句名言叫做:艺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地用力,对力量的使用“借墨如金”,正如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l)所说的“需要学会在音乐创作上的节省”。节省而不吝啬,不该用处点滴计较,该用处尽力而为,这就是放松的原则;而处处能做到恰到好处,这才是艺术的原则。科学的二胡演奏方法儿童在学习二胡中,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问题,会在学习二胡演奏中产生一些问题,当家长遇到这些“毛病”时,不应一味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要知道这些是孩子的天性使然。那么,儿童在学习二胡演奏中,通常会表现出哪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我们要如何纠正呢儿童在学习二胡中,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问题,会在学习二胡演奏中产生一些问题,当家长遇到这些“毛病”时,不应一味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要知道这些是孩子的天性使然。那么,儿童在学习二胡演奏中,通常会表现出哪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我们要如何纠正呢,看看以下内容,您就会对这些有所了解了。1二胡持弓方法问题。小孩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腕僵硬等毛病。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有种往里勾的作用。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2二胡运弓常见毛病。少儿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这些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3二胡左手持琴问题。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教师要注意学生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4二胡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生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美观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5二胡指力与音质问题。一般认为只要手指能触及到琴弦上就行了,其切弦的指力与力点怎样?音质如何?不去分析。切弦时常常出现音质松垮、皮塌,手指无力,音型模糊不清等现象,或者手指过分紧张,手指关节不灵,起落迟钝、呆板。正确的切弦方法是在左手持琴规范的基础上,手指的起落要干净利索,颗粒般清晰,手指的各关节都富有弹性,使其力量全部输送到指尖上。反之,指力不到位,切弦的音质显得苍白无力。总之,二胡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在注意右手运弓的同时,还要注意左手的各种技能的发挥。儿童在学习二胡中,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问题,会在学习二胡演奏中产生一些问题,当家长遇到这些“毛病”时,不应一味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要知道这些是孩子的天性使然。那么,儿童在学习二胡演奏中,通常会表现出哪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我们要如何纠正呢6二胡音准的问题。二胡的音准是初学者遇到的一个较难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听力没有问题,在练琴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音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就怕在练琴当中不严格,又不用耳去辩听,养成了些不该出现的音准毛病。如常见的指距不准确,一指容易偏高,小指习惯性偏低,半音关系模糊,换把时忽高忽低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纠正一下好一点,一回家又回生了,这种反复不能及时纠正音准问题,对深化二胡学习是很有害的。对于音准教学,我一般是采用一听、二看、三纠正的方法。即要求学生重视听觉,音准与否主要依靠耳朵来辨认,这是主要的方法。其二是看,是借助目测来鉴别音准(则利用目测指距、把位的方法)。三是经常纠正,凡碰音不准就要及时纠正,决不轻易放过每一个不准的音,开始纠正速度上可慢一点,到听觉灵敏度提高了,纠正的速度就快了。7二胡节奏问题。节奏问题也是少儿学琴又一个容易出现的毛病。往往是由于识谱上的障碍而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耐心地纠正节奏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安排时间教学生的乐理和识谱,教师在上新课时,首先要让学生唱谱,讲解乐曲中的节奏和应注意的问题。少儿学琴一般在节奏上容易出毛病的是在换小节时拖节奏或抢节奏,切分音、休止符的节奏不稳定,强弱拍节奏不清。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的时间,对初学二胡的少儿来说,边上专业课,边上乐理课边上识谱课是件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效果。8二胡演奏中关于放松问题。放松是二胡演奏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些孩子一拉琴,浑身紧张,从头部到两肩及整个身体都处于僵硬状态,僵硬的动作是没有弹性的,音质呆板,音色晦涩,其原因主要是不注意练习方法。二胡的放松,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放松,演奏时两肩、两臂及手部(包括整个身体)都要松弛,运弓时,手腕不能僵硬,弓毛压弦的力量不宜过大、过重,推拉弓要有程序(注意手腕灵活),演奏中还要注意呼吸均匀自如。放松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总而言之,要想获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松是本。放松并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处,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来用力,这样发出的音色才优美动听,音质结实饱满,旋律流畅而圆润。9二胡换把问题。在二胡演奏技术中,换把非常重要,是扩展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一课。刚开始学习换把,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够,虎口紧夹琴杆,造成换把时堵塞、不流畅,同时由于学生换把时不注意持琴角度。换把时,音不准或者动作又沉重又笨拙。教师要给学生多做换把示范,讲清换把的要领和注意的问题,换把是从一个把位移到另一个把位的演奏动作。初学换把时,要严格遵守以手带指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换把时,手腕要领先下去;下行换把时,手腕要先带上来,这种手先行的动作,虽然在快速换把时不感明显,但仍然存在,因为换把是由上臂、小臂、手及手指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学习换把时可采取分阶段进行,在第一把位音阶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把位的练习,然后再继续一、二、三把的换把练习,换把练习要特别注意音的准确和减少虎口对琴杆的磨擦力,这不但使上下换把灵便,而且还可使琴身保持稳定,同时在练习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一步地深入,从慢练起,待熟练后再逐步加快。10二胡揉弦的问题。二胡的揉弦是为了美化音色,是为乐曲服务的。在少儿学习二胡一个阶段后,为配合乐曲教学,即可进行揉弦技术练习,对少儿来说,初学揉弦应该掌握腕揉法。对其它的揉弦(压揉、滑揉)可暂不接触,因为腕揉法是二胡揉弦技法中较常用的方法,必须首先学会,少儿手形小,软度好,接受快,提前开始学习揉弦是较有利的。只要教师示范动作做得清楚,要领讲得透彻,学好揉弦是不会有困难的。关键是以手腕(上下揉动)来带动手指的各关节上下波动,使手指均匀的揉幅振动琴弦发出圆润、柔美的音波,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揉弦过程中,对少儿的常见毛病要及时纠正。如由于左手的放松不够而造成的揉速不均匀,发出阵阵的压弦的紧张感,或者忽快忽慢,忽重忽轻现象,还有由于手指力度的缘故,往往指尖部按不住弦,手指随着揉弦往下滑,越揉越高,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揉弦的速度、力度要适当,过大、过快、过重、过轻都会影响揉弦音色的。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大致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法技巧和弓法技巧。二胡正确的演奏方法,通常要符合以下两条原则,即:最大限度地符合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和尽可能地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即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奏出最佳的效果)。现在我将二胡基本的演奏方法简要地介绍如下: 一、坐姿 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着地为标准。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应与肩同宽;两脚应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 二、持弓 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演奏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三、持琴及按弦 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杆。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四、长弓 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此时,手腕应呈“内屈状态”。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手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再次转换成“中间状态”,以便开始下一个拉弓动作。 五、换弦 换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换弦和快速换弦,在快速换弦中又分为正向换弦和反向换弦,它们在动作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慢速换弦时,一般来讲要尽量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为主,而以手臂的动作为辅。在换弦过程中,通常要求弓毛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弓子运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换弦而突然改变弓速。快速换弦因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无名指的主动运动来换弦,手指就会因负担过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匀。因此快速换弦的手指动作实际上都是由右手其它部位来带动的。快速换弦分正向和反向两种,先拉内弦,后推外弦称为正向换弦。在正向快速换弦中,手指的动作是由腕部来带动的。因此手腕的动作就要相对地主动而灵活。先拉外弦,后推内弦的快速换弦称为反向换弦。在反向快速换弦中,换弓的动作是由臂部来带动的。 六、分弓 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八分音符的一种弓法,一般用中弓部位来演奏。因为一音一弓的演奏带来了频繁的换弓,所以换弓的技法在分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弓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拉推弓的时值往往不同,运弓的长度也必然不同,但发音却要求一致,这就需要调整弓与弦的“压速比例”来做到这一点了。 七、连弓 用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的弓法称为连弓,连弓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且连弓中每一个音的时值也往往不同,加上强弱的变化等等,就使连弓的演奏变得非常复杂了。但有几条原则是可以帮助我们演奏好连弓的:1、要合理地分配弓段。2、一弓内音符多、用弓较长的连弓在运弓上与长弓一样,也受着弓子杠杆作用的制约,因此在演奏这种连弓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求得音质的平衡。3、运弓要柔软、均匀,右手动作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受左手换指动作的牵制,尤其是不能用弓子在分配单位上打拍子。4、一般来说,连弓奏法在换弓时,要尽量地减少痕迹。 八、快弓 在演奏快弓时,手和肘要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即:拉弓时手向右运动,肘部却要向左运动;推弓时手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运动,它们运动的“轴心”是在小臂的中间部位。其手臂动作与“对着炉门扇扇子”的动作相似。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把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运动中,手腕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用,使快弓的动作不致于僵硬。因此,既不可紧张,也不能过于松驰。快弓的贴弦度比起长弓和分弓来要大得多,而且这个贴弦度是需要始终保持的,就是说在换弓时,弓毛也要紧贴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声音头,这样的快弓才能具有颗粒性。 九、颤弓 颤弓在演奏方法上与快弓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它也是将动作的“轴”放在小臂的中部,使肘和腕成为平衡的两端;以大臂微微的紧张颤动,带动肘部振抖,通过“轴”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也就带动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运动了。演奏好颤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紧张,以支撑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适当的紧张度,过于紧张会使发音僵硬,且不能持久;过于松垮又会使颤弓不易控制,发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对放松,做到上紧(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 十、顿弓 演奏外弦顿弓时,右手如同拧螺丝刀的动作,轻微敏捷地向左(拧松螺丝的方向)转一下,这样拇指就会对弓杆施加一个力,同时中指也要向外顶一下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当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要立即停止运动,右手复原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不离开弦),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外弦的顿弓动作。演奏内弦顿弓时,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向内有弹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贴住内弦,同时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在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无名指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内弦的顿弓动作。在顿弓换弦时,弓子要始终保持平直运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动作来改变弓毛的贴弦方向,而不应该用弓子前后晃动,或上下点弓头的方法来帮助换弦。 十一、抛弓 抛弓在演奏方法上一般是由两个部份组成的,它的第一部份是一个短促的跳音,以拉弓或推弓开始均可,声音发出后手臂右旋,将弓子顺势提起;第二部份是当弓子下落至琴筒时,右手拇指与食指稍稍放松,中指和无名指乘势向下压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时配合与第一部份相反的弓向运动,这样受阻的弓子就会在琴筒和弦的反弹作用下急速地跳动出声,发出“得儿儿”似的跳音。 十二、换把 从一个把位向另一个把位运动称为换把。换把动作从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应以大臂为先动点向下运动;由高把位向低把位换把时,应以腕部为先动点向上运动,这与右手的运弓原理是一样的。在中、慢速换把时,大臂或腕部要有先行动作,以保证换把的连贯性;在快速换把时,臂、腕、手应呈整体运动,动作要敏捷、果断。 十三、揉弦 揉弦的种类很多,凡是利用琴弦长度或张力持续变化产生音波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揉弦,其中滚揉是最基本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滚揉是由两个动作过程来组成的,第一个过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关节伸直,以指面触弦,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低的音;第二个过程是:手掌下摆,使手指第一关节弯曲,触弦点滚至指尖部位,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高的音。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从而发出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波动的揉弦音。在滚揉时,动作的主动点应该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运动,而不可里外煽动。手腕是动作的一个“轴”,因此腕部千万不可僵硬。 十四、滑音 常用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由较低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上滑音,由较高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下滑音,以三个手指联合运动奏出的滑音叫做垫指滑音,从本音开始滑向较低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称为回滑音。在演奏时左手负责滑音的快慢,右手负责滑音的浓淡,要特别注意发音圆润、分寸恰当。 十五、装饰音 装饰音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各种倚音和擞音。写在音符左上方的称为前倚音,占本音音头的时值;写在右上方的称为后倚音,占本音音尾的时值。有二个小音符的叫做双倚音,有三个小音符的叫做三倚音,有三个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轻巧而富有弹性。在动作上,左手手指要在掌指关节的运动下敏捷地抬指、击弦,触弦后迅速反弹离弦,切忌因手掌动作过大而使演奏显得笨拙。擞音又称单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来装饰音头的,因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双倚音。 十六、颤指音 颤指音是在演奏本音的同时,用手指连续快速地击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发出类似打花舌的声音,其实际效果为三十二分音符的本音与上方音的交替重复。颤指音在演奏技法上与按指一样分抬指和击弦两个动作过程二胡基础演奏法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大致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法技巧和弓法技巧。二胡正确的演奏方法,通常要符合以下两条原则,即:最大限度地符合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和尽可能地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即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奏出最佳的效果)。现在我将二胡基本的演奏方法简要地介绍如下: 一、坐姿 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著地为标准。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应与肩同宽;两脚应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二、持弓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演奏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三、持琴及按弦 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杆。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四、长弓 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此时,手腕应呈内屈状态。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手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再次转换成中间状态,以便开始下一个拉弓动作。 五、换弦 换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换弦和快速换弦,在快速换弦中又分为正向换弦和反向换弦,它们在动作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慢速换弦时,一般来讲要尽量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为主,而以手臂的动作为辅。在换弦过程中,通常要求弓毛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弓子运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换弦而突然改变弓速。快速换弦因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无名指的主动运动来换弦,手指就会因负担过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匀。因此快速换弦的手指动作实际上都是由右手其它部位来带动的。快速换弦分正向和反向两种,先拉内弦,后推外弦称为正向换弦。在正向快速换弦中,手指的动作是由腕部来带动的。因此手腕的动作就要相对地主动而灵活。先拉外弦,后推内弦的快速换弦称为反向换弦。在反向快速换弦中,换弓的动作是由臂部来带动的。六、分弓 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八分音符的一种弓法,一般用中弓部位来演奏。因为一音一弓的演奏带来了频繁的换弓,所以换弓的技法在分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弓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拉推弓的时值往往不同,运弓的长度也必然不同,但发音却要求一致,这就需要调整弓与弦的压速比例来做到这一点了。 七、连弓 用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的弓法称为连弓,连弓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且连弓中每一个音的时值也往往不同,加上强弱的变化等等,就使连弓的演奏变得非常复杂了。但有几条原则是可以帮助我们演奏好连弓的:1、要合理地分配弓段。2、一弓内音符多、用弓较长的连弓在运弓上与长弓一样,也受著弓子杠杆作用的制约,因此在演奏这种连弓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求得音质的平衡。3、运弓要柔软、均匀,右手动作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受左手换指动作的牵制,尤其是不能用弓子在分配单位上打拍子。4、一般来说,连弓奏法在换弓时,要尽量地减少痕迹。 八、快弓 在演奏快弓时,手和肘要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即:拉弓时手向右运动,肘部却要向左运动;推弓时手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运动,它们运动的轴心是在小臂的中间部位。其手臂动作与对著炉门扇扇子的动作相似。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把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运动中,手腕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用,使快弓的动作不致于僵硬。因此,既不可紧张,也不能过于松驰。快弓的贴弦度比起长弓和分弓来要大得多,而且这个贴弦度是需要始终保持的,就是说在换弓时,弓毛也要紧贴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声音头,这样的快弓才能具有颗粒性。 九、颤弓 颤弓在演奏方法上与快弓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它也是将动作的轴放在小臂的中部,使肘和腕成为平衡的两端;以大臂微微的紧张颤动,带动肘部振抖,通过轴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也就带动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运动了。演奏好颤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紧张,以支撑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适当的紧张度,过于紧张会使发音僵硬,且不能持久;过于松垮又会使颤弓不易控制,发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对放松,做到上紧(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 十、顿弓 演奏外弦顿弓时,右手如同拧螺丝刀的动作,轻微敏捷地向左(拧松螺丝的方向)转一下,这样拇指就会对弓杆施加一个力,同时中指也要向外顶一下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当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要立即停止运动,右手复原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不离开弦),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外弦的顿弓动作。演奏内弦顿弓时,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向内有弹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贴住内弦,同时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在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无名指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内弦的顿弓动作。在顿弓换弦时,弓子要始终保持平直运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动作来改变弓毛的贴弦方向,而不应该用弓子前后晃动,或上下点弓头的方法来帮助换弦。十一、抛弓 抛弓在演奏方法上一般是由两个部份组成的,它的第一部份是一个短促的跳音,以拉弓或推弓开始均可,声音发出后手臂右旋,将弓子顺势提起;第二部份是当弓子下落至琴筒时,右手拇指与食指稍稍放松,中指和无名指乘势向下压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时配合与第一部份相反的弓向运动,这样受阻的弓子就会在琴筒和弦的反弹作用下急速地跳动出声,发出得儿儿似的跳音。 十二、换把 从一个把位向另一个把位运动称为换把。换把动作从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应以大臂为先动点向下运动;由高把位向低把位换把时,应以腕部为先动点向上运动,这与右手的运弓原理是一样的。在中、慢速换把时,大臂或腕部要有先行动作,以保证换把的连贯性;在快速换把时,臂、腕、手应呈整体运动,动作要敏捷、果断。 十三、揉弦 揉弦的种类很多,凡是利用琴弦长度或张力持续变化产生音波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揉弦,其中滚揉是最基本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滚揉是由两个动作过程来组成的,第一个过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关节伸直,以指面触弦,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低的音;第二个过程是:手掌下摆,使手指第一关节弯曲,触弦点滚至指尖部位,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高的音。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从而发出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波动的揉弦音。在滚揉时,动作的主动点应该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运动,而不可里外煽动。手腕是动作的一个轴,因此腕部千万不可僵硬。 十四、滑音 常用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由较低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上滑音,由较高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下滑音,以三个手指联合运动奏出的滑音叫做垫指滑音,从本音开始滑向较低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称为回滑音。在演奏时左手负责滑音的快慢,右手负责滑音的浓淡,要特别注意发音圆润、分寸恰当。 十五、装饰音 装饰音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各种倚音和擞音。写在音符左上方的称为前倚音,占本音音头的时值;写在右上方的称为后倚音,占本音音尾的时值。有二个小音符的叫做双倚音,有三个小音符的叫做三倚音,有三个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轻巧而富有弹性。在动作上,左手手指要在掌指关节的运动下敏捷地抬指、击弦,触弦后迅速反弹离弦,切忌因手掌动作过大而使演奏显得笨拙。擞音又称单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来装饰音头的,因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双倚音。十六、颤指音 颤指音是在演奏本音的同时,用手指连续快速地击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发出类似打花舌的声音,其实际效果为三十二分音符的本音与上方音的交替重复。颤指音在演奏技法上与按指一样分抬指和击弦两个动作过程:按本音的手指保留在弦上,颤音的手指要自然弯曲,由左手掌指关节运动,使手指抬起,随即富有弹性地击弦;然后利用琴弦对手指的反弹力,使手指弹离琴弦,继而再一次击弦,如此快速往复,即是颤指音演奏的全过程。在演奏时,一定要以左手掌指关节的运动为主,让手指在大脑的控制下有意识地击弦,而不能是在手指紧张的状态下失控地哆嗦。 十七、泛音 二胡的泛音分为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自然泛音即以千斤到琴码为全弦长,取其几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号为,写在音符的上方。人工泛音是用一指实按某个音位,再以四指轻触泛音点,即以一指所按音位到琴码为全弦长,取其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号为,也写在音符的上方。在演奏泛音时,要做到准、松、快,即音位要准,贴弦要松,弓速要快。此外,在演奏高把位的泛音时,右手可将弓子压低些,使弓毛的触弦点尽可能地靠近琴码,这样也有利于泛音的发音。 十八、拨弦 二胡的拨弦奏法分左手勾弦、弹弦和右手的拨弦。左手以手指指面部位向里拨弦发声称为勾弦;左手用手指指甲部位向外拨弦称为弹弦。最常用的是右手拨弦,通常以拨内弦居多,其方法是:弓子离手,将弓杆放于右腿之上,并使弓毛自然地靠著外弦,在千斤与琴码下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用右手食指或中指的指面部位向左方拨动琴弦,同时还配以左手的按弦,以拨奏出曲调来。以上简要地介绍了二胡的一些基本演奏方法,随著二胡技巧的飞速发展,新技巧不断涌现。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本期所讲解的这十八种基础技法,是每一个二胡学习者都必须很好掌握的。1、长弓:顾名思义,二胡的长弓是指从弓根弓尖、弓尖弓根的全弓,或曰满弓。从肢体动作来说,它属于展开运动状态,涉及到手指、手腕儿、小臂、肩部乃至躯体部分。长弓的运行速度可谓千差万别,但也可归纳为慢长弓、中速长弓,快长弓三大类。与之相对应的,是可谓千差万别的运弓力度。长弓是二胡运弓技法中的根基。作为一种抒情性、歌唱性强的乐器,二胡擅长演奏的乐曲,其弓法技术的“主要成分”多数属于长弓范畴。长弓技巧还是发展和掌握其他运弓技巧的基本保证。这是因为长弓一般运弓速度慢一些,我们有时间调整运弓的动作感觉。所以,应当从长弓训练中获取松弛、平衡的能力,打下运弓技法的良好基础。按照一股规律,拉不好长弓的人通常也不会有好的快弓技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长弓似乎好学易掌握,然而,对于已经学习二胡演奏多年的学生来说,却未必都能够拉好长弓。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长弓,必须真正具有相当的质量水准。比如,慢长弓应该具有协调舒展、平衡稳定的动作,松弛、圆润、通透、明亮的声音;快长弓应该具有敏捷有力的运弓动作,或饱满厚实或纯净明亮的声音。这一切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要拉好长弓首先就要解决所谓“始动点”问题。二胡运弓的“带动说”带来了一系列运弓方面的弊端,我们不应继续遵循这样的理念来学习,而应该按照“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理念,重新审视、设计二胡的运弓动作。笔者愿意用以下几句话概括二胡长弓的运弓动作:源于心灵始于手,或刚或柔腕儿走,同展同收大小臂,平衡稳定靠肩头。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即便我们只是拉一下空弦,脑海里也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需要,可以拉出忧思缠绵的空弦音,也可以拉出欢腾热烈的空弦音。因此,第一句话“源于心灵”,说的是未有声音先有“心情”的道理;“始于手”,意思是说如果需要我们设定一个“始动点”的话,笔者认为非“手”莫属手指、手腕儿),手指是人的心灵“触控”琴弦最前沿、最敏感的部位,演奏者要奏出怎样的一种声音,手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说,手腕儿的重要作用有两点:一是协调手臂的运弓动作,没有协调,便没有了舒展与灵巧;二是提供运弓的色彩变化(轻、重、缓、急,或刚、或柔,主要依靠腕力的变化来实现)。表面看上去,二胡的运弓始动于手腕儿,其实它的真正作用就在于以上两点,手指在腕子动作的同时也要随之作出各种相应的变化。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说,手指、手腕儿动作的同时,大臂小臂的同时伸展与回收,可以有效地避免肘部“架起来,拐出去”或拖延滞后的不良习惯。这样,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