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冊第二課 月光餅 領域對話記錄與月亮有關的詩 (以張九齡、王維、杜甫、李白的名作為範圍) 林雅青:教到第二課月光餅之後,不由得想起許多關於月亮的詩。如果時間足夠的話,真想讓學生多認識這些優美的詩。 鄭惠棣:是啊!古代中國的詩人好像特別喜歡月亮,許多詩裡都寫到月亮呢! 陳靜玫:像唐詩三百首中寫到月亮的詩,至少有幾十首吧!如果想要介紹給學生欣賞,大概也要先挑選一下。 陳雅君:我們的學生才上國一,太長太難的詩大概很難了解,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教。我想選五、七言的絕句和律詩比較合適。林雅青:選一些學生比較熟識的詩人的作品比較好,例如李白、杜甫、王維這些詩人。鄭惠棣:詩的題材也該挑選一下,如果題材不能讓學生理解,讀了也沒用!陳靜玫:那我們就拿李白、杜甫和王維的作品為範圍,挑選適合學生程度的五、七言絕句和律詩,做一些閱讀補充材料如何?陳雅君:好啊!不過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實在太有名了,也加進去如何?鄭惠棣:贊成!但是要做閱讀補充材料,該做哪些內容呢?林雅青:詩句本身再加上語譯是最基本的,要不要加上賞析呢?鄭惠棣:當然要!不然就是文抄公而已了。陳靜玫:我覺得賞析之中應該加入我們對詩的個別心得,還有,既然是關於月亮的詩,應該特別強調月亮在詩中所扮演的角色。陳雅君:然後再為每首詩出幾個題目如何?這樣就可以直接作為課外閱讀的材料,也方便拿來考試。林雅青:沒有人反對吧?那我們就來分配工作範圍了。經過共同討論挑選,工作範圍分配如下:林雅青-望月懷遠(張 九 齡)、竹里館(王 維)、酬張少府(王 維)、 山居秋暝(王維) 鄭惠棣-子夜秋歌(李白)、玉階怨(李白) 陳靜玫-月夜(杜甫)、月夜憶舍弟(杜甫)陳雅君-旅夜書懷(杜甫)、月下獨酌(李白) 所蒐集彙整的補充教材望 月 懷 遠 張 九 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語譯:一輪明月在海上冉冉升起,你我天各一方,望著同一個月亮。相隔遙遠的有情人兒怨恨著長夜漫漫,整夜深深地將你懷想。滅掉燈燭後,滿室月光更令人愛賞;披衣出房去望月,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捧了滿手的月光想要贈你分享,卻無法送到你的手上。不如回到床上,夢中或許還能得知與你相會的佳期吧! 賞析:第一句就描繪出一幅極為優美的景色,請想像:往上看,靛藍的夜空中,或許還飄浮著淡雲數抹,點綴著幾顆星星;往下看,則是深藍色的遼闊大海,岸邊還鑲著乳白的浪花;清涼的夜風徐徐吹來,風中傳來輕輕的浪濤聲,帶著海水的鹹味,這時,一輪明月冉冉自海上昇起,海面上波光粼粼,似乎罩上一層銀紗,這般良辰美景,一生難得見到幾回,若有知心的人在旁共享,該是多麼愜意、幸福的事!可惜那人卻與我天各一方,唯一能使我稍感安慰的,大概只有我們所見的都是同一個月亮這事實吧?第二句的天涯使得空間更加擴大,引人無限的幽思,使優美的夜景也蒙上一片蒼茫。想起了相距遙遠的有情人,自然無法成眠,滿懷淒迷哀怨,不如起來賞月吧!把燭光熄滅,讓月光更加皎潔,更令人愛憐;披上衣裳,走到室外去望月,不知不覺間,露水已沾溼了外衣。第三、四句是空靈的思念,第五、六句則落實到身邊事物的描寫。如此美妙的月色,如果能夠雙手奉上贈你分享,那該有多好!可惜卻無法送達。只好回房就寢,或許在夢中能夠與你相會,得知下回見面的佳期吧!第七、八句寫出痴情一片,留下餘韻無窮! 這是初唐時期的五言律詩,看來此時的詩人對格律還不是很講究,所以第三、四句的對仗不是很工整。前人認為第三句的情人是比喻君臣或好友,其實就當成是夫妻或情侶又有何不可?這首詩中的月光,在第一句就擔任製造背景與營造氣氛的重責大任,到第七句又成為作者想要贈予情人的禮物,更進一步說,就是代表作者的深情一片,地位十分重要。 閱讀測驗: ( ) 1這首詩的寫作年代在(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 ) 2這是一首(A)五言絕句(B)五言律詩(C)七言絕句(D)七言律詩。( ) 3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韻腳是時、思、滋、期(B)詩中有對句(C)詩中描寫望著月亮懷念 某人的心情(D)詩中描寫的月色很美,可見當時是秋季。 解答:1A 2B 3D 竹 里 館 王 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語譯:我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放聲吟嘯。在這幽深的竹林裡,沒有人知道我在這兒,只有天上的明月前來相照。 賞析:第一句先寫出一片竹林,其中獨坐一人,這是視覺摹寫。第二句是聽覺摹寫,這人一邊彈琴,還一邊吟詩放歌,逍遙自在。第三句說人不知似乎有些寂寞,但是第四句明月相照,不但帶來光明與溫暖的感覺,似乎也是詩人的知音。 這首五言絕句寫的是隱者的閒情逸趣,獨字貫串全詩。這首詩中的月光不但是整個場景的光源,也扮演了詩人的知音的角色。或許詩人在人群中找不到知音,只能從自然界中尋找吧!說是閒情逸趣,又何嘗沒有曲高和寡的淡淡孤清呢! (不好意思哦!你們真的曾經走進夜間的竹林嗎?小時候我在蘇澳鎮的外婆家親身體驗過,月光下的竹林美則美矣,但以孩子的眼光看來倒覺得十分恐怖,那翻飛的竹葉之後似乎鬼影幢幢,而更恐怖的是纏人的蚊子!所以第一次看到這首詩時不禁疑惑:王維不怕蚊子嗎?那時防蚊液之類的東西還未發明吧?趕蚊子都來不及,還有辦法悠然彈琴嗎?或是那時天氣已冷,蚊子都死了?但如果真冷到那程度,竹葉也該都乾枯掉落了吧?題目是竹里館,或許王維是在竹林中有一座別墅,既然看得見月亮,總該是開了門或窗,那麼蚊子就有隙可入,想像那畫面:夜裡一片光禿的竹林中,有個人在別墅中坐著彈琴,不知他是不是點了香好趕蚊子,只見他一會兒唱歌、吟詩,一會兒又大叫,真有人看到了,不把他當成是精神病患才怪!呃,你們別怪我破壞了詩的美感,就當成笑話看好吧?) 閱讀測驗: ( ) 1王維是什麼時代的詩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 ) 2這是一首(A)五言絕句(B)五言律詩(C)七言絕句(D)七言律詩。( ) 3從詩的內容看來,這是一首(A)邊塞詩(B)社會寫實詩(C)田園詩(D)諷喻詩。( ) 4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韻腳是嘯、照(B)詩中沒有對句(C)詩中描寫在月光下的竹林中獨自彈琴的情趣(D)作者一邊彈琴,一邊懷念故鄉。 解答:1B 2A 3C 4D酬 張 少 府 王 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故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語譯:我到了晚年只喜歡清靜,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想到自己並無經世濟民的好謀略,只知返回到舊日的園林。迎著松林清風解開衣帶,伴著山間明月獨坐彈琴。你要問人生困窮或通達的道理,就請傾聽那深浦傳來的漁夫愉快的歌聲吧! 賞析:前四句是完全的抒情,表現作者晚年已厭倦官場,所以謙虛的說對經世濟民已無長策,只能歸隱故林,求得自在的寧靜。五、六句寫景,在故林之中,寬解衣帶以迎松風,不必顧忌別人的眼光,更無須維護自己的形象,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多麼逍遙自在!你是否也聽見風中樹林的低語,也嗅到那松葉的清香呢?到了夜晚,在山中獨自彈琴,看似孤單寂寞,但天上自有明月來伴,既提供了光源,也是知音者,何況山中更有清風徐徐、蟲聲唧唧,與琴聲相應和,哪有寂寞之感?在廟堂為官,出將入相,不見得就是通;退隱山林,閒居自適,難道就叫窮?你要問我人生窮通之理,何不靜聽那河浦深處傳來的漁歌呢?只要達觀知命,即使身為漁夫,仍然可以活得悠然自在,又何必為了官位的大小、有無而患得患失呢?第八句的不答之答引人深省,更增詩的神韻。 這首五言律詩寫的是王維晚年的心境,頗為符合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用之則行,捨之則藏的懷抱。作者前半生擔任高官,看透官場的虛偽,也認清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自己無法充分施展抱負,因此不如退隱,求得清靜自在的生活。可笑那張少府卻執迷不悟,竟然還向作者請教窮通之理,但是這種心境無法言傳,只好以不答之答請他自己領悟了。在這首詩中的山月和竹里館中的明月作用相同,既是照明的光源,也扮演了作者的知音,但加上山字更有野趣,也更有代表美好的自然界的感覺。 (一直對於古代的所謂隱士感到很好奇,要當隱士也要本錢夠多吧?像陶淵明如果沒有祖先留下的田園,即使當時的官場再黑暗,他也不得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吧?否則難道真的能夠眼睜睜看著妻兒老母挨餓受凍而死?王維若不是先做了幾十年大官,哪能只管逍遙自在地整天彈琴、賞景、吟詩呢?真的讓他下田工作,或是捕魚、砍柴,他做得到嗎?若是他真的做了漁夫,還唱得出愉快的歌聲、寫得出這種隱逸詩嗎?作者對於平民艱苦生活的那一面,究竟還是體會得太少吧!) 閱讀測驗: ( ) 1王維是什麼時代的詩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 ) 2這是一首(A)五言絕句(B)五言律詩(C)七言絕句(D)七言律詩。( ) 3從詩的內容看來,這是一首(A)邊塞詩(B)社會寫實詩(C)隱逸詩(D)諷喻詩。( ) 4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韻腳是心、林、琴、深(B)詩中有一組對句(C)從這首詩的結尾看來,作者後來改行去當漁夫(D)詩中表現作者眷戀官位之心。 解答:1B 2B 3C 4A山 居 秋 暝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語譯:空山中剛下了一場雨,到傍晚時,天氣清涼,增添了許多秋意。皎潔的月光映照松林間,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過溪石。竹林裡傳來一陣聲響,原來是洗完衣服的女子回來了。蓮葉搖動著,因為漁夫們正放舟而下,打算趁夜釣魚呢!儘管到了秋天,春天的芳草已經凋謝了,但是這兒的秋景很美,我儘可居留在此啊! 賞析:第一、二句寫出時間在秋天的傍晚,地點在空山,是破題的作法,山中新雨後,可以想見滿山草木顏色更加潤澤,空氣清新之外更添一層涼意。第三、四句純寫景,天色暗下,松林之間明月悄然昇起,為山景披上銀紗,這是眼前之景;清泉得雨水助勢,潺潺流過溪石,這是耳聞之聲,流水之聲更反襯出山中之空與靜。第五、六句卻告訴讀者:山中還有浣女、漁夫呢!他們的活動使得竹林、蓮葉都被驚動了,他們的聲音使山中一片生機蓬勃,引出第七、八句:春花凋謝又有何妨,秋景也令人流連忘返呢!這兒有個典故:劉安的招隱士詩有一句: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作者反用其意,以王孫自比,說即使沒有春花可賞,亦可留在山中欣賞秋景。 這一首五言律詩將秋季山中的傍晚寫得有聲有色、生機盎然,可見作者的觀察力很好,也看得出山居生活對作者的吸引力之強。在這首詩中明月的地位只是純粹的景物,並提供增加情趣的照明,沒有扮演知音的角色。 (以我這城市俗女的眼光看來,山居生活哪有什麼好處?除了空氣清新、景色優美之外,山上通常多雨,溼氣極重,別說會影響身體健康,連洗了衣物要晾乾也不容易。山上各種飛禽走獸昆蟲爬蟲也很多,要如何與牠們和平共存?山路崎嶇難行,交通不便,平時要購物、就醫都有困難,若是遇上了山洪爆發或土石流,別說交通斷絕、存糧不足等問題,連生命財產是否能安全保存都成疑問;所以偶而上山旅遊一兩天可以,要我在山中長居?就算是王維願意把他的山中別墅送給我,我也不會接受!) 閱讀測驗: ( ) 1王維是什麼時代的詩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 ) 2這是一首(A)五言絕句(B)五言律詩(C)七言絕句(D)七言律詩。( ) 3從詩的內容看來,這是一首(A)山水田園詩(B)社會寫實詩(C)邊塞詩(D)諷喻詩。( ) 4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韻腳是秋、流、舟、留(B)詩中有二組對句(C)詩中只有視覺摹寫,沒有聽覺摹寫(D)詩中描寫秋季山中生活的情趣。 解答:1B 2B 3A 4C子 夜 秋 歌 李 白子夜秋歌是李白子夜四時歌其中一首 ,這四首如下 : 一子夜春歌 秦地羅敷女 , 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 , 紅妝白日鮮 。蠶飢切欲去 , 五馬莫留連 。二子夜夏歌 鏡湖三百里 , 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採 ,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 歸去越王家 。 三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 , 萬戶擣衣聲 ;秋風吹不盡 ,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四子夜冬歌 明朝驛使發 ,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鍼冷 , 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 , 幾日到臨洮 ?語譯:今夜長安城頭一片月色,耳邊經常聽得家家戶戶的擣衣聲;秋風吹不散我心中的愁緒,因為我深深思念玉門關上的丈夫啊!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蕩平胡虜呢?那時他就不必再去遠征了。賞析:子夜秋歌是沿用樂府舊題,模仿樂府的思想和藝術風格來寫作實際上已不入樂的五言樂府詩。大多描寫男女間的一切情緒,尤以戀歌最多。月亮在這首詩中是背景。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為遠征邊陲 的良人縫製征衣,思念良人而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閱讀測驗:( ) 1子夜秋歌是一首(A)絕句(B)樂府詩(C)律詩(D)現代詩。( ) 2本詩一、二句在描寫什麼?(A)許多人家縫製衣服的情形(B)許多人家團圓賞月的情形(C)許多人家洗衣服的情形(D)許多人家祭拜月亮的情形。解答:1B 2A玉 階 怨 李 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語譯:白玉似的台階上,生成了白色的露水,深夜的寒氣侵襲到羅襪上。她放下了透明得好像水晶一樣的簾子,在簾內望著那玲瓏圓潤的秋月。賞析:這首詩是用白描的手法所寫的。月亮在這首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知音。簡簡單單且客觀地寫立階、下簾、望月這三個動作及景物,雖然寫得簡單,卻把這首詩的主題怨,表達得很深刻。 首二句: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是在描寫一位女子久候遲遲未到的情人,庭寒露重羅襪浸濕仍不 肯離去。第三句:卻下水晶簾,在描寫夜深露重,女子只好失望的回屋內然後放下水晶簾子。卻下看似無意下簾,而其中卻有無限幽怨。第四句:玲瓏望秋月,這句是倒裝句,原句應該寫成望玲瓏秋月。這句是描寫女子在把簾子放下後,心中還是放不下,以至又抬頭望月,心中則還是很寄望她的情人會來。這時的明月就好像這位女子的知音般安慰她。第三、四句李白用了一個懸疑手法,以卻下和仍望呼應,加深望的殷切。在兩個動作之間,許多無奈、掙扎、愛恨交織情緒躍然紙上。 李白這首玉階怨,曲名中雖有怨字,詩中卻祇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而作者以客觀筆法描述人物行動,卻引讀者步入詩情之最幽微處,為讀者保留想像餘地,使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閱讀測驗:( ) 1這首詩的季節背景與下列何者相同?(A)停車座愛楓葉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B)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C)霑衣欲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D)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2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第四句是倒裝句,原句是秋月玲瓏望(B)是首望月懷鄉之作(C)玲瓏的詞性是副詞(D)首二句寫夜深露重,久候不去。 解答:1A 2D 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注釋:1、鄜州:地名,在今天的陜西省。2.閨中:女子所住的內室,在此借指杜甫的妻子。3.雲鬟:形容女子頭髮像雲霧繚繞一般美好的樣子。鬟:一種環形的髮髻,音環。4.清輝:清冷的輝光,言月光。5.虛幌:透明的窗帷,泛指窗邊。6.雙照:月光照著兩人。語譯:今夜在鄜州的妻子,大概正孤零零的望著月亮吧。我在離鄜州如此遙遠的地方,忍不住心疼起我的孩子們,他們的年紀小得還不知道該思念長安的我呢。久久望著月,妻子的如雲鬢鬟大概也被夜裡的露水沾濕了吧,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手臂上白玉般的肌膚,或許也感到一絲寒意了。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並肩倚在門帷旁,而我們今夜所流的淚,在那時的月光下應該都已經乾了吧。賞析:天寶十五年(756)六月,詩人把妻兒安置在鄜州的羌村。聽到肅宗即位靈武的消息後,杜甫自鄜州隻身投奔,途中被安史亂軍擄至長安。詩人身陷囹圄,心懸妻孥。八月的一個晚上,月華皎潔,夜涼如水,懷人之情又在他心裏洶湧起來。他痛苦地思念著鄜州的妻子。整首詩不正面寫自已對月懷人之情,而從對面著筆,寫妻子對月懷念自己,使自己懷人的愁思顯得具體而深切。四聯層層推進,可謂匠心獨具。 杜甫的詩一向以社會寫實著稱,但從此詩看來,他也是一個深情愛家的好男人呢。這首詩是杜甫被叛軍俘虜時的作品,首聯是杜甫心中對遠方妻子的想像圖,他拋棄了傳統寫作方式,不說自己的思念,反說妻子對他的牽掛,更能突顯杜甫思鄉心情之真之切。 頷聯遙憐小兒女其實就是一種對孩子的心疼,稚齡兒女連父親遭逢了什麼樣的劫難都還不能理解,當然也無從思念了。杜甫想著孩子不知思念為何物的純真,也對自己無法立即回家的困境感到心急如焚。 頸聯的詩意再度轉回妻子望月的想像圖上,體貼的記掛著妻子是否被深夜露重所襲,擔心她頭髮沾濕了會受涼,而她白皙的雙臂會不會也感受了寒意?杜甫對於髮妻的萬般愛憐在此表露無遺。 結聯則更巧妙地將原本相距迢遙的兩人在想像世界中重逢,期盼著他日相會之際,兩人在今夜所流的淚都已成過去,所有的劫難都能夠結束。 這首月夜使用想像的手法,不僅成功的將長安與鄜州兩地迅速的連接起來,更利用時空相隔的悲涼,為未來作一個光明的想望,堪稱杜詩中的傑作。 首聯杜甫即以月作為起興之發端。月,自古便是團圓象徵,多少悲歡離合都在其中,頃刻間便觸動了每個人的心弦。寫妻子孤獨望月,更言自己的遊子哀愁。頷聯則進一步描寫心疼子女之忡忡,既不捨他們身處亂世,又對兒女不知時代動盪的純真心生憐愛。遙想妻子雖非獨身一人,但孩子尚年幼,不知為何要與父親分離,也無法理解母親對父親的思念,乏人可解的寂寞心情更添幾分。思緒至此,杜甫擔心妻子的款款深情在第三聯中自然流現:文中出現杜詩中少見的綺麗詞句,用語精工。但香霧、清輝、雲鬟、玉臂這些華麗的字眼,卻也反襯出妻子久立望月後濕、寒之淒清,甚為悲涼,強烈表達出作者的沈痛心憂。末聯則以何時轉折起問,充滿對未來的期待。全詩最後一句精華雙照淚痕乾不僅回應了首聯獨看的寂寞,更讓兩人在分隔的掛念和期盼中相聚,原本虛實的思念在想望中聚而成形,將兩人相倚相守的立體形象,超越時空合在了一起,呈現在所有讀詩之人的面前。 月夜,說的其實是大時代的長安月。在悲苦環境中,詩人既展現了對家國的抱負、對理想的追尋,也同時表現出對家庭妻孥的責任。在兩難矛盾中,詩人掛念妻子兒女的心情著實令人動容。本詩的情感描寫也並非男女的繾綣纏綿,而是夫妻之間那種堅定的信念、互相之間關懷的深情。兩人將一生託付給對方,相知相守,這份緣、這份恩情用一世去訴說。夫妻之情深如此,或許更勝今人。閱讀測驗:( ) 1下列有關杜甫月夜的敘述何者正確?(A)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意謂杜甫期盼戰亂能平定,早日脫離悲苦。(B)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意指其妻月下痴等,思念情深(C)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句中未解憶長安意指子女少不更事,不知父親何以羈留長安未歸(D)通篇都寫月夜,不但只說自己看月,又敘寫兒女不懂事,更足以堪憐。( ) 2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的修辭摹寫,何句有誤?(A)第一句香是味覺摹寫(B)溼是觸覺摹寫(C)清輝是視覺摹寫(D)寒是觸覺摹寫。 ( ) 3有關這首詩的闡述,何者有誤?(A)清輝是指清冷的輝光,即月光(B)閨中是指女子所住的內室,在此借指杜甫的妻子(C)雲鬟是形容女子頭髮像雲霧繚繞一般美好的樣子(D)虛幌是指透明的窗帷,泛指門板。解答:1B 2A 3.D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燕聲。露從今日夜,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不常達,況乃未休兵。註釋:1. 舍弟:指弟弟。2. 戍鼓:戍樓上的鼓聲。戍樓:指建築於城中用作警備的樓。 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3. 邊秋:邊疆上的秋天。4. 白露,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農曆八月;白露以後,天氣會漸漸變冷。5. 問生死:生死未卜的意思。6. 書:書信7. 未休兵:戰爭還未停止的意思 語譯:從戰士戍守的樓閣上又傳來一片更鼓聲,路上的行人也都失去了蹤影;在這偏僻遙遠的邊境秋夜裡,只聽到孤雁悲悽的叫聲。露水從今夜開始,已經愈來愈寒白了;只有天上的月亮,還是和故鄉的月一樣的皎潔明亮。我也有弟弟,但是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現在連老家也被戰火給摧毀,我更是無從打聽他們的生死了。我不斷的寄信回去,卻一直沒有回信,可能是因為無法送達吧;何況現在戰火還沒止息,那就更沒希望了。 賞析:這首詩的第一句戍鼓斷人行,在一開始就點出了深夜和戰時那種戒備森嚴、冷清的樣子。第二句的邊秋和雁聲則更加說明了他在懷念他的手足時候的季節和地點。當時的季節正好是秋天,花草樹木都開始凋謝,而自己又是身處在邊境,再加上孤雁悽慘的哀叫聲,就更令人覺得空虛寂寞了。露從今夜白這一句,則是寫出了當時的節氣,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應,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由白色這個顏色來感受出當時那種冷清的樣子。最後四句,杜甫則是在描寫他思念兄弟的情懷。因為戰爭的關係,他和自己的弟弟們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無家則讓人更覺得悲哀,因為他不僅和親人分離,連老家也都因為戰爭的關係而破壞了。最後兩句,他則描寫出因為戰爭的關係,又收不到家書,因此對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憂心的心情;特別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個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應,整首詩在情感的表達上非常的完整。閱讀測驗:( ) 1下列含有月字的各項詞句中,哪一句是表達鄉愁的意思?(A)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B)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C)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 (D)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2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一詩中提到: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可用下列哪一句成語來形容最為恰當?(A)焚膏繼晷(B)顛沛流離(C)千里迢迢(D)風塵僕僕。( ) 3由寄書不常達,況乃未休兵。此句可透露出杜甫為盛唐那一派詩人? (A)邊塞派(B)山水田園派(C)社會寫實派(D)浪漫派。解答:1B 2B 3.C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需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語譯:在花叢中置放了一壺美酒,自斟自酌的旁邊沒有陪伴的人可以親近。我只好舉杯向天邀請明月一起來喝酒,這樣,獨酌的我,天上的明月,加上自己的影子一共就有了三個人。月亮本來就不懂喝酒的情趣,影子緊跟著我也沒什麼作用。月亮和影子只是我暫時的伴侶,因為這樣美好的春天要及時行樂。我唱歌時月亮在四下徘徊,我跳舞時身影也隨著婆娑搖擺。清醒的時候我和它們一起飲酒作樂,醉了就和月亮、身影各自分散。從此我願和它們結成一種無情的交遊,相約在那遙遠的天河再見賞析:這首詩是唐朝詩仙李白的作品。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一人獨自喝酒行樂,孤獨無伴,只有把月亮和影子當成同伴,請它們一起與自己飲酒取樂,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這樣的場景看似熱鬧卻隱藏些許無奈,慨歎人生在世,知音難求啊!也透露出天才李白的孤傲,縱有才華洋溢,卻懷才不遇,缺乏賞識的明君賢相,徒然留下天地悠悠的惆悵之感。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需及春。寫出詩中人的矛盾心情,在此境地之中,只有 月、影相伴,只好和他們相交為伴,以度今晚如此煩人的夜。但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中,該把握住此刻啊!因為人生短暫無常,需把握當下,及時行樂,才能盡情揮灑精采的生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在高歌之時,渾然忘我,暢快無比,連月娘都駐足於空中,不忍離去,點出了那時的欣喜之情,而在舞動時,影子亦隨著作者身軀零亂的飛舞者,清醒時,它們是歡笑、快樂的夥伴,不離不棄!在醉酒之後,心中一片迷茫,不再痛苦,此時和月、影道別,是最佳時機。以一般人的想法來看,李白可能有些許的精神錯亂或自欺欺人,但能夠像他這樣勇於活出自我,豪放豁達,也許是最懂得生活的人吧!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月、影,本是無情之物,但多情如李白,並不在意,在他眼中,天地萬物皆可交遊,皆能感染其對生活的熱情。在這,李白寫到了這兩句,更襯托出了他的超凡脫俗啊!與月、影相交,並相約在天上,何等癡狂,多麼寫意!這是凡夫俗子如你我,都無法可及的創意與勇氣。人難免孤單卻常難與孤單相處,孤單是一种寂寞,而喧囂又何嘗不是另一种寂寞呢?所謂繁華落盡總是空,沒有自我內涵的充實與提昇,就算身處寶馬雕車香滿路的熱鬧情境,心中總有一份空虛填不滿。其實寂寞本來就是人生命的本質,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第十三届人才博览会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河北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公开选聘博士研究生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辽宁沈阳盛京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沈阳对外事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酒驾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校医招考笔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后勤现场管理制度
- 产地果酒咨询问价方案
- 企业年度咨询解决方案
- 2025昆明中北交通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招聘(6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方案
-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含答案】
- 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方案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报告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性路径探索
- 英语A级常用词汇
-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团体标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