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doc_第1页
石英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doc_第2页
石英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doc_第3页
石英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doc_第4页
石英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英砂公司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区概况11.3 项目所在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及防治标准21.4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21.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31.6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31.7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31.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32 方案编制总则6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62.2 编制依据7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112.4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2.5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33 项目概况143.1 项目基本情况143.2 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143.3 施工组织153.4 工程占地情况163.5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163.6 工程投资和施工进度184 项目区概况194.1 项目区自然概况194.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234.3 水土流失现状24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265.1 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265.2 对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265.3 工程土石方平衡评价265.4 对施工组织的分析与评价275.5 主体工程的水保功能分析与评价275.6 小结28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296.1 工程占地296.2 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296.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06.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306.5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307 水土流失预测327.1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327.2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337.3 水土流失预测成果377.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预测397.5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39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置428.1 防治目标42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438.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38.4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458.5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499 水土保持监测509.1 监测目的509.2 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509.3 监测时段及频次519.4 监测区域及点位布置519.5 监测内容与方法519.6 监测工作量539.7 监测成果要求5410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5610.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5610.2 水土保持总投资6010.3 防治效果预测6111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64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措施6411.2 保障措施6511.3 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6812 结论与建议6912.1 结论6912.2 建议7113 附件附件:一、委托书二、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附件三、附图附图一 厂区地形图附图二 总平面图;附图三 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图;附图四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图;附图五 临时排水工程典型设计图;附图六 临时拦挡工程典型设计图1 综合说明1.1 项目概况英德市地处粤北山区,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境内主要蕴藏的矿产资源有硫、金、铁、石灰石、石英砂等,其中石英砂矿储量相当可观。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地址位于英德市黎溪镇大埔村委会狮子口山场,项目用地面积为24667m2。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生产规模为每年8万吨,项目产品为天然石英砂加工。项目建设区根据当地地形条件规划确定,现根据项目区开发需要进行水土保持防治规划。为了做好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使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落到实处,并为建设、施工单位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水土流失治理、监督和管理依据,现编制英德市黎溪镇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据此进一步落实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2 项目区概况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投资年产8万吨天然石英砂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英德市市区南面,离市区35km。该厂区地形较为平坦,最低地形标高24.00m,该项目靠北江支流小江河边,水路与公路便利。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雨量充沛。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0.7;七月份最高,平均28.9;最低气温2.6,最高气温38.9。年均降雨量1900mm,年最大降雨量3400.5mm,年最小降雨量1205.1mm,日最大降雨量293.2mm,降雨多集中在46月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8%。年最大蒸发量1825.5mm,年最小蒸发量1505.5mm,年平均蒸发量1677.2mm。多年最大风速14.7m/s,风向多为北北东向。1.3 项目所在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及防治标准项目区在我国土壤类型分区中属I4区(岭南平原丘陵区),属于微弱中度水土流失区,为广东省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该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结合项目区自然概况,对二级标准的六项防治目标进行调整,本方案六项防治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5%,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92%,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7,拦渣率为98%,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7%,林草覆盖率为25%。1.4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本项目主体工程中分别对各区域设计了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措施主要有排水系统、土地平整、截水沟、排水沟、浆砌石护坡等。因这些措施与主体工程密切相关,已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其投资已纳入主体工程的概算,因此不纳入本水保方案所编制的新增投资,只计入最后的总投资。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主体工程中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为61.03万元。通过对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可知,主体工程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控制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根据以往同类工程建设经验,工程建设过程要尽可能地避开在大风和雨天条件下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要文明施工,严格控制填筑范围,减少对地表及植被的破坏;优化施工时序,随填、随碾压,减少填土区裸露面的裸露时间;排水、拦挡设施尽量在填筑施工前建成;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并对场地进行平整,严禁随意乱丢乱弃。1.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通过对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人为建设活动将破环占用土地的原地貌植被及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26119m2,其中建设区24667m2,直接影响区1452 m2。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施工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及各施工单元土壤侵蚀类型等特点,本项目建设区包括堆料区、道路工程区、生产生活管理区、池类开挖区、临时堆土区(施工结束后作为堆料区),共计24667m2。1.6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项目区造成水土流失量112.96t,该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1.22t,其中建设期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78.25t,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7.3%;植被恢复期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22.97t,占水土流失总量的22.7%。1.7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该工程已有的水保措施包括绿化措施和工程措施(如道路等硬化、排水系统等),在工程建成后基本上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故本方案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施工期的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拦挡、覆膜和临时排水等措施。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具体为:栽种苗木119棵,铺设草皮3035m2,浆砌石沉沙池8座,土质沉沙池8座,临时排水沟529m,覆膜634m2,编织土袋挡墙44.7m3。1.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本水保工程总投资为101.62万元,其中包含主体工程中已有的水保投资61.03万元和本方案新增投资40.59万元。新增投资中植物措施费为7.10万元,临时措施费为2.11万元,独立费用为27.92万元,基本预备费为2.23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为1.23万元。经分析计算,预计采取本方案设计的措施后将产生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可以满足防治目标值:扰动土地治理率为100%,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4%,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99%,林草植被恢复系数为97%,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28。6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英德市黎溪镇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流域管理机构珠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广东省涉及地市及个数清远市/1涉及县及个数英德市/1项目规模占地面积2.47 hm2总投资(万元)1500土建投资(万元)600动工时间2011年9月完工时间2011年12月设计水平年2012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堆料区65621161312道路工程区4380411314生产生活管理区1093010991980池类开挖区27954883488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广东省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地貌类型英德盆地土壤类型赤红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5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2.61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2.47扰动地表面积(hm2)2.47直接影响区(hm2)0.14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2.47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82.34新增水土流失量(t)78.2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项目区内基础开挖、场地、道路路基、池类开挖、临时堆土等防治 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0.7拦渣率(%)98植被恢复系数(%)97林草覆盖率(%)25防治 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堆料区临时排水沟529m,浆砌石沉沙池8座,土质沉沙池8座,临时拦挡编织袋44.7m3,覆膜634m2种植苗木119株,铺设草皮3035m2道路工程区生产生活管理区池类开挖区投资(万元)07.102.11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01.62独立费用(万元)27.92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0.32监测费(万元)12.00补偿费(万元)1.23方案编制单位清远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电话伍尚镒定代表人及电话黄亚牛地址清远市鹿鸣路八号之9地址英德市浈阳路48号邮编511518邮编513000联系人及电话陈冬系人及电话黄亚牛子邮箱电子邮箱HGCGKJ126.COM2 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 编制目的编制英德市黎溪镇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其它法规文件精神,正确处理开发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项目的建设将严重扰动原地貌,损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的角度针对项目建设生产对水土流失影响严重的主要地点、地段以及潜在的危害,根据工程特点和区域自然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在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的地点和地段,通过合理的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因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引发新的水土流失,积极治理工程建设范围的原生水土流失,达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保护和改善项目建设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的目的,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1.2 编制意义(1)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使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落到实处,为防治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提供技术依据。(2)明确建设单位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和防治目标,拟定方案实施进度和保证措施。(3)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主体工程建设及年度计划,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设施的作用,保证“三同时”的落实。(4)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力,为建设单位、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单位的工作提供法律和技术依据。(5)经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为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撑。(6)达到开发建设项目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8)广东省实施办法(广东省人大,1993 年9月16日);(9)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广东省人大,1998年11月27日)。 2.2.2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 513号);(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1日);(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5)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年);(6)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7)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428号); (8)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粤府199595号)。2.2.3 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4)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保监200115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涵2002154号);(6)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文件水总水保200389号);(8)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05年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9)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10)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11)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5121号);(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修订建设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13)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与审查管理办法(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保监20068号);(14)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号);(15)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纲要(试行)的函(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保监200616号);(16)关于发布2006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728号);(17)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94号);(18)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94号);(19)关于转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水保2007210号);(20)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保监20088号);(21)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22)关于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的通知(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农200023号)。2.2.4 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4)防洪标准GB50201-1994;(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6);(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1-2001;(8)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0)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66-2006;(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4)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2001;(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16)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17)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18)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4472009。2.2.5 技术文件及资料(1)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50)(广东省水利厅);(2)清远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报告(清远市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室)。(3)广东省水土保持规划资料;(4)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资料及社会经济资料。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项目区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并结合项目区实际适当提高。2.4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4.1 指导思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在广泛收集项目和项目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数量、范围和危害;针对项目建设工程布局、施工时序及施工工艺,通过实地勘测和调查,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经验和科研成果,科学进行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布局,建立一个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达到控制新增水土流失,保障主体工程安全运行与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2.4.2 编制原则(1)结合本项目建设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2)坚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3)坚持“先挡后弃、先排水后开挖”的原则;(4)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针对开发工程的特点,在对主体工程中已有水土保持措施合理、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补充未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措施,使之成为完整的防治措施体系;(5)在措施布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永久性措施与临时性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和预防监督相结合,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遵循水土保持措施与环境绿化、美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紧密结合的原则,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实现的目的。2.5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相当。该工程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方案与其同步进行,故确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计划于2011年9月开工,2011年12月投入运行,总工期为4个月。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之年,即2012年。143 项目概况3.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英德市黎溪镇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性质的建设类项目(4)地理位置:英德市黎溪镇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位于英德市黎溪镇大埔村委会狮子口山场,厂区在北江支流小江河边,离英德市区35km,水路与陆路交通方便。(5)生产工艺:该厂主要加工石英砂矿,年消耗量为8万吨。其成分为:二氧化硅含量在99.2%以上,氧化铁含量少于0.04%。工艺流程:颚式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小块料仓石碾(水洗)除铁滚动筛分析楼:精砂(精砂库)、细砂(细砂库尾砂、泥浓密机浓密池尾矿污染治理措施流程:尾矿沉淀池 真空脱水机循环利用3.2 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厂区划分为堆料区、道路工程区、生产生活管理区和池类开挖区。(1)堆料区堆料区有三处,两处为原矿堆放,一处为成品堆放(即仓库)。属临时堆料,主要是石英砂矿,该厂年消耗石英砂矿约8万吨,矿石通过陆路或水路运输运往该加工厂。该厂生产的天然石英砂粒径细小,结构疏松,经降雨的渗透和径流的冲刷,易造成水土流失。(2)道路工程区道路工程是线性工程,其涉及面窄长,路面宽3至10m,采用III级砼道路。对外运输以水路和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3)生产生活管理区生产生活区指车间、宿舍、办公楼及其周围的绿化区域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地。建筑物具体占地面积如表3-1。表3-1 各类主要建筑面积表建筑名称面积(m2)电房107磁选机444厕所34水力分级及相关建筑物184宿舍及办公室楼6843.3 施工组织3.3.1 施工条件(1)运输条件项目区可修建施工便道,采用汽车运输材料以及设备。(2)建筑材料本项目需要钢材、水泥、砂料等,这些材料主要就近在市场购买。(3)土石料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139m3,填土方5094m3,剩余土石方量1045m3,就近进行平整。 3.3.2 施工方法本项目对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对道路进行削坡,同步进行绿化设置等工作,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时除应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要求进行外,还应该按照水土保持的有关规范、规定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切实有计划的安排施工工序,特别注意各不同项目的施工工序,避免出现脱节、工序颠倒现象,同时在雨季施工时,要注意一定防护措施,避免再次水土流失,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3.4 工程占地情况本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临时占地主要为临时堆土区,施工结束后作为堆料区。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并结合实地踏勘,本工程项目建设区总占地面积为2.47hm2,占地类型均为荒草地,占地面积见表3-2。表3-2 建设期占压土地面积汇总表 单位hm2项目区占地性质占地面积堆料区永久占地0.66道路工程区永久占地0.44生产生活管理区永久占地1.09池类开挖区永久占地0.28合 计2.473.5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本工程中涉及的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1)堆料区场地的平整(临时堆土区建在堆料区的用地上,平整场地的时候均视为堆料区的平整);(2)道路工程区场地的平整;(3)生产生活管理区建筑地基的开挖和场地的平整;(4)池类开挖区的开挖和场地平整。本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6139m3,回填总量5094m3,弃土弃渣1045m3。堆料区挖方116m3,回填1312m3,调入1196m3;道路工程区开挖土石方总量41m3,回填1314m3,调入1273m3;生产生活管理区开挖土石方总量1099m3,回填1980m3,调入881m3。池类开挖区挖方4883m3,回填488m3,调出3350m3,弃土弃渣1045m3。由于该厂原址为武广高铁建设时的一个水泥搅拌站,故已经经过了平整,因此目前的场地现状已经比较平坦。具体工程措施是将池类开挖区和建筑地基的开挖土方平均平整于厂区各处,尽量减少弃方,剩下的少量土方就地平整。土石方平衡表见表3-3。表3-3 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 m3项 目挖方填方调入方调出方弃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堆料区11613121196池类开挖土方道路工程区4113141273池类开挖土方生产生活管理区建筑1099105994其他配套区其他配套区18751875池类开挖土方和建筑地基开挖土方池类开挖区48834883350堆料区;道路工程区;生产生活管理区其他配套区1045合 计613950941045就地平整3.6 工程投资和施工进度 根据本项目的地质条件、技术方案和建设进度构想,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1500万元。本工程建设,计划从2011年9月开工,至2011年12月竣工,总工期为4个月。194 项目区概况4.1 项目区自然概况4.1.1 地形地貌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投资年产8万吨天然石英砂项目建设地点地处英德市黎溪镇大埔村委会狮子口山场,位于英德市市区南面,离市区35km。该厂区地形较为平坦,最低地形标高24.00m,厂区面积约为24667m2。该项目靠北江支流小江河边,水路与公路便利。项目区现状如图4-1。图4-1 项目区现状4.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从总体来看,英德地貌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英德盆地。盆地东面以滑水山山脉为界,北面是黄思脑山脉,南面为一群花岗岩和低山、丘陵地区,西面主要是一列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弧形构造明显,岭界排列有序,山脉走向以北、北东南,南西、东西,西北东南三向为主。英德地貌格局大致由这3种走向决定,其中,东部岭谷为北东向,西部岭谷为北西向,形成明显的弧形构造。 中低山广布,侵蚀强烈。境内大部分土地皆为山地,面积274.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3%,其中海拔500米800米的低山143万亩,占总面积的16.8%。若把丘陵面积计入,丘陵、山地面积446.82万亩,占总面积的52.5%。 河流水源广,出路狭窄,形成易涝的河谷地带,境内主要河流的唯一出口,是通过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狭窄谷地浈阳峡(俗称盲仔峡)、大庙峡等峡谷排出。来自集雨面积3.40万多平方公里的水流从狭窄的河道流出,造成易涝的河谷地带。由于河水的堆积作用,境内普遍分布着冲积平原、河流阶地等堆积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组合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有孤峰、峰丛、峰林、溶蚀畦地、山地等,岩溶地貌面积16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9.9%。境内以变质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岩、硅质岩为主,地质构造属北江干扰带,经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构造阶段,发生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比较突出,地貌上形成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岩层走向有北、北东,也有西北走向东南,断层、逆断层随处可见。由于备受各期运动的影响与互相抗衡,构造极端复杂,严格控制区内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构成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骨架。尤其是燕山运动时期,英德北缘和南部地区形成的两列花岗岩侵入带,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物;在岩溶区内,由于地下水运动,发育着大量的暗河与地下溶洞。4.1.3 气候和气象 英德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对自然季节的划分方法,即以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英德的自然季节特色为: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之间。一年中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11.1,极端最低气温-3.6(1961年1月19日);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1(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霜日6天,平均初霜日为当年12月25日,终日为翌年1月22日。平均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8.3,一年中12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达9.8,次大值出现在11月,为9.4;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为4月。年最大降雨量为3400.5mm,年最小降雨量1205.1mm,日最大降雨量293.2mm,年均降雨量1900mm。降雨多集中在46月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8%。年最大蒸发量为1825.5mm,年最小蒸发量1505.5mm,年平均蒸发1677.2mm。多年最大风速14.7m/s,风向多为北北东向。4.1.4 土壤与植被土壤面积798.1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3.8%,其中自然土682.47万亩,占80.2%;耕作土115.64万亩,占13.6%。自然土以赤红壤、红壤、红色石灰土和黄壤为主,分别占自然土的48.7%、27.0%、15.8%和6.6%;耕作土以水稻土、赤红壤旱地、红色石灰土旱地(红火泥地)和潮沙泥土旱地为主,分别占耕作土的64.8%、20.1%、7.9%和6.8%。 赤红壤为境内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面积355.9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1.8%、土壤面积的44.6%。红壤面积184.0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6%、土壤面积的23.1%。水稻土,境内数量最多的耕作土壤类型,面积74.9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8.8%、土壤面积的9.4%,广泛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原区和石灰岩峰林区。项目区现状用地基本都是林草地。4.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本厂区地处英德市黎溪镇黎大埔村委会狮子口山场,英德市位于粤北山区,总面积5671km2,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市(县级市),2006年,英德市设23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分257个村委会、42个社区、5578个村民小组、758个居民小组。据统计,2006年全市总人口106.66万人,总户数27.15万户,其中农业人口8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9.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7。英德市土地资源较丰富,是一个农业山区市,也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0.04万亩,其中水田47.58万亩,旱地32.46万亩,山地面积636万亩,宜农荒地面积37万亩。在大项目的带动下,英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6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1090元,增长22.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41.07%,成为清远市首个突破11亿元大关的县(市、区),总量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比增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1亿元,比增25%;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比增55.1%;完成工业增加值106.76亿元,比增46.4%;实际利用外资8556万美元,比增25.5%;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11亿美元,比增1.43倍,增速在清远各县(市、区)排第一。黎溪镇大埔村委会也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政府经济薄弱,农村经济差。4.3 水土流失现状4.3.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按照国家土壤侵蚀分类分区标准,项目区在我国土壤类型分区中属I4区(岭南平原丘陵区),属于微弱中度水土流失区,为广东省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项目区近期进行了人工平整场地堆填,均为荒草地,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中的沟蚀和面蚀为主。根据现场勘察,水土流失程度为微度,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左右。4.3.2 水土保持现状 英德市属于广东省公布的“三区”中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多年来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治山、治水、植树、种草等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建设谷坊、水保林、塘坝等措施,大规模地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水土流失得到相应控制,自然面貌发生了变化,植被不断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群众生活水平逐步变化。4.3.3 水土保持经验英德市地方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治理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水保监督执法力度,努力探索高速度、高效益的治理新路子,针对各地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经济状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形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当地的治理经验,能加快项目区的植被恢复。通过对项目区的植被恢复情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的调查,有以下几点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值得借鉴:(1)工程措施:项目区主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坡面治理为主,坡面治理主要措施为铺设截水沟。(2)植物措施:项目区植被的恢复主要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两种方式,通过人工选择适宜当地生长、耐贫瘠、根系发达的树种。42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对主体工程占地、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水土保持影响分析,评价主体工程建设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有利于对主体工程设计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而主体工程设计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许多工程措施亦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从水土保持方面对主体工程进行正确的评价,可有效地避免水土保持措施重项、漏项,亦可避免工程重复投资。5.1 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本项目区不存在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和国家长期定位观测站。且项目挖方量较少,并且能够用其作为回填之用,少量种植土可以从就近料场购买。因此,本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基本可行。5.2 对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47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2.47hm2,临时用地面积为0.083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荒草地,所以本项目建设并不占用耕地,并且本项目进行了完整的绿化系统设计,所以并不改变土地性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建设期间扰动地表部分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建设可行。因此,本方案认为工程占地是合理的。5.3 工程土石方平衡评价本工程土石方数量主要为生产生活管理区、池类开挖区等开挖与填筑,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详见表3-3。填方充分利用开挖土石方用于回填,本工程没有弃土,多余的土方量很少,就地平整在场地周边。主体工程设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工程及区域特点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注重土方的调配。5.4 对施工组织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在交通运输、材料供应、施工用水用电等施工条件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现有道路、民房等,尽可能地减少了施工占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临时施工道路安排尽量利用了原有道路,少量修建临时施工道路。池类开挖区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较长,是本项目按时完工的关键,施工期安排在初期进行合理,可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总体而言,主体工程采取的施工次序合理。5.5 主体工程的水保功能分析与评价 在主体工程设计中,项目区内场地平整、硬化等措施,同样具有水土保持防护功能,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本方案拟对这部分措施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以形成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本项目主体工程中分别对各区域设计了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系统、土地平整、排水沟等。因这些措施与主体工程密切相关,已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其投资已纳入主体工程的概算,因此不纳入本水保方案所编制的新增投资,只计入最后的总投资。堆料区:该区工程措施有土地平整、场地硬化和排水沟的铺设。本方案另需新增的措施有:临时排水沟、沉砂池;以及临时堆土区的临时防护措施。道路工程区:主体工程设计中在某些道路段边坡进行植物防护,这些措施对防止水土流失都是有利的,本方案另需新增的措施有:临时排水沟、沉沙池。生产生活管理区:除了主体工程中的土地平整及硬化,以及宿舍和办公楼四周设置的排水沟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外,本方案新增水保措施考虑了绿化工程。池类开挖区:该区主体工程措施有土地平整、场地硬化;由于该区用于储存生产用水、用沙,故无需考虑绿化工程措施。5.6 小结本项目设计在工程选址、总体布局中已考虑到水土保持因素,且总体布局合理;土石方工程考虑了“移挖作填”、充分利用建设期废石等措施,工程土方利用、弃渣方式合理。主体工程设计中提出部分防护措施,如矿石堆放区的土地平整、排水沟的铺设;生产生活管理区覆土绿化等措施,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对控制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都是必须的。但是,主体工程中缺少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等施工期水保措施。因此,在水土保持方案中,对主体工程中提及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需要补充完善的应结合水土流失防护标准补充设计,将其一并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使之与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总面积为24667m2,工程临时堆土区等临时用地均在工程规划用地内,即工程占地全部为永久占地。临时用地面积为830 m2(不计入工程总占地中),占地类型主要为荒草地。6.2 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为更好地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项目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2)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原则。(3)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第一目标,充分重视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4)综合治理原则,结合本工程实际水土保持现状,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并合理布局、科学配置。(5)重点突出原则,根据预测的水土流失强度、危害,结合主体工程重点突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确定监测、监督地段和监测时序。(6)“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水土保持方案的服务年限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年限相一致。(7)坚持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应与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8)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自然恢复的功能,借鉴当地水土保持成功经验,以小投资获取较大的生态效益。6.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结合本工程开发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区域,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永久和临时征用土地范围。本项目中包括堆料区、道路工程区、生产生活管理区以及池类开挖区,共计24667 m2。直接影响区指开发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项目建设施工和运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对周围灌草植被等产生直接危害的区域。通过现场勘测调研,虽然工程的施工均在项目区征地红线内,但是施工对周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确定在本工程建设区外扩2m作为直接影响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26119 m2,其中建设区24667 m2,直接影响区1452 m2。6.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八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单位英德市华新石英砂有限公司是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6.5 水土流失防治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