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十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十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十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十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十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知能优化演练 第三单元(十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9.23)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答案:登堂入室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答:_答案: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同时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3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孔子批评子游在这么小的地方施行礼乐教化,是用牛刀杀鸡。b孔子既对子游在小小的武城里用礼乐来治理而感到高兴,又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而感到惋惜。c子游把弦歌看成是学道的方法,他遵循孔子教导,认为不管是在上位的君子,还是普通百姓,学了礼乐道理都能从中受益。d孔子对学生的行为很满意,却说了反话;当学生正言以对,他马上承认是在开玩笑。这说明孔子为人幽默,教育方法灵活。解析:选a。“割鸡焉用牛刀?”不是在批评子游,而是体现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礼乐之治的欢愉之情,同时也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感到惋惜。4“弦歌之声”,就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根据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乐教观的理解。答:_答案:从孔子对子游礼乐之治实践的充分肯定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教观:一是可通过“弦歌之声”来传授礼乐之道;二是“弦歌之声”不仅可教化在上位的君子,也可以教化普通百姓;三是“弦歌之声”应该加以推广,“以牛刀杀牛”,从而达到天下大治。二、语言运用5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国学“加以解说。(字数不超过50个)“国学”一说,兴起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20世纪初,大盛于二十年代,九十年代再掀热潮。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对“国学”进行过自己的阐述。现在,许多人认为,对“国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阐释。而“传统文化与学术”除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外,当然也少不了医学、戏剧、书画、武术、星相等东西,它应该是一个“干立枝繁”的庞大体系。按学科分,国学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国学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等,以儒家为主导;依四库全书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子部尤其是经部为重。答:_答案:“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包括儒学、医学、戏剧、书画、武术、星相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6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成一段语意完整的话。他们一方面过着声色犬马、腐化糜烂的生活。玄言诗和骈体文在此种社会风气影响下风行一时。魏晋时期政治局面动乱复杂,世人动辄得咎。另一方面又高唱无为,标榜清高,无所事事,空虚度日。士大夫为明哲保身逃避现实,大多坐而论道,谈玄说理。而像兰亭集这样感情真挚、清淡自然的散文实属难能可贵。答:_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斐然成章(fi)訚(yn)訚如也 窥(ku)见室家之好b暴虎冯(fn)河 好(ho)谋而成 乘桴(f)浮于海c犹可逾(y)也 子哭之恸(dn) 自牖(yu)执其手d莞(wn)尔而笑 卓(zhu)尔不群 夫子之墙数仞(rn)解析:选d。a.窥(ku);b.冯(pn);c.恸(tn)。2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裁之(裁判)吾党之小子狂简(狂放志大)b子行三军(统率)暴虎冯河(徒步渡河)c訚訚如也(中和正直的样子)侃侃如也(滔滔不绝的样子)d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结交)末由也已(途径)解析:选b。a.裁:裁剪,约束;c.侃侃如:和乐的样子;d.与:跟共事。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有所立卓尔子路,行行如也b惟我与尔有是夫从我者,其由与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d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侍侧,訚訚如也解析:选c。a.连词,如果/助词,然,的样子;b.连词,表并列,和/句末语气助词,表猜测语气,吧;d.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子之武城不见宗庙之美从我者,其由与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 d不同,同解析:选b。动词,到,往;结构助词,的;表猜测语气,大概;表反问语气,难道。5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越是仰望它越觉得它高大,我越是钻研它越觉得它坚实。b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一会儿跑到前面去看他,一会儿又跑到后面去看他。c予所否者,无厌之凡是我所认为不当的事情,即使老天也讨厌。d多见其不知量也至多显出他没有多少智慧和力量而已。解析:选a。b.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c.如果我做了什么不当的事情,就让老天厌弃我吧!d.只是显出他不知轻重高低罢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9.24)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颜渊喟然叹曰然:_(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焉:_(3)既竭吾才 竭:_(4)如有所立,卓尔 尔:_答案:(1)动词词尾的样子 (2)副词词尾,的样子(3)使动用法,使尽(4)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7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译文:_(2)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译文:_答案:(1)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退隐全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2)人纵使想自行断绝与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会有什么损害呢?8从文中看,子贡对老师孔子有着怎样的态度?答:_答案:文中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斥责了叔孙武叔的诋毁,讽刺了他的浅薄无知。(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蹙然:不安的样子。艴然:发怒的样子。洽:遍及。微子、微仲:纣王之兄。王子比干、箕子:纣王之叔。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当路于齐当路:当政b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许:答允c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流风:传统作风、教化d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假:假借解析:选b。许:振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文王何可当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c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解析:选b。a.为:认为/成为,变成;b.均表反诘语气;c.代词,指纣王/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d.取消句子独立性/这,此。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b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c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d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解析:选b。a.何曾:怎么,竟然;b.均为但是;c.憔悴:受折磨;d.中心:内心。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译文:_(2)以齐王,由反手也。译文:_(3)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译文:_答案:(1)曾经有人问曾西:“你和子路相比,谁更贤德?”(2)以齐国来称霸诸侯,好象翻转手掌一样容易。(3)(在当时的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要实行仁政,百姓的高兴与拥护,就如同解救了他们被绳子倒挂着一样的那种痛苦。参考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当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可以得到复兴吗?”孟子回答说:“你真是一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和晏子。曾经有人问曾西:你和子路相比,谁更贤德?曾西不安地回答:子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我怎敢与他相比?)问者又说:那么你与管仲相比,谁更贤德呢?曾西听了很不高兴,说: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管仲相比呢?管仲得到君主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家大政的时间又是那样长久,而功绩却那样卑小。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他相比?”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意与他相比的人,而你以为我愿意与他相比较吗?”公孙丑说:“管仲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晏子使齐景公名声显扬于诸侯。管仲、晏子还不值得学习吗?”孟子回答:“以齐国来称霸诸侯,好象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更不明白了。像周文王那样的德行,活了一百岁,仍然未能统一天下;周武王、周公旦继承文王的事业,然后统一天下,才逐步使仁政广泛推行。如今您把王道说得这样容易,那么连周文王也不值得效法吗?”孟子说:“怎么能同周文王相比较呢?从商朝的汤到武丁,圣贤的君主出现了六七位,天下的百姓归顺于商朝已经很久了,时间长久了也就难于改变。武丁的时代,诸侯来朝贡,治理天下好象运物于手掌之中一样。纣王的朝代上距武丁的时代并不远,他的忠臣世家和遗留的风俗楷模,流布的道德风气与仁教善政,有些仍然流传于世。再加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宗亲大臣,这些都是贤德之人,有他们共同辅佐王室,所以经历了很久的时间才亡国。可以说,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归殷朝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是殷朝的臣民。而文王从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起来,所以十分困难。“齐国有句俗话说:虽然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然有锄头工具,不如等待节气农时。今天的时势(要实行王政)就容易多了。(因为)在夏、商、周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方圆超过千里的诸侯国,而现在的齐国却有这样广大的领土。鸡鸣狗叫之声到处听到,并且一直传到四方的边境上,(这说明)齐国已有如此之多的百姓了。国土不用再开辟,百姓不用再聚集增多,(只要认真)实行仁政而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得了。而且,圣贤君王未出现,从来没有像这样长久过;百姓在暴虐政治下的折磨生活,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饥饿的人不苛求食物,口渴的人不会选择水源。孔子说过:德政的流行,比通过驿站传达命令的速度还要快。在当时的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要实行仁政,百姓的高兴与拥护,就如同解救了他们被绳子倒挂着一样的那种痛苦。所以说,只用古人的一半力气,却得到一倍的效果,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实现。”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