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练习姓名 成绩(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衡于虑, ,征于色,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 。1按原文填空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后喻 A B 征于色 不言而喻 国恒亡 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CD亡羊补牢 患得患失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衡于虑 B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翻译下面句子。(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根据文意填空(1)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 。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 其结果才能 ,(受磨练的益处) 。(2)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辟:_)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8、一词多义为(1)为宫室之美(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得(1)故不为苟得也(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之(1)呼尔而与之 ( ) (2)为宫室之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0、用原文回答为题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11、根据文意完成结构图第一段鱼、熊掌舍鱼而取熊掌(设喻) (中心论点)推理论证:因果(正) 假设(反)人人皆有义第二段 (例证)第三段 (例证)对比论证鱼我所欲也 (三)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然则何时而乐耶 微斯人,吾谁与归 1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1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答:(四)(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5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姓名 成绩(一)1按原文填空(7x2=14分)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百里奚举于市 。 困于心 , 而后作 , 发于声 , 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 。2(3分)( B ) 3(3分)( B )4 (2x2=4分)(1) 使他深受贫困之苦,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2)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5(13x1=13分)(1)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2)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6(1分)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二)7、(6x2=12分)(苟得:_苟且取得_)(患:_祸患_) (辟:_同避 躲藏_)(乡:_同向;原先,从前_) (已:_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_)(本心:_本来的思想,即“义”_)8、一词多义(4x2=8分)为(1)( 为了 ) (2)( 做,接受 )于(1)( 比 ) (2)( 对 )得(1)( 得到,取得 ) (2)( 同德;感激恩德 )之(1)( 他 ) (2)( 的 )9、(4x3=12分)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10、(4x1=4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根据文意完成结构图(5x1=5分) 生 义 舍生取义 “行路之人”“乞人”不受“一箪食,一豆羹” “万种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三)12(4x2=8分) 益处 同欤 吗 既然这样那么 如果没有 13(3x2=6分)指 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义” ,体现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对比 的表现手法。14 (3分)答: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四)15 (2x2=4分)(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侍卫之臣、忠志之士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广开言路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姓名 成绩(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按原文填空(7x2=14分)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到 而后喻 明白 A B 征于色 在 不言而喻 明白 国恒亡 灭亡 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祸患,名词 CD亡羊补牢 丢失 患得患失 担心、害怕,动词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BA衡于虑 B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翻译下面句子。(2x2=4分)(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深受贫困之苦,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5根据文意填空(1x13=13分)(1)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生于忧患)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2)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1分)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x5=10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苟且取得_)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祸患_)(辟:_同避 躲藏_)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同向;原先,从前_)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_)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本来的思想,即“义”_)8、一词多义(2x8=16分)为(1)为宫室之美( 为了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做,接受 )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得(1)故不为苟得也( 得到,取得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激恩德 )之(1)呼尔而与之 ( 他 ) (2)为宫室之美( 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x4=8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10、用原文回答为题(1x4=4分)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根据文意完成结构图(1x5=5分)第一段鱼、熊掌舍鱼而取熊掌(设喻) 生 义 舍生取义 (中心论点)推理论证:因果(正) 假设(反)人人皆有义第二段“行路之人”“乞人”宁愿“身死”也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例证)第三段 “万种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例证)对比论证鱼我所欲也 (三)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南平武夷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红桥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 建筑扬尘智能防控-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中国无硅消泡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国考抚顺市巡视巡察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福建财监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笔记
- 洗衣维修区块链智能合约-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大连市资源管理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市税务稽查岗位行测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江西民航公安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点
- 2025年恒丰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企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金控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冠心病人饮食健康管理
- 学堂在线 海权与制海权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附答案)
- 娱乐场所管理办法西藏
- 六年级数学考试技能提升教学措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手机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个人养老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