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走近唐诗.doc_第1页
第一讲:走近唐诗.doc_第2页
第一讲:走近唐诗.doc_第3页
第一讲:走近唐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唐诗教学设想:1、 了解唐诗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风格2、 感受诗歌的形象性3、 通过形象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它无处不散透着诗歌的芬芳。这是中国最伟大的诗歌时代,也是诗坛巨人林立的时代。全部唐诗,有诗人3700多人,诗歌55000多首,而这5万多首只是经过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留存至今的。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分析唐诗总体特征:一、 初唐:初唐诗歌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比较狭窄。南朝虽然政权更替频繁,但是社会较北方比较安定,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因此男女艳情成了唯一主题。初唐一开始也受到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狭隘,单纯追求词藻的华丽。一直到“初唐四杰”的出现,才开始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江河山川,初步显示出了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胸襟。初唐后期,出现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和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二、 盛唐:经过百年的酝酿,唐诗终于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盛唐。盛唐诗歌以其磅礴于天地的雄浑登上了中国诗坛的最高点。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当属李白、杜甫了(我们以后要做专题介绍)。当然,盛唐杰出的诗人不只是李杜。在这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多少开宗派的人物,都从时代的风云中涌现出来。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这些称雄一世的诗人,都与诗坛上独绝千古的巨人李白杜甫比肩而立,相视而笑,各自以斑斓的色彩装点着盛唐的百花园。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秀美和蓬勃生机被誉为“山水田园派”。王维山居秋瞑(“空山”)雨后的松林、斑驳的月影、淙淙的流水、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的浣沙女、分开荷叶摇舟远去的渔人山村之夜,被王维描写地如诗如画。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朦胧烟雾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的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盛唐还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被誉为“边塞诗派”。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美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和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白雪歌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些诗写得都很雄伟大气。三、 中唐:可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争将盛唐的气象一下子扫得七零八落。使原本充满浪漫气质和理想主义的盛唐精神一扫而光。正当人们乐观自信,洋溢着豪迈的气概走向生活的时候,却突然间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时代绷出一脸的严峻,从社会的各个缝隙里再也找不到迎接他们的微笑了。于是,他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失落感,在冷漠的人情世态中,无可奈何地去寻找自己无从把握的归宿。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感情基调是徘徊惆怅,其艺术风格或高雅、或雕琢、或浅切平易。比如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等。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露出英雄末路之悲,凄楚难言之愤。白居易卖炭翁、琵琶行等。四、 晚唐:然而,唐朝的衰落并没有因诗人的失落而停止。随着国势的衰危动乱,诗歌中带有相当浓厚的感伤情调。虽然这个时期的诗人中不再出现李杜那样的大家,但幸运的是,晚唐诗坛上仍然余晖绚烂,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诗人。如李商隐、杜牧。尤其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意境的创造达到了一个纯美的境界,或开阔、或玲珑,这是一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一个高峰。那唐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但李商隐的出现,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文学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隐约,让人咀嚼回味的新的诗歌意境,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锦瑟“锦瑟无端”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兴趣的课后可以去研究研究他的诗歌。结合“登高诗”领悟思想内涵:今天,我们主要从唐诗的四个阶段中分别选取了四首登高之作,通过感受诗歌的形象,初步领会这四个阶段不同的思想内涵。一、 初唐王勃滕王阁诗1、 朗读诗歌2、 诗人写到了滕王阁内的哪些景象?阁外又有哪些景物呢?3、 如此众多的形象随着岁月的流逝,哪些起了变化?哪些没变呢?4、 点拨:当年的权贵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但现在,举行宴会的奢华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滕王阁还高耸在那里,但它也只能终日与云雨朝夕相伴,无人问津了,实在是寂寞可怜啊。再看看诗中所写的,物换星移、昔日帝王已经故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的东流不尽。直到诗歌的最后,我们明白:诗人借滕王阁抒发了人事变换、盛衰无常的感慨。5、 深入探究:但这首诗并没有试图探究盛衰无常的深层原因,而只是停留在“物是人非”的感慨之上。为什么呢?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盛世的开始,而非一个朝代的灭亡,所以王勃并不反感歌舞升平,反而认为那是盛世应该有的景象。6、 总结:一个时代的创始,正和人的少年时候一样,带着一种活泼的朝气。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开创时期,万象更新。初唐诗人也在用一种高远的眼光抒写伟大的怀抱,表达对歌舞升平的渴望,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这一切都是盛世开始的前奏。二、 盛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 朗读诗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由首联可见。2、 作者登上山后,看到了什么景色?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点?(点拨:景物描写主要在第几句中?分析颈联)景物特点:深辽阔深远3、 而这严冬季节的深邃之景恰恰道出了作者的彭湃心思,体现在动作上就是:泪沾襟。此“泪”固然是感伤之泪,因为几百年前的羊公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所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诗人触景生情而想到了自己,虽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但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两相对比,岂不伤感?所以他流下了“吊古伤今”之泪。但盛唐人又岂会器量狭窄?在泪水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用世之心甚为急切的勇者,暂时的挫折又怎会让他绝望?泪水掩盖不了内心的雄心壮志。生在令人振奋的盛唐时代,心中涌动着蓬勃的激情,相信他下山之后定会义无反顾地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再想想孟浩然的名句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多么磅礴的气势啊,而这磅礴的气势也正充分展示了盛唐气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和时代精神的昂扬奋进。三、 中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 朗读诗歌。柳宗元再被贬柳州时写的一首诗。2、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色具有什么特点?沉重凄凉3、 点拨:站在柳州城楼上,作者看到的是一片苍茫。凉风扑打着水面的荷花,密雨清洗着墙头的薜荔,搅得天地间一片惊恐。重叠的树遮挡着,使人无法向远方眺望,城下的柳江又是那么弯弯曲曲,使人感到似乎坐上船也无法从这里走出去。原本他和刘等五人,一同被赶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够惨了,更何况还音讯不通,连彼此的情况也很少知道。这里吐露的是不加掩饰的悲愤,体会到的是人生的坎坷艰难。4、 总结:中唐时期,在诗人的眼中,登高已经看不到雄伟的胜迹、壮美的山河,更看不到盛唐的开阔。大唐曾经的昂首阔步如今却已停滞不前。诗人们或惆怅感伤昔日的繁华,或徘徊唏嘘不已,已失去了往日的昂扬斗志,转入了低沉的回思。四、 晚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1、 朗读诗歌。2、 诗人登高后,看到“江涵秋影雁初飞”的美丽壮阔之景,又是重阳佳节,值此良辰美景,诗人又在做什么呢?开口笑、插菊花、酩酊大醉。就在我们原本想深深地感受节日喜庆洋洋的气氛之时,却突然发现了诗中居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恨落晖、难逢、独沾衣。即使加上了“不用”、“何必”等字眼,却仍然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怀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累在心中的郁闷,但不管如何排遣,抑郁之思依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有一笑,因为毕竟落晖就在眼前,而这落晖是什么呢?表面上好像是夕阳西下,实际上是人生迟暮,但不也仿佛就是在说大唐帝国的日薄西山、穷途末路吗?!3、 总结:原来,开怀大笑只是表象,抑郁苦闷才是真实内质。从这里我们分明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晚唐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心中都好像压着一道王朝末世的阴影,往往流露出莫名其妙的感伤情绪。就像这首诗,明明是个喜气洋洋的好日子,好端端地偏要提些落晖的烦心事,口口声声说“不必恨”、“何必哭”,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想力求旷达,可始终精神不佳虽然这时离唐王朝灭亡还有半个世纪,但都有一种大厦将倾,狂澜已到的惊惶,而且这种对盛世的留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