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初语文第七单元试卷(2006.5)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文言文阅读(一 )填空。1、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_。2、 春城无处不飞花, 。 ,轻烟散入五侯家。3、 月出惊山鸟,_。4、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 , 。”这句诗委婉地道出了月圆之夜人们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朋友的深刻思念。(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1)解名:举人的名单。1、解释句中加点字(1)乡人托以子偕往_(2)赴举他郡 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3、本文可概括为一个成语_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吾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注释】比:连接。 三旦:三天。 莫:没有。 还:通假字,通“旋”,旋转,饶圈子。 朝:早晨,也指一天。 一旦:一天,这里指“一会儿”。1、 解释加点的字词。(1)欲卖之( ) (2)去而顾之( )2、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一)北京的胡同 1 北京多的是胡同,在高楼大厦的背后,延伸它幽长的影子。这是一座奇怪的城,一方面,让人感觉都市的现代气息;另一方面,灰砖灰瓦的四合院和墙上的衰草又写着沧桑。 2 记得贾岛在诗里说,在异乡久了,会把异乡当家乡的。真是,我在京城里就常寻找家乡的种种印迹。相同之处多了,不同之处也就鲜明。不知不觉在心里比着。城与城,是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说的。城越古旧,文化的沉积就越多。这种沉积不知不觉地渗入乡人的骨髓,成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明证。 3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个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两边的四合院,都敞着门,静静地晒太阳。秋阳正好,天也蓝。细长的路边,杨树、槐树、柳树,不慌不忙地摆动枝条。两棵树之间,拴着晾衣服的绳,绳上飘着鲜亮的衣裳。有推车的老人,穿着布底鞋,细细地从胡同里踩过。小推车里是些针头线脑,铅笔橡皮,让人想起旧时的卖货郎。其实出了巷,就是超级市场,老人的货是否有买主并不重要,单是那从容优雅劲儿,就让人心动。再是些孩子们,在胡同里跑过,打破胡同的宁静。 4在我的家乡,那座同北京一样古旧的城里,也有着如血残阳里满是苍凉的历史。我读书的小学校,在一条长长的小巷里。小巷的路边也有槐树、柳树。校门口有推车的老太太,卖冰棒,卖各种糖果。那种糖果很便宜,一分钱、两分钱都能买得到。下课的铃声一响,小车旁就涌起了一堆的孩子,用手里的几分零钱换糖果,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嘴里还偷偷含着糖。那些糖大多没有糖纸,有糖纸的要贵些。小姑娘特别喜欢那种玻璃纸,能用它做各式小人儿。于是便央了大人到果品店里,挑那些包着好看玻璃纸的糖。糖吃了,纸却舍不得丢,压平了,积成厚厚的一沓,拿出去和别人换自己没有的图样儿。然后躲到小屋里,折小人儿,想象着自己就是那身着华彩的小公主。 5 我的家,也曾在小巷的大院里。院里有槐树,也就有了槐树飘香和落花如雪的季节。小院里的人们喧喧闹闹又扎扎实实地过日子。槐树下的铁丝上,也是挂着随季节变换的衣裳。槐树下的皮筋上,是唱着童谣一代又一代的小姑娘。 6我从小巷里的学校、小巷里的家走出来,穿梭于都市林立的高楼间,却无法抹去太多带着尘埃气息的旧事。生活于现代的都市,却摆脱不了回归从前的愿望。也许,越现代的东西,越让人觉得少情感。如同在电脑上写字,少了些许麻烦,也少了见字如人的温情。而有时,越是现代的东西,越是属于有钱人。但是常常地,快乐并不因为富贵而多一点。胡同里的一切都故旧,却不因此而少了快乐和温情。 7黄昏时,我站立在北京胡同口,夕阳从树梢头,从屋顶的草丛上洒下的光辉,给胡同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那些涌进胡同的车铃声。让静寂的胡同变得热闹。随后是家家户户炒菜做饭的响动。香气开始在空气里散开。等到夜色初升,树下就多了聊天的人。月满树梢,喧闹过后的胡同再次沉寂,静待又一次的黎明。 8我没有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住过,但是我坚信,我懂得那一种感觉。那里所有的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是我所熟识的。这恐怕是我生长的家庭和我成长的城市所给予我的唯一不变的东西。9有一天,北京的胡同会像曾经居于其间的人一样悄然地逝去但是他们留给这尘世的一种精神却永远不变。1、以上文字出自北京的胡同,作者是 。2、给加点字注音:胡同( ) 温煦( )3、文中“记得贾岛在诗里说,在异乡久了,会把异乡当家乡的。”唐代诗人王维也曾独自流落他乡,长作异地之客,感同身受,写下了异乡思亲的家喻户晓的诗句“ , 。”4、第3段中说“有推车的老人,穿着布底鞋,细细地从胡同里踩过。”其中“细细地从胡同里踩过”能否改为“慢慢地从胡同走过”?为什么? 5、“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个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这句话运用 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6 作者“生活于现代的都市,却摆脱不了回归从前的愿望。”其中的原因是 7、“这恐怕是我生长的家庭和我成长的城市所给予我的唯一不变的东西。”句中“唯一不变的”东西是指什么? 8、 章的题目是“北京的胡同”,却为什么要着重写“我”的家乡小巷呢? ( 二)水乡茶居1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2“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朦、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橹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3 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被“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路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甲】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乙】的故事了。 4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完一张羊城晚报的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的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杯来 5这样的“草草杯盘共一欢”,便是水乡生活中的诗。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有了诗,桌上即使摆着盐渍鸡、炸禾花雀、炖水鱼、炸花生米等,也味同嚼蜡了。唯独那一盅茶,绝不可放弃,因为它也能“酿”出生活中的诗来。 6 月已lan shan,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mang,小河月影的cun皱,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小茶居疑在醉乡中。一切都和心象相融合。我始觉这个“叹”字的功夫,颇如艺术的魅力,竟使人“渐醉”1、 根据拼音写汉字。月已 lan shan,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 mang,小河月影的 cun 皱,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小茶居疑在醉乡中。 2、第3段【甲】处填蒲松龄先生的号: 。【乙】处填蒲松龄先生的代表作: 。3、“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朦、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句中的“渗进”能否换成“飘入”?为什么? 4、“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句中“淡”和“浓”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5、 请你写出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北国的安逸1在这个秋天里,我好像真的找到了那个事物(东西),它就是中国北方温热的大炕。2是的,一想到炕的形象。它所包含的意蕴,特别是它在冬天所给予的那种安逸,也就想到了我们中国人才拥有的那种生活。想想所到过的国家,好像接近于这种大炕、这种居家习惯的,在东亚一带还有日本的榻榻米、韩国的暖床之类。不过它们与中国的大炕仍然还是不同的,它们看上去更多是相当于中国北方的“地铺”。【甲】标准的炕一般比双人床还要大得多,由土坯或石料做成。最典型的炕是用一种叫作”大墼”的片状土坯垒起的。大墼由粘土掺和了麦草拓成,坚韧,保温性能好。【乙】北方的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和辽阔的关东,几乎家家离不了大炕。在那里,一说到炕就想到了家,特别是想到了”我们的家”。【丙】在可怕的冬季,即便温度降到了零下四十度,只要有一个烧得热乎乎的大炕,那么这一家人就可以安然过冬了,这个家也就是可爱的。【丁】漫天大雪与噜噜响的火炉总是成双成对的;而火炉的烟道只能穿过大炕。这是一种极巧妙的设计,一种节省能源的良方。3大炕与床的区别在北方人那儿是非常清楚的。说到中年以上的北方人,他们十有八九会感念炕的好处。而对于床,对许多人来说那不过是不得己而用之罢了。炕宽大、稳固、随意、耐用。炕十分沉着。床比起炕来要显得单薄和轻浮,也不够坚固。一些有腰腿病的人,一些上年纪的人,一离了炕就会难受。还有些人只有在炕上才能睡得安稳,一到了床上就要失眠。我曾在胶东海边农村看到一些有趣的场景:冬天里,暖煦煦的大炕上放了小孩子,放了怕冻的红薯和南瓜,还有一只猫 a (面对、陪伴、依偎)着老人。入夜后一家人常常 b (围、坐、拥)在炕上剥花生剥玉米,男人时不时伸手到烟笸箩里抓烟;来了串门的也马上 c (钻、挤、爬)到炕头,一起做活,说说笑笑,传递见闻。这就是一幅北方农村的“过冬图”。我相信这样的情景许多人都不会陌生。4到了冬天,只要进了一户人家,好客的主人就会说:“上炕暖和吧。”不仅这样,他们挂在嘴边上的还有:“上炕吃饭”、“上炕说话”、“上炕歇着”、“上炕抽烟”、“上炕看书”、“上炕喝茶”、“上炕打牌”,等等。这让人常常觉得炕才是一切,炕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的确,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一个家庭是以炕为中心组织起来的。人的生老病死都在炕上,从出生到终了,都是在炕上。炕与人的亲密关系真是怎么说都不过分。5记得从北部广大地区进城的人,由他们亲手设计的公寓楼曾特意在主卧室留下了修筑大炕的地方,惹得城里老户哈哈大笑。笑过了,设计者照旧筑起大炕,并通上火旺的炉子。6炕不是床,所以不能说“一张炕”。它要说成“铺”;更多的时候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汽车网络安全攻击防护方案与应急响应机制构建
- 志愿者实践考试题及答案
- “屈原”文化符号在当代端午旅游中的记忆商品化
- 2025年静脉采集标本试题及答案
-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副总监工作计划及安排
- 高级数据仓库工程师的工作安排与技能提升
- 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师中级文化项目策划方案实施及评估研究
- 2025年宁波统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 文员团队如何高效地组织与协调工作
- 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制度
- 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模板
- DL∕T 793.1-2017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高三英语备考经验交流课件
-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课件
- 20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巡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
- 2023年度青春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二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