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紧扣三个环节 健全三项机制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力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综述党的十七大以来,县着力把选准、用活、管好干部作为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来抓,立足县情和基层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干部工作政策和法规,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突出把握好用人导向、民主提名、强化监督三个重要环节,做好选准、用活、管好干部的文章,使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与动力被更有效地激发出来。一、坚持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选人用人准确度一是不断优化“三位一体”考核制度,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机制。县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论”选人用人导向,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考察评价干部基本依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地域优势、单位性质、层级职能,合理设定评价范围、内容和权重,分别设定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形成了不同区域之间干部考核评价指标有区别,正职和副职之间评价标准有区别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机制既科学、规范又能反映鲜明地域特色、部门特点,做到组织选人有依据、干部努力有方向、群众监督有标准。积极探索改进考核考察办法,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任职考察、换届考察为重点,坚持做到“两考核”与“两考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增强考察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考察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将“德才”考察考核指标具体化,搜理了干部作风霸道、独断专行,回避矛盾、不敢负责等10种群众最反感的问题,探索采取“反向测评”的办法进行专项考察,增强了考察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实绩公示制度,积极吸纳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为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主体,推行延伸考察和“两圈”考察,拓展干部考核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考察考核效果。经过努力实践和不断探索,干部考察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作用显现。近三年来,先后有142名德才表现优秀的干部被提拔重用;6名重要岗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德才专项调查存在问题而被免职;8个党政领导班子因不团结,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被组织进行了调整处理。二是不断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坚持“实战练兵”“实训选人”。县坚持把后备干部作为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注重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制定了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实施办法(试行),大力开展县乡机关干部“双向挂职”活动,着力把后备干部选派到县委确定的蚕桑产业、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信访维稳、双创、统筹城乡发展市级试点示范区等重点工作、重要岗位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重点乡镇、村进行实践锻炼,有效调动了干部走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了县实践锻炼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加大对后备干部实践锻炼情况跟踪考核力度,对不按要求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目标责任制未完成、锻炼述职测评不合格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将实践锻炼中政治坚定、不事张扬、不图虚名、埋头苦干、成绩突出、近期拟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放到相应岗位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后备干部应对复杂问题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缩短其成长周期。近三年来,先后统一选派296名干部到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信访维稳、“双创”一线及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示范区参加实践锻炼工作,其中48名干部在实践锻炼后被提拔担任科级领导干部。三是推行县乡干部“双向交流”机制,树立“干部下乡镇,乡镇出干部”导向。县坚持把重基层打基础的落脚点放在乡镇,把乡镇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新提拔年轻干部必须先到乡镇任职,副县级后备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领导一般从具有乡镇党政领导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拔,县直部门领导职位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乡镇优秀干部中遴选,真正形成了“干部到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的基层干部选拔培养链。三年来,全县累计有16名县直部门干部被提拔到乡镇任职,37名乡镇干部调任县直部门领导职务。二、坚持大视野推荐提名,健全完善阳光选才机制,增强选人用人透明度一是“公推公选”提名,开阔视野选人才。 为跳出“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县坚持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程序、工作方法“五公开”,积极采取各级组织集体推荐、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界群众署名推荐、个人自荐“四个途径”,在全县公开推荐提名后备干部和拟任人选。对公开推荐出来的后备干部人选,再通过组织参加公开选拔考试,经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将民意基础、公选成绩与工作实绩相互印证后确定后备干部名单,确保了后备干部队伍质量,为选准用好干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县83个基层组织1866名干部群众参与“公推公选”,共推荐各条战线优秀人才763名,200名优秀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被确定为后备干部人选。2007年以来,先后拿出县委办主任、督查考核办主任、经贸局局长、招商局局长、文化旅游局局长、蚕桑局局长等6个重要职位采取领导干部署名推荐与党组织集体推荐将结合的办法,对拟任人选公开提名。2010年5月,组织全县各基层组织和26名县委委员、22名县级领导干部采取组织民主推荐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公开推荐提名近期拟提拔使用的5名优秀正科级后备干部、10名优秀副科级后备干部以及县水利局等四个县直部门党政正职拟任人选。二是“五位一体”酝酿,科学民主选人才。为了保障好中择优、优中选强目标的实现,县坚持把前期充分酝酿作为决策前的重要程序,必须经过“五位一体”酝酿后方可确定拟提交县委常委会(全委会)票决的人选。即,组织部部务会在公推公选的基础上确定初始提名人选后,再征求初始提名人选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计生、信访、综治等部门,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四个层面意见后,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分管纪检、组织工作的常委共同酝酿,酝酿意见达成一致,再按规定提交县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对初始提名人选进行投票表决。三是推行“差额量化比选”,公开公正选人才。为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制定出台县公开差额量化比选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试行办法,对干部任职资格条件、民主推荐结果、德才素质、年度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实行以得分排序、层层差额、择优遴选,有效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程度。同时,针对部分科级领导职位专业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相结合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切实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赛场选优”,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2010年5月,在县法院、检察院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规定的程序,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演讲(面试)测评后,根据岗位特点,增加审(检)委会对报名人员进行专业素质评议这一环节,并在演讲(面试)测评中推行“大评委”制,由全院干警与评委会成员共同担任评委,分别设置评分权重,确保评议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经过竞职演讲(面试)、民主测评、专业素质评议、党组评议等环节激烈角逐、差额比选,26名品德优秀、实绩突出、民意基础好的干部脱颖而出。三、突出严管与厚爱并重,健全完善干部监管机制,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一是健全干部监管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出台科级干部动态管理办法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认真实施问责问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诫勉制度,明确不在状态、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坚持执行末位淘汰和“一票否决”,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若干规定,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建立了后备干部动态管理系列制度,对到达最高备用年龄、最长备用期或自愿放弃后备干部资格和不参加公开选拔、培训学习的实行自然淘汰;定期组织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对民意基础差、考核不称职、不胜任者责令淘汰;对那些素质较高、成绩突出、成长较快的干部适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健全监管工作体系,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坚持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方针,不断探索健全预防性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在干部选拔任用、后备干部推荐工作中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行干部考察考核纪检监察机关、综治、计生、审计、信访、安监、法院、检察院等八个部门联合把关,严防干部“带病上岗”。积极发挥民意杠杆作用,构建起电话、信访、网络举报“三位一体”干部监督网络,加大举报受理和查核力度,对有问题的严肃处理,对查无实据采取电子信箱、个别约谈和会议公开等形式予以回复举报者。大力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组织部门派员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研究干部工作会议制度,强化组织及全社会的监督。坚持利用每年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组织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村“两委”负责人和各类经济组织法人代表以及离退休干部代表千余人,分层对县乡党政班子及其负责人逐一测评;积极推行“民众评官”制度,积极探索开展乡镇党代表评乡镇党委委员、人大代表评乡镇政府领导成员,村干部、村民代表评议包(联)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评议村两委干部的“三级评议”活动,强化群众监督。三是健全关爱厚待干部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针对乡镇工作任务重、条件苦、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在15个乡镇投入205多万元,实施了小餐厅、小图书室、小浴室、小活动室、小体育场“五小”工程建设,改善干部工作生活环境,有效解决干部“走读”问题。实行干部年度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探索建立乡镇干部家庭特殊困难救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对择偶困难的乡镇大龄干部采取措施创造择偶条件,制定关于促进乡镇干部家属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未就业乡镇干部家属到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就业。针对乡镇机关不设正、副主任科员的现状,制定关于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享受正、副科级非领导职级待遇的实施办法,有5名现任乡镇副职领导享受主任科员待遇。四是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提高乡镇干部的群众公信力。为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县按照减少机构设置层次、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思路,打破过去工作模式,突出服务发展职能,对乡镇内设机构和“七站八所”进行了重设和理顺,除垂直管理的机构外,统一划分为党政综合管理和经济社会服务两大块,主要设“一办五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和经济发展服务、便民服务、产业服务、创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五个中心。各乡镇按需调编、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实行“大岗位、多职责”,有效整合了干部资源。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采取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结果公示、党委任命等环节,实现人与岗的双向选择,切实优化了人员配置。为解决现有机构与原机构的冲突,对选派到五大服务中心的干部实行“变工作岗位,不变原单位和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的“三变三不变”政策。调整后,全县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50多个减少到100多个,每个乡镇平均设置6到7个,减幅达三分之一。乡镇工作力量已明显集中向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服务方面,全县乡镇定编的干部职工中,除130名领导干部外,281人从事综合管理,643人从事经济服务,分别占30%和62%。 五是推行便民代理制,转变干部作风。针对广大群众进城入镇“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各乡镇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大厅,优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完善“一门受理、协同运作、限时办结”制度,并在乡镇机关开展效能革命,创造性地推出“便民服务代理制”,本着“只要方便群众就办、只要群众授权就代”的服务原则,将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十一类事项纳入代理代办范围,让“群众动嘴,干部动腿”成为乡镇干部新的服务方式,开创了乡镇工作和干群关系的新局面。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县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近三年,县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自2007年以来,在全省县(区)综合考核排名中连续争先进位,3年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