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X线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泌尿系统X线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泌尿系统X线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泌尿系统X线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泌尿系统X线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 1 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肾脏 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 除了肾脏由于有肾周脂肪可形成对比 能有效地估计肾脏轮廓外 其余器官与周围无自然对比 因此 泌尿系的造影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B型超声和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上也占着重要地位 2 泌尿系统的检查方法examinationmethodsofurinarysystem 3 X线检查包括平片检查 造影检查 CT检查 4 一 尿路平片检查 5 尿路平片检查是泌尿系X线检查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可以观察双肾的轮廓 大小 位置和泌尿道有无钙化 结石 同时可观察脊柱 骨盆的情况 6 腹部平片左右肾隐约可见 7 二 造影检查 8 造影检查可了解泌尿系的内部解剖结构 常用的造影检查有以下几种 9 1 静脉尿路造影亦称静脉肾盂造影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碘过敏者 多发性骨髓瘤 尿闭应列为禁忌证 10 静脉肾盂造影 11 静脉肾盂造影 12 静脉肾盂造影两肾盂 肾盏显示满意 13 泌尿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radiogramsofurinarybasiclesions 14 1 常规法造影前要作碘过敏试验 禁服重金属药物3d 检查前1日晚服泻药 造影前禁水3 6h 若近期未摄尿路平片 作造影前应先摄尿路平片 15 造影采用静脉注入76 泛影葡胺20 40ml 于20 30s注射完毕 然后对腹部进行加压 在注射后7 10min摄第一张片 15 20min摄第二张片 这两张片主要是观察两肾情况 若两肾盂 肾盏显示满意 则在25 30min时可解除压迫摄全尿路片 包括两肾 输尿管和膀胱 若肾功能差 则应延长摄片时间至40或60min 最迟可到120min 16 2 大剂量静脉滴注法在肾功能不良 常规法显示不满意者 下腹部不能进行加压的患者 可采用此法 方法是采用60 泛影葡胺 以约为2 2ml kg体重的剂量加等量5 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混和后在1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 不必腹部加压 对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滴注速度要放慢 17 3 肾实质造影法此法用于显示肾实质 了解肾的占位性病变 其方法是在30s内注入 60 泛影葡胺40ml 注射完毕后20s及5 10 15min摄两肾区片 可获得满意肾实质影 加用体层摄影效果更好 18 2 逆行肾盂造影此法适于不宜作静脉尿路造影者 如肝肾功能严重损害 碘过敏或静脉尿路造影显影不满意者 禁忌证是下尿路感染 本法是通过膀胱镜 再由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 并注入10 15 泛影葡胺8 l0ml 当患者略感腰部酸胀时应停止注射 不宜注射压力过大和入造影剂量过多 以免发生造影剂回流 检查肾盂内阴性结石或肿瘤 也可注入空气 19 逆行肾盂造影 20 3 膀胱尿道造影分排泄法和逆行法 排泄法是在静脉肾盂造影终末 使膀胱充盈并显影 继之可作排泄性尿道造影 逆行法膀胱造影是将导管插到膀胱注入5 10 泛影葡胺100 300ml 然后采用不同斜位摄片 21 此法可用于诊断膀胱肿瘤 神经源性膀胱 输尿管返流 前列腺肥大等 也可以注入少量含碘造影剂后再注入空气 以形成双重对比 逆行法尿道造影是让病人排尿后 消毒尿道口 用戴消毒手套的手将阴茎拉直 将导尿管或锥形橡皮头注射器插入尿道内 并注入15 泛影葡胺 使造影剂进入膀胱时摄片 一般取45度斜位片 22 4 腹主动脉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腹主动脉造影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插管 若作主动脉造影 采用猪尾巴导管为好 将导管置于两肾动脉开口上方 后以15 18ml s的速度注入76 泛影葡胺50ml 每秒摄2张 摄6 8s 可获两肾动脉和肾实质相 23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采用Cobra导管 将导管选择地插入肾动脉 确定是否插入前要用少量造影剂进行预注射 要注意不要插入腰动脉内 腰动脉走向比较水平 注射时病人感腰痛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时 可注入76 泛影葡胺10 15ml 用手推或压力注射器 摄片时间为每秒一张 摄6 8s 24 三 CT检查 25 肾脏检查以剑突下20mm扫一层后 估计肾扫描的范围 然后以扫描层厚10mm进行扫描 对于可疑小病灶 则要用5mm薄层扫描 一般均要作增强CT 以清楚显示肾脏病变 为了诊断膀胱和前列腺病变 要作盆腔部位扫描 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 以层厚10mm 层距10mm进行扫描 26 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normalradiogramsofurinarysystem 27 肾脏由于肾周有一含脂肪的包囊 所以多数人肾脏外形可在平片上显示 通常下极比上极清楚 肾外形如豆状 内缘中部略凹陷 外缘呈轻微的波浪 肾的长度10 15cm 相当于3个椎体的高度 肾影位置通常在第12胸椎 到第3腰椎水平 右肾略低于左肾 肾脏有一定的活动度 但从卧位到立位 肾脏下降不超过1个椎体 肾的长轴自后内上方斜向前外下方 28 肾解剖 29 肾解剖 30 肾解剖 31 造影可显示肾盏肾盂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2 3min 可显示肾小盏 15 30min肾盏肾盂显影满意 肾盏的远端呈杯口状 边缘整齐 杯口两缘为尖锐的小盏穹窿 有时 在小盏的正面摄片时 与X线方向相垂直 呈中央透亮的环状阴影或圆形致密影 需要与结石鉴别 几个乳头联合进入一肾小盏时 则小盏形态似百合花 小盏边缘光滑 规则 通常肾小盏有6 14个 肾大盏有2 4个 两肾的肾盏形态和数目并不对称 32 肾盂多位于第二腰椎水平 略呈三角形 上缘隆凸 下缘微凹 轮廓光滑 肾盂形态也有较大变异 肾盂分肾内肾盂和肾外肾盂 后者有时可能误为肾盂扩大 肾盂 肾盏运动包括收缩排空和舒张充盈两期 收缩排空平均1 1 5s 舒张充盈为2 3s 33 在逆行肾盂造影中 由于肾盂肾盏压力增高 造影剂进入肾盂肾盏以外区域 称之回流 回流有以下几种 1 肾盂肾小管及肾质返流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回流 是造影剂进入乳头的收集小管 呈刷状阴影 由肾小盏中心向皮质方向放射状散开 2 肾盂肾窦及肾孟肾盏旁回流造影剂从肾盏边缘部外溢 进入肾窦 呈牛角样或带状致密阴影 这也是最常见一种回流 34 3 肾盂淋巴管回流在肾盂 肾窦回流的同时 有较细小线条状阴影 自肾盏穹窿部向肾门及其内侧延伸 直到主动脉旁淋巴结 这种回流比较少见 4 肾盂血管回流和肾盂淋巴管回流相似 回流破入静脉 引起肾盂静脉回流 这也很少见 35 逆行肾盂造影示肾小管回流 36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小管回流 37 输尿管全长约25 30cm 位于腹膜后 上端与肾盂相连 沿脊柱旁向下行 下经骶髂关节内侧 在髂总动脉分叉处 跨过骨盆近缘 进入骨盆腔 以后向外后斜行 在坐骨棘附近上方 转向内前呈弧形进入膀胱 输尿管有3个生理狭窄区 与肾盂连接处 越过骨盆处 进入膀胱处 输尿管宽度常因蠕动变化 边缘光滑 有时也有折曲 38 膀胱位于骨盆下部前方 正常容量200 500ml 膀胱形态随充盈量变化 可呈圆形 卵圆形 半月形等 一般外缘平整光滑 充盈量少时 边缘可呈轻度不整齐的锯齿状 膀胱充盈较少及造影剂浓度不大时 在膀胱三角区后可见一条横的弧形密度减低区 为输尿管间嵴 39 逆行膀胱造影示正常膀胱 40 逆行膀胱充气造影示正常膀胱 41 尿道男性尿道分前列腺部 膜部和海绵体部 前两者合称后尿道 后者称前尿道 前尿道较宽 后尿道较窄 膜部为最狭处 女性尿道较短 以斜位和侧位容易观察 出口处最窄 上部逐渐变宽 近膀胱颈部又骤然变狭 42 常见泌尿系统病的X线表现radiogramsofurinarydiseases 43 泌尿道结石 44 泌尿道结石是泌尿系最常见的疾病 结石的成分不同 但大多数泌尿道结石都含钙 故能在X线平片上显影 约占90 尿路结石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肾绞痛 血尿和继发感染症状 45 1 肾结石结石多数为单侧性 但也可双侧性 结石绝大多数位于肾盂或肾盏内 X线平片显示为肾盂或肾盏内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 卵圆形 鹿角形或不定形的密度增高阴影 由于结石成分不同 结石可以是密度高而均匀 也可以呈分层状 颗粒状表现 典型的呈肾盂肾盏形态的鹿角状或珊瑚状 在侧位片上 结石影偏后与脊柱重叠 46 尿路造影时 若结石是阳性的 可被造影剂掩盖 故要适当增加曝光 阴性结石显示为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 尿路造影还可以显示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表现如肾盂 肾盏扩张积水 肾结石应与胆囊结石 肋软骨钙化和腹部淋巴结钙化鉴别 47 2 输尿管结石常由肾结石移行而来 一般较小 米粒或黄豆大小 X线表现为圆形 卵圆形 桑椹形或枣样结石影 其长轴与输尿管一致 常见于生理狭窄处 发作时 肠道可有反射性积气 脊柱向患侧弯曲 48 尿路造影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 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表现为肾盂扩大积水 结石位于输尿管下端时 可见肾盏呈杯口变平扩张 而肾盂扩大不甚明显 若结石梗阻时间长 则有严重肾盂肾盏积水 肾功能减低 以及肾皮质变薄 结石梗阻以上输尿管管径增宽 输尿管结石需与淋巴结钙化 静脉石鉴别 49 尿路造影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 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表现为肾盂扩大积水 结石位于输尿管下端时 可见肾盏呈杯口变平扩张 而肾盂扩大不甚明显 若结石梗阻时间长 则有严重肾盂肾盏积水 肾功能减低 以及肾皮质变薄 结石梗阻以上输尿管管径增宽 输尿管结石需与淋巴结钙化 静脉石鉴别 50 3 膀胱结石大多数膀胱结石可用平片诊断 一般为单个 也可以多个 大小不一 最常见是卵圆形结石 位于骨盆下部正中 或近于中线 可随体位移动 一般边缘光滑 内部除核心外 呈层状结构 有的结石密度均匀 体积大 可达10cm以上 少数结石密度很低 在膀胱造影时表现为充盈缺损 此时须与膀胱肿瘤鉴别 膀胱憩室内结石可居一侧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51 4 尿道结石常由膀胱结石进入尿道所致 多见于男性后尿道 阳性结石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增高影 若为阴性结石 则需造影检查 表现为杯口状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52 肾钙质沉着和结石可能部位 53 肾皮质钙化 54 肾结石renalcalculi 55 肾结石 56 肾结石 57 肾结石 58 肾结石 59 肾结石 60 肾结石 61 肾结石 62 肾结石 63 肾结石 64 肾结石 65 肾结石 66 肾结石 67 尿道结石 68 右肾结石 69 肾结石 70 腹部平片示尿道结石 71 腹部平片示尿道结石 72 腹部平片示尿道结石 73 腹部平片示膀胱结石 74 腹部平片示膀胱结石 75 膀胱结石 76 膀胱结石 77 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输尿管结石 78 左右肾铸型结石 79 左右肾铸型结石 80 左右肾铸型结石 81 泌尿道结核 82 泌尿道结核大多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结核 原发病灶多见于肺内 结核主要侵犯肾脏 然后侵及输尿管和膀胱 典型的症状是尿频 尿急 血尿 有时有脓尿 全身症状为低热 乏力 体重减轻等 83 结核早期病变在乳头部或髓质锥体深部 在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中心发生干酪坏死 随后病变扩展与肾盏相通 坏死物经肾盂排出 形成空洞 病变自一个肾盏至一组肾盏 甚至全部肾盂肾盏受累 形成肾盂积脓 严重破坏整个肾脏 最后钙化 肾功能丧失 称为自截肾 带结核菌的尿液到达输尿管 膀胱时 可形成粘膜炎症和溃疡 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 管壁僵硬 以及膀胱痉挛 84 X线平片一般无异常发现 有时可见局部密度增高 呈云絮状或斑点状钙化 后期整个肾脏呈多囊状钙化 为自截肾表现 输尿管和膀胱也可以钙化 输尿管管壁呈条状钙化 膀胱呈弧线状钙化 但较为少见 85 泌尿道结核主要靠造影检查 常用静脉肾盂造影 若肾功能不良 可采用逆行肾盂造影 肾结核早期表现为肾小盏有扩大 显影变淡 或呈孤立性囊状阴影 肾盏轮廓变得模糊 以后发展为肾盏呈虫蚀样 并累及几个肾盏 肾盏破坏 消失 或一团造影剂与肾盏相通 边缘不规则 最后波及整个肾脏成为 自截肾 肾功能消失 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 86 输尿管结核表现比较典型 表现为输尿管的不规则狭窄和扩大 呈串珠状 尤以上段为甚 边缘呈虫蚀样 晚期输尿管缩短 硬化 甚至闭塞 膀胱结核初期x线改变不明显 后来可出现膀胱轮廓不规则 晚期整个膀胱纤维收缩 容积缩小 不能扩张 在膀胱造影时还可见输尿管返流 87 右肾结核 88 右肾结核 89 肾结核 90 肾结核 91 肾结核 92 肾结核 93 肾结核 94 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肾结核 95 右肾结核后期 肾自截 输尿管钙化 96 左肾 输尿管结核 97 左肾结核钙化 98 膀胱结核 99 左肾结核后期 肾自截 输尿管钙化 100 泌尿道肿瘤 101 1 肾肿瘤肾肿瘤分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类 以前者多见 1 肾癌肾腺癌最为多见 来自肾皮质 又称透明细胞癌 平片仅见肾影扩大 大多数为肾轮廓的局限性隆凸 有时肿瘤区可见斑片状或不规则钙化 102 尿路造影可见肾盏受压拉长现象 边缘可以规则或不规则 或呈虫蚀样破坏 若肿瘤较大 可见多个肾盏受压变形 也可以见肾盏颈变细长成弧形 新月形压迹 肾盏间距增宽 若肿瘤侵及肾盂 可形成肾盂充盈缺损 肾下极肿瘤长得较大 可引起输尿管受压移位和继发性肾盂积水 103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肾癌诊断甚有帮助 可显示较多不规则紊乱的肿瘤血管 到实质期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 勾画了肿瘤的形态大小 在肿瘤区可见血管湖以及动静脉瘘 大的肾癌还可见瘤体对周围血管的推压移位 104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癌 105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癌 106 2 肾盂癌肾盂癌是仅次于肾癌的一种常见肾肿瘤 肾盂癌由移行上皮细胞所组成 可单发或多发 病变可发生在肾盏或肾盂 常向输尿管膀胱扩散 107 左肾盂癌 108 X线平片常无阳性发现 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不规则充盈缺损 若肿瘤阻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盂积水 由于肾盂常显影不满意 故需逆行肾盂造影显示 若肿瘤侵犯肾实质 则与肾癌表现相似 选择性造影由于肾盂癌往往是少血管的 故血管造影表现不典型 CT对肾盂癌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109 2 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多为单发 也可多发 平片检查可显示肾轮廓的改变 呈分叶状或半圆形隆凸 尿路造影可显示肾盏受压伸长 分开和变形 压迹呈弧形 边缘光滑 肾动脉造影可见肾动脉受压 移位 拉直 实质期为低密度的囊肿区 由于CT的广泛应用 可发现肾脏很小的囊肿 呈圆形的低密度区 轮廓十分光滑 110 单纯性囊肿 111 伴并发症的囊肿 112 其他囊性结构 113 肾细胞癌 114 肾细胞癌 115 肾盂肿瘤 116 肾盂肿瘤 117 肾盂肿瘤 118 肾肿瘤 119 肾肿瘤 120 肾肿瘤 121 肾肿瘤 122 3 多囊肾为先天性异常 有家族性倾向 绝大多数为两侧性 腹块 疼痛 血尿为其主要症状 X线表现为两肾增大 外缘呈波浪状 由于两肾功能差 静脉肾盂造影常显示不够满意 而需要逆行肾盂造影 两侧肾盏 肾盂有不同程度的受压 变形 肾盏颈部变细长 使肾盂 肾盏变成蜘蛛足形 CT对多囊肾的病变诊断甚有帮助 123 右多囊肾 124 4 膀胱肿瘤绝大多数膀胱肿瘤起自膀胱粘膜 即移行上皮 如良性乳头状瘤和移行上皮瘤 乳头状瘤易恶变 临床症状以血尿为主 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 大小不一 较小肿瘤常被造影剂遮盖 不易显示 良性肿瘤呈现的充盈缺损 边缘光滑 可带蒂 恶性肿瘤轮廓不规则 呈菜花状 125 膀胱癌 126 膀胱瘘 127 膀胱瘘 128 恶性膀胱肿瘤 129 恶性膀胱肿瘤 130 恶性膀胱肿瘤 131 恶性膀胱肿瘤 132 输尿管肿瘤 133 输尿管肿瘤 134 输尿管肿瘤 135 输尿管肿瘤 136 输尿管肿瘤 137 尿路梗阻 138 尿路梗阻可引起肾盏 肾盂扩大积水 常见原因有结石 肿瘤 炎症狭窄和神经支配紊乱 X线检查可确定梗阻的部位 原因和肾功能情况 尿路造影是观察肾盂积水的主要方法 轻度肾盂积水可见肾小盏杯口变圆钝 穹窿失去正常锐利形态 整个肾盏变成杵状 肾盂扩大 肾功能减退 严重肾盂积水时 可使肾盂呈大的囊袋状 皮质变薄 139 根据阻塞部位不同 有不同表现 若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 梗阻以上肾盂 肾盏均扩大 但以肾盂扩大更为显著 若梗阻在输尿管下段 则肾盏 肾盂均有扩大 肾盂扩大相对不及肾盏扩大为甚 140 集合系统阻塞 141 肾盂肾返流 142 双肾盂积水 143 肾盂肾返流 144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45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46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47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48 尿道憩室 149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50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51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52 尿道狭窄和充盈缺损 153 逆行膀胱 尿道造影示尿道后部不规则狭窄 154 逆行尿道造影示全尿道狭窄 155 逆行尿道造影示尿道后部局限性狭窄 156 逆行尿道造影示尿道球后局限性狭窄 157 逆行膀胱 尿道造影示尿道后部不规则狭窄 158 尿道造影示尿道外伤后狭窄 159 逆行尿道造影示尿道炎症性改变 160 逆行尿道造影示尿道断裂 161 逆行尿道造影示尿道炎 162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右肾盂积水 163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分支型肾盂 右肾不显影 164 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肾盂积水 165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盂肾盏明显扩张 166 先天性异常 167 1 孤立肾又名单侧肾缺如平片和体层摄影显示一侧肾影缺如 另一侧肾影增大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一侧肾缺如 另一侧肾代偿性增大 168 左肾盂呈分支形 右肾不显影 169 2 马蹄肾两肾下极相互融合形如马蹄 称之马蹄肾 两肾上极融合称倒马蹄肾 以前者常见 平片表现为两肾位置低 两下极斜向内侧靠近脊柱 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两肾肾盂 肾盏转向内下方 互相靠近 同时有肾旋转不良 肾盂 肾盏常有扩大 两侧输尿管从前外方进入肾盂 170 马蹄形肾 171 马蹄形肾 172 其他肾变异 173 其他肾变异 174 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旋转不良 175 先天性巨肾盏 176 异位输尿管 177 输尿管扭转 178 3 异位肾肾脏在胚胎期上升过程中发生障碍 而不能达到正常位置 异位肾大多数位于盆腔内 或越过中线 极少数可位于胸腔 静脉肾盂造影使异位肾显影 可明确诊断 179 异位肾 180 4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由于胚胎早期有二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形成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双肾盂 双输尿管 一般上肾盂较小 发育不全或功能丧失 下肾盂发育较好 但肾盏数较少 两输尿管可在不同部位合并为一条输尿管 或两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 181 双重排泄系统 182 双重排泄系统 183 双重排泄系统 184 5 输尿管囊肿输尿管下端膀胱入口处囊样扩张 此为先天性输尿管口狭窄或输尿管壁发育不全 多见于女性 常为两侧性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膀胱内输尿管开口处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轮廓光滑 有呈蛇头状 有时形成 光晕 征 常伴有输尿管和肾盂的不同程度积水 185 6 腔静脉后输尿管少见 是由于腔静脉发育异常所致 右输尿管离开肾盂后 从下腔静脉后面绕过 向下行 再回到正常途径进入膀胱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在L3 L4水平右侧输尿管呈镰刀状或 S 形 并向中线移位与脊柱重叠 在骶髂关节处恢复正常位置 输尿管上段和肾盂常有积水表现 186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187 慢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 188 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20 30岁女性病人 常为上行性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在平片上可见肾外形缩小 边缘略不规则 尿路造影可见肾功能减退 肾盏显影延迟 肾影缩小 皮质变薄 肾盏扩张呈圆锥状 肾盂扩张 输尿管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189 急性肾盂肾炎 190 慢性肾盂肾炎 191 积气性肾盂肾炎 192 脓肾 193 脓肾 194 细菌性膀胱炎 195 慢性膀胱炎 196 慢性膀胱炎 197 膀胱结核 198 血吸虫病 199 其他类型的膀胱炎 200 肾源性高血压 201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原因有肾血管病变和肾脏慢性病变如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等 肾动脉狭窄常见原因有肾动脉粥样硬化 肌纤维发育不良和多发性大动脉炎 在国内多发性大动脉炎比较常见 好发于年轻女性 肾动脉狭窄可累及肾动脉主干或分支 引起肾血流量减少 肾脏萎缩变小 常有侧支循环 202 平片检查可见患侧肾影缩小 轮廓不规则或有钙化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1 肾动脉主干狭窄并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充盈缺损 2 多发性狭窄呈串珠状 常为纤维肌肉增生所致 3 肾动脉主干近端或中段狭窄轮廓比较光滑 常伴有主动脉或其它动脉狭窄 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 203 肾动脉狭窄多有狭窄后扩张 可呈囊样扩张 严重狭窄可致肾动脉完全闭塞 狭窄的动脉周围常有丰富的侧支循环 在多发性大动脉炎 由于肾上主动脉严重狭窄 即使两肾动脉正常也可致肾性高血压 204 肾动脉与静脉 205 肾动脉造影 206 肾动脉造影 207 肾动脉狭窄 208 肾动脉狭窄 209 肌纤维增生不良 210 肌纤维增生不良 211 肾动脉瘤 212 肾动脉瘤 213 肾动脉瘤 214 结节性多动脉炎 215 肾静脉栓塞 216 肾静脉栓塞 217 肾静脉栓塞 218 神经源性膀胱 219 本病是一种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其原因有多种 总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长期膀胱内压增高 膀胱肌肉肥大 故膀胱造影可见膀胱呈菱形或近似三角形 底部宽 上部狭窄 膀胱边缘很不整齐 小梁表现为波浪状 小梁之间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憩室或憩室样改变 膀胱颈部成细线形 不能张开 或张开很小 排尿后膀胱内有不少造影剂残留 并常有输尿管返流 以致有肾盂 输尿管积水 220 神经源性膀胱 221 神经源性膀胱 222 前列腺肥大 223 前列腺肥大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为腺体组织增生 可造成排尿困难和排尿不尽 膀胱造影可见膀胱底部抬高 有弧形压迹 后期可看到突出腔内肿块 此时与膀胱肿瘤可能混淆 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