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2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2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2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2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2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二单元 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二单元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图释考点 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黄赤交角的存在 才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而产生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纬度在不同时间昼夜长短情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接受的太阳辐射情况便不同 产生了四季 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情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也不同 从而产生了五带 疑难突破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65天5时48分46秒 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匀速的 大约7 8 月 即1 4天 2 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 温馨提示 黄赤交角大小变化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决定了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具体如图所示 典例精析 解析 答案 1 c 2 a 1 6月初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太阳处于甲 乙位置时 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日地距离相同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 第 1 题 6月初太阳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 且接近夏至日 即图2中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的丁位置 第 2 题 由图2可知 太阳所处的甲 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 乙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前 甲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后 甲位置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较乙快 乙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甲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变长 甲位置日期时的日地距离较乙位置日期短 太阳处于甲 乙位置时 地球上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答案 1 d 2 d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图释考点 1 昼夜长短分布 抓 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疑难突破 2 昼夜长短变化 抓 移动方向 此处的 移动方向 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它决定昼长 夜长的变化趋势 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且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1 太阳直射某地 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 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 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 出现极昼 极夜的范围越大 4 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昼夜长短相等 日出 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 除二至日 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3 昼夜长短计算 抓 特点 1 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 夜 长时数 昼 夜 弧度数 15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时数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 夜长时数 日出时间 0 2 24 日落时间 2 3 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 夜长相等 南 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昼长 相等 例如 40 n的昼长等于40 s的夜长 典例精析 解析 答案 a 1 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 泰山 36 n 117 e 旭日东升b 东京 36 n 141 e 夕阳西斜c 纽约 41 n 74 w 烈日当空d 开普敦 34 s 18 e 夜色深沉 2 次日泰山站 a 日出正南b 太阳高度变大c 白昼变短d 极昼即将开始 解析 第 1 题 当该日太阳位于f位置时 太阳高度最高 为当地正午时刻 泰山 36 n 117 e 为下午 约15时 东京 36 n 141 e 为16时左右 夕阳西斜 纽约 41 n 74 w 为2时左右 开普敦 34 s 18 e 为上午8时左右 第 2 题 2月8日的次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泰山站白昼变短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由图可知该地昼长小于24小时 极昼已经结束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日出东南 出现极昼的地区除外 故c正确 答案 1 b 2 c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图释考点 空间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 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疑难突破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 公式 h 90 两点纬度差 说明 两点 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 同减异加 原则 即两点同在北 南 半球 则两点纬度 大数减小数 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 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 10 n 时 a点 40 n 正午太阳高度 h 90 ab纬度差 90 40 10 60 c点 23 5 正午太阳高度 h 90 bc纬度差 90 10 23 5 56 5 2 任意一天 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 温馨提示 在南 北 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 南 北 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变化 其太阳高度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4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 确定地方时当某天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 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 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房屋朝北 3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日影越长 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差多少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 二分二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 确定楼距 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 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 l hcoth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h 90 如下图 方法技巧 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地方时24时的太阳高度角 也就是一日中最小的太阳高度角 h最小 90 公式中h为最小太阳高度 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 永远取正值 为直射点纬度 当地夏半上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 如果所求出h最小 0 说明此日该地区出现极昼 典例精析 1 遮阳板收起 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 sd 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 2 济南某中学借鉴这一设计 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 则应做的调整是 安装高度不变 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 缩短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 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 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解析 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 由题干中 福建某中学 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2 由第 1 题设问可知 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 由第 2 题设问可知 济南纬度比福建纬度高 冬至日和夏至日 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均比福建小 2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 d 2 a 解析 根据题意 该地不可能为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 因为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 最小也大于0 故该地为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 以北回归线以北为例 甲是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乙是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设该地纬度为x 列公式计算 h甲 h乙 90 h甲 90 x 23 5 h乙 90 x 23 5 最后得出h乙 21 5 故选d 答案 d 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问题 图释考点 在北半球春 秋二分日 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 正西面落下 因此 日出时日影朝西 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全球各地 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 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 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 从夏至日至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南移 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 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 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西南方落下 因而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 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 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 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 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北移 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 北半球太阳正北升 正北落 南半球太阳正南升 正南落 南北极点上 出现极昼期间 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 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 太阳在一天中没有升起和落下 由此可见 太阳的升落方向 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 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 随着纬度的升高 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北半球夏半年赤道地区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的数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夏至 这一天 赤道上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为东偏北 西偏北 23 5 北半球冬半年 赤道地区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的数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冬至日 这一天 赤道上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为东偏南 西偏南 23 5 北半球出现极昼 南半球出现极夜 的地区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为东偏北 西偏北 90 南半球出现极昼 北半球出现极夜 的地区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为东偏南 西偏南 90 除春秋分日外 地球上同一天任一地点 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均大于赤道 且随纬度的增加 日出 日落 的方位角增大 1 对纬度介于甲 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a 正午时 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b 正午时 太阳直射当地c 当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从西南方落下d 当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从西北方落下 2 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此日 乙 丙 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 此日从乙地向北 昼越来越长c 在一年中 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 在一年中 甲 乙 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 解析 第 1 题 读图可知 甲地应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 即北回归线上 乙地位于北极圈 丁地为北极点 丙地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 位于甲 乙之间的地区 即北温带 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西北方向落下 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的天空 第 2 题 此日 北半球各地都达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 乙地及其以北地区的昼长均为24小时 所以b项错误 二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答案 1 d 2 a 解析 第 1 题 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 结合材料该地 约5时 地方时 日出 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 排除a d选项 北冰洋沿岸纬度高 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 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 昼长最接近14小时 第 2 题 日出 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北半球时 全球各地 极昼 极夜区除外 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阳光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日出正东 日落正西 答案 1 b 2 c 光照图的判读 基本图型 1 常见光照图 2 变式光照图 判断方法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 确定南北极 侧视图 通常是上北下南 极地投影图 a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北逆南顺 b 根据经度的排列情况判断 地球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即东经度沿逆时针方向增加为北极图 沿顺时针方向增加为南极图 2 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所形成的昼 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故又称晨昏线 圈 在地球光照图上 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是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3 确定日期和节气北极圈极昼 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极圈极夜 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 为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或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4 确定某地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越往东走 时间越早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东方时刻总比西方早 5 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 或夜弧 是等长的 即同纬度的各地昼 或夜 长是相等的 弧长15 为1小时 昼长 夜长 24小时在侧视图上 求昼长或夜长 要再乘以2 因为观察者看到的仅是昼弧或夜弧的一半 6 确定日出时刻某地日出时刻 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在二分日时 全球昼夜平分 即6时日出 18时日落 赤道上全年6时日出 18时日落 7 确定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的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的那条纬线分别向南 北两侧降低 因此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 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之差 8 确定日期分界线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国际日界线 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当太阳直射在东经度时 地球上早一天的范围占多一半 当太阳直射在西经度时 地球上晚一天的范围占多一半 典例精析 信息提取 1 题干部分信息提取 说明海轮的航行方向为自西向东 ef线表示晨线或者昏线 说明p点正好位于晨线上 所以ef为晨线 2 图表部分信息提取 根据提示及海陆分布 可知南北半球的分布 图示p点位于ef线上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 此经线为120 e 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据此可计算出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35 w 图示ef线与纬线切点在极圈内 答案 1 b 2 a 2 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 则m地大致位于 a 66 n 110 eb 67 n 110 ec 66 n 130 ed 67 n 130 e 3 若在m地垂直立竿 则下图中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1km可知mn两地相差23 故m地纬度是67 n 由am为昏线可以判断67 n及其以北是极夜 为北半球冬季 a项出现在北半球秋季 b项出现在北半球春季 c项出现在南半球冬季即北半球夏季 d项出现在北半球冬季 第 2 题 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1km可知m点纬度为90 2553 111 67 日影最短为地方时12 00 根据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知m地时间与北京时间 120 e地方时 相差40分钟 可知经度相差10 北京时间较早 故位于m地东边 因此m地经度为110 e 第 3 题 由上题知m地纬度为67 n 夏至日0时物影朝南 5月1日日出东北 物影朝向西南 10月1日正午该地物影朝向正北 秋分日地方时12时北半球物影朝向正北 答案 1 d 2 b 3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 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为2014年11月7日至12日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归线移动 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昼短夜长 故黄山6点后日出东南方向 此时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 且范围越来越大 2014年11月7日立冬 11月22日小雪 答案 a 2 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 青岛 a 日出东南方向b 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 昼长较广州短d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 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 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青岛港日出东北方向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青岛纬度较广州高 4月5日昼长较广州长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 答案 b 3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 返回到p地时 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 10小时b 11小时c 13小时d 14小时 解析 从题中材料可知 从p地出发的日期大约为2月21日 距春分 3月21日 一个月 昼长为11小时 春分时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