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pdf_第1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pdf_第2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pdf_第3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pdf_第4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计量检定员计量基础知识试卷综合版江苏省计量检定员计量基础知识试卷综合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和 量值的准确可靠 有利于生产 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 2 计量是实现 单位 统一 保障量值 准确可靠的活动 3 3 计量法的立法原则是 统一立法 区别管理 计量的特点是 准确性 一致性 溯源性 法 制性 4 4 我国 计量法实施细则 规定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向主持考核该 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 和个人 应当向当地县 市 级人民政府 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5 5 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 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统一命题 具体内容 包括计量基础知识 专业知 识 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的 6 6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制造 销售 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 没收计量器具和 违法所得 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 并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按诈骗罪或者投机倒把罪追 究刑事责任 7 7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简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 批准 作 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 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 公证作用 的计量器具 8 8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 以 国家计量基准 器具或者 社会公 用计量标准 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9 9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 或者授 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 执行强制检定 检定和其他测试任务 1010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 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 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1111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 计量基准器具 作为统一全国量值 的最高依据 1212 计量技术法规包括 计量检定系统表 计量检定规程 和 计量技术规范 1313 计量法 规定 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 必须取得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1414 企事业单位自行检定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 其 各项计量标准 须经具有管辖范围的政府 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1515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使用计量器具不得 破坏其准确度 损害国家 消费者的利益 1616 计量检定机构可分为法定计量检定和一般计量检定 两种 1717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 未按照规定 申请检定或者 检 定不合格 继续使用的 责令停止使用 可以并处罚款 1818 计量标准考核 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 能力 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1919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 经济合理 的原则 就地就近进行 2020 当前 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分为 科学计量 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 分别代表计量的 基础 应用和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事业的三个方面 21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定 形式规定 强制 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2222 计量法 规定 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 定规程 2323 测量标准按量值传递体系通常有 基准 次级标准 参考标准 工作标准 等 2424 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 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 开 尔文 计量单位的符 号是 K 2525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进口的计量器具 必须经 省级以上 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检定合格后 方可销售 2626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制造 修理 销售的计量器具 不合格的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 重处罚款 2727 我国 计量法实施细则 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 无检定合格印 证或 者超过周期检定以及 经检定不合格的 的计量器具 2828 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 SI 它是由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 来源于法文 2929 1986 年 7 月 1 日生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三条规定 国家采用 国际单位制 国际 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030 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16 个词头 称为SI词头 3131 在一个单位制中基本量的 主单位 称为基本单位 它是构成单位制中其它单位的基础 3232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 量单位 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333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3434 计量器具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即计量基准器具 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3535 测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 仪器仪表 实物量具 标准物质 测量系统 等 3636 检定的定义是 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 加标记和 或 出具检定证书 3737 测量误差并不单纯由计量器具 设备 误差决定 它还包含环境误差 人员误差 方法误差 等 3838 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 用于 量值传递 计量认证 技术考核 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 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3939 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 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 准进行核定 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 持有 计量检定证件 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4040 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 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 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合格 证 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4141 检定证书 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 字迹清楚 准确无误 有检定 核验 主管人员签字 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4242 检定合格印应 清晰完整 残缺 磨损 的检定合格印 应立即停止使用 4343 一般用于表达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的方式有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和引用误差 误 差一般分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和 粗大误差 三种 4444 计量检定原始原始记录应保存不少于3 个检定周期 4545 对于相同的被测量 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 对于不同的被测 量 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较好 4646 为消除系统误差 用代数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称为 该值大小等于未修正测量 结果的绝对误差 但 4747 对某级别量程一定的仪表 其允许示值误差与示值大小无关 其允许示值相对误差与示值 大小有关 4848 在误差具体表述中 相对误差是指 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 约定 真值之比 引用误差是指 计 量器具的绝对误差与其特定值 XN 之比 4949 对于相同的被测量 绝对误差 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 对于不同的被测量 采用 相对误差 来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较好 5050 凡连续两个检定周期检定合格率低于 95 的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可根据相关规程 结合实际使 用情况适当缩短检定周期 但不得低于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的 50 调整检定周期的 各级法 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向省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备案 5151 高一级标准的误差应尽量选为低一级的 1 3至1 10 5252 对分布密度对称的误差 误差小于其期望的概率为 0 5 误差大于其期望的概率为0 5 5353 某量真值为 A 测得值为 B 则绝对误差为 B A 相对误差为 B A A 5454 某量测量值为 2000 真值为 1997 则测量误差为 3 修正值为 3 5555 同条件下对误差多次独立测得为 1 2 n则标准差 2 n 1 2 平均误差 为 n 5656 修约下列数至小数后一位 2 71828 2 7 57 6557 6 5757 几次测量后 有残差 i 则计算单次测量标准差的贝塞尔式为 2 1 1 i n 计算平均标 准的贝塞尔式为 2 1 1 i nn 5858 在近似数的运算中 若所表述的数字各位数已皆是有效数字 则按运算中有效数字的有关规定 1122 221 2 48 10 5 5959 进行数字修约 14 25001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14 3 7 13500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 7 14 0 08143 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 0 0814 6060 某仪表量程 0 10 于示值 5 处计量检定值为 4 995 则示值引用误差为 0 05 示值相对误 差为0 1 6161 所谓有效数字是指 若测量结果经修约后数值 其修约误差绝对值 0 5 末位 则该数值成为 有效数字 即从左起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度是有效数字 若 0 01010 为 正确表述 则它有 4 位有效数字 6262 在正态分布情况下 极限误差取二倍标准差时的置信概率为 0 9545 取三倍标准差时的置信 概率为 0 9973 6363 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为 包含因子 一般范围为 2 3 6464 某量测量 9 次 标准差为 0 06 则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当独立测量时为0 02 当完全正相关 测量时为0 06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1 取得计量标准证书后 属企业 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 由 3 批准使用 并向主管 部门备案 1 组织建立该项计量标准的政府计量部门 2 上级单位 3 本单位 2 2 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 3 1 用于贸易结算 安全防护 医疗卫生 环境监督四方面的计量器具 2 列入国家公布的强制检 定目录的计量器具 3 用于贸易结算 安全防护 医疗卫生 环境监督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 的工作计量器具 3 3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使用计量器具不得 1 损害的利益 1 破坏其准确度 2 破坏其稳定度 3 破坏其灵敏度 4 4 企业 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须经 3 主持考核合格后 才能在单位内部开 展检定 1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2 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3 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5 5 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 必须经 3 考核合格 并取得计量检定证件 1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2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6 6 进口计量器具 必须经 1 检定合格后 方可销售 1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3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7 7 伪造 盗用 倒卖强制检定印 证的 没收其非法检定印 证和全部违法所得 可并处 2 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3000 元 2 2000 元 3 1000 元 8 8 我国 计量法 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 2 1 统一准确 2 经济合理 就地就近 3 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9 9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向 3 申请周期检定 1 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3 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1010 制造 销售 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 3 1 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 2 处以罚款 3000 元 3 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 可并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 1111 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2 1 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2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3 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总计项为 3 1 55 2 61 3 60 1313 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 2 1 计量检定人员 2 计量监督员 3 计量管理人员 1414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 1 1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部门和企业 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2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3 部门和企业 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1515 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 2 1 确定其准确度 2 确认其是否具有质量值传递的资格 3 评定其计量性能 1616 被授权单位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 测试任务的检定人员由 1 组织考核 1 授权单位 2 主管部门 3 本单位 1717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 3 1 强制检定的计量 2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3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1818 法定计量单位长度单位是 1 1 米 2 码 3 海里 1919 法定计量单位力的计量单位是 2 1 公斤力 2 牛顿 3 吨力 2020 法定计量单位开尔文的符号是 3 1 K 2 开氏度 3 K 2121 符合词头使用规则的倍数计量单位是 1 1 km s 2 kmin 3 k 2222 力矩单位 牛顿米 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 下列中错的是 2 1 m N 2 mN 3 Nm 2323 在列出的单位名称中 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的是 1 1 纳克 2 原子质量单位 3 盎司 2424 下列计量单位中 虽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但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 3 1 安培 2 摄氏度 3 吨 2525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 加速度单位的符号是 m sm s 2 2 它的计量单位名称是 1 1 米每二次方秒 2 米每平方秒 3 米每秒每秒 2626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 计量单位符号 msms 是 2 1 速度计量单位的符号 2 时间计量单位的符号 3 角度计量单位的符号 2727 动力粘度单位 帕斯卡秒 的中文符号是 1 1 帕 秒 2 帕 秒 3 帕 秒 2828 下列法定计量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3 1 C C 2 ML 3 mL 2929 下列法定计量单位的长度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2 1 m m 2 nm 3 mmm 3030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国家采用 3 11 米制 2 公制 3 国际单位制 3131 体积流量的单位符号是 m 3 s 它的单位名称是 3 1 立方米 秒 2 米 3 秒 3 立方米每秒 3232 法定计量单位牛顿每平方米的单位中文符号是 2 1 牛顿 米 2 牛 米 2 3 牛顿 平方米 3333 速度单位 米每秒 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 下列错误的是 2 1 m s 1 2 ms 1 3 m s 3434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 3cm 2应读成 1 1 3 平方厘米 2 3 厘米平方 3 平方 3 厘米 3535 实际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是 计量标准 副基准 工作基准 3636 某仪表量程 0 10 于示值 5 处计量检得值为 4 995 则示值引用误差为 1 1 0 05 2 0 1 3 0 005 3737 在一个测量列中 测量值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之差叫 1 残差 2 方差 3 标准差 4 极差 3838 被计量的电源是 0 45A 为使计量结果更准确些 应选用下列电流表的 2 1 上量限为 5A 的 0 1 级电流表 2 上量限为 0 5A 的 0 5 级电流表 3 上量限为 2A 的 0 2 级电流表 3939 下面有几个计量误差的定义 其中国际通用定义是 2 1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2 计量结果减去被计量的 约定 真值 3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040 若电阻的真值是 1000 计量结果是 1002 则正确的结论是 2 1 该电阻的误差是 2 2 计量结果的误差是 2 3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 0 2 4141 数 0 01010 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4 1 6 位 2 5 位 3 3 位 4 4 位 4242 8 数据舍入的舍入误差服从的分布为 2 1 正态 2 均匀 3 反正弦 4 三角 4343 由残差求标准差的公式是 1 2 minmax max 1 1 3 1 2 1 1 i n i n v n xx dk 4444 3 恒为正值 1 随机误差 2 系统误差 3 不确定度 4545 两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 则其相关系数为 1 1 0 2 1 3 1 4 其它 4646 下述测量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2 1 m 75 02249 0 000832 g k 2 2 m 75 02249 0 00083 g k 2 3 m 75 0225 0 00083 g k 2 4747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公式是 1 i n v n xx d s n s 2minmax 1 1 3 1 2 1 1 4848 已知测量结果为 L 2 含真值的概率为 95 45 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1 1 1 2 2 3 3 4 4 4949 对服从正态分布的偶然误差 误差在 之外在 10000 次中有 4 1 6827 次 2 9545 次 3 9973 次 4 3173 次 5050 当计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时 算术平均值小于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 68 3 50 31 7 99 7 5151 已知测量结果为 L 3 其置信概率为 99 73 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3 1 3 2 2 3 1 5252 某计量装置的 A 类不确定度分别为 0 1 0 1 0 2 个单位 B 类不确定度为 0 1 0 3 个单位 且互不相关 则合成不确定度为 1 1 0 4 个单位 2 0 16 个单位 3 0 8 个单位 三 判断题三 判断题 正确打 错误打 1 1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建立的 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 依据 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2 2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是校准计量器具时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3 3 实行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 4 4 按照 计量法 规定 实验室进行计量认证以后 该实验室即为法定检验机构 5 5 样机试验是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属于全国范围内已经定型 而在该单位首次生产的计量器具 新产品投产前所进行的试验 评审和确认 6 6 非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 由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发证 无计量检定证件 的 不得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7 7 使用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向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 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8 8 使用超过检定期周期的计量器具 视为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9 9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不属于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 1010 实行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机构和企业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 1111 我国 计量法 规定 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 继续使用的 可 以并处罚款 1212 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后 属于企业 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 是本单位批准使用 1313 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1414 计量纠纷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因计量问题所引起的矛盾和争执 包括计量民事纠纷 经济纠 纷和刑事案件 以及纯属于计量器具准确度的纠纷 1515 计量授权是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赋予技术机构承担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检定和其它检定 测试任务的一种授权 1616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就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1717 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不属于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818 法定计量单位质量的计量单位名称是两 1919 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 物质的量计量单位名称是千克 2020 法定计量单位词头由 10 6到 106的名称是 微 毫 厘 分 十 百 千 兆 2121 温度 20 读为摄氏 20 度 2222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为国这法定计量单位 2323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 计量单位符号 ms 是时间计量单位的符号 2424 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 物质的量计量单位名称是千克 2525 凡计量器具都属于计量法的调整范围 2626 通过比较 使测量结果能够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727 计量器具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部分工作 2828 通过比较 使测量结果能够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929 根据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 对计量器具所进行的随后检定 3030 检定证书 检定结果通知书 检定合格证 检定合格印 包括 錾印 喷印 钳印和漆封印 注销印 3131 参考标准只能用于校准 不能用于测量 3232 计量检定的目的是为评定计量器具是否满足要求 3333 计量标准器具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计量器具 3434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抽检不合格的 应注销原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印证 3535 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 取得计量检定证件的人员 3636 无量纲的量就是量纲为零的量 3737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是偏差 3838 修正值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 3939 准确性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4040 真值 测量结果 修正值 测量结果 误差 4141 在一个测量列中 测量值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之差叫残差 4242 关于概率与概率分布 正确的说法是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1 1 4343 在近似值修约中 3 2 4444 其量误差为 4 相对误差为 2 则该量的真值为 200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1 试述我国计量立法的宗旨 答 计量立法首先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健全国家计量法制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最高核心的 内容是保障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 这是计量立法的基本点 法中的全部条款都 是围绕这个基本点进行的 但这还不是最终目的 计量立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有利于生产 科学技 术和贸易的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 2 什么叫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哪些内容 答 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 成的十进位数和分数单位 3 3 计量标准的使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1 经计量检定合格 2 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 具有称职的保存 维护 使用人员 4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4 4 什么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答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建立的 作为统一本地区量 值的依据 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5 5 对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有哪些 答 1 计量标准设备配套齐全 技术状况良好 并经主持考核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 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 2 具有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 湿度 防尘 防震 防 腐蚀 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所 3 计量检定人员应取得所从事的检定项目的计量检定证 件 4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包括计量标准的保存 维护 使用制度 周期检定制度和技术规 范 6 6 计量检定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计量检定人员在检定工作中 有哪些行为构成违法 答 职责是 1 正确使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 保养 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2 执行计量技术法规 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 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4 承办政府计量部门委托的有关任务 构成违法行为的是 1 伪造检定数据的 2 出具错误数据造成损失的 3 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计量检定的 4 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 5 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检定的 7 7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与部门 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计量标准有什么不同 答 用计量标准是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 批准 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 在社会上实 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 它既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 又是处理计量纠纷 进行 仲裁检定的依据 有关主管部门因其特殊需要而建立的计量标准 在本部门内部使用 作用统一本部门量值的依据 企事业单位因生产 科研 经营管理需要建立的计量标准在本单位内部使用 作为统一本单位量 值的依据 8 8 什么叫量值传递 什么叫量值溯源 两者有何区别 答 量值传递是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 通过计量检定 或其它传递方式 传递给一下等 级的计量标准 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 这一过程称 之为量值传递 量值溯源是测量结果通过具有适当准确度的中间比较环节逐级往上追溯到国家计 量基准或国家计量标准的过程 量值溯源是量值传递的逆过程 它使被测对象的量值能与国家计 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相联系 从而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 两者的区别是 1 量值传递是强调从国家建立的基准或最高标准向下传递 量值溯源是强调从下 至上寻求更高的测量标准 追溯求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 是量值传递逆过程 量值传递体现强制 性 量值溯源体现自发性 2 量值传递有严格的等级 层次较多 中间环节多 容易造成准确度 损失 量值溯源不按严格的等级 中间环节少 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 可以逐级溯源 也可以越 级溯源 因此 不受等级的限制 9 9 什么叫计量器具检定 什么叫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 答 计量器具检定是指为评定或证实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完全满足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 确 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过程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计量检定机构 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点定周期的检定 1010 什么叫计量校准 答 计量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 或实物量具 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 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1111 周期检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答 由于计量器具的频繁使用 使它受到磨捐赠 变形等 其量值就会变化 从而损失精度 产 生超差现象 为保证量值准确一改 正确可靠 故需周期检定 1212 什么叫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规程有哪几种 由谁制定 各适用什么范围 答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 检定项目 检定条件 检定方法 检定周期以及 检定数据处理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计量检定规程有三种 即 1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在全国范围内 施行 2 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在本部门内施行 3 地方计 量检定规程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在本行政区域内施行 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须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1313 对填写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有些什么要求 答 必须字迹清楚 数据无误 有检定 核验 主管人员签字 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1414 为什么测量结果都有误差 答 当我们进行任一测量时 由于测量设备 测量方法 测量环境 人的观察力和被测对象等 都不能做到完美无缺 而使测量结果受到歪曲 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待求量真值间存在一定差值 这个差值就是测量误差 1515 什么是重复性 答 在相同条件下 相同的方法 相同的操作者 相同的测量器具 相同的地点 相同的使用条 件 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一个量多次测量所得的一致性 1616 什么是 测量仪器的 最大允许误差 答 对给定的测量仪器 规范 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有时也称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 1717 在检定工作中 标准器与被检计量器具的误差关系应根据什么准则确定 写出该准则的基本 内容 答 根据微小误差准确确定 标准器小与被检器误差的 1 3 1 10 1818 试述数据修约规则内容 答 1 若舍去部分大于保留末位 0 5 则末位加 1 2 若舍去部分小于保留末位 0 5 则末位 不变 3 若舍去部分等于保留末位 0 5 则当末位为奇时 末位加 1 当末位为偶时 末位不变 1919 在不等精度测量中 某测量结果的权为零 是什么意思 另一测量结果的权为无穷大 是什 么意思 答 某测量结果权为零 则它在计算加权平均值中不起作用 可认为该值是含粗差的异常值 故 可从测量列中剔除 另一测量结果权为无穷大 则在计算加权平均值中只有它起作用 别的结果 都不起作用 可认为该值是被测量的真值 2020 服从正态分布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是指什么 答 1 对称性 大小相等 符号相反的误差数目相等 2 单峰性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数目多 3 有界性 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实际不出现 4 抵偿性 误差平均值趋于零 2121 测量不确定度如何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简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步骤 答 定义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来源可从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 测量条件 测量人员 被测对象五方面考虑 评定步骤 1 建立数学模型 2 确定方差和传播系数 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 合成标准 不确定定的评定 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6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1 1 将下列数据化为 4 位有效数字 14 005 解 14 00 0 0432451 解 0 04325 20005001 解 2 001 10 7 3 12450 解 3 124 5 10 8解 5 000 108 3 14159 解 3 142 0 023151 解 0 02315 10005101 解 1 001 10 7 2 2 写出下列运算结果 写出运算过程 1 2 10 4 0 10051 0 2 解 1 2 10 4 0 101 1 41 7306 383 7 3 103 0 115 3 04501 0 125 6 5 0 445 解 0 12 3 05 0 12 6 5 0 44 9 99 10 0 13 65 0 0082 1 632 0 002解 12 028 12 03 703 21 0 35 4 022解 61 2 61 4 0 16解 4 3 14 0 16 78 5 1 5 10 5 16000 2 6 解 1 5 10 5 1 60 104 2 6 1 5 105 0 42 105 1 92 105 1 9 105 0 15 10 4 0 1051 解 0 15 10 4 0 105 1 58 103 1 6 103 2 0 16解 2 3 14 0 16 39 3 39 100 0 1 000 10 3 10 000 1000 00 解 100 0 10 00 10 3 1000 00 100 0 1000 00 1100 0 3 3 原测量量值为 0 68in 0 68 英寸 换算成以 mm 为单位 确定换算后量值的有效位数 解 按 lin 25 4mm 换算关系 得0 68in 0 68 25 4mm 17 272mm 68m 17n 104 17 68 n m 故换算后量值有效位数比换算前量值的有效位数多一位 即 0 68in 17 3mm 4 4 将下列数字 60 25 60 38 修约到个数位的 0 5 单位 解 拟修约数值乘 22A 修约值A 修约值 A 2A 修约间隔为 1 修约间隔为 0 5 60 25120 5012060 0 60 38120 7612160 5 5 5 测量上限为 2000 的光学高温计 在示值 1500 处的实际值为 1508 求该示值的 1 绝对 误差 2 相对误差 3 引用误差 4 修正值 解 1 1500 1508 8 2 8 1508 0 53 8 1500 3 8 2000 0 4 4 1508 1500 8 6 6 对某量等精度独立测得 1038 3 1044 6 1033 7 1041 1 1043 0 1039 6 1036 2 1037 8 1040 3 用最大残差法算单次测量标准差 n5678910 l kn0 740 680 640 610 590 57 4 37 559 0 11 7 5 9 0 6 1 2 3 2 0 6 3 7 1 7 5 2 5 1 1 4 10391 1 max 9 max max ii n i i i KK n L 而 为各残差 平均值解 7 7 某仪器测量工件尺寸的理论标准差为 0 004mm 如要求计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小于 0 005mm 置 信概率 99 73 问至少须测几次 本题 6 分 解 测量次数 n 满足 n 3 0 005 n 0012 0 005 故 n 5 12 2 5 7 故 n 至少 6 次 8 8 已知某测量结果含独立不确定度分量 A 类 1 u 1 B 类 2 u 2 3 u 3 求合成不确定度 及有效自由度 3 4 3 2 4 2 1 4 1 2 2 3 2 2 2 1 2 3 2 2 2 1 uu v u uuu uuuu eff c 其自由度 解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9 9 已知各独立不确定分量有 4 个 分别为 u1 u2 u3 u4 20 其自由度分别为 1 2 3 2 用下面 t 分布表 置信概率 0 95 求扩展不确定度 246810 t v 4 302 782 452 312 23 解 合成不确定度 uc 2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