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201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天元区201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天元区201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天元区201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绯红(fi) 气量(ling) 黝黑(yu) 深恶痛疾(w) B.禁锢(g) 愚钝(y) 迸射(bng) 期期艾艾(y)C.不逊(xn) 炽热(ch) 挑衅(xn) 颔首低眉(hn) D.滞留(zh) 狭隘(i) 籍贯(j) 广袤无垠(m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煦 匿名 迁徒 冥思暇想 B.宽恕 胆怯 真谛 顾名思义 C.淳朴 迷惘 凋零 相形见绌 D.缄默 门楣 招徕 随机应变3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 、 和 。 热情的火焰 胜利的信心 愤怒的力量。A. B. C.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使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B.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D.如果一个人空有想法而没有行动,那么想法只能成为幻想,而不能转化为现实。(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舍生取义的气节,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这两句正体现了这种气节。(三)按要求答题(共6分)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班开展主题为“聚焦法定假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小华和小勇一起走上街头做“关于2014年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但性格腼腆的小勇始终都不敢找陌生人调查。这时,小华看见一位面容和善、手拿报纸的阿姨朝他们走来,如你是小华会这样鼓励小勇: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小区的居民在20092013年吸烟人数和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统计表。 时间内容 人数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吸烟10090825024参加体育锻炼1020409198(1)观察统计图可知,吸烟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变化是:(2)对那些还在吸烟的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分) 2、 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宣纸(于心)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8.文章至段先后对宣纸的弹性和韧性 胶着性持久性的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9.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2分)10.第段加点词语 “通常”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2分)11.文章的第段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 (二)窃读记(林海音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11)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12)当书店的目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13)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14)“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15)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16)“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12. 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和店员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以及对“我”窃读的态度。(4分)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态度店老板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不是一回了!”店员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若无其事”13. 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6)段和(13)段中的画线句子。(1)第(6)段“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 (2分)(2)第(13)段“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一句: (2分)14. 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请你说说对标题“窃读”的理解。 (2分)(三)名人传序(节选)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的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的“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曼德,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15.作者要“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分)16.细读“他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一句,让我们了解到贝多芬经历过痛苦磨难,阅读名人传,我们可知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 (2分)17.贝多芬说“噢,人啊,你当自助!”的意思是: (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一)醉翁亭记(选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8.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 行者休于树 (2) 杂然而前陈者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选文写了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请你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分)(二)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注释】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