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oc_第1页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oc_第2页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oc_第3页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oc_第4页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格莱珉银行为例古婷婷(2005级会计学专业)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社会企业,在刺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能改善社会福利。如今,它们已经在帮助弱势群体自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社会企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目前国际上对社会企业的界定不一。虽然中国出现了一些社会创业实践活动,但社会企业尚属一种新概念,有关的研究和教育培训仍滞后于现实情况。从“格莱珉神话”中可以看出:社会企业并非是乌托邦,社会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不是空中楼阁,社会企业也可以不断磨砺商业模式这把利器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关键维度之间保持高度平衡。在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中,社会企业家们应从社会企业的基本逻辑出发,即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化。笔者希望为中国的社会企业家们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在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中寻找出一条可以操作的途径,为推动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关键词: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s Innovation for Social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Grameen BankGu Tingting(Accounting, Business School, Shantou University)Abstract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encountering many urgent soci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and innovative country. With the character of creating both commercial and social values, social enterprises not only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can improve social welfare. They have been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helping disadvantaged groups survive, keeping community sustainable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n both academy and practice, social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catching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hile there is still no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 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social enterprise is in the chaos. In China, the practice goes ahead of philosophy and rela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social enterprise is regarded no more than a concept. From the story of Grameen Bank, we can see that social enterprise is not in the Utopia, and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l is viable. Social entrepreneurs can balance between social values and economic values, and design the business model from the basic philosophy to maximize social warfare by market power and concerns toward human beings. I hope it is useful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in the business models innovation,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help her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o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Business Models Innovation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引言1二、“名利双收”的格莱珉2三、格莱珉成功的奥秘2(一)企业经济总量3(二)企业经营效率4四、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6(一)社会企业商业模式6(二)格莱珉的创新路径71.重新定义顾客需求72.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83.重新定义内部构造94.重新定义供应链组织方式95.利用网络的协同效应9(三)创新的基本逻辑11五、结语12(一)结论与展望12(二)本文的局限13致谢14参考文献1515一、引言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公益和经济利润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很多人想要做公益,却又担心囊中羞涩。一些道德捍卫者更坚信,做公益是不能赚钱的,否则只是借着公益的幌子满足个人贪欲。而现在,有一种新兴的组织却巧妙地实现了“名利双收”,那就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是利用商业技能和创造力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组织。它是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其特点是“见利旺义”。企业必须要有盈利才能生存,因此一定要“见利”;同时它也谨记社会使命,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进一步推动整个公民社会的发展,是为“旺义”。社会企业并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全球已经有很多社会企业实践。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一个“社会企业领域”正在迅速成型,“社会企业家”在实践领域也发展成为一种“准职业”,有许多风险投资基金在全球选择项目支持当地的社会企业。人类的进步总是由那些寻求一个更好的将来、并将他们的生命倾注到实现这个允诺中去的梦想家们所推动。凭着勇气和决心,那些社会企业家无所畏惧地迎接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挑战。eBay创始人之一杰夫斯克尔对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推荐语。他们进行着社会创业活动,用创新性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运用创意、能力、资源和社会配置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转型。他们在商业利润和社会公益中寻求平衡,将创新、创业和社会目标整合起来,通过商业活动获取收入以持续创造社会福利。3在此大多数人还是会半信半疑:在商业竞争如此残酷的今天,就算一般盈利性企业尚且难以生存,兼顾“经济利益”的社会企业背负着“社会公益”的重担,该如何在一般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的夹击中生存与发展呢?幸运的是,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出现了一把所有企业竞争的常规武器,它就是商业模式。人们认识到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商业模式,全球商业领袖普遍将商业模式创新视为在获取竞争优势方面最重要的、可持续的途径。相对于传统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或者组织创新等类型来说,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形态。具体来说,商业模式创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产业竞争功能:帮助新技术产业化,把握新机遇,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产业环境变化的挑战。4那么,社会企业要想出色地完成“双重指标”,是否也可以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呢?笔者为了探讨商业模式创新在社会企业领域的应用,选择了格莱珉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格莱珉的小额信贷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也是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以其扶贫面广、扶贫效果显著,且银行自身按市场机制运作并持续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首先从财务的角度探寻格莱珉银行成功的奥秘,然后根据商业模式的系统理论和关键因素法来阐述社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此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进一步完善了商业模式系统理论,定义了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并总结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基本逻辑。二、“名利双收”的格莱珉孟加拉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1974年的大干旱中,有13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到孟加拉的一座小乡村乔布拉调研,希望能用经济理论来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称奇的发展趋势。1983年,根据孟加拉政府的有关规定,这项新事业获准成为一家合法的银行机构,并命名为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本段内容是基于穷人的银行家一书做的概述。经过30多年的实践,尤努斯创办的这项新事业取得了理想的回报: 到2009年底,格莱珉总资产达到了1030亿塔卡(约100亿人民币),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总股份的92%(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在是一家穷人自己的银行。数据来源于格莱珉官方网站。到2009年底,格莱珉已经为797万名借款者提供了贷款,累计发放小额信贷4983.11亿塔卡(含房贷),拥有2562个分支机构,为83458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也提供了23283个就业机会。格莱珉银行92%的贷款人收入增加了,同时带来资本积累和生产性就业机会。格莱珉的“成立运营移交”(BOT)模式已经在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开来。在科索沃、土耳其、赞比亚和印度等国,格莱珉通过BOT模式进行复制,这些项目实施后借款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5 2006年,尤努斯及其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被一同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所创造的小额信贷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贷款需要担保或抵押的情况,使大量乡村有潜力的穷人得到摆脱贫困所需的贷款,从基层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应对贫困问题的有力工具和一股重要的社会革命力量。 三、格莱珉成功的奥秘一家成功的社会企业,首先要能回收全部成本并持续获得利润。只有克服了对资金的依赖,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自我维持生存、自我发展壮大,同时带来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衡量企业经济价值时,不只要看经济总量,也要观察其经营效率,因为只有当企业资源被有效利用,对组织整体的有效性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资源再充足也没有意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格莱珉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接下来笔者将透过格莱珉的财务数据了解其经营发展状况,从而解析出格莱珉成功的奥秘。(一)企业经济总量根据图1格莱珉银行1998-2008年度 格莱珉银行最新的审计报告为2008年年报。的资产状况可以发现,从2003年开始,企业的总资产大幅攀升,2008年负债比起1998年增长了三倍,所有者权益达到了1998年的三倍。图1 格莱珉银行1998-2008年度的资产状况(单位:百万塔卡) 所有财务分析图的数据都来源于格莱珉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财务报告。如图2所示,从2003年起企业总收入也大幅攀升,净利润增长了十倍,每年创造的净利润保持在10亿塔卡左右,2007年有大幅回落。图2 格莱珉银行1998-2008年度的盈利情况(单位:百万塔卡)(二)企业经营效率如图3所示,ROE从2003年前的不足5%上升到了20%以上,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其ROE除2007年以外,都保持在20%以上。如图4所示,从2003年起,格莱珉的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是用管理费用除去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大幅下降,经营效率提升。而图5中,从2003年开始格莱珉的总资产增长率也大幅上扬,2007年又下降到16.12%。图3 1998-2008年度格莱珉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图4 1998-2008年度格莱珉银行的管理费用率图5 1999-2008年度格莱珉银行的总资产增长率从以上财务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到底1998年到2003年间发生了什么,使格莱珉的整体经营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外部环境为格莱珉创造了良机,还是企业自身进行了变革,或者两者皆有?2007年盈利为何下降?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主要关心影响借款人收入的外部因素,因为贷款利息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其中孟加拉的自然环境对借款人的影响较大,因为孟加拉全国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极易遭受洪水、暴风雨、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而且基础设施落后、防灾意识淡薄,每次自然灾害来袭都将造成惨重的损失,甚至威胁到穷人的生命,可以说格莱珉面临着严酷的经营环境。从历史上看,1998年孟加拉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从7月中旬开始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被淹没了11个星期。洪灾影响了近3000万人口,造成1000多人死亡,其中就包括154名银行员工。银行52%的会员丧失了收入来源,无法偿还贷款。许多会员终止还款、不参加每周例会,使银行不良贷款猛升到30%左右。6根据格莱珉传统模式,如果借款人不按时还款,就将被永远取消借款资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银行客户基础,使格莱珉面临生存危机。而2007年净利润大幅下滑是由于孟加拉遭遇了两次洪灾和一次几十年罕见的强热带风暴,给借款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无法按期偿还贷款,使银行产生了大量坏账。从内部经营来看,格莱珉善于从内部找原因,把外部自然灾害看做改革的契机,从而针对商业模式的结构性缺陷进行创新。1998年为应对灾害格莱珉提供了紧急援助,注入大量资金用于应急贷款项目,并暂停回收贷款5个月之久,以帮助会员减轻了负担,但这同时也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到1999年年中,银行在部分地区还有大规模的贷款拖欠。内部调查显示,那些出现贷款拖欠的中心往往与表现良好的中心紧邻。这使格莱珉认识到,那些遇到困难的会员和中心其实已经出现问题很久了,洪水只不过是激化了这些问题, 第一代商业模式中的僵化条款才是问题的关键,于是从2000年4月14日开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第一代格莱珉传统模式(The Grameen Classic System or GCS)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信贷模式,那么第二代格莱珉通用模式(The Grameen Generalized System or GGS)就是“量体裁衣”了。2001年底GGS的构想初步完成,到2002年8月,GGS已经在全国开始推广。 关于GGS的历史数据来源于格莱珉官方网站。由此笔者认为:格莱珉的成功源于其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虽然面临着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高信贷风险,但格莱珉善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自身抗灾能力,创造更多社会福利。2007年孟加拉遭遇了严重的暴雨,由此引发了洪涝和泥石流,又受到超级气旋风暴“锡德”(Sidr)的侵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使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致使银行利润率下跌,但到了2008年企业经营状况又得到迅速好转,说明第二代格莱珉模式的抗灾能力更强了。那么,格莱珉是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呢?四、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一)社会企业商业模式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商业模式进行一些了解。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通俗的说,就是企业如何赚钱。4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同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定义。笔者偏向于系统论的观点,即从商业模式基本组分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组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方面来定义,建立商业模式的结构体系。4罗珉、曾涛和周思伟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1本文以与企业进行各种价值交换的对象和交换方式作为商业模式结构的主要内容,将曾涛的“商业模式的结构要素模型”2重构为更直观的三角体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三角体的四个面分别代表企业主体和与其进行各种价值交换的对象,三角体内部构成了价值交互空间,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在其中进行着价值创造和交换,这个动态过程可以解构为价值对象、价值主张、价值实现方式、内部构造、资源配置和价值潜力这六个要素,它们构成了三角体的六条菱,其具体表现和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商业模式复杂的内部结构。图6 商业模式的三角体系统模型社会企业由于其经营目的不同,其商业模式定义也与一般企业有所区别。本文将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定义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是指社会企业在针对社会问题建立外部假设的前提下, 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明确企业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建立相应的流程与制度所形成的创造社会福利的动态系统。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商业模式,一种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社会福利而对既有商业模式的再造。原创商业模式总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应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之中。社会企业家面临着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尺度的考验,必须做一个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者:社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验证新创商业模式的不足,评估它的绩效,然后不断修正,再进行检验。(二)格莱珉的创新路径商业模式的创新并无定式,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本文根据商业模式三角体系统理论,抓住那些构成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 根据变者生存创富时代的商业生态法则一书中提到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五条路径”进行阐述。来分析格莱珉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1.重新定义顾客需求人们都知道穷人最需要钱,可要借到自己头上来,又不得不掂量:万一他“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那真是欲哭无泪。所以一般银行家认为不值得向穷人发放贷款,因为他们没有借款记录和合法有效可靠的贷款抵押物和担保人,甚至认为他们是文盲而无法填写必要的表格。格莱珉银行颠覆了传统信贷观念,将价值对象定义为低收入者的贷款需求,其市场定位是一家属于穷人的“草根银行”,专门向那些因无法提供抵押而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斥门外的穷人格莱珉手册规定,借款者的家里拥有少于半亩或拥有不超过等值于一英亩土地财产。伸出援手。最贫困的群体享有借款优先权,特别是贫困的妇女。因为调查发现,男人挣钱后更倾向于自己消费,而妇女较为顾家,挣钱后会使整个家庭尤其是儿童受益。5 第二代中,格莱珉又将关注范围聚焦到乞丐身上,为他们开发了一个专门的项目。2.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格莱珉将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内容定义为:通过为各类贫穷人群提供信贷和储蓄便利来帮助他们减轻贫困。因此第二代格莱珉模式扩大了服务范围,不仅为更广泛的贫困群体提供无抵押小额信贷,同时提供了更多非信贷服务,比如在2002年成立了格莱珉星级教育,开始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同时,为了改善贷款制度“一刀切”的状况,格莱珉在第一代“五人小组+中心+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将业务基础已经从小组转移到了个人。小组的作用减弱了,小组基金被每个借款人分配获得的个人账户所取代。同时贷款产品设计更加灵活,向贷款人提供更多贷款和还款选择,取消了贷款数额上限的规定,分期还款数额和期限也可以调整。为了改善不良贷款状况,银行把所有贷款转换成基本还款,那些不能按期还款的贷款转换成灵活贷款,主要内容如表一所示。表1 GGS金融服务具体形式的创新:更灵活、更有责任心的系统根据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书中的表格,略有修改。GCSGGS变革的原因提取个人贷款额的5%作为小组基金取消小组基金,为借款人开设个人账户,三年后随时可取将偿付责任由小组转移到个人,避免“大锅饭”造成的不公无养老金储蓄借款人每月在格莱珉养老基金账户中存入固定的存款帮助借款人为养老建立储备金,向借款人出让银行的股份不向乞丐发放贷款向乞丐发放零利率贷款乞丐是最贫困者,进一步扩大受惠人群的范围固定、一刀切的储蓄模式根据会员个人需求而提供灵活的储蓄计划鼓励会员为特殊目的或者长期经济利益而储蓄不吸收非会员储蓄存款积极动员非会员进行储蓄活动银行能够通过自筹资金满足信贷需要多为一年期存款、首付额度固定贷款年限和额度都能变化使所提供的贷款同借款人的投资需要相一致对分行的普通贷款有总额限制根据每个借款人的储蓄存款及其在小组、中心、分行的表现,调整其贷款额度奖励有良好表现和偿还记录的借款人借款人如不能在52周内归还所有贷款就算违约未能根据偿还时间表在6个月内偿还计划贷款被视为违约为借款人潜在的偿还问题进行早期预警3.重新定义内部构造为了配合银行向第二代模式的转型,格莱珉建立了员工协会,帮助员工理解和执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规定,协会代表走访各分行,与管理层就第二代模式的创新做法交换信息,召开员工协会会议来讨论操作性的问题。同时,格莱珉通过透明和民主的决策,缔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格莱珉银行文化。职能、组织发展和培训的规范化,权责分明,士气高昂,内部良好协调与沟通等构成了格莱珉文化的突出因素。员工以为格莱珉工作为荣,认为格莱珉银行的工作比商业银行更加有意义,因为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对穷人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更加努力地工作。4.重新定义供应链组织方式经营初期银行没有稳定的存款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占资金来源的85%。1995年以后,银行通过开发新的储蓄产品,资金自给率大增,已停止接受新的捐赠和贷款。目前,银行贷款总额的来源于自有资金(占22%)和储蓄(占67%)。而实行第二代模式以来,储蓄来源不只是会员,还有非会员。这有助于增加格莱珉的储蓄总额,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并储蓄一定的资金应对可能的经济压力。5.利用网络的协同效应格莱珉也充分运用了网络协同效应,即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价值载体,集合各种附加价值和各种价值手段,相对于竞争对手提供更大的价值来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要以客户价值为中心,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其他协作企业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展开商业模式创新。2现在,格莱珉基金为很多商业投资公司提供各种类型的融资,最广泛的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其中格莱珉基金掌握公司51%的股权,以保证被融资公司遵循其理念和计划。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格莱珉集团的子公司达到了24家。5格莱珉在选择子公司项目时,都是针对长期困扰穷人的社会问题而采取行动,在给穷人提供基本的生产经营、教育、通讯等服务后,开始关注高科技项目和健康医疗服务。例如2001年,格莱珉成立了格莱珉信息高速公路来为大众提供数据连接和网络服务。表2 第一代格莱珉商业模式的创新客户层面的创新价值对象贫困群体的贷款需求,特别是贫困妇女价值主张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帮助穷人脱贫致富价值实现方式. 以“五人小组+中心+银行工作人员”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结构,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和成本. 采取整贷零还偿付,分散穷人还贷压力,增强创业信心. 联系人和定期会议制度,取得客户信息,提供放贷渠道. 成立了25家格莱珉子公司,为穷人提供通信、食品、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 由格莱珉信托负责BDT项目,在全世界推广小额信贷. 通过高利率来吸收存款,提高盈利能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内部构造将借款人减贫情况与银行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资源配置. 设立生产指导基金,帮助贷款人提高创收能力. 设立紧急基金为会员提供保障,提升银行凝聚力价值潜力利益相关者一体化,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客户忠诚度供应商层面的创新价值对象由社会捐赠为主转为自有资金和银行储蓄股东层面的创新价值对象初期政府主导,现在借款人占有94%的股份,以分红的形式为穷人带来经济收益内部构造大部分董事从借款人中选举产生,提高其参与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保障小额贷款者的利益表3 第二代格莱珉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客户层面的创新价值对象贫困人群的需求,特别增加了乞丐的贷款需求价值主张通过为各类贫穷人群提供信贷和储蓄便利来帮助他们减轻贫困价值实现方式. 把所有贷款转换成基本还款,不能按期还款的贷款转换成灵活贷款,大大降低了不良贷款率. 业务基础已经从五人联保小组转移到了个人,小组基金被每个借款人分配获得的个人账户、特别账户和养老金账户所取代. 同时贷款产品设计更加灵活. 吸收非会员存款,扩大银行储蓄内部构造建立员工协会帮助改进和实施第二代模式,缔造格莱珉银行文化使内部统一,建立评价员工绩效的星级体系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资源配置成立了灾难中心,保证借款人的安全,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救助。供应商层面的创新价值对象鼓励个人储蓄,将非会员也纳入进来,扩大银行的储蓄总额从表中可以看出,格莱珉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客户层面,而且持续不断。正如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适应不断演变的竞争环境一样,社会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三)创新的基本逻辑笔者从格莱珉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总结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基本逻辑:首先是社会价值最大化。社会企业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创立的,每个社会企业都有清晰的社会使命,这也是社会企业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商业企业的根本区别。在进行商业模式设计时,价值对象偏向弱势群体和社区的需求,价值主张也是为了提供公共机构和自由市场体系未能满足的社会需求。其次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具体操作中,社会企业是进行市场化运作来创造社会福利,大多采用差异化战略,注重创新,因此进行价值评估时要同时衡量财务绩效和社会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企业也要在自由市场中与一般商业企业进行竞争与合作,也需要创造高的投资回报。纵观全球,2003-2007年银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15%,而在此之前的20年,银行业的平均ROE为10%。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银行业的ROE下降到3%以下。数据来源于中国上市银行高ROE之谜,原文地址:/today/blog/75根据2001年IRS Form 990所记载的美国非营利组织的ROE,最高的是环保组织3.41%,平均仅有2.33%,也难怪大多数人认为做公益事业是很难赚钱的。而解决世界贫困问题的多边金融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的ROE近五年来也低于5%。而如图7所示,2003-2008年,格莱珉的ROE除了2007年自然灾害影响到贷款回收外,都保持在20%以上,与中国的五大商业银行相比也毫不逊色。图7 2003-2008年度格莱珉银行与中国五大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格莱珉的成功说明,虽然多年来社会企业总是服从于单一经济的衡量标准,被贴上了经营低效率的标签,但社会企业也能与商业企业一样,具备较高的运营能力,同时企业的高效运营也能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社会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个基本逻辑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化。在格莱珉的发展过程中,创办者尤努斯首先相信穷人是值得信赖的,所以即使贷款者不能按时偿还一笔贷款时,他也并不认为他们是恶意的,相反他会设想是因为穷人遭遇了窘迫的境况。第一代格莱珉模式将穷人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其通过劳动自力更生,第二代格莱珉模式更是创造了灵活贷款,对未能按期还款的穷人延长了还款期限,甚至向乞丐提供无息贷款,充分体现了对借款人的信任和尊重。而在1998年大洪灾以后,格莱珉成立了灾难中心,保证借款人的安全,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救助。由此可见,社会企业关注人的成长和内心体验,商业模式本身蕴含了信任、尊重、创造和关爱等人性美。五、结语(一)结论与展望从“格莱珉神话”中可以看出:社会企业并非是乌托邦,社会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不是空中楼阁,社会企业也可以不断磨砺商业模式这把利器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关键维度之间保持高度平衡。在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中,社会企业家们应从社会模式创新的基本逻辑出发,即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化。现在,社会企业的发展动摇了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逐利为目的的经济模式,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新经济模式,它鼓舞人们同时追求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1993年就曾预言,社会创业组织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中真正的“增长部门”之一,7而这个预言已经在英国实现。2007年,英国共有5.5 万家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47.5 万人,还提供了30 万个志愿工作岗位。社会企业的营业额达到270 亿英镑,每年对GDP 的贡献是84 亿英镑。 根据中央编译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于2007年10月共同推出一期比较杂志的增刊透视社会企业:中国与英国的经验中的记载。2009年,由英格兰社会企业联盟主导,第三部门办公室提供赞助的首次“社会企业现状”调查显示:目前英国共有6.2万家社会企业,向英国经济的贡献达240亿英镑。与其他商业组织相比,社会企业部门呈现出乐观与增长的趋势。社会创业活动的不断兴起,使得社会市场对社会创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各种形式的社会创业教育、培训计划和商业比赛相继出现。在学术领域,社会企业已进入了主流研究视野。自199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迪斯教授(J.Gregory Dees)第一次开设社会创业课程以来,很多著名商学院也相继开设了“社会企业”课程,例如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专门成立了“斯科尔社会企业研究中心” 3。在中国,社会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调节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