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清溪路垃圾填埋场位于南淝河上游、清溪路西段北侧,1985年启用,1999年底封场,收纳城市生活垃圾220万吨。限于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没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处理,造成每天约25吨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直排南淝河。为彻底截断这个污染源,合肥市政府投资7814万元,对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2008年6月底完工,之后南淝河上游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据报道,这项治理工程是集城市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市容综合整治为一体的成功典范,多次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家建设部、环保部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获得了2008年度“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 据了解,建设单位将围绕这156亩垃圾填埋场的四周,建造18米左右高的防渗墙。防渗墙打入地下,原则上比目前填埋的垃圾深度要深,将渗滤液挡住,使之不能流进南淝河。再通过水泵抽取等方式将渗滤液取走,送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为了将填埋的垃圾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导出,将在垃圾山里布设管道,将气体排出进行无害燃烧。在垃圾场表面铺设薄膜、黏土,以防止降雨后雨水渗入产生更多的渗滤液。在铺上薄膜和黏土的表面进行最后的绿化,如种植草坪等。最终,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将成为省城森林公园的一部分。 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垃圾渗滤液对南淝河上游的污染问题,消除了垃圾库区对合九铁路线的影响,改善了市容市貌。这是合肥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集城市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市容综合整治为一体的成功典范历史:每天25吨垃圾水流入南淝河曾经的南淝河中上游最大的污染源合肥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工程,主要是防止渗滤液流入南淝河,将渗滤液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厂处理排放。届时,其渗漏液将不再对南淝河水质造成污染。由于清溪路垃圾场在南淝河的上游,再加上该垃圾场在建设和运行阶段没有按照卫生填埋规范操作,只进行了简易覆盖,每天仍有约25吨的垃圾渗滤液流入南淝河,是南淝河上游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作为南淝河截污的一个重要工程,清溪路垃圾场改造工程,首要解决的是垃圾填埋场发生的垃圾渗漏液污染问题。据了解,此次改造是先在在垃圾场沿南淝河岸线及合九铁路边侧建设垂直防渗墙700米,环垃圾场库区坡脚开挖倒梯型垃圾渗滤液盲沟1535米,盲沟内填充碎石,埋设渗滤液透水流通管道、连接井和集水井,让垃圾填埋场内多年积攒的渗漏液流入这些井中,再组织人员抽出,送往垃圾处理场。待渗漏液抽取到一定程度时,将在原垃圾填埋场的表面,覆盖两层万年板土和一层特制的隔离膜,保证这些强污染的垃圾不再对合肥生态造成影响。整治中的清溪路垃圾填埋场(08年5月7日摄)现状:垃圾场变绿草坪目前,安徽合肥南淝河清溪路垃圾填埋场防治污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已变成一处12万平方米的绿色草坪。整治后的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变成大片绿地(08年8月6日摄)展望:南淝河边将现亲水游园合肥市城建部门表示,清溪路垃圾填埋场治理工程结束后,南淝河中上游的水质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再结合全流域的截污,以及“引水入城”工程,南淝河碧波荡漾有望成为现实。未来将建成社会公共活动场所据了解,垃圾场封场覆盖后,还将进行边坡整形、环场道路和绿化景观建设。沿南淝河边坡采用生态型绿格网垫护坡,为人工栽培植被或自然植被生长提供条件,保持南淝河原有的水边生态环境。在垃圾场堆体上将建设一大一小两个观景平台,通过环场道路及场内游步道、台阶有机相连,方便车辆出入和市民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