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ppt_第1页
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ppt_第2页
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ppt_第3页
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ppt_第4页
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密关系与安全感 李承宗心理健康中心 第一节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指伴侣间频繁的 多样的 有影响的 持久的行为相互依赖 安全感 安全感 指人在受到保护或摆脱危险情境时体验的情感 是维持个人与社会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 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特点 1 精神层面2 物质层面精神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 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 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依恋 依恋 指个体之间强烈 持久的情感联系 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成人依恋 指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对象可以是父母 朋友 恋人 团队 组织或者抽象的形象 为什么需要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使心理不失调爱与归属的需要 1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与其他动物相比 人类的婴儿显得格外弱小 出生后完全依赖于成人全面的 稳定的 长时间的照料 只有与照料者形成紧密的被照顾关系 才能够生存 狼孩的故事 2 使心理不失调 获得关爱 照顾安全感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爱是世上最好的良药 美丽心灵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丧失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夫妻关系中有愤怒 指责的夫妻以及离婚的配偶 容易患高血压和免疫功能衰退 婚姻不幸的人容易压抑 酗酒 精神分裂 爱与归属感可以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 亲密关系 吸引我们的人 我们喜欢或爱的人 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 我们获得感情支持 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狭义的亲密关系 特指异性间 例如夫妻 伴侣 恋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亲密关系 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如朋友关系 亲子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 有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 亲密关系的核心 彼此的互动及归属感的满足 归属感的满足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 我们就需要经常地 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 失恋与离婚那些单身者中 男性报告比女性的孤独感更深 婚姻使男性摆脱孤独感的可能性更大 亲密关系的特点 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承诺持久的行为上的相互依存经常地相互作用情感依恋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狭义的亲密关系 夫妻 伴侣 恋人 中 亲密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性的接触 个体的私密 情感 身体 性 身体上的亲密特指性的关系 彼此身体的开放 身体的融合 满足时获得的快感 喜悦与幸福 情感上的亲密 相互的深刻认识 相互关心 对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 亲密关系的形成 时间 要发展一个亲密关系 需要耗去可观的时间 过程 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 能力 需要既懂得独处又懂得相处的能力 亲密关系的质和量 只有与那些了解和关心我们的人交流和互动才会达到满足 亲密关系不需要很多 有一些基本的亲密关系就足够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几种不同的亲密关系 有交集也有各自独立的部分 在这样的关系里 有亲密的交流 也尊重对方独立的一面 2 寄生的关系 对寄生的人而言 寄主是他的全部 而对寄主而言 寄生的人只是他生活的一小部分 3 各自独立而无交集 在这样一种关系中 常因彼此距离拿捏不准而渐行渐远 彼此相爱 但不要铸成爱的镣铐 让它在你们灵魂的海岸中间成为一个流动的海 要站在一起 却不要彼此太近 因为圣殿里的柱子也是分开站立 橡树和柏树也不在彼此的阴影里生长 黎巴嫩 纪伯伦 先知 现代生活中几种特殊的 亲密关系 闺蜜红颜和蓝颜 建立亲密关系中的困扰 缺少知心朋友 有人际交往但不亲密人际比较疏离 对深入进入彼此内心世界有担心甚至恐惧 期望高 投入少 难以投入时间 精力 过度投入但容易受挫 方式不当 可能导致亲密关系过于紧密或过快 解决亲密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办法1 认识到冲突不是坏事 压抑才是2 不要争对错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3 看到伤害对方后他的伤痛4 吵架的时候学会暂停 安静下来才会思考5 学习沟通技术6 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 第二节 原始家庭 在创世记列祖的故事中 不难找到伤痛相传的例子 雅各就是负面的例子 他生长在充满偏爱的原生家庭里 这偏爱的负面影响就伴随着他 雅各的母亲偏爱他 父亲偏爱兄长扫罗 以致兄弟不和 日后成为世仇 当雅各建立家庭 面对一对姊妹时 他偏爱妹妹拉结 使这对姊妹因忌妒而不断相争 连众多儿子的名字都隐含着母亲的竞争战况 29 30 24 雅各似乎仍然不明白偏爱的弊端和后果 在众多儿子中 雅各爱约瑟过于爱其他的儿子 因为约瑟是他年老时生的 也是他偏爱的妻子拉结生的 他给约瑟造了一件彩色长衣 通常是长子才有权拥有长衣 约瑟的哥哥见父亲偏爱约瑟 就恨他 不能与他和和气气地说话 37 3 4 哥哥的仇恨因此萌生 约瑟终于被哥哥卖到埃及 雅各不是承受了父母偏爱留给他们兄弟相残的恶果吗 为什么他不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自己却重蹈覆辙 偏爱某个妻子 某个儿子 原生家庭的影响 就在人不知不觉间传递下去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指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 啃老族大学生陪读现象 父母皆祸害 父母与子女冲突的恶性事件 对抗 原生家庭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原生家庭与亲密关系我们忘记的事情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命中容易出现强迫性重复 我们不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就是反其道而行 向迫害者认同或向受害者认同 原生家庭影响我们如何表达爱 感受爱 原生家庭与个体成长一些问题 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模式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分离与个体化的完成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从原生家庭中分离与成长过程 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在原生家庭外 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能自我决定能自我承担责任 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关系 友情 爱情 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的距离 也有连接并彼此支持 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原生家庭重要人物 父母 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期 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阿德勒 自卑感 没有人能够没有在别人的照顾下能生存下来 温尼科特 从来没有 单独的 婴儿 婴儿总是和养育者地联接的 孤儿院的实验 玛格丽特 马勒认为 分离是儿童能把自己与母亲和世界上的其他人区分开 个体化 成为一个个体地感觉 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痛苦 儿童3岁前的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出生 1个月 正常的孤独 主要任务是睡 未分化的阶段 所有能量投向自身 处于绝对的原发性自恋 对其他人无任何感觉 第二个阶段 2 4个月 正常的共生 婴儿行为和活动仿佛他与母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 也就是共同体中的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个体 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 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自恋的满足 影响长大后的自尊 自我价值感 第三个阶段 4 36个月 分离与个体化 儿童在心理上开始和母亲分离 获得个体感并开始形成个人同一感 亚阶段 分化 实践 和解 情感客体恒定 第一个亚阶段 分化与躯体意象 婴儿的身体从母子共生体分离出来 婴儿用微笑回应母亲 以表示他与某一特定的人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婴儿扩展了他们的世界 不再只限于母亲 会对陌生人表示好奇并审视他们 心理不健康的婴儿则害怕陌生人而退缩 第二个亚阶段 实践 儿童很容易区别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开始自己行走 接触外面的世界 从中体验到乐趣和兴奋 鼓励儿童去分离探索并获得自主性的愉快 母亲的态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亚阶段 和解 学步儿童的正在成熟的自我已经能发现与母亲的分离 能够了解没有母亲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第四个亚阶段 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 儿童需要对母亲形成恒定的内在表象 能容忍与母亲在身体上的分离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客体的恒定 为了自身的安全 他将继续紧随在母亲的身旁 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现象 男孩不愿意和母亲一起上街被同学看到 房间贴着 未经允许 不能入内 父母说东 孩子说西 锁上日记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失落 第二次分离与个体化的主要任务 不再被内化的价值观束缚青少年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 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布罗斯 青少年将早期的客体关系重现 回到幼儿期依赖于独立的矛盾中去 完成独立与依赖的任务 一方面面对失去客体联接的害怕和恐惧 希望与母亲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又因害怕被控制 失去自主性 希望和父母保持距离 分化 叛逆独立 实践阶段 在言谈举止中 刻意地表现出于父母的不同 将生活重心转向自己的同伴 以此达到与父母的心理分离 遇到事情尝试自己解决 或者找同伴解决 不断挣脱父母的管教 个体化阶段 青少年完成个体化任务建立一个内在稳固的个体性自己选择升学志愿 做好准备离家读书做好准备离家工作稳定的同伴关系乔瑟尔森 和解是分离与个体化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阶段 是四个亚阶段中 最艰难的阶段 是亲子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动力 独立过程中与父母的矛盾状态 得不到支持 导致挫败感 父母全部安排 导致对父母的依赖 最理想的父母角色 安娜佛洛依德认为是父母角色时进时退 有利于青少年发展事业及人际关系 不是切断与父母的关系 只是不再将父母作为自尊的来源 同伴的作用 布罗斯认为同伴支持会影响青少年的分离与个体化的发展 并能弥补第一次分离与个体化过程中个体发展缺陷 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时会导致的心理困扰 自我怀疑受挫感迷茫焦虑 非建设性 回避问题报喜不报忧寻求他人帮助 受阻放弃事无巨细 父母包办一切听父母的如果父母违背自己想法 以断交方式威胁 建设性 寻求同伴帮助寻求父母帮助尝试理解孩子困扰放心让孩子与同伴接触 交流给予鼓励 第三节 依恋关系 家庭环境的亲密度 娱乐性和控制性这3个因子对个体依恋类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父母婚姻质量不良是儿童焦虑问题产生的危险性因素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 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时候 使孩子也会切身感到自己是一个可爱的人 同时也有足够的力量就爱别人 爱的能力是可以传递的 才会有信心 勇气和力量走向独立 一个内心充满恐惧 焦虑和无助的人是走不远的 他会抓的更紧 没有理由去要求一个没有接受到父母的爱的人去表达爱 去关爱别人 获取爱是一种本能 表达爱却需要学习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 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 相反 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 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 父母婚姻的不幸 造成家庭病态 影响了子女人格难以健全成长 子女的心理创伤 又使他们成长后 在择偶与爱情的路上 要比常人遭遇更多的痛苦坎坷 使婚姻与家庭之病态 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女儿长大后恨我 华博士长期追踪研究的离婚子女 呈现两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1 对亲密关系的爱情 又渴慕又害怕 对人容易敏感 特别怕被人拒斥 背叛或抛弃 2 较缺乏承受失落 loss 的能力 在事业上或人际上受挫时 特别容易受伤 依恋的基础 依恋 是由小时候与照料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它可以影响一个到青春期甚至一生 它是从 摇篮到坟墓 的关系 洛伦兹的印随实验恒河猴实验 坏母亲 放任他们的孩子任意的活动而没有给予保护 拒绝照顾他们的孩子 在身体上虐待孩子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或性关系中乳房 阴部被抚摸时会产生后叶加压素 后叶催产素等激素 这些激素与依赖有关 使母婴产生难以分割的亲情 使情侣产生依恋之情 父母额叶中区在看到婴儿脸部时 会变得活跃 被称为 亲子区域 母乳也会毒死宝宝 幸福就像一条毛毯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就手帕 毛绒玩具 漫画书 给他买更好的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 坚定 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 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到父母的怀抱 完成儿童时期依恋的心理发展任务 婴儿若不能与照看者建立联系会怎样 Spitz观察抚养院中长大的孩子 这些孩子是在3到12个月间被他们的妈妈抛弃的 这些婴儿被安置在一个大房子里 与其他至少7个婴儿一起由一个护士看护 这些孩子不像与妈妈分离以前那样高兴和随和 在这里他们哭泣 退缩 体重减轻 而且很难入睡 如果婴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 婴儿的抑郁就会迅速严重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空袭的威胁 而将他们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当时有些父母不愿意和孩子分离 将孩子留在身边 一同躲避空袭 战后的研究发现 离开父母被送到安全地方的孩子 其表现的行为问题较之当时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要多 脐带的生理分离我们从自己的生命开始与母亲用脐带相连 时刻与母亲在一起 中国科协一项研究表明 在孕期接受心理干预的母亲 宝宝气质为易养类的比例为87 9 高出未接受孕期心理干预组宝宝6个百分点 出生时 我们与母亲连在一起的脐带被剪断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被扔在分离状态中 我们再无法与另一个人在身体上连接在一起 关系就成了能够克服距离的唯一方式 母亲对孩子的一般态度与自己的生活经历 目前的境遇以及自己的个性都会影响其母爱的产生 而儿童最初的行为也在母爱形式中起重要作用 如当母亲抱起婴儿时 婴儿就停止啼哭 对母亲发出更多的微笑 对母亲依依呀呀等 这会强化母亲对婴儿的情感 儿童的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 7个月以后 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 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 还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担心 人类依恋的发展 前依恋期 0 2个月 以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依恋关系建立期 2 7月 选择性社会反应期 对熟悉面孔有更频繁的笑 对其他人减少甚至消失 依恋关系明确期 7 24个月 特定失恋期 对特定对象相当依赖 对陌生人警惕 戒备 退缩孩子在两岁后 孩子与特定个体逐渐形成 内部工作模式 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 a 安全型依附 65 70 特点 母欲离去时婴欲挽留 表现出不快乐 母不在时无心玩玩具 母回来后张手希望被抱 被抱一会儿后就要下地接着玩儿 这样的婴儿长大后在恋爱中表现较好 包容 谅解 易相处 尊重爱人 不论你需要个人空间还是亲近时 他 她都可以给你 能安抚自己的情绪 给人空间 会真心原谅你的生气 b 逃避型依附 10 15 特点 母欲离去时婴儿无反应 母回来后也无反应 通过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 只是不表露出来 这与母婴平时的相处经验有关 婴儿学会了不期望母亲能长时间相伴 这类的恋人 表现为比较冷漠 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 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等其他非面对面的渠道寻找感情 虚假的自尊心 认为人都不可靠 对东西更有兴趣 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内心情绪 不可能发展成亲密关系 C 焦虑依附 20 特点 母欲离去时婴哭喊不从 母回来后还要打母亲 很久之后才会安静下来 边玩边看着母 怕母亲再离去 给予这类恋人的忠告是 首先懂得怎样当一个快乐的单身 才能在关系中找到快乐 紧张 要你给他亲密感 怕被抛弃 不断去抓 危险的时候你是不是站在我这边 我是不是值得被爱 可以被接纳 d 紊乱型依附 5 特点 母欲离去时婴表现慌乱 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回来后亦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时会出现张开手要抱的同时后退不让母接近 因为婴儿希望爱的对象 母亲 也是造成其痛苦的对象 爱恨交织 这种类型的恋人一般受伤很多 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 致命吸引 没有存活的计策 会拒绝 但是决不让你走 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 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根据自我模式与他人模式 或者焦虑维度与回避维度分为四种 恋爱和亲子的相似性 1 信任关系2 相处模式相似爱人之间会说孩子说的话会有很多亲昵的行为及语言交流相处最舒服拥抱 爱抚 亲吻 装饰喂食 3 完美预期相似父母预期 认为自己的孩子是 完美的 孩子三个月时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达到顶峰 我们预期 认为自己的恋人是 完美的 恋爱甜蜜期 这两者完美预期最为强烈4 分离焦虑相似孩子迫切期待母亲在身边 若分离会哭闹产生分离焦虑 孩子与母亲的长期分离是灾难性的 都会有抗议行为恋人期待总是呆在一起 多久都不算长 分离思念 苦恼 打电话 谁先挂 恋人失恋的痛苦不亚于此 恋爱中的依恋行为 不平等关系 帮助取悦合二为一压抑自我的声音控制对方的尝试 依恋对婚姻的影响 回避与焦虑两个维度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依恋回避对婚姻质量有更大的负作用 配偶的依恋类型是关系质量的预测变量 成人依恋类型对丈夫与妻子的沮丧程度的作用是不同的 回避型依恋的丈夫比安全型依恋的丈夫报告出更多的沮丧 安全型依恋的女性认为他们的关系更积极 安全型依恋的男性更信任自己的伴侣 自我表露也比伴侣多 Senchak Leonard定义了三种婚姻的配对类型 分别为 安全型 双方均为安全型 不安全型 双方均为不安全型 混合型 一方为安全型 一方为不安全型 研究发现安全型夫妻比混合型夫妻和不安全型夫妻婚姻适应更好 混合型夫妻与不安全型夫妻的婚姻适应相似 在混合型夫妻中 不安全型配偶的态度和行为对婚姻质量有更大的影响 回避型依恋的例子 参加了一次婚姻辅导课程之后 林涵开始怀疑她和老公之间是否出了问题 因为他经常出差 虽然每次都是几天 但每次回来的那天 就算我去机场接他 我们也对相互之间的亲昵感到别扭 他不说 但我们两个都能感觉到 我很期待拥抱 亲吻 但绝对没有 即使在他回到家后 我兴奋地在他身边转来转去 但还是没有 眼神互相接触的时候似乎也显得不自然 最要命的是 我们好像总是要过一个晚上才能再亲近起来 第四次失败的爱情后 江浩似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做出那么多牺牲和改变 他都不满意 她知道我是爱她的 我只是受不了她和男同事吃饭 和男同事单独出差 别的我都可以忍受 就是忍受不了胡思乱想 我想完全拥有这份爱情 这难道错了吗 她难道就不能为我做出一点改变 略微地约束自己一下 爱情中的相互约束是简单地事 但爱情破裂的真正根源是 江浩偏执在爱情的占有中 唯恐女朋友会离开自己 努力让自己屈从女朋友的种种要求 尽量让对方快乐 可江浩得不到相同的回报 不平衡的爱情从开始就会埋下失败的伏笔 焦虑型依恋的例子 黄维仁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 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 当爱情来临时 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 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 但是 因为信任 不设防 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 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 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 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 彼此恋慕 含情对视 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 不在一起时会焦虑 不安 强迫性的重复 强迫性的重复 意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 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 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 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 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 例如父母 的心理特征 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 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 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 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 弥补过去的遗憾 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 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