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一:声现象.doc_第1页
专题复习一:声现象.doc_第2页
专题复习一:声现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一:声现象第一部分:近5年中考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7年)A.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2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2008年)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2009年)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4根据图2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5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2011年)图1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第二部分:反思1. 此知识点,一般出现在 题型,你认为难度是:易( );中( );难( ).2. 你认为考查重点在什么地方? ; ;3. 每年大概占分比例: 分 ,你认为自己应该在那些方面加强? ; ;4. 你认为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加强? ;第三部分:再提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2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3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声音中传播而声音不能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5.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6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7右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8小高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