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 要: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而习得的。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丰富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里,学习者才能主动地逐步掌握语言。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口语教学策略,特别是要注重课堂口语交际策略强化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口语教学;问题分析;口语教学实验与研究;启示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Abstract: Language ability is acquired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people, includ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communication. When language techniques are integrated into real and natural language environment, learners would learn a language actively. Learning a language is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So as a teacher, we should be adept in using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especially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oral communicative strategy in English clas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oral English. Key words: oral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 analysi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enlightenment 1. 引 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入,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能用英语在国际上进行交流的人才。他们不仅能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而且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现有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有 5% ,差的或极差的为 37% ,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的仅为 7% ,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对外业务谈判的也仅为 4%(邵永真,1998)。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从1999年1月到2001年5月共开考6次,考生累计达32,107人,获A级成绩的即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口头交际的只有7.1 ,虽有困难但不影响交际效果的考生,仅占50.7(蔡基刚,2002)。国家选拔出国人员的英语口试,无论是WSK(全国外语水平考试)还是与国外合作的剑桥商务英语,其测试重点不是考生掌握英语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而是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雅思考试(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简称 TELTS,与 TOEFL 等考试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对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试,重点放在以英语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避免考生“高分低能”。口试不仅检测考生的回答问题、描述事件等方面的能力,还检测考生能否用得体的语言来询问情况、请求帮助、解答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即非常注重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为此,尽快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教育部对此非常关注,在2000 年下达文件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全面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继而又在 2003 年 3 月召开了全国教改会,商讨如何搞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再次强调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拟在今后的大学英语各项考试中增加听说内容的比重。这些改革措施将对英语口语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 21 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全面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 大学生们也意识到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就“听”、“说”、“读”、“写”、 译”等各项能力对将来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对工作的重要性在在校生和大学毕业在职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 表1 各项英语语言能力对将来工作的重要程度(调查对象:60个大学二年级学生)重要程度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语言能力阅读13.316.653.56.610口语602013.33.33.3听力2053.313.313.30翻译6.66.616.626.643.3写作3.303.35043.3 表2 各项语言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调查对象:60位大学毕业在职人员)重要性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语言能力阅读202203010口语303016.613.310听力26.626.626.61010翻译3.31013.32053.6写作16.613.313.333.323.360 名大学在校生中,80的人把口语放在第一、第二位,73.3的人把听力放在第一、第二位。60 名已毕业的各行在职人员(年龄 2435 岁)中,60的人认为口语对他们的工作有重要作用,53.2的人认为听力应该放在第一、第二位。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毕业的在职人员,均认为英语听说能力对工作有重要作用(刘宽平,2004)。 2. 目前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英语口语教学还比较薄弱,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口语教学发现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2.1 重视程度问题 首先,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而言,它规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我们认为,虽然大纲提出了学生应具有初步“说”的能力,但在“听” 、 “说” 、 “读” 、 “写”四项能力中,大纲更强调“读”和“听”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口译队伍急需扩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纲已不太适应社会的需求,有重新修订的必要。其次,就教师队伍而言,相当多的教师不太重视英语的口语教学工作。我们对本校外语系 30 名教师做了调查,列表如下: 表 3 外语系教师对“听、说、读、写”四技的重视程度调查表 调查对象调查人数调查内容四技并重四技中应突出听力四技中应突出口语四技中应突出阅读四技中应突出写作英语教师303056613 调查表明:30 名英语教师中,对四项技能并重已达成共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有 20的人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工作。 再者,就学生而言,尽管他们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英语口语仍没有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对去年教授的两个口语班学生中做了调查,其结果见表 4: 表4 “一、二班”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调查对象调查人数调查内容四技并重更注重听更注重说更注重读更注重写口语一班303012855口语二班303011766 调查表明,英语口语虽然受到学生一定的重视,但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许多大学生只是在择业面试失败后,才深切体会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2.2 教师素质问题 培养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大量人才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坦率地说,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很难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实施英语口语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语言功底,渊博的知识,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岳进分、于新松,2003)。然而,在我国的英语口语师资队伍中,这样高素质的教师十分匮乏。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外语教学的标准化倾向,严重限制了英语教师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刘宽平,2004)。 2.3 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执教的美国专家 John Rosen Wald 曾指出:“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我一提出问题,学生便低头不语,课堂上一片寂静”。笔者认为,中国学生除内向的性格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障碍抑制了积极参与课堂口语练习的欲望。 2.3.1 自卑心理 由于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机会少,口语能力低,怕犯错误,因而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又往往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和焦虑。这种由性格决定的“焦虑感”(anxiety)称为“性格型焦虑”(trait anxiety)。另一种是学生惧怕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讽,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我们不妨称之为“环境型焦虑”(environmental anxiety)。无论哪种焦虑的心理都会成为口语水平提高之大敌。 2.3.2 过关心理 自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推行以来,一些学校把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所以许多学生寄希望于60分“万岁”,而不注意口语能力的培养。 2.3.3 言语环境问题 从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环境“语境”的重要性对各种语言学派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境”更为重要。英语口语的言语环境会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影响。在我国,英语口语环境除课堂之外,其他使用英语口语的环境很少。这种状况是目前我国英语口语学习的不利因素之一。 3. 口语教学中的有益启示 两年多的口语教学研究和实验主要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英语专业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能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能将口语训练的有关理论渗透到技能培养训练中,把学生的认知语言转换成行为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2)口语教学对学生是个良性刺激。对听、译有直接的提高,对读写有间接的提高。特别是把那些会听不会说、会说不会听的毛病纠正或部分纠正过来,或对如何纠正这些毛病指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口语教学能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能破除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之间的障碍,在他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熊丽君、罗春霞,2006)。 (3)多媒体教学用于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切实可行。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训练,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给它们施加了比以往更大的压力。经过观察研究我们得知,只要发挥好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作用,这种压力能得到缓解。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刺激性、内容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了学生好奇求知的欲望,且能优化教学环节、节约课堂时间、增大课堂容量。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安排训练步骤,从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树立其信心等入手,把压力变为趣味,寓教于乐。把握学生心理,制定合理教学方案,由简而繁,让学生从心理和学识两方面循序渐进。适当的表扬、建设性的批评指正和互动平等的讨论是最佳方法(熊丽君、罗春霞,2006)。 (4)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大量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充分练习说目的语。由于课堂上这种交际训练毕竟与正式交际存在一定距离,只能算是一种模拟交际。这就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和情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前精心设计和编排,不适合的内容可换掉,代之以学生更易接受的内容,使活动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均适合学生。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尽量参与小组活动,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教给学生一些谈话技巧及补救交际失败的措施,使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技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并从中受益。 (5)熟悉交际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说话者无计划,无准备、往往依靠交际时特定的情景和场合。对方要问的问题或者对问题的回答,往往难以事先进行准备。由于不可预测,出现尴尬局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力,当学习者的中介资源不足时,可借助交际策略来解决碰到的困难以避免交际失败。 让学习者学会一定的交际策略十分必要。当某个词想不起来或不会说时,可采取转论、代替或借用等绕过语言障碍的交际技巧,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另外,碰到不太熟悉的词或难以表达的事物时可使用一些交际套语或搪塞语(hesitation filler)来避免长时间的沉默。当然,使用这些套语时要让人感到自然、得体,使用不易过于频繁。此外,语言教学不应只是教给学生死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包括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换位思维能力、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批评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等。要使这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活动,并加以引导。例如,可让学生归纳总结看电视的害处,以此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又如,可就某一篇文章让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或假设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完成这些活动时,教师特别强调的是新与异而不是逻辑性,对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要及时给予鼓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刘宽平,2004)。 (6)寓文化于语言教学中。注意语言文化差异,消除表达障碍,口语课是了解文化差异尤其是日常交际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口语课的学习,可以学到不同场合,地点,时间的语言特殊表达方式。在口语课上,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愿意模仿的具有西方文化特点的短语、习语,教师可以介绍给学生一些表达方式。如:You cannot expect the man in the street to enjoy Beethovens music.(你不能期望一般人欣赏贝多芬的音乐)。He is my fine weather friend.(他是我的酒肉朋友)。学生在学习这类表达方式时显得特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同时,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映西方文化的英语短语、习语、这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内驱力,而且还避免了“汉语式英语”的出现。 (7)其他有效方法 巧妙选用教材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一定语言材料的输入,学生很难讨论那些有思维深度的问题。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在选材上应该注意两点:第一,选用的材料应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第二,选用的材料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充分利用听力材料进行口语教学 我们知道从书面语变化而来的英语口语大多显得机械呆板。而听力教材中有大量与生活相关的对话,可以通过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听复述”是提高口语能力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以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不少好的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有些课件还具有人机交互功能,计算机还可以对学习者输出的语言进行评价,学生对在语言实验室内进行口语教学所持的态度是积极和支持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刘宽平,2004)。 (8)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的口语教学实验室是在不改变总课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对老师是个挑战。不仅如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渊博的知识、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操作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等方面的能力。 4. 结 语 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际而习得的。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融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里,学习者才能主动地逐步地掌握语言。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