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资源情况.docx_第1页
普定县资源情况.docx_第2页
普定县资源情况.docx_第3页
普定县资源情况.docx_第4页
普定县资源情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定县资源情况普定县普定县属于贫困山区县,全县有11个乡(镇)302个行政村,2006年末,总人口39.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7.4万人,全县人口密度居全省各县之首,每平方公里361人。矿产资源普定县能源、矿产品种齐全,资源储量丰实,潜力巨大,全县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铁、铅锌、大理石、石膏、硅石、白云石、石灰石、天青石、耐火粘土等十多种。煤炭是主要矿产之一,预计储量53.28亿吨,现已探明7.8亿吨。分布地区有补郎向斜北段、龙场井田、大树脚井田、可处井田、马场井田、骂若井田、鸡场坡井田、化处井田、水母井田,煤质好,发热量7000大卡以上。石灰石也是主要矿产之一,D级储量上亿吨,矿石中CaO平均含量52.09%,K2O、Na2O含量极微,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是目前水泥生产必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普定县主要煤矿情况表序号煤矿名称设计能力(万吨/年)所属乡镇备注1川黔煤矿6补郎乡2东光煤矿9补郎乡3黄金煤矿9补郎乡4江城煤矿15补郎乡扩能保留5民族煤矿15补郎乡6莆浪煤矿30补郎乡扩能保留7水电煤矿6补郎乡8顺时煤矿15补郎乡扩能保留9兴源煤矿15补郎乡10莆华煤矿9化处镇扩能保留11豫安煤矿15化处镇12红岩煤矿6鸡场乡13雷家桥煤矿9鸡场乡14莆河煤矿15鸡场乡扩能保留15普盛煤矿15鸡场乡16长兴煤矿6鸡场乡17打磨冲煤矿15龙场乡18莆龙煤矿9龙场乡19大坡煤矿9马场镇20星红煤矿6马场镇扩界扩能21高龙煤矿15猫洞乡扩能22普茂煤矿15猫洞乡扩能保留23普铁煤矿9猫洞乡扩能保留24普鑫煤矿9猫洞乡25桐鑫煤矿15猫洞乡26元江煤矿9猫洞乡扩能保留27远洋煤矿9猫洞乡28风顺煤矿6坪上乡29金鑫煤矿9坪上乡扩能保留30荔上煤矿15坪上乡扩能31莆萍煤矿15坪上乡扩能32普琼煤矿15坪上乡扩能保留33湘金煤矿9坪上乡合计384林业资源普定县属北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长期人为干扰破坏,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现境内为次生残林,主要树种以青冈栎、云南樟、鹅耳枥、石、红果楠、朴树、化香等为主。在人工林中,以杉木、柳杉、柏木、滇楸、香椿、意杨及果树、茶园、竹林为主。全县土地总面积163.74万亩,耕地98.80万亩(占总面积的60.3%),其中26以上坡耕地31.8万亩(2635的坡耕地21.2万亩,36以上的坡耕地10.6万亩),25以下的坡耕地和耕地6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全县共有林业用地69.05万亩(占总面积的28.7%),其中:有林地33.08万亩,灌木林26.27万亩,疏林地0.031万亩,未成林地34.23万亩,无林地0.45万亩。2006年森林覆盖率为35.6%(含灌木林),是一个缺柴少林县,且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森林资源匮乏,加上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30km2,占总面积的76%,其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42.0812万亩,中度流失面积44.8647万亩,轻度流失面积37.4965万亩。普定县林地面积表名称面积(万亩)有林地33.08未成林地34.23无林地0.45普定县有林地情况表名称面积(万亩)灌木林26.27疏林0.031其他6.78长防林工程 长防林工程启动以来,我县共完成长防工程营造林42.8万亩,其中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5.6万亩,封山育林15.5万亩;一般工程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7.2万亩。国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71.3万元,省、地、县匹配477.12万元,共948.42万元。种植的主要树种有硬斗石栗、白栗、麻栗、香樟、山茶、小果润楠、桦木、化香、月月青等,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杉木、柳杉、柏木、马尾松、香椿、楸、女贞、桃、李、梨、板栗、核桃等。工程实施来,大部分经济林已经产生效益,成为林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109049公倾,农用地面积7512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8.89%。具体分类面积是:耕地面积46199公顷,占总面积的42.3%;园地面积2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24%;林地面积167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1%;天然牧场地面积93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水面面积25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8%。全县未利用土地面积30056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7.56%。具体分类为:荒草地5073公顷,沙地面积0.75公顷;裸岩石砾地19751公顷;田土坎5174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63亩。 普定县土地资源情况表名称面积(公顷)占比(%)商业用地38713.55农用地7512068.89未利用土地3005627.56合计109049100普定县农业用地具体情况表名称面积(公顷)占比(%)耕地4619942.3园地2570.24林地1670015.31天然牧场93718.5水面25942.38合计7512068.89水资源 普定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北面为长江水系,全县98%以上地区属长江流域,南面为珠江水系打帮河的源头。由于岩溶发育,石炭岩地区河水渗漏严重,形成23条地下河,县内地表河共42条,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5条。最大为三岔河,境内河段长67公里,其次为波玉河,河流长16.8公里,流域面积311平方公里,流域内是县境水稻主要产区。县内河流多属山区雨源形外流河,洪枯流量变化大。天然降水量在1057.8毫米之间,由西向东递减,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现有大小水库18座,总库容373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110公顷。 人力资源 近年来,科学技术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促进了各类技术人才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分配向合理化转变,普定县现有大专以上院校代培点3个;中等专业技术培训学校3所;社会办理专业技术培训机构6家;示范性高中2所,在校学生3000余人;全县有科技、专业技术人才6143人,企业管理人才420人,技能人才1557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9390人,每万人初中以上在校学生现有616人。通过岗前培训,可满足各大中型企业的需要。 电力资源 普定境内已建成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现代化火电厂安顺发电厂,年煤炭需求量达400万吨,安顺发电厂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普定就建成了乌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梯级水电站普定水电站,该电站的大坝是我国第一座靠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的大坝,源源不断的电能输往东部广大地区,普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黔中电力重镇。气候资源,普定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干秋凉,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少,辐射能量低。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1164.9小时,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属全省三大降雨中心地区之一。农业气候具有春长、夏短、秋早、冬暖的特点。 旅游资源 普定处于贵州西线风景中心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川透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古迹、名胜、洞穴与红枫湖、黄果树、龙宫、织金等一批国家级风境名胜区连成一片。省级风景名胜区夜郎湖蜿蜓42公里,水域面积21平方公里,湖光山色如诗如画,集山、水、林、洞、民族风情为一体,已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境内有一万六千多年历史的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莲花古洞、化处空山、玉真山寺、西堡古屯、猴场“平讼摩崖”石刻、“大明定南所”石刻等景点将随着普定旅游业的开发和兴起大放光彩。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共同缔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 文化资源 普定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俗民风,距离县城西3公里的“穿洞遗址”,被史学界誉为“亚洲文明之灯”,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万六千年前,穿洞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穿洞文化,拉开了普定从旧时器时代开始的历史文化长河。千百年来,在这块古朴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居住有汉、苗、布依、仡佬、彝族和白族等,不同的民族构成了丰富多采的多元文化形态和谐共存、百花齐放的局面。如汉族的地戏、花灯、铁水冲龙,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布依族的铜鼓舞以及各类传说、故事、硕歌、蜡染等。这些民族民间文化既相互融合,又鲜明地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这种多元共生,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汇聚和孕育出任可澄、袁晓岑、刘纲纪、袁熙坤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 交通设施 目前,普定县境内公路东西纵横,南北延伸,周边多点辐射,路线通向全国各地,距黄果树机场26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