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阅读,升华为一种美德论学生阅读中的“得”与“徳”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源远流长。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倘若说经济成果是我们饮用的水,那么文化精神则应永远是生生不竭之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外阅读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渊源之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身正为范,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其适应未来社会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责任。如果需要的压迫感催促了其能力的提高,是为“得”;那么责任的循循善诱,则将潜移默化为一种品质,谓之“徳”。以德换得,积善成德,因其多得而积其厚德。这才是“饮水思源”的正确之道!关键词: 阅读 得与德正文:中国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而今,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言论从未停息过,但所言莫不都说明了阅读之于人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真正让在阅读中有所得,因阅读而受益,从而集思广益、积善成德。下面谈几点个人拙见,期望有识之士不吝斧正,以求完善,共同培育优秀精锐的花朵。爱读书前苏联的一个教育家说:“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 要想让你的孩子阅读达到理想的状态,你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阅读,而不是你逼迫他去阅读。德国的大哲学家尼采,他把人的精神状态用动物来比喻。用他的话来说有90%的人就像沙漠里的骆驼,骆驼在那么严酷的条件下,它自己并不想向前走,它被人驼打着,拽着向前走,它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述是:“你应该,你必须。”在互联网与游乐场盛行的时代,有太多的孩子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是被动的。这样是绝对学不好的,甚至因为排斥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了。另一种状态叫“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捕猎物时是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它能力战群雄,成为威风八面的百兽之王。用语言表达就是是“我愿意,我能够。”这是孩子在阅读及学习时的正确状态。 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培养出能力。而兴趣和能力双效合一、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地得到知识和技能,从阅读中受益。这个时候,就像高尔基说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何在外界太多花哨繁杂的欲望及诱惑中牵引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下是几点肤浅之见。(一)多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爱读书1.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考级活动,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2.将阅读常规日程化,纳入教学计划,是指荣升为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项目。有计划地举办 “读书节”或“校园文化节”,可利用多媒体平台,展播改编自名著的电影或精选的影视片段。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参加诸如名著欣赏讲座,组织“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十佳博览之星”、“诗词诵读大王”“阅读考级”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分享中爱读书。1.丰富学校图书馆书籍种类,多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杂志特别是教育部推荐篇目。种类要,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科技等,多多益善,以供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需要选择。同时要不时更换新书,“刷新”学生的视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建立班级小图书馆,发动学生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杂志,相互传阅。同时任命学生兼职图书管理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防备图书资源流失,并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3.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实现书籍更新和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分享中爱上读书。(三)师生同乐,让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中爱读书设若一个语文教师,讲话拖泥带水,颠三倒四,辞不达意,或者单调枯燥,平淡乏味,学生会爱上他的课堂吗?能耐着性子一直和他产生很好的互动吗?恐怕早已充耳不闻,“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干脆“梦游周公、周游列国”去了,此时,何来“同乐”呢?相反,如果这个老师口才了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通中外、博贯古今;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诗词歌赋,脱口而出。学生能为之折服吗?学生一旦折服教师的广博知识,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向师性”,加深学生对教师的崇拜。那么以自身真才实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去阅读,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同时,所谓师者,还要诲人不倦、因人而异地履行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1.阅读前巧设疑问,一连串事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达到吊起学生欲罢不能的好奇心、促其一“读”为快,消除疑虑的效果。阅读地主动性自然被“诱”了出来。2.阅读中适时点拨。或者一针见血显“真功夫”,激得学生茅塞顿开而又佩服不已;或者旁敲侧击、声东击西,让学生因情感的起伏不定而更忘情专注地投入阅读。3.阅读罢与学生共探讨,秉着“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谦逊和蔼态度。甚至有时有必要“懂装不懂”,给学生表现和发表“高见”的机会,让他们也不时享受一下“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成就感和喜悦感。4.还要注意学生年龄、阅历同读物内容的距离,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切忌空泛的说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能够不依靠外力驱动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进行与阅读同步思维的心理素质,表现为“爱读”的情感倾向,正是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内心说“我想读,我爱读”。因参与而主动去爱,因分享而主动去爱,因同乐而主动去爱。主动的爱怎能不堪称是一种美徳?读好书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思想性格处于发展转型的不稳定时期,具有很大程度的可塑性。换言之,也就意味着其思想很容易受周边人文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的一重要媒介,对于其思想行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因此,好的引导,切不可等闲视之!诚然,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学生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基本是天方夜谭,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学生想写出有思想深度,有个性风采的华章佳作也基本是痴人说梦。但阅读的所得,除了开拓了学生眼界,让学生强化了“笔头功夫”外,最重要的功效在于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于通过阅读改变学生人格,塑造品德!但现如今,我们却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品味日益低俗,快餐文化和读图文化的侵扰,学生的阅读日益浮躁和肤浅。我们的学生有多少真正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经典,阅读名著?他们喜欢阅读的只是些漫画或是玄幻的武侠小说,或者沉溺与非主流的文化怪圈里“伤春悲秋”和“无厘头”的消极抑郁。因此,为人师者,以自己专业的卓识和高尚的师德,引导这些处于思想转型边缘状态的学生,选择性的读书、读好书,就成为一项不可推卸且任重道远的一项使命。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1.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已经不再是他们最关注的了,而传记、传奇、惊险小说则开始备受青睐。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的引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 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4.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进行对话。”优秀的作品,意存高远,蕴涵哲理。阅读此类作品,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增强人文涵养,健全人格,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提高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别林斯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因此,要求师者不负使命,善意并乐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或道德倾向,以德换得,积善成德,因多得而厚德。善读书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期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并说: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几乎成为读书人的至理名言。在提倡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我想每天花半个小时去跟“伟人”交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采众家之所长,厚积薄发,于己于人都是一件好事。这还要求学生善读书,提高阅读不同作品的能力。(一)心诚志坚才能“破卷取神”阅读,要带着诚意,带着坚定的意志。袁枚在“读书作文之法”上曾说过,教人读书,不但要“破其卷”,更要“取其神”。何谓“破卷取神”?他说,蚕吃桑叶吐丝,蜂采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这才叫“取神”。如果食桑吐桑、采花酿花、吃饭不能消化,读书再多又有何用?荀子也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三国时董迂有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则认为:“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一语以蔽之,博览群书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细心揣摩、消化吸收。破万卷而取精神!(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古人曾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形容“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有的人十年寒窗读的书不能说不多,但为什么会成为“书呆子”呢?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潮曾经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不正是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吗? (三)用“宽厚之徳”读“无字之书”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又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这种“无字之书”,照今天我们通俗的说法,即阅读社会、人生、自然的这部大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让我们以书中所得来修身养徳,而又带着“宽厚之徳”读生活的“无字之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与安装服务合同书
- 2025版高性能计算设备与软件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采购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智能砌墙施工技术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业级水泵变频节能改造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房屋拆迁补偿家庭分配协议书
- 2025年度剧本改编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恋爱期间子女抚养权与分手后子女抚养费支付协议
- 2025版书面离婚协议书关于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实操建议
- 2025版琴行教师岗位责任与权益保障合同
- 子宫憩室护理查房
-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体育开学第一课课件
- 被诈骗的起诉书范文
- 医院病历单请假用
- 肝胆外科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滁州市珠龙广卫绢云母粉厂滁州市南谯区将军山绢云母矿1万吨-年露天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迷你中长导管-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法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GB/T 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