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朱德的扁担.doc_第1页
13、朱德的扁担.doc_第2页
13、朱德的扁担.doc_第3页
13、朱德的扁担.doc_第4页
13、朱德的扁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栏 创意更改栏13、朱德的扁担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今天,老师想先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介绍: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2(补充板书:朱德的)扁担的主人是谁?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指读课题)谁有办法记住“朱”?音、形:联系已经学过的“珠”,“珠”和“朱”是同音字。“眼珠”的“珠”去掉“王”字旁就是“朱”。义:这里的“朱”是指人名当中的姓。“朱”不仅是一种姓,它还表示一种颜色,知道是什么颜色吗?(红色也叫朱红)3出示朱德像。你们看,这就是朱德。对于他,你有哪些了解呢?相机补充:朱德和我们以前课文中所认识的毛泽东主席、陈毅元帅生活在同一个时期的,他和陈毅元帅一样,也是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曾经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朱德的扁担”到底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边听边想,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做什么的?他的扁担有什么特点呢?(师范读课文)2交流:小朋友听得都很认真。现在你们知道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做什么的?他的扁担有什么特点呢?(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的。他的扁担上有“朱德记”三个字。)3朱德为什么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呢?请小朋友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要求:(1)看拼音读准字音。(2)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3)读完标出自然段序号。4检查生字词 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四会字:井冈山 同志 坚守 围攻 必须 生产 劝 并 朱德记二会字:扁担 敌人 粉碎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根据拼音自读、指名读、去拼音小老师领读、齐读。5解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或读不懂的地方吗?(1)什么是“斗笠”?(2)“会师”“朱德记”“不料”什么意思?6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出示斗笠课件。一起读读这个词。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用来遮阳光和雨。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让学生看书上插图。“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下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1、这堂课,我们还要一起认识几个生字。出示生字:志、冈、守、攻、必2、自学生字这几个生字都比较简单,请小朋友们自己学习,看看谁记得又快又好。3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它们?(交流汇报)志:士+心注意:士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谁来给“志”找些好朋友?同志 志向 志气 斗志 胸怀大志 志愿 立志 意志 永志不忘 志同道合冈:“刚”去掉利刀旁守:宝盖头+寸 换偏旁:与“过、村”等字比较“守”的好朋友特别多,谁来找一找?守卫 守住 易守难攻 守法 守信 守时 把守 坚守阵地 看守 守门 守岁 守望 守株待兔 攻:工字旁+反文旁换偏旁 与“饭”比较攻击 进攻 攻打 攻破 群起而攻之 攻克 攻无不克 攻守 攻心 攻占 必:注意笔顺,集体书空注意:第四笔是撇4范写守:宝盖头写得宽宽的,下面的“寸”写得小一点,“寸”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点靠横近,离竖钩远,一定要看清位置。攻: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反文旁的第一撇起笔稍高,第二撇穿插到工字旁的下面。必:仔细观察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第一点和第三点基本在一条线上,第二点位置最高,在竖中线左边,撇穿插经过交叉点。5课堂写字6当堂反馈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堂课,我们读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还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大家还记得吗?开火车读生字。“志、守”扩词,“必”书空,注意笔顺。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挑、藏、找二、精读课文(一)第一小节1、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即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会师”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3虽然朱德的队伍和毛泽东同志会师了,但红军仍然面临着危险,你从哪里读懂的?(红军在山上,敌人在山下。)4第一小节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况。谁通过朗读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可是井冈山上红军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读)2交流(抓“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体会路远,难走)“路那么远,山高路又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路这么难走,红军战士却争着去,抢着去,可以看出红军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联系生活:我们去人民公园玩,大约走2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30次这么远的路。“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 ;下雨天,红军战士们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 3谁能读出上山挑粮的不易和艰难?(指名读,评价,齐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路途那么遥远,山路那样艰险,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一次又一次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你们瞧,他向我们走来。(出示朱德挑粮图)2.指导看图、读文、说话(课件出示插图和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话)看图、说话:你看到朱德同志正在做什么?读文:对照着图,再仔细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边读边看,边看边读,然后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你从图片和这段文字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图、读文、思考)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读书:这就是我们的朱德同志,他和普通的战士没有什么两样,他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战士们干的活他照样争着干,抢着干,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板书:同甘共苦)自由的把这段话练着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过渡:是啊,他和红军战士打成一片,没有区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4、抓“忙” 想想,朱德同志是领导,是总司令,战士们干的活儿他一起干,战士们不干的事情他还要干,他还要忙些什么呢? 师小结: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和战士们研究作战计划,和战士们一起操练,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么苦,却还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岭,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跳上那么沉、那么重的粮食。他真是一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指板书)的好司令啊!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怎样的心情呢?好好练练。(生自由读、指名读)来带着你的担忧,带着你的心疼齐读。5、抓“劝” 现在,你们来当战士们,老师来当朱德同志,你心里在想什么,想对我说什么?(师生对话中理解课文)战士们:朱总司令,您快歇歇吧,挑粮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朱德:没关系,我不累。战士们:您每天有那么多的事儿要去操心,工作那么忙,怎能不累呢?朱德:你们不也很忙很累嘛,你们能去挑粮,我也应该去啊。战士们:那可不一样,您累坏了,谁来指挥我们啊?朱德:放心,我的身体好着呢!6、过渡:在大家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决定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大家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读。(齐读)7、朱德做扁担 过渡: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在赶做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的劈,认真的削,仔细的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赶做了这样一根扁担,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时,你看到的朱德司令是什么样子? 看到朱德同志连夜赶做的新扁担,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啊,大家是不忍心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 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指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一块儿苦,一块儿乐!(四)小结1.小朋友们,毛泽东主席曾经亲笔题词,说朱德爷爷是红军战士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人,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光荣。那读了今天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要对朱德爷爷说吗?(交流)2.朱德爷爷这根扁担,现在正珍藏在军事博物馆内,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看这根扁担,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永远学习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相信,读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和小朋友们一样受到教育,和小朋友们一样感动。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产、劝、并、记”。2自主学习,交流。产:立+撇劝:又+力换偏旁:“边”并:编儿歌:开字上面加点撇记:言字旁+己3范写产:第而横写在横中线上。劝:左窄右宽,力的撇托住又字旁并:两横之间的距离不能离得太远,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记:左窄右宽,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4课堂写字5当堂反馈四、作业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2.推荐: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朱德爷爷的故事,想了解和朱德爷爷一样伟大的人的故事,想了解更多关于红军的故事,可以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上网了解,还可以到我们学校的图书室借阅相关的书籍,相信小朋友们看了这些故事会有更多收获。词语:朱:朱德 朱红 朱笔 朱门 志:同志 志向 志气 斗志 胸怀大志 志愿 立志 意志 永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