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理治疗学 II 精神分析疗法 概述 2 内容 3 一 弗洛伊德的生平 1 1856年5月6日 出生欲奥地利的弗赖堡 四岁移居维也纳 2 17岁进维也纳医学院 25岁毕业后 从事神经病理解剖学工作 3 1881年私人开业 从事神经科医师工作 4 1923年患口腔癌 经过33次手术 5 1938年纳粹占领维也纳被迫移居伦敦 6 1939年12月23日在伦敦逝世 终年87岁 4 二 早期精神分析的开展 1880年 与Breuer合作研究癔症 后来一起用催眠 宣泄 治疗癔症和谈话法治疗神经症1885师从法国巴黎精神病学家Charcot 观摩了Bernheim和Janet等的催眠实验和治疗后发现 催眠不仅可以诱发癔症症状 如遗忘 也可以成功治疗癔症症状1895年 出版 癔症的研究 认为癔症的原因是性压抑 并提出潜意识假说 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1897年开始自我分析 用释梦了解自己的潜意识 并于1900年出版 梦的解释 5 二 早期精神分析的开展 1905年 在用自由联想了解潜意识和研究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上提出 俄狄浦斯冲突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 并出版 性三论 1914 1918年一战期间 论自恋 哀伤与抑郁 精神分析导论 1920年 提出 死的本能 1923年 出版 自我与本我 1926年 焦虑不是过剩的驱力导致 而是由于自我受到威胁的结果1927年 出版 论恋物症 提出自我分裂概念 6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 按时间顺序 歇斯底里研究 又译 癔病研究 与J 布洛伊尔合著 1895 梦的解析 1900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1904 多拉的分析 1905 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1905 性学三论 1905 精神分析运动史 1914 1906 这本书的日期有两种说法 列奥纳多 达 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 1910 图腾与禁忌 1913 论无意识 1915 精神分析引论 1915 1917 超越唯乐原则 1920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 1922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幻想的未来 1927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安娜 弗洛伊德著 摩西与一神教 1939 7 二 早期精神分析的开展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 潜意识理论 意识层次理论 地形学说 2 驱力与儿童性欲理论3 人格结构理论临床任务 潜意识欲望 冲突及其幻想的意识化 使用更加现实 成熟的满足欲望技术 自由联想 释梦 移情分析 阻抗分析 8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1 自我心理学1 安娜 弗洛伊德强调自我的发展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创立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理论 关注 研究自我及其功能 心理防御临床 关注潜意识中的自我和超我意识化的意义 注意评估和平衡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我 自我 超我 环境的关系 9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2 哈特曼更强调环境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强调对环境的 无冲突适应 和 不适应 而不是弗洛伊德的 不满足 和 压抑 10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3 斯皮茨 发展自我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 现实的砖墙 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刺激 在此基础上 斯皮茨认为 如果没有有爱心的养育者的接触 关注 支持 这现实的砖墙将是致命的 即 刺激后还需要支持才能成长 这个支持的根本就是母亲这个客体 环境 11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1 自我心理学4 马勒 发展自我心理学马勒强调 婴儿需要在共生范围内的 最佳快感水平 来保护 安全感 和心理成长 A 共生 发展自我心理学设想 婴儿是从与母亲的共生联合中逐步发展起来的B 分离 个体化第一亚阶段 孵化 9个月之前第二亚阶段 实践 9个月到15 24个月之间第三亚阶段 和解 15 24个月开始 到俄狄浦斯期之前 12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5 雅各布森 本能驱力的修正理论本能驱力是在生物性上预设的先天潜能 它们的独特性要在早期关系中获得这种早期关系体验是主观的 并在6个月后形成 自体意象 和 客体意象 这些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 情感色彩 将成为透镜不断过滤日后的体验 13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6 自我心理学在临床观念上的进步a 自我心理学家将治疗的焦点从本我转换到自我 从被压抑的转换到心理过程的核心联结b 自我心理学家发现了病人作为治疗盟友的潜能c 自我心理学家利用分析性治疗关系 重新激活曾经存在于母婴之间的某些早期发展性互惠关系 用这些关系让患者重新体验早年发展性体验 弥补并修复患者早年发展性缺陷 14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2 人际精神分析1 沙利文是人际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2 当代人际精神分析强调人际互动对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性3 当代人际精神分析的两项进步第一项发展是 关注点从过去变为现在 从彼时彼地变为此时此地 沙利文非常关注早期人际互动情境所造就的安全操作 而现代人际精神分析更多地关注病人当前的生活方式如何受到早期关系的影响 第二项发展是 分析师的个体体验被更多地认为是分析情境所激起的 同时也是深植于分析情境之中 反移情也被认为是分析过程的一个关键特征 15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3 克莱因学派1 理论 克莱因的新概念 俄狄浦斯情结 心位 性欲 羡嫉 投射认同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2 临床 特别是投射认同理论 使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更加卷入 如比昂的容器 16 投射认同 个体A 个体B 个体A 个体A 个体A 个体B 形式1 形式3 形式2 自体 客体 自体 自体 自体 自体 自体 自体客体 客体 客体 客体 17 治疗师的容器 患者 治疗师 投射 认同 容器 18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4 客体关系理论1 幼儿先天倾向于和谐互动和非创伤性发展2 费尔贝恩的新概念 A 寻求客体的力比多B 内部客体关系C 压抑D 自我的分裂E 费尔贝恩的分析情景 治疗就是通过治疗师的解译 使患者与治疗师的客体关系从旧的模式 移情 转变为新的模式的过程 形成新的客体和客体关系 19 三 精神分析的发展 3 温尼科特的新概念A 假我障碍B 过渡经验C 足够好的母亲D 温尼科特的分析情景 提供给病人一个抱持环境 让病人重新置于非整合的长河中 使其可以自由地浮现自我需要 自体成长的发展需要 会谈的内容和解译无关紧要 关键的是自体在与他人 治疗师 关系中的体验 20 四 精神分析学习参考书籍目录 精神分析入门 查尔斯 布伦纳著 杨华渝译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 罗伯特 厄萨诺著 杨华渝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米歇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