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真情与笔尖共舞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堂练笔的有效策略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可见,习作教学要深入学生的主观需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得给予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能撬起心中所想的地球。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文本正给了我们这个舞台。我们都深知:选入教材的都是些文质兼美,值得借鉴的文章。只要我们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借着文本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就能达到与笔尖共舞。实践证明:这种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小练笔”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多元感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习作之方法,提高习作的能力。关键词:文本 小练笔 内涵 真情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曾说过:阅读课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道出了现今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读促写,以写促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曾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在此背景下,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得给予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能撬起心中所想的地球,抒发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而文本正给了孩子们这个舞台,让孩子们的真情能流淌至笔尖共舞。那如何在有限的宝贵时间内,让“小练笔”不再流于一种形式,真正为学生的习作铺一条阳关大道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首先,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样,才会让小练笔这种形式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其次,指导学生文本的表达方法,让孩子们有法有依,有章可循,最后运用多元评价激励孩子,使文本、真情与笔尖共舞。一、 找准支点,让练笔水到渠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作为老师的我们,若找到那根琴弦去拨动它,那练笔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因而,我们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挖掘文本的内涵,极力去寻找、发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因文而异,紧扣文本;让孩子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1.文本标点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中的第4自然段中这句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这里表示时间的词为何不用顿号或者逗号,而单独成句呢?这里面还包含了作者哪些的心理活动呢?请结合平时等待的滋味,你觉得巴迪此时除了在想父亲怎么还没回来,还在想什么呢?请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学生通过练笔,更好地体会到了巴迪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如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里表示时间的词为何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从此标点,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都能体会到这位父亲挖的时间长,挖的艰辛,不肯休息,从中也感受到父亲对孩子那种骨子里的亲情。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儿子身上,“在这漫长的36小时内,七岁的阿曼达又是如何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对身旁的同学说些什么?”之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表达方法,进行练笔。其中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我的肚子又在使劲敲鼓了,8分钟,4分钟,2分钟,吔!终于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来了。我的胃终于有口福了!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灿烂的微笑。”不难看出,这位孩子那种饥肠辘辘,上课心不在焉的情景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可想而之,只要教师善于抓住这文本的标点符号,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也会谨慎运用标点,更会借用标点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情感。2.文本空白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而课堂、文本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考的载体,文本的一些细微之处,都留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如: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其他基本功更不在话下。”你认为再这暑去寒来之间,小吴霜是如何练习基本功的?请依据文本,结合自身学艺的经历,把某一个情节写具体。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倒立时,因练的时间长久,两手已无力支撑着身体,一声巨响,“砰”,头与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头上长了一个毛栗子,师傅漠不关心地说:“再来一次”。我咬紧牙关,站了起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强忍着疼痛,把双手压在地上,双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高高地擎上了天,不知怎么回事,大地像一块强磁铁,一直想把头给吸下来,我在心里默念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尽管泪水与汗水早已浸透了我的衣衫,但放弃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尽管头与大地有多么情投意合,但都不会令我感到厌烦。”这样就通过语言训练,从细节中感受了人格魅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再如: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廉颇来负荆请罪时,廉颇与蔺相如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的主要意思,发挥想象写下来。这样不仅理解了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概括了主要内容,更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3.文本题目处人们常说:“眼晴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题目则是文眼,好的题目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促使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取一个既能概括文章的主旨,又能吸引读者的题目,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指导学生取一些新颖的标题呢?我们也可以借鉴教材文本中的题目。如: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咋一看这题目,会以为“马”就是一匹实实在在的马,而真当我们读了课文之后,才明白这不是“一匹马”,而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读者。这样的题目,它就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再譬如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它也有着两层涵义。如果换一个题目,你觉得换什么比较好?再进行比较,哪一个更贴切,理由是什么?长期下去,学生就会明白给文章取题目的其中一法,便是有些文题具有双重涵义,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也能体现出作者那深厚的文化底蕴。4.文本结尾处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非常之大,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合理延伸。如:六年级上册穷人,“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和桑娜收养了两个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呢?请从作者的角度发挥想象。有的学生说,“渔夫还是出海打鱼,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清贫。” 还有的学生说,“西蒙的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懂得孝顺父母,一家人和和美美。” 5.文本语句精彩处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因而一篇文章的教学不可能是面面俱到,教师要善于寻找、发现文本的精彩片段进行重点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本主要内容,最主要的还是习得作者的表达方式,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础。如:六上语文山中访友第5自然段,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构句方式也非常简单,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学会。于是,我便启发学生:山中的朋友除了这几个,还有其他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小草、小花、风儿、蝴蝶”那就请同学们继续发挥想象,试着采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写。学生略一思索,就写下了许多生动的语句。如:你好,诱人的花儿!你摆弄着优美的身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是邀我与你比美吗?另一方面,这一段的构段方式也是非常清晰。于是,也便让学生写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仿照这个段落写一写。学生兴味盎然,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在此不断提升。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再如:五年级下册白杨第12自然段,“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教学时,我就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哪儿,哪儿。不管,不管,它总是。”进行仿写训练。二、 百变形式,让练笔魅力无限。课堂练笔根据文本内容不同、体裁不同、目的不同,造成了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只要我们教师因文而宜,因生所喜好,就能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仿写宋代学者朱熹也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 朱作仁教授也提倡“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基本形式”。何况儿童有着天生的模仿能力。读写结合刚好给学生架起一座通往独立习作之桥梁。因而让学生明白仿什么,如何仿。(1)仿特殊句式文本所呈现的句式多样,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句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如: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中的一句话,“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那你认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什么呢?结合课后习题,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再如五年级下册桥,“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作者为何用一个词或短语单独成句呢?然后,再出示被修饰过后的句子,生一读,就明白,这是危急关头,啰哩啰嗦只会耽误抢险时间,此时的时间就是生命。反之,当人们悠闲自在时,写的句子可以多用些修饰的词。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试着去仿写。可以是危急场景,可以是兴奋状态,可以是激动场景,可以是轻松自在时等。当然,这种仿写放在学完这课文之后。(2)仿精彩段落文本精彩段落非常之多,我们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仿写,让生能够在今后的习作中有他的用武之地。如: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第4自然段。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树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物采用此方法进行描写。再如: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几个自然段的结构比较类似,除了河水、清风、动物,你认为还有什么是神圣的?因而让学生以这个句式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为开头请接着往下写。学生饶有趣味,跃跃欲试。2.补写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抓住一些关键词进行补写练习。既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如: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我便抓住“久久凝望”,让生思考:嘎羧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有的学生说,“当年血战沙场的情景。”也有的学生说,“当年被救的情景。” 请选择其中一个画面,体会嘎羧当时的内心感受,并写下来。3.改写文本语言要想转变为自己的语言,这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而改写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1)古诗文改写。古诗的语言优美、精炼,但含容量却非常之大。每一句诗句都包含着一个特定的场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思改写成一篇现代记叙文,不仅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还能起到很好的练笔作用。如: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生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之后,再让生在忠于原词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想象。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五花八门,真真切切地把自己当成了宋朝的辛弃疾。(2)历史故事改写有些历史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可以让学生把文本的语言内化这自己的语言,改写课本剧,如:宴子使楚、草船借剑等。再进行表演。4.续写续写是对文本的延续,要紧紧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续编。如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结尾处“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那之后呢?我是装作若无其事照样来看书,还是无脸面对他,身无分文时就绕道走?还是出去赚钱,等有钱了再到书摊来看书呢?还是让生再创造,适当地延伸文本。5.悟写新课标指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悟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实现文本感悟向理解生活过渡,写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三、 多元评价,让练笔持之以恒。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小学生生动活泼、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我们可以采用多元评价:重过程,轻效果,即时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评价语以激励性为主等,吸引读者练笔。如:“这次练笔你有了很大的进步。你瞧!这个标点用得多恰当啊!把人物的内心表达出来了”;“这名言警句用得非常贴切,足可见你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这开篇与众不同,又非常合理。” 另外,在班级的青草地里设立练笔专栏,分“进步奖、优秀奖、作家奖”,而且利用班级QQ空间,让每位学生参与练笔评价,或发表你平时的习作供大家欣赏。总之,课堂练笔的评价环节是不容小觑的。以发展的眼光去激励孩子发展的欲望。让学生对练笔能持之以恒地保持积极的态度,为练笔起到推进作用。综上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