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 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0 4 年 3月第2 6 卷第3 魍 h i n J P h y s e d垦e h I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袁刚 张木勋 王 中琴 张建华 临 床 研 究 摘要 目的检测中国正常成人足底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为足底压力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基 线数据 方法使用 自行研制的足底压力测量仪 检测 1 5 8例正常人静态和动态足底峰值压力和各部位最大 压力 结果正常人平均动态和静态足底峰值压力分别为 2 9 6 4 0 6 6 k g e m 和 1 2 8 4 0 3 3 k g e m 除 足弓区域静态最 大压力右足 0 3 8 4 0 1 7 k g e m 略大于 左足 0 3 5 4 0 1 3 k s c m 外 双足各 部位 动态 和静态最大压力无 明显差异 男性 女性动态 2 8 7 4 0 5 8 k g e m 和 3 0 7 4 0 7 7 k g c m 和静态 1 2 7 4 0 3 4 k g c m 和 1 2 8 4 0 3 2 k g c m 最大峰值 足底压力无 明显统计学差异 静态峰值足压与体重指数 B MI 弱正相关 r 0 1 8 5 P 0 0 3 动态峰值足压与年龄 体重和 B MI 弱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1 7 5 P 0 0 3 0 2 1 P 0 0 0 9 0 2 4 5 P 0 0 0 2 结论正常人静态 和动态 足底压 力分 布不 同 双 足压力 分 布对称 动态和静态峰值足压与年龄 性别 身高 体重相关性较弱 关键词 足底压力 足底压力测量仪 Th e d i s t r i b u n o f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a n d i t s i n flu e n c e f a c t o r s i n Ch i n e s e p e o p l e Y U A N G 口 ZH A NG Mu 一 n W A NG Z h o n g q i n Z H A N G J i a n h u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T o n g i H o s p i t a l T o n g fi Me d ic a l C o l l e g e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W u h a n 4 3 0 0 3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d i s t ri b u t i o n o f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a n d i t s i n f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i n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e l i n e d a t a M e t h o ds Us i n g a n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i n s t r u me n t d e v e l o p e d b y t h e a u t h o r s t h e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 i c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m a x i m u m p r e s s u r e MP i n e v e r y r e g i o n o f f o o t a n d t h e p e a k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P F P w e r e me a s u r e d i n 1 5 8 n o r m a l i n d i v i d u a l s Re s u l ts T h e a v e r a g e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 i c P F P o f 1 5 8 s u b j e c t s w e r e 1 2 8 4 0 3 3 k g c m a n d 2 9 6 4 0 6 6 k S c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S t a t i c P F P p r e s e n t e d o n t h e h e e l i n 8 2 o f c a s e s a n d d y n a mi c P F P o n t h e s e c o n d me t a t a r s a l i n 5 7 c a s e s b u t t h e r e we r e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i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m a l e a n d t h e f e ma l e s t a t i c P F P 1 2 7 4 0 3 4 k g c m i n m a l e a n d 1 2 8 4 0 3 2 k g c m i n f e m a l e P 0 8 6 d y n a mi c P F P 2 8 7 4 0 5 8 k g c m i n m a l e a n d 3 0 7 4 0 7 7 k s c m i n f e m a l e P 0 1 2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f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l e f t a n d ri g h t f o o t wa s f o u n d i n t h e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i c MP i n e v e ry r e g i o n w i t h e x c e p t i o n o f t h e s t a t i c M P i n t h e m i d f o o t 0 3 8 4 0 1 7 i n t h e fi g h t v s 0 3 5 4 0 1 3 k g c m i n t h e l e f t P 0 0 4 7 S t a t i c P F P w a s w e a k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B MI r 0 1 8 5 a n d d y n a mi c P F P w i t h a g e r 0 1 7 5 w e i g h t r 0 2 1 a n d B MI r 0 2 4 5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ri b u t e d e q u i v a l e n t l y o n l e f t a n d ri g h t f o o t i n t h e h e a l t h y s u b j e c t s b u t t h e r e we r e d i f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s t a n d i n g a n d wa l k i n g T h e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i c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w a s e n o t s t r o n g l y c o rre l a t e d t o a g e s e x h e i g h t we i g h t a n d BMI Ke y wo r d s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s t rum e n t 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反映有关 足的结构 功能及整 个身体姿势控制等情况 测试 分析足底压力 可以获 取人体在各体态和运 动下 的生理 病理 力学参数和机 能参数 这对临床医学诊断 疾患程度测定 术后疗效 评价 生物力学及康复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 国内对足底压力 的研究较少 缺乏较大样本 的足底压 力资料 由于不 同人种 的足底压 力 明显 不 同 因此 我们 使用 自行 研制 的动态足底 压力测 量 仪 检测 1 5 8例 中国湖北正常人 的静态和动态 足底压 力分布及其影 响因素 为足底压力在各领域 的应用研 究提供基线数据 作者单位 4 3 0 0 3 0 武汉 华 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院附 属同济医院 内 分泌科 袁刚 张木勋 张建 华 湖北 省荆 门市第一医院 内科 王 中琴 资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1 5 8例正常人接受检测 无足部 畸形 异常步 态和 足部外伤史 足踝关节活动正 常 受试者 中 男 9 7例 平均 年 龄 4 4 4岁 1 8 6 9岁 平 均 体 重 7 1 3 k g 4 3 1 1 3 k s 女 6 1例 平均年龄 4 9 3岁 2 2 7 O岁 平均体重 6 2 1 k s 4 8 8 6 k s 其一般情况见表 1 表 1 受试者一般情 况 比较 露 s 注 与女性相 比 P 0 0 1 维普资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0 4午 箍 鲞箜 塑 垦 韭 望 二 测试仪器 使用 自行研制的动态足底压力测量仪 获 国家专 利 专利号 Z L 0 2 2 2 8 3 7 8 1 检测足底压力 测量仪包 括测力板和控制系统 测力 板 由 2 0 0个直径 为1 3 c m 的压力传感器组成 面积为 3 0 c m 1 5 c m 以1 0 0 H z 频率采集足底压力 结果输入计算机 运用 白行设计的 软件分析 以颜色或数值 2种方式显示足底各部位 压 力动态变化 每一 个压 力传感 器 的测 量范 围为 0 1 5 k g 最小分辨率为 2 5 g 一致性为 2 5 g 三 检测方法 测试时 受试者脱鞋 穿袜 分别测试 1 静态足 压 受试者双足并立站在测力板上 由测量仪采集双足 静态足底压力分布 2 动态足压 受试者 以正常步态 和平常速度 9 5 1 1 7步 m i n 行走 由测量仪采集 双 足各 3次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分析时将足底分为 8个 区域 足跟 足弓 第 1跖 骨头 第 2跖骨头 第 3 5跖骨头 第 1 趾 第 2趾 第 3 5趾 计算 3次测量 的平 均足底最 大峰值压力和 各部位平均最大压力值 四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均应 用 S P S S 1 0 0软件 用简单 描 述性统计 结果用 露 s 表示 并计算 9 5 可信区间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足底 最大峰值压力与体 重 年 龄 身高和体重指数的关系采用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 结 果 一 静态足底压力分布 平均静态足底最大峰值压力为 1 2 8 0 3 3 k g c m 9 5 可信区间为 1 2 2 1 3 3 k g c m 静态足底最 大峰值压力分别 出现于左足跟 7 2例 右足跟 5 7例 左 第 1 跖骨头 2例 左第 2跖骨头 1 0例 左第 3 5跖骨 头 3例 右第 1跖骨头 4例 右第 2跖 骨头 9例 右第 3 5 跖 骨 头 1例 绝 大 多 数 位 于 足 跟 1 2 9 1 5 8 8 2 提示站立位时大多数人足跟承受压力最大 1 57 除足弓区域最大压力右足略大于左足 P 0 0 4 7 外 左 右足底各部位压力均无 明显差异 提示正常人站立 时双足承受压力相似 足底各部位承受压力从大至小 依次为 足跟 第 2跖骨头 第 1跖骨头 第 3 5跖骨 头 足弓 第 1 趾 第 2趾 第 3 5趾 二 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平均动态足底最大峰值压力为 2 9 6 0 6 6 k s c m 9 5 可信区间为 2 8 5 3 0 6 k g c m 动态足底 最大压力分别 出现于左足跟 1 2例 右足跟 1 3例 左第 1趾 2例 右第 1 趾 8例 左第 1跖骨头 6例 左第 2跖 骨头 4 9例 左 第 3 5跖骨头 4例 右第 1跖骨头 1 0 例 右第 2跖骨头 4 1例 右第3 5 跖骨 头 1 2例 右 足 弓 1例 可见行走时足底最大压力主要位于第 2跖骨 头 9 0 1 5 8 5 7 和足跟 2 5 1 5 8 1 6 动态足底各部位最大压力分布见表 3 由表 中可 见正常人行走时双足底 各部位压力无 明显差 异 说明 正常人双足承受压力对称 行走时足底 各部位承受压 力从大至小依次为 第 2跖骨头 足跟 第 1跖骨头 第 3 5跖骨头 第 1趾 第 2趾 足 弓 第 3 5趾 三 足底压力影响因素 男性 女性动态 最大峰值 足底压 力分别 为 2 8 7 0 5 8 k g e m 和 3 0 7 0 7 7 k g c m P 0 1 2 静态最大峰值足底压 力分别 为 1 2 7 0 3 4 k g e m 和 1 2 8 0 3 2 k g c m P 0 8 6 差异均无显著性 意义 但 由于女性体重小 于男性 将最 大足底压力表 示为体重的百分数 则 站立和行走时女性均 明显高于 男性 静态 2 0 9 6 0 5 6 3 V S 1 8 1 6 0 5 5 7 P 0 O 1 动态 4 9 8 9 1 2 1 7 V S 4 1 2 0 0 8 9 1 P 0 0 0 1 表 4为动 静态峰值足压 与年龄 身高 体重和体 重指数的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 显示静态峰值足压与体重 指数弱正相关 r 0 1 8 5 P 0 0 3 动态峰值 足压与 年龄 体 重 和体 重 指 数 弱正 相 关 相 关 系 数 分别 为 0 1 7 5 P 0 0 3 0 2 1 P 0 0 0 9 0 2 4 5 P 静态足底各部位最大压力 分布见表 2 由表可见0 0 0 2 表 2 静态足底各部位最大压力分布 k g c m 注 与左 足相 比 尸 0 0 4 7 维普资讯 1 58 中华物 理医学与康复杂 志 2 0 0 4年 3月第 2 6卷第 3期C h i n y s e d h a b i l N 0 表 3动态足底各部 位最大压力 分布 k g c m 表 4 动 静态最大 峰值足压与年 龄 身 高 体重 和体重 指数 的 P e a r s o n相关分 析 注 P 0 0 5 一 P 0 O 1 讨 论 站立及步行是人类最 常见的运动 而站立和 步行 时足底与支撑面之间的压力分布反映了下肢乃至全身 的生理 结构和功 能等方面 的信息 测量分析 足底压 力分布有助于临床医疗诊断 疗效评估和体育训练等 目前主要应用 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溃疡 的早期预测和诊断 骨科和矫形外科对关节疾患程 度和手术术后疗效 的定 量化评定 康复 医学 中指导 患者术后的行走训练和设计智能化假肢等领域 本研究显示 正 常人无 论在 站立 位还 是行 走 时 左 右足底压力分布基本相同 仅站立位时足 弓区域右 足峰值压力略大 于左 足 说 明正 常人站立和行走 时步 态正常 双足承受压力对称 从而可以避免异常高足底 压力 出现 正常人 站 立 时足 底 压力 以后 足 为 主 大 多数 人 8 2 静态峰值足压位于足跟部位 其次为跖骨头 区 域 足趾承受压力较小 步行时足底压力较 站立时 明 显增加且压力分布改变 超过 5 0 的正常人动态峰值 足压位于第 2跖 骨头 而足跟区域 出现动态 峰值 足压 仅 占 1 6 表明步行 时足底最大压力前移 以前足跖骨 头 区域受压最 大 并且第 1趾也成 为 主要受 力部 位 另外 与 站立 时相 比 步行时各部位压力变化也 不同 足趾 区压力增加达 3 5倍 跖骨头 区约为 3倍 而 足 跟和足弓仅接近 2倍 本研究 中检测正常中国人动 静态 足底压力分布 结果显示 平 均动 态和 静 态峰 值 足压 分别 为 2 9 6 0 6 6 k g e m 和 1 2 8 0 3 3 k g c m 低于资料显示 的 其他人 种 足底 压 力 从 3 4 1 0 5 4 k g e m 至 7 2 3 2 5 9 k g c m 并且 足 压分 布也 不 完全 相 同 在行走过程中的足着地期 足放平期和足离地期 足底压力分别主要位于足跟 第 2跖骨头 白种人为第 3 5跖骨头 和第 1趾 各部位 最大压力 由大 到小依 次为第 2跖骨头 足跟 第 1跖骨头 第 1趾 第 3 5跖 骨头 第 2趾 足弓 第 3 5趾 前 足最大压力 以第 2 跖骨头最高 而 白种人各部位 最大压力 由大到小依次 为足跟 第 3 5跖骨头 第 1跖骨头 第 2跖骨头 第 1 趾 足弓 第 3 5趾 第 2趾 前 足最 大压 力以第 3 5 跖骨头最高 表 明不 同人 种足底压力 不同 应用 时不 能照搬和使用国外 已有 的数据和正常值 理论上足底压 力等于垂直 压力与接触 面积 的商 故足底压力应该与体重明显相关 但本研究 中 静态足 底峰值压力与体 重无 明显相关 仅动态 足底峰值压力 与体重呈弱正相关 相关 系数为 0 2 1 C a v a n a g h等 研究也显示 白种人 足底峰 值压 力与体 重相 关 系数 为 0 3 7 提 示 在 足 底 压 力 的 形 成 中 体 重 贡 献 仅 为 1 3 8 这一与直觉的结果不一致 的原 因可能 由于体 重和身高为正相关 r 0 5 5 P 0 O 0 而身高与足 的 大小即足的接 触面积呈正 相关 因此体重较 大者的足 接触面积也较 大 将 高体重对足 的压力分散从而 不出 现明显高足压 为同时增加身 高的影 响 我们将体 重 指数引入计算 发现体重指 数与静态和 动态足底压力 相关性较体重好 显示 明显正相关 另有研究显示 虽然峰值足压与体 重相关性不 强 但 足底 各部位压力 之和与体重明显正相关 r 0 7 2 7 P 0 0 0 1 因为足 底各部位压力之和主要反映体重 以及身体前进动力之 和 本研究 中成年人静态和动态 足底峰值压力与年龄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0 9 8和 0 1 7 5 提示足底峰值压力 与年龄相关性较 弱 并 未发现老年人 足底压力 明显增 加 但随着增龄的改变 人体足弓会发 生退行性改变 可能影响足底 压力分布 早期研 究显示 即使儿 童 和成年人相比 足底压力相差也很小 其原因同样是 因 为虽然儿童体重较轻 但 同时身体尺 寸也较小 故足底 压力与成年人相差不大 V e v e s 等 研究也显示年龄 维普资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 志 2 0 0 4年 3月第 2 6卷第 3期C h i n J P h y s Me d R e h a b i l Ma r c h 2 0 0 4 V o 1 2 6 N o 3 和体重并不明显影响足底压力 并且 正常人的足底压 力并不随时 问而变 化 可能基 于相同原 因 虽然男性 体重大于女性 但他们动态 和静 态足底峰值压力 无明 显差异 因此在本研究 中并未依据年龄 性别 体重来 分组计算 而是按照同一人群统一计算 综上所述 我们检测 1 5 8例 正常 中国成 人足底压 力 发现 中国人足底 压力大小 和分 布均 与文献报道 的 其他种族人群不完全相同 正常人双足压力分 布基本 对称 男性 和女性 足底峰值压力无明显差异 年 龄 身 高 体重与足底峰值压力相关性不大 参 考文 献 1 王军 徐新智 刘 亚平 等 动态足底 压应力 测试分析 及骨科临 床应 用 医用生物力学 1 9 9 7 1 2 1 7 0 1 7 4 2 F r y k b e r g RG La v e r L A Ph a m H e t a 1 Ro l e o f n e u r o p a t h y a n d h i g h f o o t p r e s s ur e s i n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u l c e r a t i o n Di a b e t e s Ca r e 1 9 9 8 2 1 1 71 4一 l 7l 9 3 Ph a m H Ar ms t r o n g DG Ha r v e y C e t a 1 S c r e e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t o i d e n t i f y p e o p l e a t h i g h ris k f o r d i a b e t i c f oo t u l c e r a t i o n Di a b e t e s Ca r e 1 59 2 0 0 0 2 3 6 0 6 61 1 4 袁 刚 张 木勋 张建华 糖 尿病 患者足 底压 力研究 中 国糖 尿病 杂 志 2 0 0 2 5 2 6 2 2 6 4 5 温建民 钟红刚 蒋科 卫 等 正 常足 与蹲 外翻 足 的足底 压力研 究 中华骨科杂志 1 9 9 9 6 3 4 6 4 8 6 Pi t e i DL L o r d M F o s t e r A e t a1 Pl a n t ar p r e s s u r e s a re e l e v a t e d i n t h e n e u r o i s c h e mi c a n d t h e n e u r o p a t h i c d i a b e t i c f oo t Di a b e t e s C a r e 1 9 9 9 2 2 1 9 6 6 1 9 7 0 7 S a r n o wMR Ve u e sA Gi u fin i J M e t a 1 I n s h o ef oo t p res s u r eme a s u re m e n t s i n 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t r i s k f e e t a n d i n h e a l thy S U b j e c t s D i a b e t e s C a r e 1 9 9 4 9 1 0 0 2 1 0 0 6 8 C a v a n a g h PR S i ms DS J r S a n d e r sU Bo d y n l asSi s a p oor p red i c t o r o f p e a k p l a n t a r p r e s s u r e i n di a b e t i c me n Di a b e t e s Ca r e 1 9 91 1 4 7 5 0 7 5 5 9 Be t t s RP F r a n k s CI Du c k wo r t h T e t a1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i c f oo t p res s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i n c l i n i c al o r t h o p e d i c s Me d Bi o l En g C o mp u t 1 9 8 0 1 8 6 7 4 6 8 4 1 0 Ve v e s A F e r n a n d o DJ S Wale w s k i P e t a1 A s t u d y o f p l a n t ar p res s u r e s i n a d i a b e t i c c l i n i c p o p u l a t i o n F oo t 1 9 9 1 1 8 9 91 收稿 日期 2 0 0 3 0 9 2 4 本 文 编辑 郭 正成 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 的临床研究 张德 清 王刚 林元平 罗盛飞 刘经星 段 晓文 骨质疏松症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O P 是机体 自然衰退 老化过程 的 组成部分 是系统性骨骼疾病 更是一种因骨量降低骨组织显 微结构 发生变化 导致 骨力 学 强度 下 降 骨折 危 险 性增 加 的疾 病 随着人口老年化 O P发病率不断增加 据 2 0 0 0年资料美国 约有 1 4 0 0 2 5 0 0万人患 O P 其 中 O P骨折者超过 8 0 0万 随着 我国人 口的老龄化 O P已成为一种危害公共健康 的疾 病之 一 因此积极地预防和探讨治疗 O P的方法和疗效 对 O P患 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 料与方法 一 一 般资料 本文收集 自 1 9 9 8年 一 2 0 0 2年的 门诊和住院的 O P患者 1 0 0 例 诊 断标准 依据 1 9 9 6年 国 际 骨 质疏 松 会 议 制 订 的诊 断 标 准 j 1 0 0例患者被 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治 疗组 6 0例 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4 Amazing art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 5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12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五四制2012
- 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eather Part A第二课时说课稿2 人教PEP
- 关于竞选班干部的发言稿(合集15篇)
- 中医学专硕考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与员工晋升机制协议
- 员工宿舍租赁与生活服务一体化管理合同范本
- 他项权证抵押贷款额度不足追加借款补充协议
- 混凝土搅拌车驾驶员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合同
- 企业重组整合股份变更及合作协议
- 物流行业园区智慧化风险管理白皮书
- 智联招聘国企笔试题库
- 批量通信概预算编制(451定额 EXCEL版)
-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校本作业
- 翻板阀采购协议
- 数字货币概论 课件 第5章 稳定币的原理与实现
-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约束与约束反力
- 2023广西公需科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真题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