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话题作文 民风民俗 导写作文素材.doc_第1页
高考语文 话题作文 民风民俗 导写作文素材.doc_第2页
高考语文 话题作文 民风民俗 导写作文素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作文素材:话题作文“民风民俗” 导写【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在清明时节缅怀先人的情怀;“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这是李静山对端午节风俗的概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在重阳日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对新年元日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的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苏味道对元宵之夜繁华之景的描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下更加光彩夺目。你的家乡也一定有特别的风俗,那里有怎样的故事?你有过怎样的经历?你对民风民俗有怎样的认识?请以“民风民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方向一】体会民俗风情,培养民族情感。传统文化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跳跃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也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肥沃的土地养育着善良的人们,形成了淳朴的乡土风情,涌现出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考生可以描绘节日习俗、风味小吃、风土人情、奇人逸事等,以此来展现中国人特有的民族风情,抒发民族自豪感。佳作展示:我爱我们的节日高帆“噼里啪啦”,几声爆竹响起,仿佛约好似的,紧跟着,千家万户都沸腾了,爆竹声不绝于耳。姹紫嫣红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映得人们带笑的脸格外红润。啊!过年啦!这是我们的节日!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人们从暖和的屋里迫不及待地走了出来,一起欣赏这壮丽的景观。夜空顿时成了花的海洋,姹紫嫣红。一只只烟花,如同一支支箭,以最快的速度飞向夜空,再以优美的姿态、协调的动作迅速绽放,像一簇簇火焰,一粒粒珍珠,一条条丝带,给大地洒下欢笑,洒下祝福。红红的火焰映红了人们的脸蛋,在烟花绽放的那一瞬间,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也同时绽放了。我虔诚地合上双手,闭起双眼,许下自己在新一年里的美好愿望。欣赏了烟花的美妙开场,再来享受丰盛的“春晚”这一精神大餐。电视机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四世同堂,观看着,评论着,欢笑着。优美动听的歌曲,热烈奔放的舞蹈,幽默风趣的小品,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看得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在这样的时刻,任你有天大的烦恼,也会投入这举世的欢乐中来。“春晚”在进行,年夜饭也忙得热火朝天。妈妈早已调好了馅儿,和好了面,一家老少齐上阵,形态各异的饺子在我们手下诞生,随时准备投入那滚烫的开水中。我们正干得起劲时,“春晚”主持人开始倒计时:“5,4,3,2,!”伴随着“0”字说出口,窗外百花齐放,我的心顿时欢腾起来:是啊!这就是春节我们的节日!我想没有哪个人不会喜爱我们的春节。耐心地等待在锅旁,看着那一个个小小的、白白的饺子在水中上下翻滚,不断地胀满,我的心也好像被幸福充满,温暖停留在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恣意地笑着,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们和我们一样焦急而兴奋的心情。咬上一口,烫烫的、香香的,好滋味!吃着吃着,我的舌尖碰到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忙吐出来,原来是花生米。爸爸笑着说:“你今年学习成绩肯定稳步上升!”我嚼着花生米,心里暖融融的,好像洒满阳光。也许,这就是祝福的力量吧!这是我们的节日,我爱我们的节日!这是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一家人四处奔忙,今天终于可以在一起,几世同堂,敬酒鞠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好不快哉!这是团圆的节日,和谐的节日,平日里或许有些隔阂,有些矛盾,但见面的一句“恭喜发财”“新春愉快”,那芥蒂便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是我们的节日,我爱我们的节日!点评文章抓住放烟花、看春晚、包饺子三个场面,生动地再现了除夕夜的情景,突出了祥和、欢乐的气氛,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风情。文章用饱蘸感情的笔,尽情地描写欢乐的场景,同时间以适当的抒情,融描写和抒情于一体,很有感染力。最后再以抒情的笔触展开议论,揭示春节的重要意义。【写作方向二】反对盲目复古,倡导与时俱进。民风民俗具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共存,民风民俗中不乏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如磕头、烧纸、几近胡闹的闹新郎新娘等,考生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批判消极因素,倡导革新进取,促进社会和谐;也可以批判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陋习,议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自觉吸收先进的文化习俗,发展和繁荣我们的民族文化。佳作展示:我们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王长生给长辈磕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礼节,它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为了恢复这一传统,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把“给父母磕头”当做一项寒假作业留给学生,结果遭到许多人的质疑。据说,只有一名学生愿意接受这项作业。诚然,传统文化不可丢,但是今天的人们是不是对一切传统都应该顶礼膜拜呢?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个抽象的问题,单说说磕头这一传统该不该继承。磕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跪拜礼。它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上至帝王,下至死囚,无不视磕头为必守之礼。慈禧太后召见西方传教士,可传教士只肯握手,不肯磕头,这可气坏了老佛爷,到我堂堂中华,见我巍巍太后,不行跪拜之礼,岂有此理!太监李莲英告诉老佛爷,外国人没有膝盖骨,不能下跪。慈禧太后善心大发,免除传教士的磕头之礼,于是皆大欢喜。阿q身在刑堂,死到临头时,他想的却是衙门大老爷怎么让他站着,他应当跪着才对。我们的先人对磕头之礼何等膜拜,可见一斑。再看今人对磕头的态度。赵本山举行收徒仪式,当天,老赵和夫人端坐太师椅,几十位徒弟经过叩拜、敬茶等7个环节后,正式拜老赵为师。一时间,磕头拜师立即成为网民声讨的对象,有人说是封建闹剧,赵本山收徒咋搞得像教主登基?就在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布置“磕头”作业题的时候,网友也在网上纷纷发帖,谴责这种盲目的复古行为。他们责问:是不是要把皇帝请出来?那可是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国粹”啊!为什么磕头在前人心目中那么神圣,而今人却弃之如敝屣呢?一句话,时代不同了。我国封建社会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上下尊卑不可僭越,磕头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它要求卑者在尊者面前弯腰屈膝,俯首着地,彻底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以表臣服。今天,我们虽然也提倡尊敬师长,但这种尊敬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父与子,师与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迫使他人屈从自己。在强调平等和尊严的现代社会,人们自然不会接受磕头这种有辱人格的礼仪了。余秋雨说:“磕头不仅仅是双膝弯曲头点地的运动,其带来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试想一个人连最昂贵的头颅都拜倒在对方脚下,还有什么不能付出?”追求尊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愿望,让人磕头下跪,就意味着剥夺了人的尊严。让磕头下跪成为国家礼仪,成为国人习惯,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失去了起码的人性尊严。我敬重父母,敬重师长,但是我拒绝低下高贵的头颅!点评文章从郑州大学旅游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