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ppt_第1页
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ppt_第2页
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ppt_第3页
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ppt_第4页
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级历史通史复习 通史复习原则 1 与专题配合 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2 注重典型 特殊历史时期 社会转型 剧变时期 体现新的趋势 春秋战国 明末清初 清末民初等 具有某些突破性发展的时期 宋 3 注重历史时期中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微观史实的落实与交融 4 强调历史时期的宏观特征及中外对比 中国古代史部分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建立 发展 强化 分裂 统一经济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农业 手工业 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 传统思想的发展演变 儒家思想 文化教育体系 科举制 科技领先外交 开放 闭关锁国 先秦 夏商西周 前21世纪 前771 春秋战国 前770 前476 前221 秦汉 前221 220 魏晋南北朝 220 589 隋唐 581 907 五代十国 宋元 960 1368 明清 1368 1840 古希腊城邦 前8世纪 前4世纪 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 前509 前27 476 阶段特征政 原始 奴隶 封建社会经 生产力进步 农耕经济模式确立思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基 一 先秦 1 夏商西周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 夏 世袭代替禅让2 商 王权与神权结合 内外服制度 3 西周 宗法 分封制4 世官制 1 井田制2 集体劳动3 养蚕取丝 青铜冶铸4 工商食官 1 甲骨文 殷墟 2 金文3 礼乐制度 政治结构以血缘为纽带 权力尚未集中 生产力低下 青铜文明 2 春秋战国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 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2 诸侯割据 争霸 兼并3 变法 封建生产方式与集权制度确立 4 世官制被打破 1 铁器 牛耕2 井田制瓦解3 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 重农 都江堰和郑国渠 4 手工业 青铜 冶铁 5 商业官营被打破 1 百家争鸣 儒道墨法 2 司南3 诗经 离骚 分裂 战乱 铁器时代 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文化空前繁荣 深化认识 1 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1 背景 生产力发展 铁器牛耕 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 井田制瓦解 社会意识变化 私学 士 百家争鸣 上层建筑变化 分封制 宗法制瓦解 2 内容 政治转型 封邦建国 诸侯割据 专制集权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经济转型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集体耕作 小农经济 文化转型 学在官府 私学兴起 士的出现 法家渐成显学 3 方式 各国变法改革 自上而下 2 先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文明史观 物质文明 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 农耕文明与小农经济 分封与宗法 专制与集权 诸子学说与儒家文化 2015 天津文综 14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 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 具备忠信 孝悌 克己 礼让 好学 知勇 仁恕等诸美德 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1 材料一中 孔子心目中的 仁人君子 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6分 品德 注重个人自我修养 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4分 抱负 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主张 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 2分 2015 新课标全国 卷文综 40 材料一 孟子 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 假如其父杀人 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 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一辈子都很快乐 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 6分 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 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 维护人伦 6分 2014 天津文综 12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 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 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 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 本富 商为 末富 所谓 崇本抑末 之思想 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1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 农商 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 有何具体背景 6分 态度 孟子 农商平等 商鞅 重农抑商 2分 认识 农业是本业 商业是末业 2分 背景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 2分 公式总结法 中国古代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政策 经济布局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自西往东 由北向南 农具 水利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方式 赋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农业 手工业 技术工艺 冶金 纺织 陶瓷 经营方式 家庭 官营 私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商品 商路 商人 市场 城市 货币 商业 三商 二市 一货币 初创 发展 重创 主流 危机 融合 重兴 扬弃 儒家思想发展示意图 图示演绎法 含义 1 是指社会结构变动 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 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 具体包括结构转换 机制转轨 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 人们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指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 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社会转型期 先秦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 前8 前3世纪 考情分析 先秦史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宗法制 分封制 井田制 孔孟儒学以及小农经济五个点上 从考试频度上看 每年必出题 根据文综题量特点 可以估计先秦史会出一道选择题 或者在主观题中设计一问 从考点分布看 显现出五个考点轮流出题的特点 从命题方式看 跨度大 综合性强 一道选择题可能综合政治 经济 文化于一体 因此要注意纵向和横向归纳专题特征 同时代的西方 雅典民主政治时期 西方人文主义滥觞 课堂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 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6世纪以后 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 对此有人写道 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 安逸自在 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8分 举一例说明 士 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要求包括人物 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6分 2 19世纪中至19世纪末 心满意足的中国人 由 注视过去 到 开眼看世界 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 看世界 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2分 参考答案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8分 举一例说明 士 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要求包括人物 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6分 历史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 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8 举例 6分 例 孔子 仁 和 礼 的思想 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 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 2 19世纪中至19世纪末 心满意足的中国人 由 注视过去 到 开眼看世界 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 看世界 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 8分 变化 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分 派别及主张 技术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或中体西用 4分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 推翻 建立 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2分 宣传新思想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思想启蒙 加速了社会变革 推动了社会转型 2分 课堂演练 28分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 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 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请回答 l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转型在经济和思想上有什么表现 6分 经济 铁器 牛耕推广 井田制瓦解 封建经济发展 4分 思想 百家争鸣 2分 2 16 18世纪 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1949 1956年 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型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述其在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18分 欧洲 政治 通过革命 改革 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3分 经济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3分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启蒙运动宣传理性 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分 中国 政治 召开 一届人大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 经济 三大改造 3分 思想文化 双百 方针 3分 3 根据上述回答概述影响社会转型的因素 4分 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革命或重大社会变革 重大思想解放运动等 4分 任答两点即可 历史概念一 分封制 分配权力和财产 1 三个对象 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 王族 燕 鲁 卫 晋 吴 功臣 齐 古代帝王后代 杞 宋 许 陈 楚 2 四个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3 三个特点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以宗法制为基础4 五项义务 服从命令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 作用 巩固统治 开发边远 扩大统治 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民族融合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易考点 1 分封制 中国古代称为 封建制 封邦建国 2 西周之后曾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有 西汉 明朝 二 宗法制 继承权力和财产 1 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内容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3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形成了大宗与小宗所构成的家族等级秩序 4 作用 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易考点 1 宗法制在今天的影子 宗族祠堂 家谱易错提醒 1 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对王国疆域和人民的统治 宗法制的目的则是确立和巩固嫡系子孙在本宗族地位 保证王权稳定 2 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课堂演练 广东文综 T12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B 课堂演练 广东文综 12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A 课堂演练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说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 毋易树子 毋以妾为妻 等家庭小事 写入国际公法 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 的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维护了宗法制度C 导致分封制崩溃D 促使了礼崩乐坏 B 课堂演练 学者许倬云指出 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 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 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 女婿 或者外甥 姐夫 妹夫 或者内兄 内弟 舅舅 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D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C 课堂演练 封建社会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分封制度B 王位继承制度C 郡县制度D 三公九卿制度 A 课堂演练 唐德刚 这 是一种从 部落主义 tribAlism 演化出来的职责不分 组织松散 以封君个人为中心的一种原始性的部落制度 他所说的制度是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 B 课堂演练 清朝的袁枚曾说 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 故封建行而天下治 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 故封建行而天下乱 无先王之心 行先王之法 是谓徒政 据此可知 A 袁枚反对先王时期实行的 封建 制度B 袁枚不主张后世搞 封建 制C 袁枚主张政治制度要公开给天下百姓D 封建 制度在历史上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B 三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考点演练 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 其中政治体制的 变 体现在 从禅让到世袭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从宗法制到官僚制A B C D 答案D 考点演练 赵翼 廿二史札记 载 自古皆封建诸侯 各君其国 卿大夫亦世其官 汉祖以匹夫起事 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自多亡命 天之变局 至是始定 材料中的 天之变局 是指 A 郡县制普遍建立B 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 君臣均出身低微D 由世卿世禄制向察举制转变 B 四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表现是 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 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考点演练 齐民要术 凡秋耕欲深 春夏欲浅 犁欲廉 意为窄 劳欲再 犁廉耕细 牛复不疲 再劳地熟 旱亦保泽也 以上材料不能反映 A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B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中国古代农业注意改进生产工具 答案 A 五 小农经济 概念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原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推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分散性 规模小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封闭性 脆弱性 保守性 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这种小农经济的经营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 自然经济不完全等于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具有排斥社会分工 生产分散 规模狭小 技术落后等特点 小农 指个体农民自耕农 旧指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佃农 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考点演练 据研究 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 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