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ppt课件.ppt_第1页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ppt课件.ppt_第2页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ppt课件.ppt_第3页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ppt课件.ppt_第4页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介绍 目录 地源热泵系统介绍清华同方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施工 系统介绍 一地源热泵系统介绍 系统介绍 什么是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 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 由水源热泵机组 地热能交换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在冬季 把地能中的热量 取 出来 提高温度后 供给室内采暖 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 释放到地下去 系统介绍 地热能交换系统 室内系统 水源热泵机组 控制系统 输水管网 室内外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系统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的不同 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表水地源热泵热泵系统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闭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系统介绍 开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水平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垂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系统介绍 水平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介绍 地源热泵的效率分析 H 理H 热力完善度 和热泵的机械效率 工质等因素有关 大小和制造厂家的设计制造水平有关制热时 理 T2 T2 T1 T1大小和水源侧换热系统设计有关制冷时 理 T1 T2 T1 T2大小和水源侧换热系统设计有关 系统介绍 如果只考虑热泵机组 地下水水源热泵机组效率最高 地表水和地埋管的效率要看热泵机组水源侧进水温度 如果综合考虑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由于水源侧水泵功率的因素 哪个系统效率最高 要具体分析 系统介绍 系统介绍 二清华同方地源热泵系统技术 同方技术 同方技术 推广应用 规范管理GB T19409 2003 水源热泵机组 GB50366 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同方技术 清华同方水源热泵机组单台冷量范围 6kw 3000kw 机组类型包含水 水机组和水 风机组 同方技术 活塞式GHP300 500 600 1000型机组 7 54 制热量 制冷量334 292 501 438 667 583 1002 875 活塞式HGHP220 330 440 660型高温机组 7 70 制热 制冷量218 180 327 270 436 360 654 540 螺杆式SGHP300 500 600 1000型机组 7 54 制热 制冷量305 271 493 426 610 542 987 852 同方技术 同方技术 SMGHP型满液式机组600 800 1000 1200 1600 2000制热 制冷量577 535 811 722 966 887 1155 1071 1621 1445 1932 1774 同方技术 螺杆式SGHP A型机组300 500 600 900 1000 1200 1800制热 制冷量290 261 478 411 573 501 926 796 957 824 1147 1002 1851 1591 同方技术 冷热水型机组HSSWR 06 08 10 13 16 23 30 45 D S 同方技术 卧式冷热风型HGSWR03 04 05 06 08 10 13 15 20 22 25 33 40 48立式冷热风型HGSLR05 08 10 17 22 27 33 48 65 90 120 150 同方技术 清华同方地源热泵的应用模式地源热泵 风盘系统 空调 地源热泵 风盘系统 地板采暖系统 空调 地源热泵 热水箱 热水池 热水 地源热泵 风盘系统 热水箱 空调 热水 地源热泵 工艺用水 工业冷却或保温 同方技术 清华同方水源热泵机组的优势系统集成技术 设计优化 合理配置 自动控制技术 运行可靠 节省费用 水处理技术 为用户利用各类水源提供帮助 地表水 地下水 地热水 工业废水 污水 海水等 售后服务体系健全 网络覆盖全国 在线运行管理监控 解除用户后顾之忧 系统设计 三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需要了解的内容阅读勘察报告 了解地质情况 岩土层结构 岩土体的热物性 岩土体初始温度 冻土层厚度 地下水的情况等了解和估算建筑物的最大冷负荷 最大热负荷 生活热水需求量 运行时间等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对能否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进行可行性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散 吸 热量计算 最大散热量 最大冷负荷 1 1 系统能效比 最大吸热量 最大热负荷 1 1 系统能效比 累积散热量 冷负荷 运行时间 1 1 系统能效比 累积吸热量 热负荷 运行时间 1 1 系统能效比 系统设计 垂直埋管每米孔深换热量 w m 土层岩土层岩石层单U型埋管30 4040 5050 60双U型埋管36 4848 6060 72 以上数据基于节能运行 系统设计 建筑面积与地埋管面积之比土层岩土层岩石层单U型埋管3 14 15 1双U型埋管4 15 16 1 系统设计 冷热负荷不同散热和吸热不平衡 加冷却塔 生活热水热回收 加辅助加热系统太阳能系统增加埋管量和加大埋管间距 系统设计 某别墅 上海佘山 建筑面积约540m2 占地面积约2000m2 要求确定采用地源热泵方案是否可行 系统设计 现有资料可知 孔深 50m土壤 粘土为主 含水量较大 30 最大冷负荷 62kw最大热负荷 50kw生活热水需求量 3880L 系统设计 讨论方案是否可行 1埋管面积是否足够2冷热不平衡是否严重3初投资是否接受 系统设计 深化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确定合适的地埋管回水温度 计算埋管量二合理确定地埋布管形式 水平环路联结形式三合理选择地源侧循环泵等四合理选择系统方案 系统设计 地埋管回水温度是地埋管换热器系统设计的关键 它决定了地源热泵机组的实际运行效率 也影响着地源热泵系统的投资 同时也决定了地源热泵系统和其他系统相比的节能性 Q f R L T T T 2 5 T土由于全国各地的气候不同 T的取值也不同 在上海 空调24小时运行时 夏季T高于30 后 和空气源热泵相比 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性便不再明显 此外空调运行时间的不同 T的取值也可以不同 系统设计 确定地埋管回水温度后 根据地质资料 估算土壤传热系数 选取管材 利用相关软件 计算地埋管数量 模拟土壤温度上海某别墅 取夏季地源侧回水温度29 取土壤传热系数2 1w m2 k 土壤初始温度取18 利用GLD如件计算埋管量 并模拟土壤温度变化情况 系统设计 地埋管布管形式1总管型优点 可以采用同程管路系统 便于平衡水流量缺点 不便于日后的检修 系统设计 2分集水器型 优点 便于日后的检修缺点 不可以采用同程管路系统 不便于平衡水流量 系统设计 3混合型 优点 便于日后的检修 便于水流平衡缺点 成本高 系统设计 地源侧循环水泵的流量确定遵循两个原则 1保证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出水 或盐溶液 温差小于5 2保证每路垂直埋管的水流处于紊流状态 系统设计 合理选择系统方案的几个问题 1地埋管地源热泵存在吸热散热的不平衡问题 为保证系统长期顺利高效运行 需要在方案上考虑热平衡措施 对于南方地区 可以考虑增加生活热水或预留冷却塔接口等方案 对于北方地区 可以考虑结合太阳能或预留热水炉接口等 系统设计 全热回收制取生活热水设备回收 优点是成本低 缺点是设备效率低 运行费用高 系统回收 缺点是成本高 优点是设备效率高 运行费用低 系统设计 系统施工 四地埋管地源热泵的施工注意事项 系统施工 垂直地埋管间距建议4 6m最小不得小于3m垂直地埋管深度建议70m 此时性价比最高最深不建议超过100m 系统施工 施工流程 定位 钻孔 制管 试压 下管 试压 回填 水平开挖 水平管连接 试压 水平回填 系统施工 单U型埋管 井孔直径110mm 120mmde32PE管 SDR11PE100 1 6MPa SDR11PE80 1 2MPa 双U型埋管 井孔直径120mm 150mmde25PE管 SDR11PE100 1 6MPa SDR11PE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