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 一 职业卫生标准的概念 地位及意义 1 概念职业卫生标准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由法律授权部门对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作出的强制性统一规范 如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接触限制量值 职业健康监护要求 职业病诊断原则及处理技术要求 以及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方法等制定与实施职业卫生标准的根本目的是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2 地位职业卫生标准是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体系 是为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而制定的特殊技术要求职业卫生标准是国家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对职业病防治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 根据 职业病防治法 的规定 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用人单位将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 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职业卫生标准是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技术指标 3 意义1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和谐发展劳动者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也应当成为社会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职业卫生标准通过制定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制量值以及劳动者健康保护要求 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的目的 从而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 经济和谐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2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规范企业与市场的健康发展职业卫生标准通过规范用工行为 促使企业依法保证职业病防治的投入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定与实施职业卫生标准 可以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与技术进步以及产品多样化 3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促进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职业卫生标准通过限制境外原材料 生产工艺 生产技术中的职业病危害向境内的转移 维护我国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不被侵犯有助于树立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良好形象 特别是劳动保护方面的形象 为我国企业参与世界贸易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科学性和专业性职业卫生标准是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的技术依据 因此 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必须以科学为依据 建立在健康危险性评价基础上规范性职业卫生标准主要规范用工行为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不被侵犯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促使企业依法保证劳动保护投入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4 特殊性 社会性职业卫生技术标准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体系 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职业卫生标准的制修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行性职业卫生标准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职业卫生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中 日常卫生监督执法 卫生检测检验 卫生行政处罚 卫生行政复议 卫生行政诉讼等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职业卫生标准的运用 因此 职业卫生标准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切实可行 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 5 分类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按照效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职业卫生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 保障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保护环境 防止欺诈行为 满足国家公共管理的需求 保护环境 而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强制性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工作场所作业条件的卫生标准 工业毒物 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病诊断标准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推荐性职业卫生标准包括 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采样规范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 检验方法 生物接触限值 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劳动生理卫生 工效学标准 6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根据职业卫生标准的内容可划分为两个层次 即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与劳动卫生个性标准 个性标准 又依照标准化对象的特点划分为上述12个系列 个性标准的内容不同分两类 即限制标准和行为标准 限制标准仅包括量值标准和必要的说明 行为标准还包括测试 评价 监护 控制 个体防护及其他卫生安全要求方面的行为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个性标准方框图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框架图 二 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与公布 1 制定机构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职业病防治法第11条 卫生部门负责拟定职业卫生法律 法规和标准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制订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 标准 并监督实施 中央编办 2003 15号文件 根据 职业病防治法 的规定 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 国家职业卫生标标准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 第20号 规定 卫生部主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委托办事机构 卫生部监督中心承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日程管理工作由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 与职业卫生标准有关的技术委员会有全国职业卫生 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 放射卫生防护和放射性疾病诊断四个标准委员会 2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方针 政策 满足职业卫生管理的需要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 以危险度评估科学研究为基础 借鉴科研成果 注重可操作性 经济 技术可行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积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符合WTO的要求逐步实现体系化 保持标准的完整性和有机连续性 3 审查与公布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按照 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章程 及有关规定审查 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 由卫生部以卫生部通告形式公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 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GBZ 推荐性标准的代号为 GBZ 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编号由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代号 发布的顺序号和发布的年号构成 如 GBZ1 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 职业接触限值能充分保护工人吗 阈限值是工人能够日复一日地处于该种条件下工作而几乎不会全部出现有害健康的影响 ACGIH 1994 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很大 对有害物质的感受程度因人而异 即使在容许浓度水平以下的接触 少数工人对于有些物质 在阈限值水平或低于阈限值时也会感到不适 出现不舒服 原来的健康异常状况进一步恶化 还有少数人因原有工作条件恶化 或职业病加重也会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Cooper 1973 ACGIH 1994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在产业实践以及人和动物实验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制定的 它是评价职业卫生状况的重要法规性技术依据 但是 制定OELs时所使用的信息的质和量并不总是相同的 在制定容许浓度时所考虑的机体影响因也因物质不同而不同 因此容许浓度的数值不能单纯地作为不能作为划分化学物安全与危险程度的精确界限 不能简单地用以判断化学物质毒性 当工作环境有害因素超过OELs以上时 不能就贸然下结论说是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直接和唯一的原因 反之亦然 即不能作为出现疾病或其他身体状况的证明或反证 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是建立在保护水平政策基础上 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 因此 现有的接触限值并不能保护所有的人群 如苯Castlman和Zim 1988 1989 指出 标准是由那些在管理企业中得到利益的卫生学家参与制定的 制定阈限值标准的科学依据并不足ACGIH 作业场所接触的 使用安全性 和 无意义危险度 的定义会随着社会价值的变化而改变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对现有的评价依据 指标地认识都有可能随着社会经济 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值的大小不仅与使用的原料 工艺有关 也与作业场所环境的控制水平有关 进行健康影响评价时 应结合接触机会 方式 时间 危害控制进行综合风险评估 当接触时间或工作强度严重超过制定OELs时所必需的条件时不能使用OELs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即不能于用评价社区污染标准应由受过职业卫生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使用 8 标准概况 职业卫生标准 671项 强制性568项 推荐性103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2002 423 386 职业病诊断标准 93项 GBZ3 94 GBZ T157 2002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20项 GBZ95 113 GBZ T156 2002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44项 GBZ114 143 GBZ T144 155 200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81种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医用 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 GBZ161 164 2004 GBZ160 1 81 2004 GBZ159 2004 职业接触二硫化碳的生物限值 WS T239 2004 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 WS T240 2004 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 WS T241 2004 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的生物限值 WS T242 2004 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生物限值 WS T243 2004 我国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年代发展动态 第一版本MACs 第二版本 第三版本 SCOHSSestablished 职业病防治法之后 三 主要职业卫生标准介绍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 标准101 56 1956年卫生部与国家建设委员会首次颁布 附录中含53项有害物质职业卫生标准 基本上沿用了前苏联的最高容许浓度 MAC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79 1979年卫生部 国家基建委 国家计委 国家经委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布 附表中含120项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MAC 其中有毒物质111项 粉尘9项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2002年为配合 职业病防治法 的实施 卫生部将原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79 修订分解为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和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两个标准 并于2002年发布实施 职业病诊断标准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新建 扩建 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项目 泛称 建设项目 的职业卫生设计及评价原则 体现 预防为主 卫生工作方针 保证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从源头控制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改善劳动条件该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整体布局 防尘与防毒 防署与防寒 防噪声与振动 防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 辅助用室等方面的内容 以保证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选址与总体布局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人工空气调节 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一般规定车间办公室生产卫生室生活用室妇女卫生室 为保证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详细规定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要求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BZ2 2002 目的 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 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 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 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 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防止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过量接触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促进生产发展要求 在建设项目设计时 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 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 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 亦应采取综合预防 治理措施 使设计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来监测工作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评价工作场所污染或个人接触状况时 应正确运用TWA STEL或MAC的职业接触限值 并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采样规范和标准测定方法 进行采样 监测和分析 必要时 也可参照国内外公认的测定方法 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适用对象 适用于生产 使用或产生有害因素的各类用人单位 定义 职业接触限值 OEL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 STEL 最高容许浓度 MAC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 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警示标识 GBZ158 2003 定义 警示是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和防护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目的 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如警示标识的种类 标识的设计原则 标识的选用和设置 从规范使用警示标识 既有利于用人单位规范自身管理 也有利于规范卫生行政部门执法行为出发 解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 切实落实 职业病防治法 主要内容 警示标识的分类警示标识的设置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和警示线5类标识 计27种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 分为红色 黄色和绿色三种 按照需要 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 计56种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是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的 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作业场所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设备 在可能产生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标识产品包装 可能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 产品包装要设置醒目的相应的警示标识和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载明产品特性 存在的有害因素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救治措施内容贮存场所 贮存可能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场所 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以及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四 职业卫生标准研究进展 通过26个检测方法 其中按物质分类修订了13类物质的标准检测方法 增加了4类物质的标准检测方法通过3项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规范 原则通过8种特殊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 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血源性病原职业暴露防护标准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管理规范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和石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生产性粉尘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特殊作业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6项职业病危害生物接触限值 加上已经颁布的11项生物接触限值 我国生物监测卫生标准已达17项10项生物材料中化学物测定方法 包括 尿中1 羟基芘 尿中反 反 粘糠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尿中2 5 己二酮 尿中甲基甲酰胺及血清中乐果血清中甲基对硫磷的气相色谱法 尿中砷 汞及血汞 血硒的原子荧光法1项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 通过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规范明确了健康监护的基本理论 指导思想和监护内容增加了应急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及离岗后医学随访内容去除了9项不必要进行健康监护的内容 删除了杀虫眯 将甲苯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审计实务操作与内部控制审计师考试试卷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三维建模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写作指导》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课程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EVC企业价值创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Bayes统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从业资格面试热点问题解析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 《汉服发展史》PPT课件
- 新编物理基础学王少杰(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